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优越性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课改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大量的课例表明:对理念的理解和真正的落实并不是成正比例的,很多数教师还只能把对理念的理解停在口头,留在表面,没有能够把对新课程的理解真正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课程理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6-01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程明确强调: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改给教学带来的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学设计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怎么学”,教师设计合理的学习过程,借助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深化感悟、提高能力、积累经验。
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位教师,面对满屋听众(包括学生和听课教师),有板有眼,绘声绘色地讲课,整个课堂活动以师生的短平快问答为主。教师教学“游刃有余”,一切按他的设计进行,在场的听课教师全神贯注地欣赏这位老师那娴熟的教学技巧。课毕,响起一片掌声。这样的课例,给我的感觉是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展示了教师的风采,而学生只是配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培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更多的精彩表演应来自学生,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应成为一名引导者。虽然经过引导,可能学生不能够全部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得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所以,课例中教师虽表现的精彩,但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的获得知识。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课改理念没有落实到教学中去
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平时的听课,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较为深刻,但是相当多的人还只是把它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好的课例大多安排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展现自我的成就感,分享到了他的成果与经验,个性发展与合作学习得到有机结合,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像上面提到的,我们听课时经常发现,进入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往往三五个学生围成一座,讨论甚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的局面。其实不然,这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往往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摆花架子、走过场,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甚至只是某些教师用来表演的道具而已,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的有效的合作学习。真正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某个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三、课堂生成没有受到应有重视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课堂生成问题也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规律,以及教师素质本身的问题,课堂生成内容、方式与效果差异较大,这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授课时预设性太强,教学生成被普遍忽视。大多数课堂没有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没有体现出课堂的生成性。有些虽然设置了学生质疑的教学环节,但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比如,因为学生的问题整散不一,水平不齐,有的还偏离了学习内容,教师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学生的问题与教师的引导分离,问题的最终提出者仍然是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落在教师身上。大多数教师为了既定的程序不去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放走了很多学习机会。
有教师的教学过程很美,语言、教态、方法等各方面几乎无可挑剔,只是不像日常的教学活动,像是在演电视节目,似乎在朗诵,而不是与学生对话。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在“过”教案,教案“过”完了,“节目”演完了,学生作品展示了,课堂教学也就结束了。根本没有时间也不会让学生提出有关“剧本”以外的问题。师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仅仅停留在表面。
四、教学方式运用误区较多,教学风格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通过新的一轮课改,教师在教学方式把握水平上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但在课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误区,教学模式化、缺乏多样性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利用信息技术、开放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方面,不少教师还存在为了工具而工具的现象。比如可以用实物模型地方却要用多媒体图片;可以利用现成的实验却要提前准备非常多的动画等。这种只讲花哨,不求效果,变“人灌”为“机灌”的课堂缺乏与新课程标准相对应的新课堂模式的具体建构,使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仍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其实,这些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终极目标是为教学服务。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对化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和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更具有现实性、探索性的活动中去。
我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的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的衔接、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应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让理念真正转化成教学行为,特别要是在大量的日常课中真正贯彻新的课改理念,增进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探究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过程)还给学生,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建设科学、先进的课堂文化,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程理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6-01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程明确强调: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改给教学带来的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学设计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怎么学”,教师设计合理的学习过程,借助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深化感悟、提高能力、积累经验。
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位教师,面对满屋听众(包括学生和听课教师),有板有眼,绘声绘色地讲课,整个课堂活动以师生的短平快问答为主。教师教学“游刃有余”,一切按他的设计进行,在场的听课教师全神贯注地欣赏这位老师那娴熟的教学技巧。课毕,响起一片掌声。这样的课例,给我的感觉是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展示了教师的风采,而学生只是配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培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更多的精彩表演应来自学生,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应成为一名引导者。虽然经过引导,可能学生不能够全部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得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所以,课例中教师虽表现的精彩,但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的获得知识。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课改理念没有落实到教学中去
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平时的听课,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较为深刻,但是相当多的人还只是把它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好的课例大多安排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展现自我的成就感,分享到了他的成果与经验,个性发展与合作学习得到有机结合,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像上面提到的,我们听课时经常发现,进入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往往三五个学生围成一座,讨论甚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的局面。其实不然,这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往往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摆花架子、走过场,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甚至只是某些教师用来表演的道具而已,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的有效的合作学习。真正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某个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三、课堂生成没有受到应有重视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课堂生成问题也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规律,以及教师素质本身的问题,课堂生成内容、方式与效果差异较大,这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授课时预设性太强,教学生成被普遍忽视。大多数课堂没有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没有体现出课堂的生成性。有些虽然设置了学生质疑的教学环节,但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比如,因为学生的问题整散不一,水平不齐,有的还偏离了学习内容,教师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学生的问题与教师的引导分离,问题的最终提出者仍然是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落在教师身上。大多数教师为了既定的程序不去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放走了很多学习机会。
有教师的教学过程很美,语言、教态、方法等各方面几乎无可挑剔,只是不像日常的教学活动,像是在演电视节目,似乎在朗诵,而不是与学生对话。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在“过”教案,教案“过”完了,“节目”演完了,学生作品展示了,课堂教学也就结束了。根本没有时间也不会让学生提出有关“剧本”以外的问题。师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仅仅停留在表面。
四、教学方式运用误区较多,教学风格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通过新的一轮课改,教师在教学方式把握水平上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但在课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误区,教学模式化、缺乏多样性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利用信息技术、开放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方面,不少教师还存在为了工具而工具的现象。比如可以用实物模型地方却要用多媒体图片;可以利用现成的实验却要提前准备非常多的动画等。这种只讲花哨,不求效果,变“人灌”为“机灌”的课堂缺乏与新课程标准相对应的新课堂模式的具体建构,使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仍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其实,这些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终极目标是为教学服务。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对化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和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更具有现实性、探索性的活动中去。
我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的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的衔接、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应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让理念真正转化成教学行为,特别要是在大量的日常课中真正贯彻新的课改理念,增进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探究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过程)还给学生,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建设科学、先进的课堂文化,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