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 巧妙生成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lqw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心预设,可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因此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在课堂教学要做到巧妙生成。
  【关键词】精心预设;巧妙生成
  
  教学预设就是对课堂教学所做的设计,或预先设定。它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所做的方案。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是预设的产物。因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心预设。但正如布卢姆所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在课堂教学要做到巧妙生成。
  
  1 课前精心预设,为生成留足空间
  
  过于精细和强韧的预设,很可能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他们在课堂上既役与人(教师),也役物(教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白。
  1.1 要精心不要精细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但精心不等于精细。过于精细就必然丝丝入扣,必然天衣无缝,生成也无立锥之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采用板块的模式,只考虑整体布局,设计几个板块,不预设细节,以便给生成留足空间。
  1.2 要预设更要预计
  虽说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有经验的教师会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可以有意识地在这些环节形成“弹性化”的方案,并预设好当生成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从而给学生留下自主体会和领悟的空间,给课堂创造动态生成的精彩。
  1.3 灵活把握课堂,偶发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极端的恶作剧,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这样做也许使原先预设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我们应看到过分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为的只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其背后的动机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知识失去了独特的魅力。知识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其实,只要教师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此,当生成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调整预设促成生成。
   一次我在教学《乘法分配率》,当我把新知识介绍完之后,发现有一个同学没有注意听讲,于是随口提醒说:“XX同学,上课一定要一心一意听讲!”这时,旁边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的话可以更简单一点,根据乘法分配律,一心一意可以说成'一(心意)'。”说完,全班哄堂笑,课堂差点失控,我本想发火,突然意识到这是让学生加深理解乘法分配率的好机会,于是因势利导。“不错,原来语文上的一些词语也符合乘法分配率的规律,大家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吗?”课堂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十全十美可以说成“十(全美)”百发百中可以说成“百(发中)”,人山人海可以说成“人(山海)”……经过这样的处理,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巧妙生课堂整合预设成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直面真实的课堂,根据师生交往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以一位教师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为例,教师的教学预设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简单应用,巩固认识;第二层,灵活运用,形成策略;第三层,综合运用,获取技巧。显然,这样的预设只考虑了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忽略了学生课中“做数学”的经验积累。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可能主动跳出课前第一预设(巩固认识)和第二预设(形成策略)而直接进入第三预设(获取技巧),如果教师还机械地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这时教师可以机智地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主动让学生到台前唱“主角”,通过质疑和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获得不同的发展,使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在师生的共同创造中变得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3 把握课堂,随机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极端的恶作剧,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有一次我在对小学数学“周长”概念的进行教学时,就碰到这样一个情景:
  师: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它们的周长吗?(出示教科书中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树叶、圆等)
  (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
  生:我测量的是正方形的周长,先用直尺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在一起就行了。
  生:还可以量出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再将它们加起来。
  生:我还可以用红领巾来测量树叶的周长,用红领巾把树叶围上,最后量一量红领巾的长度就行了。
  师:用红领巾量树叶的周长,噢,对于这个方法,大家怎么看?说一说。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行,但如果改用绳子,结果就更精确了。
  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用红领巾来测量的时候,我感觉这种方法非常好,就当机立断,想办法将教学牵引到如何用简单方法对物体周长进行测量的讨论上来,也就是对用绳子测量物体周长的可行性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是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吧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和转化,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叶澜语)的。
  
  参考文献
  [1] 《生本备课》刘晓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 《反思备课》孔凡哲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叶澜
其他文献
从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爱心在激荡着。这是一朵朵娇艳的花朵,让人怜惜,让人陶醉;这是一张张空白的纸,等待着老师把最美的景物描绘;这是祖国的太阳,未来的蓝图,将由他们来描绘……我深知自己面临的工作的繁杂,但我更清楚肩负的责任。就因为心中有对他们的爱,思想再累,但我总能看到希望。也是在对孩子们的付出中,我第一次对工作着并快乐着有了深深的体会。    1 热爱学生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的学生,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因为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优等生和学困生。作为教师,我们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作为教师,帮助学困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后进不是学生不想进步,只是进步比别人要慢一点。    1 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    教师的一言一行要起到表率作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造就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师。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创新性的教育观念、创新性的教育能力和创新性的教育方法。    1 创新性的教育观念    做创新型的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在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素质教育呼声下的产物。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它,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参与意识差,依赖心理强, 跟随老师惯性运转的被动学习方式。下面就《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
期刊
在经历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洗礼之后,我们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始至终都是贯穿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其中的奥秘是由人口素质决定的,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具体来看,人口素质应包括三方面内容:身体素质是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身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数学课如何与专业学习结合,才能使数学基础课更好地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是摆在高职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通过数学建模使高职院校学生不仅掌握一些数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创新等综合能力。本文仅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阐述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到与专业
期刊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古诗句隽永凝练,是最具有概括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恰当地将一些相关诗词遣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凝聚教学魅力,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运用诗的深远的意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藻类植物》一节时,我运用了“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问学生诗中描述的是什么现象,经此一问,一下子把学生带入
期刊
多媒体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也给我们的聋校数学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对聋生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手段。  由于聋生的特殊性,听力先天缺陷,从小接受信息少,所以抽象思维能力差,在聋校教学中数学课是一个难题,培养聋生的联想思维,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和实践。回顾自身的教学历程,我对运用多媒休辅助教学培养聋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有以下几点思考:   
期刊
中西人物画在中西绘画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充当了开山者的角色,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中西人物画的诸多方面的差异,且从表面上就可以看出中西写实和写意,体块光影和线条,详尽写实与简练概括等方面的区别。  对于一个画家和一个作家,有两种可描的东西(略去现实主义理想化的作品与讽刺作品的进一步区别)一种是描绘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另一种是描写类型。对于西方古典的艺术家更热衷于第二种,他们倾向于理智、综合稳定
期刊
一直以来,学生在英语拼写方面,语法题方面常常会出现错误。而我们很多教师练习前也反复强调:要认真做题、仔细检查;事后便经常会责怪学生太粗心、太马虎。可是,即使是连词成句中把单词抄下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没有抄完的低级错误。面对这一问题,我不禁自问:学生为什么会经常出错?这一切真的是用“马虎”两个字就能当作理由么?难道我们对此真的就只能束手无策?  几年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