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柱外科是骨科学的重要分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工程学与材料学的密切结合、近代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应用、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诊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革新,近10余年来脊柱外科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一些重要的概念、原则、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不断朝着更科学的方向迈进,并日臻完善。脊柱的外科临床诊断手段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本文就脊柱的CT影像学检查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5.2岁。
1.2方法所有患者给予CT影像学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连续性扫描检查。
脊柱疾病的CT特点分析
1.2.1CT扫描能提供脊柱横断面图像不受骨阴影重叠或肠内容物遮盖的影响,可以从横断面观察脊柱的前后左右和椎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尤其是椎体、椎管侧隐窝、关节突和棘突等有无骨折、骨质增生、骨质破坏,脊柱肿瘤横断面的病理改变是否破坏了骨皮质,是否侵犯周围软组织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
1.2.2CT具有對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密度值(CT值),诊断囊肿、脂肪瘤、血管瘤等。
1.2.3CT显示特点可显示椎管内结构、椎间盘、黄韧带和其他病变,在图像上可分辨和确定骨质增生和黄韧带增厚引起的椎管狭窄及其狭窄程度。
1.2.4CT通过定位确定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增强扫描,从静脉内快速注入造影剂提高血液内碘的浓度,可以更清楚显示病损部位,如果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可清楚显示椎管内病变。多个平面的重建,根据扫描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矢状面、冠状面和任意角度切面的重建,从不同的解剖层面转换成连续的图像观察。三维重建,根据扫描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图像的三维重建,可清楚地观察脊柱的整体或局部外观。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般检查结果分析,通过分析17例CT特点,诊断脊柱损伤7,脊柱结核5例,脊柱肿瘤1例,脊柱病变3例,脊柱变异1例。
3讨论
CT的基本原理是将X线通过人体,按一定的厚度进行各个方向的扫描,经部分吸收后由检测器测得的衰减后的X线强度,转换为电信号再转换成数字,由高速计算机进行运算,取得该层面各位点的X线吸收系数,排列成数字矩阵,最后重建出该层横断面的影像。
螺旋CT是X线源旋转与患者匀速平移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同步完成,获得快速容积扫描数据。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即采用电刷和滑环平行接触,使旋转部分和静止部分高压发生器之间,保持接触式连接,保证机架内滑环做连续式旋转运动,实现了连续式扫描和采样,球管连续旋转和曝光,扫描床同时连续均匀速度向前推进,球管旋转一圈出一幅图像。原始容积扫描数据获得后即可进行重建技术处理。
脊柱CT检查的适应证有脊柱损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病变、脊柱的发育和变异。
在CT横断面上显示椎体和椎弓骨折的形态,诊断脊柱有无损伤。即有无骨折移位,椎管大小,形状和完整性,骨折块对椎管有无影响。寰枢椎的环状结构的显示较普通X线片清楚,对普通X线片上难以发现的无骨折脱位的微小损伤,CT扫描可提示损伤的部位和状况。脊柱结核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显示骨质破坏、死骨的部位和范围,周围软组织内有无寒性脓肿,寒性脓肿的大小。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显示骨质破坏的部位和范围,是否突破骨皮质侵犯周围软组织。鉴别椎管内病变和脊髓本身的损伤和病变。普通X线片有时对比较复杂的脊柱发育的变异情况难以显示清楚,通过矢状位和三维重建图像可确定脊柱有无融合椎、有无脊柱分节不良,有无蝶形椎,有无半椎体。
脊柱的CT检查也有一定的缺点,即X线的辐射效应。CT扫描由于机器性能、投照技术等问题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在骨折脱位时,在一个平面上不能显示两个交错移位的椎体图像,不如普通X线片显示的整体图像。椎管内软组织(脊髓和神经根),在横断面、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的图像上不能显示。脊柱的发育异常如侧凸、半椎体等导致脊椎的扫描层面变形,不能真正反映该层面的解剖结构的病理变化。脊柱金属内固定物的存在因其密度过高影响其他结构的影像。
综上,CT在诊断脊柱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CT扫描能提供脊柱横断面图像,不受骨阴影重叠或肠内容物遮盖的影响,可以从横断面观察脊柱的前后左右和椎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通过矢状位和三维重建图像可确定脊柱有无融合椎、有无脊柱分节不良,有无蝶形椎,有无半椎体,上述变异的具体情况,对手术医生在术前制订手术计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5.2岁。
1.2方法所有患者给予CT影像学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连续性扫描检查。
脊柱疾病的CT特点分析
1.2.1CT扫描能提供脊柱横断面图像不受骨阴影重叠或肠内容物遮盖的影响,可以从横断面观察脊柱的前后左右和椎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尤其是椎体、椎管侧隐窝、关节突和棘突等有无骨折、骨质增生、骨质破坏,脊柱肿瘤横断面的病理改变是否破坏了骨皮质,是否侵犯周围软组织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
1.2.2CT具有對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密度值(CT值),诊断囊肿、脂肪瘤、血管瘤等。
1.2.3CT显示特点可显示椎管内结构、椎间盘、黄韧带和其他病变,在图像上可分辨和确定骨质增生和黄韧带增厚引起的椎管狭窄及其狭窄程度。
1.2.4CT通过定位确定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增强扫描,从静脉内快速注入造影剂提高血液内碘的浓度,可以更清楚显示病损部位,如果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可清楚显示椎管内病变。多个平面的重建,根据扫描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矢状面、冠状面和任意角度切面的重建,从不同的解剖层面转换成连续的图像观察。三维重建,根据扫描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图像的三维重建,可清楚地观察脊柱的整体或局部外观。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般检查结果分析,通过分析17例CT特点,诊断脊柱损伤7,脊柱结核5例,脊柱肿瘤1例,脊柱病变3例,脊柱变异1例。
3讨论
CT的基本原理是将X线通过人体,按一定的厚度进行各个方向的扫描,经部分吸收后由检测器测得的衰减后的X线强度,转换为电信号再转换成数字,由高速计算机进行运算,取得该层面各位点的X线吸收系数,排列成数字矩阵,最后重建出该层横断面的影像。
螺旋CT是X线源旋转与患者匀速平移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同步完成,获得快速容积扫描数据。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即采用电刷和滑环平行接触,使旋转部分和静止部分高压发生器之间,保持接触式连接,保证机架内滑环做连续式旋转运动,实现了连续式扫描和采样,球管连续旋转和曝光,扫描床同时连续均匀速度向前推进,球管旋转一圈出一幅图像。原始容积扫描数据获得后即可进行重建技术处理。
脊柱CT检查的适应证有脊柱损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病变、脊柱的发育和变异。
在CT横断面上显示椎体和椎弓骨折的形态,诊断脊柱有无损伤。即有无骨折移位,椎管大小,形状和完整性,骨折块对椎管有无影响。寰枢椎的环状结构的显示较普通X线片清楚,对普通X线片上难以发现的无骨折脱位的微小损伤,CT扫描可提示损伤的部位和状况。脊柱结核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显示骨质破坏、死骨的部位和范围,周围软组织内有无寒性脓肿,寒性脓肿的大小。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显示骨质破坏的部位和范围,是否突破骨皮质侵犯周围软组织。鉴别椎管内病变和脊髓本身的损伤和病变。普通X线片有时对比较复杂的脊柱发育的变异情况难以显示清楚,通过矢状位和三维重建图像可确定脊柱有无融合椎、有无脊柱分节不良,有无蝶形椎,有无半椎体。
脊柱的CT检查也有一定的缺点,即X线的辐射效应。CT扫描由于机器性能、投照技术等问题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在骨折脱位时,在一个平面上不能显示两个交错移位的椎体图像,不如普通X线片显示的整体图像。椎管内软组织(脊髓和神经根),在横断面、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的图像上不能显示。脊柱的发育异常如侧凸、半椎体等导致脊椎的扫描层面变形,不能真正反映该层面的解剖结构的病理变化。脊柱金属内固定物的存在因其密度过高影响其他结构的影像。
综上,CT在诊断脊柱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CT扫描能提供脊柱横断面图像,不受骨阴影重叠或肠内容物遮盖的影响,可以从横断面观察脊柱的前后左右和椎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通过矢状位和三维重建图像可确定脊柱有无融合椎、有无脊柱分节不良,有无蝶形椎,有无半椎体,上述变异的具体情况,对手术医生在术前制订手术计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