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文言教学生动起来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这部重头戏在具体教学上上演的大多是一个模式,老师带领学生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翻译课文,背诵讲解课文。即使有所谓的“创新”的老师也不过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大家共同解决。第一步的操作基本如此,接下来是针对课文设计若干问题,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再来看看对文言文的巩固练习吧,也不过是通假字的寻找和解释,一词多义的理解,虚词的辨析,句式的辨别等。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已经不再强调语法知识更不进行语法分析的情况下,文言文教学语法讲解却大行其道。这样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容易在知识的中心里沦陷,二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缺失。由于学生多是被动接受,自己的学习过程弱化,学生学习的热情像浇了凉水。文言文的美感在单纯的字词解释中越来越远,老师讲课的热情也在不自觉锐减。
   在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文言文教学的作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
   “磨刀不误砍柴功”。古语云:“豫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相当重要,因此,教师必须抓好学生的预习关,具体来说就是:一读二抄三查四译。
   “一读”。朗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
   “二抄”。“抄”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动手将课文的注释摘要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
   “三查”。“查”就是要求学生对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查阅相关工具书,记录在册;对相关的文化常识,文言常识等,查相关的资料,进行疏理。
   “四译”。高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功底。这里,主要提倡学生课前直译,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课时便可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译,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会”之外可以“言传”。
   二、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是一句老话,但真要做到却很难。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最起码要做到两点:一是科学地引导,一是灵活处理教材。
   1.教师科学引导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不可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可忽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定位自身角色,科学进行引导,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重要。
   2.灵活处理教材
   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有长有短,有难有易,有深有浅,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如下办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选文进行灵活处理。
   三、重视课后迁移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要深刻领悟这句话。学生的课堂所学得到巩固、得以延伸、拓展,并形成能力,才是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注重课后的迁移拓展尤为重要。让学生的课内所学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相关作品乃至艺术风格,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结合以前所学的课文,即时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东西,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展开对话,让学生与同学、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专家对话,通过学习、思索、质疑、辩论的反复,获得自身独特的感受和体验;(4)结合自身实际,结合社会实际,学习领悟文言文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实现文言文继承和传扬中华文化的使命;(5)从语文学科向相关的其他学科拓展延伸,用语文学科知识及方法去解决其他学科问题,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以达到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高中文言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点滴做法和想法,赘述于此,以就教于方家。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经常受到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思想教育工作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一、因文诱导,从实际出发,从课文出发  一般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开始。因而老师必须根据课文固有的德育因素,从“效度”着眼,从学生实际出发,加深
期刊
先举一亲历,那是2010年的教师节,贺卡、鲜花、祝福的话语……使校园充满浓浓的节日气氛。每位教师脸上洋溢着被感恩的幸福,同事间偶尔比比谁的礼物多。我也不例外,收到的贺卡、鲜花也不显寒酸,大多是本班的学生送的,也有上届的毕业生托人送来的。这时,和我搭班的周老师高兴地走进我办公室说:“你班的范安琪可真有心意,都毕业了还记得给我送贺卡,况且我只教了她两年。”我心想:“范安琪,我好像没收到呀。”但为了面子
期刊
三月,正是师范院校毕业生谋求职位的热闹的月份,我校也迎来了应聘高峰。语文学科给这些毕业生出的试讲课题是:用一个课时完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四位应聘老师做了充分准备后,先后登台亮相。他们为这节课设计的导入分别是这样的:  A老师的导入:  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
期刊
当我们的教学不是那么“急功近利”的时候,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当教师“心态平和”的时候,他既不会因为取悦他人而故意花哨,又不会为了一点风吹草动的理论而盲目追随。尤其是时下的教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姿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在哪里呢?在教学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什么?  一、触摸语言,强化文本价值,发挥其例子作用  为了使课堂多姿多彩,音乐、幻灯图片、辩论、表
期刊
一、何为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涵泳”   诵读涵泳就是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语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涵泳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强调联想想象和情感体验。诵读就是眼观其文、口念其声。诵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声声入耳、字字入心的悟道的过程。在诵读过程中,文字的顿挫,情节的变化,图景的展现,理趣的跳跃,作
期刊
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我们从古代文献典籍对人的称谓即可管窥一二。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称谓有相当一部分消亡了,成为历史语言的成员;也有一部分,仍然作为十分活跃的词语,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贡献着力量。作为高中生,了解这些称谓,既可以使我们轻松自如地应对高考,也能提高我们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敷衍成文,以期有益于中学生朋友。  一、直称姓名类  其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
期刊
讲完病句后,我觉得这种教法效果不错,值得总结。修改病句是近几年高考必考考点之一,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做病句题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心里没底,得分不高。教学生修改病句,首先应结合一定的题目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句练习,我们高二语文组把2011年各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病句汇编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当练习做。一开始效果并不
期刊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翻来覆去感叹的是同一种荒凉的情绪。细诉着一个个似曾熟悉的苍凉的人生故事。   一、凄凉的成长之路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的背景色,或者说是故事的基调。她的美学因而被称为“苍凉美学”。张爱玲说:“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它的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他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
期刊
一、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纷纷走进了教室,进入广大师生的生活。有了它们的加入,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升。特别是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更是获益良多,它们让原本沉闷乏味的语文课堂变成一段段优美的音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