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落地化研究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tJoh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样要重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落地化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语文学科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 (2019) 01-0063-04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016年底,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至此,全国高教系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其中一个热点就是深入开展课堂思政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课堂思政的实践探索一开始发源于上海。上海市高等教育界受基础教育界试行“学科德育”的启发,在高校试点“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从这一背景看,语文学科教学论这门教师教育传统课程自然也概莫能外。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师范生的教育启蒙地。《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的一门重要教师教育课程,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一般被误认为只是一门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类课程,即指导在校高师生如何教授语文课。应该讲,这种认知是片面的,因为师范生在其往后的教学工作上,不仅要有教书的本领,也需要有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教书和育人是融合在一起的,而非相互剥离的。因此,《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同样要重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问题,即:不仅传授给师范生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更要关注对师范生的价值引领问题。《语文学科教学论》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意义在于,它不仅会对师范生产生直接的思政影响,而且会通过师范生间接地影响其参加工作后所教授的中小学学生群体。基于以上認识,笔者认为:《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可以在课堂思政建设方面发挥其独特而有效的作用。
  二、“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报告这一重大论断,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更加地意识到“立德树人”的责任重大。“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一)“立德树人”本质上就是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从本质上就是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在学校教学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教师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经师只是教学生知识,而人师则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正如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指出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培养有人性、人品、善心、善行的人,是人之完成,追求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4]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必须要有担当教育学生,敢于对学生一些不好的学习行为做纠正与引导,对学生某些不良学习态度做纠正。例如,面对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戴帽子、吃早餐、坐姿前俯后仰,摇腿跷脚、玩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现象时,教师不应听之任之,而应诚恳、耐心、艺术地向当事学生指出来,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不仅对他人不尊重,影响课堂形象,而且长此以往也只会损害其自身外在形象及降低人文素质,对其往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定会带来危害和影响。
  (二)“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就是追求更好地“立德树人”。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务必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此追求教育的育人、成人之效。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传统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重专业培养、轻思想教育的技术主义倾向,课程思政的实施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即:在强调专业教学的同时,协同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一方面既要尊重课程的专业性特点,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也就是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深度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要素。课程思政实施的最大特点就是思政教育这一功能的发挥,从而体现了专业课程的所附带的教育性,实现“立德树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是一个解决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过程。
  三、立德树人在《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落地化探索
  《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思政建设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让“立德树人”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思考如何把“立德树人”这一要求和任务具体体现在课堂中。在《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立德树人”的落地化主要体现在以下范畴。   (一)什么样的人教语文:语文教师基本素养
  什么样的人教语文?换言之,教语文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养。这对于即将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范生而言,是一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只有明确这个问题,师范生才能胸怀教育理想,朝正确的教育人生目标迈进。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5]这就是“四有”好教师的提法。“四有”好教师的要求,可以说是对传统“德才兼备”教师观的当代阐释。其中,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更是“德”的不同要求的表现。“四有”好教师的要求就是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调师德素养在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保证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师德素养的强调改变了以往较为侧重教师素养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做法,如语文教师应具备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具备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等,扭转了教师素养培养的片面化问题。
  在讲授《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有关教师素养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应有意识突出师德素养的要求及落实途径。如可以介绍有关教师政策法规,象《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2012)中有关“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有关师德养成教育等要求。让师范生及早深入了解师德要求,帮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师观,提升自身师德素养,从源头上做好师德师风建设。
  (二)为什么要教授语文: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
  为什么要教授语文?这是对语文学科的学科叩问,即: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什么?另外,对为什么要教授语文这个问题的追问还关乎到师范生的学科认同感。事实上,部分学生虽然希望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却对语文学科缺乏基本的学科认识,无法树立学科认同感,进而影响他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师范生明确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加深其对语文这门母语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求大同、存小异,延续了多年来学术界的共识,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6]的基本论断。课程标准的这个论断,很好地回答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即: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则是语文的课程性质。这提醒我们在帮助师范生认识语文的时候,应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民族的高度去认识,正如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进一步阐述的:“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6]师范生只有对语文产生认同和热爱之情,才能在他们往后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影响、熏陶他们的学生。
  例如,在讲授《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第一章《语文课程名字的由来及语文课程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从人文性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手,引导、启发师范生注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文化、传统的革命主义精神等人文精神基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师范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语文课要肩负起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精神,才能真正地在语文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总之,只有牢牢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的“立德树人”方向才不会出现偏差,“立德树人”的要求才能得到根本的贯彻与实施。
  (三)教授什么样的语文:为达到语文学科课程目标所要完成的课程内容
  教授什么样的语文实际上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这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看,教授什么样的语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所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什么可以达到“立德树人”目的的素材成分。换句话说,教师在引导师范生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目标所要完成的学科内容与要求的同时,应指导其学会挖掘语文学科课程内容中的“立德树人”成分,在此基础上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其“课程目标”的总括部分指出:“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6]由上述要求可见,语文课程目标在强调知识、能力、技能方面的获得的同时,也十分强调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人生理想等饱含“立德树人”成分的目标,值得语文教师高度重视。
  因此,学科教学论教师需要提醒师范生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中注意挖掘并阐发其中的“立德树人”成分,注意情感的熏陶、态度的引领及价值观的导向。事实上,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存在许多“立德树人”成分的学科内容。比如,提醒师范生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问题,也要留意语言文字所承载的道德、文化、审美等要素,适时给予中小学生必要的德育及美育养分;提醒师范生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写作技巧的传授,更要注意帮助中小学生树立“修辞立其诚”的写作态度,形成写真话真事、抒真情实感、文责自负的好文风;提醒师范生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不仅要训练中小学生良好的听话和说话能力,更要帮助他们形成耐心而关注的倾听态度、自信而负责的表达习惯。总之,要让师范生意识到: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训练,还要使受教育者受到道德的涵养、情感的熏陶、审美水平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四)怎么教授语文:语文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怎么教授语文”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技术方法上的问题,但事实上,“怎么教”和“立德树人”也有很大的關联性,关系到“立德树人”的具体成效。
  我国语文教育一直以来有“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传统,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重文轻道或重道轻文的文道两张皮现象。重道轻文,往往导致语文学科特点不彰、语文课不像语文课的问题,而重文轻道,则容易将语文课变为语言文字游戏的活动,丧失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因此,学科教学论教师需要指导师范生在文与道之间取得教学平衡,在日常教学中水到渠成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足文,指向道,从而达到文道结合,也就是立足语言形式,在此基础上渗透“德”方面的学习内容,实现两者的相结合。从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看,有关“德”方面的内容也只能渗透,不能灌输,并且应该结合学科的具体特点进行渗透。
  总而言之,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应在其原来学科教育专业性的的基础上,挖掘其中的思政成分,发挥其独有的教师教育思政功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及任务的落地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有关情况.[ EB/OL].http://www.moe.gov.cn/jyb—xwfb/xw—fbh/moe一2069/xwfbh一2017n/xwfb一20171206/sfcl/201712/t20171206— 320713. html.2017. 12. 06.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 (1):44.
  [4]于漪.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7 (2):10.
  [5]习近平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EB/OL]. http: //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4-09/09/c_1112412760. htm. 2014. 09. 09
  [6]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侣:1,2,5.
其他文献
摘 要:“七步教学”协同育人模式是贯彻师范认证协同育人理念和要求的探索和实践。这一模式是指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坚持 “听—看—进—写—做—讲—思 ”等七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大学、中学通力合作,精诚团结,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协同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新视角,使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协同育人”理念落地生根,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
期刊
摘 要: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都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南开大学医学院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意见征询,研究提出了推动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建议,为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助力。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专业教师   中图
期刊
摘 要:从名师农村工作站培训的结构与特征出发,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构建名师农村工作站的学习共同体,突出工作站导师与学员间的平等、和谐、互动关系,是名师农村工作站提升培训效果的必然选择。学习共同体是名师农村工作站崭新的组织形态。在学习共同体中,导师与学员通过良好的学习情境,进行言语对话和行为互动,共同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组织形态;名师农村工作站;主体间性教
期刊
摘 要:多伦多大学教学硕士项目是加拿大硕士层次职前教师教育的典型,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教研合一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师与研究员双向培养目标、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内容、实习和理论课交叉的课程安排和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课程评价。这启发我们,教育硕士项目要树立“教研合一”的教师教育理念并创建“教研融合”的课程模式。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教育硕士;加拿大职前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网络化创新提升路径与传导要素的揭示成为产学研网络创新主体亟待解决的机制问题。通过构建网络、团队、教师跨层分析范式,并对213份问卷研究发现:产学研网络异质性对工程教育团队创新绩效及教师能力均具有非线性影响;教师能力在积极影响工程教育团队创新绩效的同时,在产学研网络异质性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揭示网络资源的跨层价值化路径,并为产学研网络治理与工程教育团队建设提供理论
期刊
摘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组织人本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中营造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交流渠道,营造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氛围和价值氛围,才能因应高校学生组织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客观问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作出贡献。  关
期刊
摘要: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一线需求为主,其毕业生就业反映出卓越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成效。通过统计分析新建地方高師院校、对比结合其它类型师范院校卓越班师范生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可以检验其就业情况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摸索出在职业认同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项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就业;职业
期刊
摘要: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改革的方向。面对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持续推进,独立学院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契机,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关键,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切入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突破口,以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为重点,破解长期以来制约独立学院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难题。  关键词:新时代;独立学院;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提高基层党课质量对于基层建设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从系统筹划、教育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对提高基层党课教育质量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基层;党课;教育    近年来基层党课教育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但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提高基层党课教育质量,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 提高党课教育质量,就要着眼基层党员队伍实际,在系统筹划教育内容上下功夫 
期刊
摘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资格国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对未来初中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PCK和教学能力进行着规范。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师资格国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大纲为依托,对2012(下)、2013(下)至2017(下)10套试题进行分析发现:试卷内容涵盖大纲规定的四个模块;四个模块分值分布与大纲规定有异;四个模块的题型分布体现出灵活性。提出建议:高师院校数学课程设置应适当增加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