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其直接影响着整个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不容小觑,所以对其加以重视。后张预应力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即有粘结预应力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本文将针对房屋建筑中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突破相应技术难点的措施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探析
一、工程案例
本文将以某工程为例,对房建施工中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论述。该工程建设的使用目的是商场及公寓,层高为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二层,建筑的总面积达77000平方米,墙结构为现浇框架剪力墙。根据该工程的建设目的,及其具体的结构设计,应选择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因此,根据其要求,工程基础底板选择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而首顶板到十二层顶板部分则选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二、主要施工工艺的应用
1、预应力筋的制作要点
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应当先制作预应力筋,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加热、焊接施工操作。实践中常用气割以及焊接法进行施工操作,尤其是在预应力筋周围其他部件进行施工作业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焊接时产生的火花以及接地电流等对其产生影响。在预应力筋下料过程中,尽可能的选在相对比较干净和平坦的地方操作;同时,利用钢尺对下料长度予以测量,其中断机操作时需利用砂轮锯以及液压剪等,在对钢丝下料时需注意剔除其表面接头以及钢丝等。钢丝束采用镦头锚具过程中,下料切断面应当与钢丝保持垂直。与此同时,还要对钢丝编束以及张拉端镦头锚具安装,将钢丝镦头布设到位,将钢丝穿过锚具、镦头,用细铁丝在其他一端根据锚具位置同顺序编扎好内外圈钢丝,以此来保障端头位置的牢固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工程项目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对钢绞线压花锚具进行成型时,应当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污。
2、孔道成型技术要点
本工程采用预埋管法对后张预应力孔道进行成型施工作业,其中金属波纹管接长操作时,接头管以大于同型一个尺寸的波纹管为宜。在施工作业时应当利用粘胶带密封好接头管两端,以免发生漏浆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在接长塑料波纹管过程中,应当利用电热板等设备来加热和处理接口,直到热塑后能够有效压接为止。在金属以及塑料波纹管施工安装之前,应当注意箍筋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标出预应力筋曲线的坐标部位,对钢筋支托采取电焊方式进行施工操作;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相互之间的距离间不超过1米。在安装作业时,应当将波纹管接头有效错开,为保障其牢固性和稳定性,建议采用铁丝以及支托钢筋等作为捆扎材料。在竖向预应力成孔过程中,以薄壁钢管为最佳选择,其固定材料以定位支架为宜。实践中,按分层浇筑的实际高度来确定每一段成孔钢管的应用长度,接头处较之于混凝土浇筑面应当高出大约500mm,用螺丝进行封口。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通孔器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漏浆或者堵塞孔道等不良现象。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当先将预应力筋穿入其中,然后对预应力筋进行来回拉动。
3、预应力筋铺设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前后,应当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之中。根据本工程项目特点,采用先穿束法进行施工作业,同时还有防止电火花影响管道,甚至烧伤其中的预应力筋。在此过程中,建议采用塑料纸等材料将外露端头包裹好,这有利于防锈。在预应力筋铺设时,采用人力以及卷扬机协作的方式单根或者整束穿束。对于直线束以及1至2跨的曲线束而言,建议采用人力穿束的方式进行施工操作。同时,利于卷扬机对其中的超长束以及特重束和多波曲线束等整束施工作业,将穿束网套布设在束前位置。
4、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施工要点
在对无粘接预应力筋进行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证预应力筋处于顺直状态。对双向预应力平板而言,其施工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粘结预应力筋纵、横筋交叉施工标高要求绘制铺放顺序遍网图。张拉端锚垫板应当固定在端部位置的模板上,其中焊接施工时建议利用短筋,比如凹入式作法等,有利于本工程项目的张拉端施工作业。需要强调的是,应当先在固定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好,并且严格遵循设计方案要求对其进行捆扎,在放置过程中避免重叠。
三、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既定的顺序,先对本工程项目中的楼板以及次梁等张拉,然后对主梁进行张拉作业。张拉操作过程中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对称性,利用千斤顶等设备对同一束预应力筋进行整束张拉作业。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对构件挠度及其裂缝宽度进行控制,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其中,钢筋选用的是直径为ΦS15.2的低松弛与高强度钢绞线,有效抗拉拉强度1860Mpa,张拉应力为1395Mpa。同时,单束预应力筋的有效张拉力度为195KN,而且张拉端利用夹片锚具,采用挤压锚具对固定端进行施工作业。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其效果如下图所示。
房建工程预应力张拉施工任务完成以后,应当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及时的灌浆,通常24小时范围内必须完成。若无法完成灌浆任务,则应当对锚固设备以及钢绞线等加强保护,确保其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装置进行锚固,避免出现钢绞线生锈等现象。灌浆过程中,闲荡先对下层孔道进行灌浆作业,然后方可对上层孔道进行有效灌浆。在此过程中,应当确保灌浆的连续性,封闭好排气孔以后,需对其不断施压,以确保其压力能够处于0.5至0.7MPa范围之内,待稳压2分钟的时间以后,方可封闭灌浆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所研究的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作业的效果非常的显著,经检测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因此该技术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景莉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 2014(21).
[2]陈元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 福州大学 2013 .
[3]陶靜.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分析[D].湘潭大学 2011 .
[4]代桂富. 混凝土框架梁的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分析与实践[D].重庆大学 2012.
[5]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探析
一、工程案例
本文将以某工程为例,对房建施工中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论述。该工程建设的使用目的是商场及公寓,层高为地上二十六层,地下二层,建筑的总面积达77000平方米,墙结构为现浇框架剪力墙。根据该工程的建设目的,及其具体的结构设计,应选择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因此,根据其要求,工程基础底板选择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而首顶板到十二层顶板部分则选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二、主要施工工艺的应用
1、预应力筋的制作要点
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应当先制作预应力筋,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加热、焊接施工操作。实践中常用气割以及焊接法进行施工操作,尤其是在预应力筋周围其他部件进行施工作业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焊接时产生的火花以及接地电流等对其产生影响。在预应力筋下料过程中,尽可能的选在相对比较干净和平坦的地方操作;同时,利用钢尺对下料长度予以测量,其中断机操作时需利用砂轮锯以及液压剪等,在对钢丝下料时需注意剔除其表面接头以及钢丝等。钢丝束采用镦头锚具过程中,下料切断面应当与钢丝保持垂直。与此同时,还要对钢丝编束以及张拉端镦头锚具安装,将钢丝镦头布设到位,将钢丝穿过锚具、镦头,用细铁丝在其他一端根据锚具位置同顺序编扎好内外圈钢丝,以此来保障端头位置的牢固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工程项目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对钢绞线压花锚具进行成型时,应当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污。
2、孔道成型技术要点
本工程采用预埋管法对后张预应力孔道进行成型施工作业,其中金属波纹管接长操作时,接头管以大于同型一个尺寸的波纹管为宜。在施工作业时应当利用粘胶带密封好接头管两端,以免发生漏浆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在接长塑料波纹管过程中,应当利用电热板等设备来加热和处理接口,直到热塑后能够有效压接为止。在金属以及塑料波纹管施工安装之前,应当注意箍筋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标出预应力筋曲线的坐标部位,对钢筋支托采取电焊方式进行施工操作;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相互之间的距离间不超过1米。在安装作业时,应当将波纹管接头有效错开,为保障其牢固性和稳定性,建议采用铁丝以及支托钢筋等作为捆扎材料。在竖向预应力成孔过程中,以薄壁钢管为最佳选择,其固定材料以定位支架为宜。实践中,按分层浇筑的实际高度来确定每一段成孔钢管的应用长度,接头处较之于混凝土浇筑面应当高出大约500mm,用螺丝进行封口。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通孔器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漏浆或者堵塞孔道等不良现象。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当先将预应力筋穿入其中,然后对预应力筋进行来回拉动。
3、预应力筋铺设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前后,应当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之中。根据本工程项目特点,采用先穿束法进行施工作业,同时还有防止电火花影响管道,甚至烧伤其中的预应力筋。在此过程中,建议采用塑料纸等材料将外露端头包裹好,这有利于防锈。在预应力筋铺设时,采用人力以及卷扬机协作的方式单根或者整束穿束。对于直线束以及1至2跨的曲线束而言,建议采用人力穿束的方式进行施工操作。同时,利于卷扬机对其中的超长束以及特重束和多波曲线束等整束施工作业,将穿束网套布设在束前位置。
4、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施工要点
在对无粘接预应力筋进行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证预应力筋处于顺直状态。对双向预应力平板而言,其施工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粘结预应力筋纵、横筋交叉施工标高要求绘制铺放顺序遍网图。张拉端锚垫板应当固定在端部位置的模板上,其中焊接施工时建议利用短筋,比如凹入式作法等,有利于本工程项目的张拉端施工作业。需要强调的是,应当先在固定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好,并且严格遵循设计方案要求对其进行捆扎,在放置过程中避免重叠。
三、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既定的顺序,先对本工程项目中的楼板以及次梁等张拉,然后对主梁进行张拉作业。张拉操作过程中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对称性,利用千斤顶等设备对同一束预应力筋进行整束张拉作业。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对构件挠度及其裂缝宽度进行控制,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其中,钢筋选用的是直径为ΦS15.2的低松弛与高强度钢绞线,有效抗拉拉强度1860Mpa,张拉应力为1395Mpa。同时,单束预应力筋的有效张拉力度为195KN,而且张拉端利用夹片锚具,采用挤压锚具对固定端进行施工作业。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其效果如下图所示。
房建工程预应力张拉施工任务完成以后,应当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及时的灌浆,通常24小时范围内必须完成。若无法完成灌浆任务,则应当对锚固设备以及钢绞线等加强保护,确保其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装置进行锚固,避免出现钢绞线生锈等现象。灌浆过程中,闲荡先对下层孔道进行灌浆作业,然后方可对上层孔道进行有效灌浆。在此过程中,应当确保灌浆的连续性,封闭好排气孔以后,需对其不断施压,以确保其压力能够处于0.5至0.7MPa范围之内,待稳压2分钟的时间以后,方可封闭灌浆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所研究的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进行施工作业的效果非常的显著,经检测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因此该技术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景莉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 2014(21).
[2]陈元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 福州大学 2013 .
[3]陶靜.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分析[D].湘潭大学 2011 .
[4]代桂富. 混凝土框架梁的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分析与实践[D].重庆大学 2012.
[5]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