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在方言分区中的应用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122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的材料,对苏沪嘉地区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运用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对苏沪嘉方言的分区方案进行讨论,指出维持原来划分的苏沪嘉小片是最佳方案。
  [关键词]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苏沪嘉;方言;分区
  一、苏沪嘉地区及其方言
  (一)蘇沪嘉地区
  本文考察范围包括今江苏省苏州市、上海市和浙江省嘉兴市,在明清时期主要属于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管辖。该地区州府建制比较早,而且存在析置关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嘉兴由苏州析置,而松江又由嘉兴析置。这种历史行政沿革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行政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前的方言和地域文化格局。
  (二)苏沪嘉地区的方言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8年版,即第1版),苏沪嘉地区方言基本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对此做了修订,该地区的方言区划变为苏州、嘉兴连同浙江湖州方言(第1版属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归为太湖片苏嘉湖小片,而上海地区方言则独立为太湖片上海小片。
  两版的变化主要涉及上海地区和湖州地区的方言归属,即一是第2版单立上海小片,上海小片从原图的苏沪嘉小片中分出,范围包括行政区划的上海市及长江以北原属苏沪嘉小片的部分;二是第1版除了上海小片以外的剩余部分跟苕溪小片合并,改称苏嘉湖小片。
  对于第2版的分区方案,学界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有,钱乃荣(2006)认为,维持原来划分的苏沪嘉小片是最佳方案;游汝杰(2006)虽然同意划出上海话小片,但在所辖范围上与《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2版)不同:前者认为,应将上海市市区地域划出成为上海话小片,大致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市区,不包括当时的10个郊县;而后者则认为应包括今行政区上海市地域和长江北部的海门、启东等部分地。
  学界争论的焦点在于:一是上海地区是否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方言小片划分出来,如果需要划分出来,上海小片的范围应该多大;二是湖州地区是否应该保留独立的苕溪小片的方言小片地位,还是和苏、嘉地区合并为苏嘉湖小片。第二个问题本文暂不讨论。
  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视角,借助一些语言本身之外的因素来考虑方言的分区。其中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
  二、研究方法和材料
  (一)研究方法
  “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的出发点是:方言是历史的产物,历史上的行政地理对方言区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二级行政单位——府(或州、郡)内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各方面的一体化自然会促使方言的一体化。因此,有可能将旧府作为划分方言片的基本单位,经过调整和合并之后,组成一个个方言片。这个方法对于二级政区长期稳定地区是很有效的。
  游汝杰、周振鹤(1984)通过对浙江内部方言小片的划分,证明了历史行政地理与方言地理在吴语地区存在高度一致性,可以用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作为吴语内部分区的基础。周振鹤、游汝杰(1985)根据语言特征和历史地理因素,对湖南汉语方言重新进行分区。上述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文对苏沪嘉地区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运用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对苏沪嘉方言的分区方案进行讨论。
  (二)研究材料
  本文主要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的材料,共计23个点的材料,包括:
  苏州市(5):苏州、常熟、太仓、昆山、吴江。
  上海市(11):上海、嘉定、宝山、崇明、浦东、青浦、奉贤、金山、闵行、南汇、松江。
  嘉兴市(7):嘉兴、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崇德旧。
  需要说明的是:一是《汉语方言地图集》中包含部分明清时的旧县,如崇德旧(下文一律省略“旧”);二是张家港(今属苏州市)以及启东、海门、通州、如东一带的“沙浪话”本文暂不讨论。
  三、苏沪嘉地区方言的地理分布类型
  我们考察了苏沪嘉地区的方言特征,归纳其地理分布类型。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以下两种:
  (一)沪嘉一致型
  指上海和嘉兴说法一致的类型。
  汪平(2006)认为,上海方言阴平都读高降调,这在全国都不多见,“而跟苏州、嘉兴不同的”。但据表1可见,嘉兴大部分地区阴平也读高降,正与上海相同。苏州则大多读高平调。
  2.舅妈(《词汇卷》图048)
  从本条可见,上海全境、嘉兴大部说法均一致(据笔者调查,海盐也有“舅妈”的说法)。苏州各地则不太一致,5个点有3种说法。
  3.猪圈(《词汇卷》图028)
  从本条可见,上海大部(除了宝山以外)、嘉兴全境说法均一致;苏州则不统一:靠近上海的太仓、昆山说法与上海一致,其余3点同官话说法。
  4.去不去?
  苏州地区“去不去?”均用“可V”的形式,而上海、嘉兴则基本用“V不”或“V不V”的形式。
  5.去没去?
  苏州地区“V没V?”均用“可曾V”或“可V”的形式,而上海、嘉兴则基本不用“可”来表示。
  除了上述条目以外,至少还有两个条目也可归入本类型:
  一是“茄子”(《词汇卷》图021):上海和嘉兴的多数地方都说“落苏”;只有崇明、嘉定、海宁、桐乡、崇德说“茄子”,同苏州。
  二是母猪、猪的(《词汇卷》图025):上海和嘉兴的多数地方都说“母猪”
  “老母猪”或“雌猪”;只有崇明和嘉定说“猪婆”或“猪娘”,同苏州。
  (二)淞南一淞北对立型
  上海古吴淞江南北两岸方言差异颇大,本文称为“淞南一淞北对立型”。   嘉定、宝山、浦东等上海北部地区“猪、主”同韵,近似苏州、太仓一带;而松江、金山、闵行、奉献等上海南部地区“猪、主”则不同韵,与嘉兴大部分地区一致。
  2.儿日止开三的聲韵母(《语音卷》图205)
  “儿”在上海北部地区多读作(崇明读作[n],为例外),与苏州地区相同;上海南部地区均读作,与嘉兴地区相同。
  3.老鼠(《词汇卷》图034)
  上海北部地区“老鼠”多说“老虫”,与苏州多数地区相同;上海南部地区一般说“老鼠”,与嘉兴地区相同。松江说“夜狗”,显得比较突出,但“老鼠”在松江有“老鼠、小耳朵、夜狗、夜先生”等四种说法,其中,有的也许是婉称或讳称。
  4.我(《语法卷》图001)
  上海北部地区“我”多用单音节,与苏州多数地区相同;南部一般说“我奴”或“我僚”,与嘉兴地区相同。宝山则有“是我”的形式,与浙江湖州一带相同。
  四、相关讨论
  (一)历史行政区划对方言分布格局的影响
  1.嘉兴方言对上海方言的影响
  如上文所述,苏沪嘉三地历史上存在析置关系:嘉兴由苏州析置,而松江又由嘉兴析置。长期以来,松江在行政上均隶属于嘉兴。因此,嘉兴方言对早期上海话影响巨大。明正德《松江府志》和正德《华亭县志》在述及方言时都说:“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因此,上海话的较早源头应是跟嘉兴话关系密切的松江话,而非苏州话。由此不难理解,今上海方言中众多特点与嘉兴相同,而异于苏州话(参见上文“沪嘉一致型”)。
  2.苏州方言对上海方言的影响
  清代以后,嘉兴话的权威地位为苏州所取代;清代上海地区方志一律不再提到“视嘉兴为重”,而是改为“视姑苏为重”或“视苏州为重”了。因此,苏州方言对上海方言的影响与日俱增。清雍正二年(1724年),江苏太仓州升格为太仓直隶州,下辖镇洋县、崇明县、嘉定县、宝山县(自嘉定县分出)等四县,直属江苏省,而上海其他各县仍属松江府。这势必会增大上海南北方言的差异。我们今天看到上海北部地区有许多方言特点同太仓一致,嘉定、宝山、崇明等三地尤其明显。另外,正如钱乃荣(2006)所指出的,宽阔的古吴淞江(又称“松江”)也起到分隔作用,导致淞南、淞北差异明显(参见上文“淞南一淞北对立型”)。
  (二)苏沪嘉方言的分区
  钱乃荣(2006)指出,在今上海行政区划里,淞南与淞北方言显著不同,无论以语言特征划分还是参考旧州府建置等因素来看,“维持原来划分的苏沪嘉小片是最佳方案”。
  我们赞同钱文的观点。从上文可见,上海方言很多重要特点同嘉兴一致,而与苏州相左,淞南地区尤其明显。将上海方言独立成小片,无疑割裂了上海方言和嘉兴方言之间的内在联系。至于是否与原苕溪小片合并,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拟另文讨论。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到如下结论:一是苏沪嘉地区目前的方言分布格局与其历史行政区划息息相关。二是上海方言与嘉兴方言既有历史渊源,又有许多现实共同点,因此不宜将二者生硬分割。综合来看,维持原来划分的苏沪嘉小片是最佳方案。三是历史行政地理分析法比较契合汉语的方言及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焦仲卿形象历来饱受争议。孝情之间,焦仲卿出于人伦之孝最初忍情就孝并非为孝弃情,其于两难间以死殉情既避免了不孝罪名,也由此说明,所谓懦弱表象的背后实蕴含着一颗坚韧果敢的心。表象误读证明焦仲卿人格真实,具有典型形象的性格特征。其爱情悲剧与明代中后期情欲思潮的崛起遥相呼应,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孝道;理学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现在是“主义”盛行的时代。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各种学说和主义广为流行。其中,全球主义是比较有影响的一支,而莱布尼茨由于其世界主义的立场,使他成为全球主义思想的奠基人。  一、全球主义及其问题  自从人们意识到了地球是个球体,有关全球的意识就出现了。但最初人类既没有统御全球的需要,也没有驾驭全球的能力,所以,全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形态是伴随着所谓的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才出现的。在各国
期刊
[摘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关注民众乐生问题,是韩非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认为,所谓乐生就是快乐地活着来干合法的好事,同时也为爱惜身体不干那些非法的坏事。韩非把民众乐生和国家治理统一起来,认为使民众乐生是国家治理者的责任;只有民众乐生,才能实现君主对国家的治理;民众乐生是君主治理国家的理想局面。国家治理不能允许民众不乐生,国家治理不能让民众不乐生。  [关键词]乐生;国家治理;民众乐生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1981年春,冯其庸先生在《北方论丛》发表了《关于当前〈红楼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长文,围绕这篇文章的撰写、投稿和几番修订,从1980年11月到1981年4月,冯其庸先生亲笔草书给《北方论丛》责编夏麟书写去9封书信。本文真实再现了信函原文,书信往来之间,反映出冯其庸先生作为一位中国红学会的负责人,对红学事业的执着;作为一位专家,对著书立说的严谨;作为一名编辑,对业内同行的体贴。9封书信的字
期刊
[摘要]探讨近代自然法理论和黑格尔法权思想的关系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后者对前者的批判,本文则尝试换一个角度谈谈二者的承继关系。黑格尔将自由意志的理念规定为实现社会生活与政治结构中理性法则的存在论起点,这是深受近代自然法理论影响的结果,这一影响突显于近代自然法对黑格尔的三个启示:霍布斯认为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中无法彻底施行,我们要贯彻自然法就要把自然权利的世界转变为市民法的世界,这启示黑格尔关注自然状
期刊
[摘要]穆旦是一位晚出而重要的现代诗人。穆旦的晚出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时间节点:一是在中国现代新诗的代际序列中,出场较晚;二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较晚;穆旦的写作具有独断的性质,诗歌展开的前景更符合新诗发展的艺术逻辑。但穆旦对后来者的创作缺乏深刻的介入性影响,“诗歌艺术精神”似乎具有某种孤立的性质,在后来者的写作中,很难找到比较清晰的对应和传承线索。《春》,或许可以从一个视角带动对穆旦诗歌相关问题的探讨。
期刊
[摘 要]《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分别是日本最早的虚构物语及和歌物语,这类单纯描写私人感情的浪漫文学似乎颇受日本读者喜爱。不但作品本身超越时空流传至今,而且这种文学样式亦影响后世,成为日本文学的主流,并确立了日本文学无政治性的传统。然而,作家创作之时,为了顺应汉学风潮,也为了使物语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生动,除了在作品里融入大量与该物语主题有关的,具有传奇性、浪漫性的小说、汉诗文外,还撷取具有讽喻
期刊
[摘 要]基于脱域机制,现代社会的信任关系体现为对抽象系统的信任,这一信任关系通过对缺场予以确信的行为不断地将未来纳入到当下的视域中,极具风险性。在现代性条件下,抽象系统因其反思性和专业性可以作为评估和应对风险的依据,同时,为了保障抽象系统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就要对抽象系统的运行和保障进行制度化规范。而现代社会出现的信任危机就源于抽象系统运行所需的制度性程序和制度性保障机制出现问题。  [关键词]吉
期刊
[摘要]英格兰的“羊毛集中地”制度,于1313年正式建立,1558年结束。集中地制度规定羊毛等商品需通过议会指定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活动。该制度虽然是中世纪英格兰中央权力支持商业活动的典型制度,但是随着1467年王室将集中地的管理权出让给集中地商人,集中地制度发展逐渐偏离,中央权力退居幕后,他们不再对集中地进行强有力的管理,而将其作为敛财的基地。15世纪后半期开始,集中地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期刊
[摘要]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一度被西方学界誉为20世纪末最为重要的艺术理论。然而,在中国的理论旅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作为朗西埃的批评对象存在从而显得学术光芒十分暗淡。重估其学术价值的方式之一是将其放到上世纪90年代法国那场“当代艺术危机”的大讨论当中,作为对这场运动的逆向回应,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力图为当代艺术正名,并且尝试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重新建构当代艺术的表征范式。同时,这种艺术表征范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