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归因与提升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略读课文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根据实时课堂观察,许多语文教师模糊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和教学目标,略读课文教学步入了误区,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因此,怎样正确处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关系?略读课文该怎么教?这些问题值得深思,需要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重新审视,寻求对策,以开拓略读课文教学的新天地、新视野。
  一、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定位的模糊
  语文教材阅读面的扩大,目的是要教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能简单、草率地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处理,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终极目标。聚焦课堂,冷静观察,发现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定位不是很准确。
  (一)精略不分——文本价值取向的缺失
  【案例描述】《刷子李》
  五年级下册冯骥才写的《刷子李》这篇略读课文,教学的着手点很多。一位教师逐一讲解刷子李的动作奇、效果奇和规矩奇,又逐句品读和体会,然后细细品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和刷子李说的“好好学本事吧”这句话,最后品读最后一段话:“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在逐段讲解的过程中,又不忘每个生字、词语的教学。原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两节课也没有完成。
  反刍思索:从这个教学案例来看,教师习惯于把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品味”“细细地咀嚼”。面面俱到地讲读,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整体把握,不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者文本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精读课文教学不仅要关注文章的内容,落实语文知识、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感染,涉及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还要渗透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更关注阅读方法的迁移和应用,阅读能力的实践与发展。一般分三个层次:其一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其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三独立自主地阅读,搜集整理信息。由于教师对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不同教学要求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给略读课文教学以正确的定位,导致教学中文本价值取向的模糊,致使略读课文教学出现误区。
  (二)放任自流——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
  【案例描述】《我想》
  五年级下册儿童诗《我想》一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词讲究,展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听一位教师执教时,教师直接揭示课题、导入课文,接着按小节分组自学自己喜欢的那一节,教师对学生只提出“通过朗读展示你的学习成果”这一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地摇头晃脑地读着,教师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学生所谓的自悟自读。大约“自悟自读”了20分钟,一节课已过去大半,然后开始交流,朗读展示。结果个别学生连读通的要求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发展。
  反刍思索:出现以上问题,缘于语文教师片面理解“略读课文教学学生有更多自主阅读的实践”这一理念,打着所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旗号,一味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则站在一旁,不闻不问。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兴趣很高,其实学生不知所措,收获甚少。略读课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是阅读能力的演练场。在阅读能力形成的漫长过程中,离不开精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更离不开略读课文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第一阅读实践者”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
  (三)走马观花——有效书面评价的缺乏
  【案例描述】《打电话》
  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是一篇以相声形式出现的略读课文,一位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重点字正音,然后指定两个学生说相声,接着男女生对读,分组对读。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声的语言魅力感知甚少,更谈不上学习方法的习得、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了。
  反刍思索:出现以上情况,源于现行的语文评价体系中略读课文很少作为语文书面评价内容,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隐性的评价内容,又很难在书面评价中得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历来很不重视评价。因此,教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学生学得怎么样,学到了哪些东西,很难在书面评价中反映出来。当下的语文书面评价在命题编制时很少涉及略读课文,也没有形成有效地评价略读教学质量的体系与机制。再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时很难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多少。有效评价体系与机制的缺失导致了语文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漠视,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浅层感受上,没有从学法上、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上下工夫进行指导和实践,因而出现走马观花的倾向。
  二、略读课文教学的提升——有效的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作为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演练场,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它有别于精读和浏览,不拘泥于文章细节的体悟,重在宏观把握文章大意,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内涵,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略读课文教学也绝不是走马观花、放任自流,或“庖丁解牛”式的细细咀嚼。略读课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载体。它是学生阅读能力增长拔节的场所之一,同样需要教师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演绎学。教师要潜下心来吟咏文本,正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理念,探究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是阅读能力演练的有效保障。
  策略一:点面结合——整体与部分相协
  点面结合的教材处理,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教学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课文的基本内容,“点”指的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训练重点而确定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案例描述】《妈妈的账单》
  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一课面点结合的教学流程。(1)面的切入。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由面提炼点。在这两张账单中,妈妈的账单上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提炼出这个点后,展开教学。(3)从点荡递到面。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想到了什么,延伸到你想到了什么。面点结合,体现了阅读教学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策略二:品味语言——欣赏与积累同行
  纵观各册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不少课文语言优美,情趣盎然,很适合学生阅读,我们不妨把教学的落脚点定在语言的品味上,并与语言积累融合在一起。
  【案例描述】《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这篇略读课文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是很好的语言积累材料。如描写进入天上的那一段“……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都有……这个时候……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上增添了……”读着这段优美的文字,美丽的天山呈现在你的眼前,我们仿佛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觉浑然天成。不用多加讲解,细细品读,感受语言的魅力,轻轻地把它背诵下来,就已经游历了令人神往的天山。
  策略三:读写结合——感悟与表达共生
  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语文实践更多的是教师指导下的听说读写训练。根据阅读教学目标,选好每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点,特别是略读课文教学读写训练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案例描述】《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一文,槐乡孩子童年的快乐时时充盈着我们。它不仅语言优美流畅,更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范文。我们在感悟槐乡孩子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何不紧扣本单元的主题“七彩生活”引导孩子模仿着来写写呢!从整套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来看,引导学生仿写、补写点是很多的。对于第二学段,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略读课文作一些阅读批注,作一些个性点评;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进行补白写话,把心中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促进学生语言感悟与语言表达共生。
  策略四:群文阅读——导学与导读链接
  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做一些扩展阅读,限定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类似的文章,提取主要信息,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一带多、以篇带部的“群文阅读”方式,展示略读教学导学导读的功能。
  【案例描述】《刷子李》
  读了《刷子李》以后,从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选几篇类似的文章,像《泥人张》《苏七块》《冯五爷》《张大力》《背头杨》,四人小组每人一篇,快速阅读,读完后交流主要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由于组内每人阅读的文章各不相同,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有效交流,如果交流得好,可以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同时,翻看我们的语文教材,许多熟悉的书目映入我们的眼帘,如《景阳冈》《猴王出世》《金钱的魔力》这些略读课文都选自熟悉的名著。由此,在导学这些名著片段的同时,不妨选取同一名著的不同片段比较学习,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导学导读功能。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载体、不同的教学形态,所承载的教学任务和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不尽一致的。略读课文相对独立又与精读课文互为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基于略读课文编排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教学中,教师应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能力用于略读课文的阅读实践,使略读课文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演练场。
其他文献
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在于强调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观念已经逐步清晰,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行动载体的创设与实践体系的建立。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平台;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要真实地萌发在学生身上。  一、课堂要多些民主与和谐  教学民主是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前提。没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中就不可能尽情绽放,创新意识就不可能真正
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郑板桥有诗云:“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这个问就是深一层的提问——追问。什么是追问?顾名思义,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问,穷追不舍地问,打破砂锅问到底。  追问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教学一开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是浅层次的、模糊的,追问就是引导学生从表面到深入、从模糊到清晰的一把钥匙。学生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思维渐渐明朗起来,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思维的活跃性
<正>一年级的"比轻重"是学生学习"比多少"后的深入学习,也是认识克、千克、吨等质量单位的基础。教材中呈现的情境由两种物体间的轻重比较拓展到三种物体间的轻重比较,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