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加快实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作为素质教育舞蹈下的一门课程,已然成为学生养成优美体态、讲述肢体语言、培育艺术情操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对素质教育舞蹈理论的文献研究,运用实践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寻找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训练价值与培育价值的平衡性,从而探索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新模式。
关键词:舞蹈训练课 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 素质教育舞蹈 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112-03
一、以普及为方向:知其之章法
素质教育舞蹈,指的是面向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也被称为学校舞蹈,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培育学生舞蹈修养和开发学生潜力与创造能力的普及化教育。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作为一门具有在身体训练意图的素质教育舞蹈课程,有助于学生智力、身体控制力,审美能力等得到全方位发展。
(一)舞蹈训练课的定义
《舞蹈训练学》一书将“舞蹈训练课”定义为“以机体结构机能重建为前提,以动作技术加工为手段,以发展特定舞蹈专业能力为目的的舞蹈课程”。民间舞课、古典舞身韵课等类似课程的艺术加工不直接以机体结构机能重建为主,属于非训练性舞蹈课,而技术技巧课、基本功课等既进行技术动作的加工、又以机体结构机能重建为前提的课程,属于舞蹈训练课。在目前各类舞蹈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舞蹈训练课包括芭蕾舞基本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及其他专业的基本功课程。其他专业的基本功课包括民间舞专业、现代舞专业、音乐剧专业等。
(二)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阐释
20世纪90年代我国“素质教育”提出后,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 论证了舞蹈教育的理念与价值。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是积极响应教育部“素质教育”教育方针的艺术教育,区分于专业的舞蹈训练,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无差别对待的舞蹈教学,为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指针对于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学生的课程,与一般的舞蹈训练课不同,该课程将小学低年级学生素质价值与舞蹈训练课的训练价值相结合,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挖掘带动学生身体开发的可能,是一门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课程,有利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继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理论为指引:寻其之特点
素质教育舞蹈下的课堂具有颠覆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训练价值,但却在训练价值中探索出创造性思维的培育价值。素质教育舞蹈下的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与普通的舞蹈训练课不同,并非以培养舞蹈职业人才为目的,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这是该课程区别于一般舞蹈训练的基本特性。基于此种观点,笔者试图对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舞蹈课堂培育价值与训练价值之间的平衡性进行探索。
(一)面向全体招收学生
素质教育舞蹈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不再是少数专业化的学生,也不仅仅是舞蹈爱好者,而是要面向未来的全体公民。现如今,北京的大部分幼儿园都有课后一小时的舞蹈课程安排,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学习基础。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仅在幼儿园还在校外舞蹈机构进行培训,这种现象的泛滥便造成学生在入校前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规范程度的不同。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程中,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不以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天赋为准则,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二)素质教育舞蹈的训练性
1.身体训练的创新性
素質教育舞蹈认为舞蹈艺术本身就具有游戏冲动因素,可以使得青少年在带有游戏性的活动中获得某种人文关怀与人文知识,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精神。从学生心理特点来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肌肉发育还不完全,身体水分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活动范围大,但牢固性较差,容易受伤。大脑生理结构已趋于成熟、灵活多动、控制力差,且有很强的好奇心、天真烂漫、有好胜心、喜欢得到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改变其机体结构为直接目的进行训练,而应将舞蹈意识的启蒙训练列为重点,间接达到身体训练的意图,采用寓教于舞的方式,用游戏引导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童趣心、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2.身体训练的创造性
素质教育舞蹈认为创造性是素质教育舞蹈中最重要的特性,也可以说是核心特性。舞蹈训练课不同于坐在教室中学习的文化课,将学生的课堂范围由桌椅转到地面,这种课堂形式的转换,使学生充满期待,想象力在进入课堂前就开了花。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切不可死板训练,将学生的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举例而言,情境导入法很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即教师设定特定情境,加以引导,学生提出想法,加入创新,发挥想象力,达到一加二等于三的效果,这就是素质教育舞蹈中所提倡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中,教师具有重大的使命。教师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会使学生学习更加容易。首先,训练方法要有量。不论是从身体语言学、运动解刨学还是儿童心理学视角出发,舞蹈训练都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前提,探索舞蹈训练的更多可能。其次,训练内容要精良。教师要依据学生自身能力和教学训练目标进行教材的设计和开发,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构造、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况下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思考和研发,在学生脑海中一层一层构建知识学习体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最终将学生舞蹈动作、情绪表情、音乐伴奏合一,达到基本功表演之效。最后,教师在舞蹈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可以引导教学新方向,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师需要积极塑造良好形象,使学生对教师和课堂充满向往。 三、以实践为方针:探法之独特
素质教育舞蹈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方法,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得出了一些对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教学反思。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软开度能力、舞蹈鉴赏能力、肢体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断探索师生相处之道。
(一)多元化的训练方法
1.科学性训练教学
科学性,即舞蹈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分层分类教学法的运用。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基础尚为薄弱,所以要采用特殊的训练方式。例如站下腰的训练,专业舞者的甩腰训练绝对不可以出现在案例群体的训练中,针对案例群体的站下腰训练应采用逐步过渡的练习方式,并对这些练习方法以趣味性名称进行点缀,例如“小花篮”“下雨天”“顶顶顶”等,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从“小花篮”起活动腰部肌肉,再到“下雨天”进行跪下腰的训练,再到把杆上的“顶顶顶”进行胸腰与站下腰的分解练习,最后再在中间进行站下腰的训练,在规范中寻找素质教育舞蹈所提倡的乐趣。
2.趣味性训练教学
趣味性,即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趣味性教学要求教师对教育对象心理特点的准确掌握,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趣味性的展现可通过教师创造舞蹈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舞蹈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心中枯燥无味的训练变得生动而有趣。例如在训练跪下腰的板腰训练时,教师可以将高举头顶的双手比喻为小雪花,白茫茫的世界里,两朵雪花顺着玻璃低落到脚腕上,接着教师顺势将抬头的动作比喻为想让孩子们抬头看看天上的雪花,收势的动作教师还要在此情境中完成,可以让孩子们想象一个雪球落在自己的肚子上,孩子们要用肚子的全部力量把这个雪球顶到天上,与此同时只有双手夹着耳朵才有超级大的能量把雪球顶起来,通过这种模式,可大大开发学生想象力。
(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塑造良好积极形象
在学生的漫漫求学路上,教师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影响巨大,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都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也是这样,教师带给学生的积极形象成为学生更好学习的催化剂,因此,要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完善专业技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其二,注意自身言谈举止,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出现情绪上失控,这会导致很多学生害怕老师,当学生把对老师的恐惧感带到舞蹈学习的态度上时,学生便丧失了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端正态度,不断保持对学生的关注与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状态;其三,修饰自身外在因素,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盘发、穿舞蹈服、舞蹈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习惯。
2.善于发现学生优点
舞蹈训练中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个性的发展与培养不仅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需要,更是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便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材施教,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做好学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的差异,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对性格腼腆不爱说话的学生给予鼓励,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帮助,可采取上课多关注、小组一帮一互助等方式。除此以外,点名表扬、物资奖励的方式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优点,在得到教师肯定的同时促成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
3.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师生互动和谐是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有效互动对课堂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热情。师生有效互动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即课堂设计中做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课堂结束后延续。首先,教学设计是课堂实施的前提,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单只是本节课中要教授的知识点,还包括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设计中要充足准备,师生互动作为一项环节,需要提前做好互动设计,在课堂中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环节引入;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利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的主动性。最后,课堂结束后要将师生互动有效拓展,即学生课后的复习与作业回复,教师与学生可利用微信等设备进行课下交流,采用录制作业回课等方式进行,课后互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训练内容,还拉进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距离,大大提升了师生的互动效果,可以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舞蹈的大力提倡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舞蹈教室,参加舞蹈训练课,体会肢体语言表达的魅力。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舞蹈艺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每一位学生学舞的必經之路。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是学生身体训练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实践内容和分析研究,通过探索舞蹈训练价值与培育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得出一些教学反思。本文认为,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训练方法要以科学性、趣味性为标准;师生关系的构建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塑造良好积极的形象,从而实现师生关系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杨鸥.舞蹈训练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3]田培培.舞蹈与形体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4]魏传义.艺术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杨绍冲.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J].北方音乐,2019(22):239+246.
[6]李雪虎.少儿舞蹈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2019:518.
[7]丹妮.浅谈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实践运用[J].戏剧之家,2019(24):161+163.
[8]陈凤.探讨舞蹈艺术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93.
关键词:舞蹈训练课 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 素质教育舞蹈 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112-03
一、以普及为方向:知其之章法
素质教育舞蹈,指的是面向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也被称为学校舞蹈,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培育学生舞蹈修养和开发学生潜力与创造能力的普及化教育。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作为一门具有在身体训练意图的素质教育舞蹈课程,有助于学生智力、身体控制力,审美能力等得到全方位发展。
(一)舞蹈训练课的定义
《舞蹈训练学》一书将“舞蹈训练课”定义为“以机体结构机能重建为前提,以动作技术加工为手段,以发展特定舞蹈专业能力为目的的舞蹈课程”。民间舞课、古典舞身韵课等类似课程的艺术加工不直接以机体结构机能重建为主,属于非训练性舞蹈课,而技术技巧课、基本功课等既进行技术动作的加工、又以机体结构机能重建为前提的课程,属于舞蹈训练课。在目前各类舞蹈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舞蹈训练课包括芭蕾舞基本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及其他专业的基本功课程。其他专业的基本功课包括民间舞专业、现代舞专业、音乐剧专业等。
(二)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阐释
20世纪90年代我国“素质教育”提出后,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 论证了舞蹈教育的理念与价值。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是积极响应教育部“素质教育”教育方针的艺术教育,区分于专业的舞蹈训练,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无差别对待的舞蹈教学,为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指针对于小学低年级这个阶段学生的课程,与一般的舞蹈训练课不同,该课程将小学低年级学生素质价值与舞蹈训练课的训练价值相结合,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挖掘带动学生身体开发的可能,是一门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课程,有利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继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理论为指引:寻其之特点
素质教育舞蹈下的课堂具有颠覆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训练价值,但却在训练价值中探索出创造性思维的培育价值。素质教育舞蹈下的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与普通的舞蹈训练课不同,并非以培养舞蹈职业人才为目的,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这是该课程区别于一般舞蹈训练的基本特性。基于此种观点,笔者试图对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舞蹈课堂培育价值与训练价值之间的平衡性进行探索。
(一)面向全体招收学生
素质教育舞蹈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不再是少数专业化的学生,也不仅仅是舞蹈爱好者,而是要面向未来的全体公民。现如今,北京的大部分幼儿园都有课后一小时的舞蹈课程安排,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学习基础。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不仅在幼儿园还在校外舞蹈机构进行培训,这种现象的泛滥便造成学生在入校前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规范程度的不同。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程中,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不以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天赋为准则,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二)素质教育舞蹈的训练性
1.身体训练的创新性
素質教育舞蹈认为舞蹈艺术本身就具有游戏冲动因素,可以使得青少年在带有游戏性的活动中获得某种人文关怀与人文知识,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精神。从学生心理特点来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肌肉发育还不完全,身体水分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活动范围大,但牢固性较差,容易受伤。大脑生理结构已趋于成熟、灵活多动、控制力差,且有很强的好奇心、天真烂漫、有好胜心、喜欢得到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改变其机体结构为直接目的进行训练,而应将舞蹈意识的启蒙训练列为重点,间接达到身体训练的意图,采用寓教于舞的方式,用游戏引导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童趣心、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2.身体训练的创造性
素质教育舞蹈认为创造性是素质教育舞蹈中最重要的特性,也可以说是核心特性。舞蹈训练课不同于坐在教室中学习的文化课,将学生的课堂范围由桌椅转到地面,这种课堂形式的转换,使学生充满期待,想象力在进入课堂前就开了花。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切不可死板训练,将学生的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举例而言,情境导入法很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即教师设定特定情境,加以引导,学生提出想法,加入创新,发挥想象力,达到一加二等于三的效果,这就是素质教育舞蹈中所提倡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中,教师具有重大的使命。教师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会使学生学习更加容易。首先,训练方法要有量。不论是从身体语言学、运动解刨学还是儿童心理学视角出发,舞蹈训练都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前提,探索舞蹈训练的更多可能。其次,训练内容要精良。教师要依据学生自身能力和教学训练目标进行教材的设计和开发,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构造、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况下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思考和研发,在学生脑海中一层一层构建知识学习体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最终将学生舞蹈动作、情绪表情、音乐伴奏合一,达到基本功表演之效。最后,教师在舞蹈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可以引导教学新方向,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师需要积极塑造良好形象,使学生对教师和课堂充满向往。 三、以实践为方针:探法之独特
素质教育舞蹈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方法,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得出了一些对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教学反思。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软开度能力、舞蹈鉴赏能力、肢体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断探索师生相处之道。
(一)多元化的训练方法
1.科学性训练教学
科学性,即舞蹈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分层分类教学法的运用。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基础尚为薄弱,所以要采用特殊的训练方式。例如站下腰的训练,专业舞者的甩腰训练绝对不可以出现在案例群体的训练中,针对案例群体的站下腰训练应采用逐步过渡的练习方式,并对这些练习方法以趣味性名称进行点缀,例如“小花篮”“下雨天”“顶顶顶”等,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从“小花篮”起活动腰部肌肉,再到“下雨天”进行跪下腰的训练,再到把杆上的“顶顶顶”进行胸腰与站下腰的分解练习,最后再在中间进行站下腰的训练,在规范中寻找素质教育舞蹈所提倡的乐趣。
2.趣味性训练教学
趣味性,即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趣味性教学要求教师对教育对象心理特点的准确掌握,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趣味性的展现可通过教师创造舞蹈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舞蹈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心中枯燥无味的训练变得生动而有趣。例如在训练跪下腰的板腰训练时,教师可以将高举头顶的双手比喻为小雪花,白茫茫的世界里,两朵雪花顺着玻璃低落到脚腕上,接着教师顺势将抬头的动作比喻为想让孩子们抬头看看天上的雪花,收势的动作教师还要在此情境中完成,可以让孩子们想象一个雪球落在自己的肚子上,孩子们要用肚子的全部力量把这个雪球顶到天上,与此同时只有双手夹着耳朵才有超级大的能量把雪球顶起来,通过这种模式,可大大开发学生想象力。
(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塑造良好积极形象
在学生的漫漫求学路上,教师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影响巨大,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都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也是这样,教师带给学生的积极形象成为学生更好学习的催化剂,因此,要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完善专业技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其二,注意自身言谈举止,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出现情绪上失控,这会导致很多学生害怕老师,当学生把对老师的恐惧感带到舞蹈学习的态度上时,学生便丧失了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端正态度,不断保持对学生的关注与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状态;其三,修饰自身外在因素,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盘发、穿舞蹈服、舞蹈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习惯。
2.善于发现学生优点
舞蹈训练中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个性的发展与培养不仅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需要,更是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便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材施教,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做好学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的差异,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对性格腼腆不爱说话的学生给予鼓励,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帮助,可采取上课多关注、小组一帮一互助等方式。除此以外,点名表扬、物资奖励的方式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优点,在得到教师肯定的同时促成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
3.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师生互动和谐是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有效互动对课堂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热情。师生有效互动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即课堂设计中做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课堂结束后延续。首先,教学设计是课堂实施的前提,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单只是本节课中要教授的知识点,还包括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设计中要充足准备,师生互动作为一项环节,需要提前做好互动设计,在课堂中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环节引入;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利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舞蹈学习的主动性。最后,课堂结束后要将师生互动有效拓展,即学生课后的复习与作业回复,教师与学生可利用微信等设备进行课下交流,采用录制作业回课等方式进行,课后互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训练内容,还拉进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距离,大大提升了师生的互动效果,可以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舞蹈的大力提倡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舞蹈教室,参加舞蹈训练课,体会肢体语言表达的魅力。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舞蹈艺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每一位学生学舞的必經之路。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是学生身体训练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实践内容和分析研究,通过探索舞蹈训练价值与培育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得出一些教学反思。本文认为,小学低年级舞蹈训练课的训练方法要以科学性、趣味性为标准;师生关系的构建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塑造良好积极的形象,从而实现师生关系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杨鸥.舞蹈训练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3]田培培.舞蹈与形体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4]魏传义.艺术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杨绍冲.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和意义[J].北方音乐,2019(22):239+246.
[6]李雪虎.少儿舞蹈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2019:518.
[7]丹妮.浅谈小学素质教育舞蹈教学的实践运用[J].戏剧之家,2019(24):161+163.
[8]陈凤.探讨舞蹈艺术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