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一部,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代大儒朱熹对《中庸》推崇备致,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朱熹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阐述的道理,适用于万事,善学者“终身用之不能尽”。如果悉心品味《中庸》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集成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着儒学的思想精华,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百科全书。《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彶,即子思,儒家称之为述圣。《中庸》深入阐释了儒家的中庸智慧,其中关于修身之道有非常深入的阐释,每次读到,都被蕴含其中的修身智慧所吸引和折服。自古以来,修身都是人立身处世、建功立业的基础,上自天子将相,下至普通百姓,皆以修身为本。本篇先谈三个方面:至诚之道、含藏之道和慎独之法,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并能在生活和企业经营管理中践行并受益。
至诚之道
修身的根本在于一个“诚”字,只有以真诚、纯净之心面对真实的自己和外在的世界,修身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获益。
关于至诚之道,《中庸》有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原文如下: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译文]由内在真诚而明白事理,称之为本性。由明白事理而达到真诚,称之为教化。达到真诚就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能達到真诚。只有达到极其真诚境界的人,才能尽其天性。尽其天性,才能尽其人性。尽其人性,才能尽其物性。能尽其物性,就促进天地万物生息繁衍。能促进天地万物生息繁衍,就能和天地相比。
其次,是从认识具体细微的事开始。细小的事里包含着真诚。做到真诚,就能使细小的事显现出形状。有形状就会渐渐变得显著,显著就会明朗,明朗就会思动,思动就会变革,变革就会演化,只有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才能实现演化。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就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即将兴旺的时候,必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即将衰亡,必有怪异之事出现。它们会显现在用于占卜的蓍龟上,像人的意念会反映在四肢动作上一样。祸福即将来到的时候,是福必能预知,是祸也能预见。所以,一旦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就如同神灵一样。
真诚是自发形成的。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其自身固有的规律。真诚存在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没有真诚就没有世界万物。所以道德高尚的人以真诚为贵。真诚并不是实现自我完善就罢了,还要认识世界万物。实现自我完善是仁,认识万物才是睿智。体现事物本性的品德,符合内在和外在的规律,所以何时实施都是适宜的。
正因为如此,追求极其真诚的境界是无休止的,无休止就会长久,长久就能得到验证,能得到验证就会延续久远,延续久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就能承载世界万物。因为高大光明,所以能覆盖世界万物,因为悠远长久所以能育出万物。博厚与地匹配,高明与天匹配,悠久是无止境的。正因为如此,如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无须显露就会彰显,无须心动就会变革,无须作为就会完成对万物的认识。
这段话表达了四个重要观点:1.只有达到至诚境界,才能通晓天性、人性、物性,才能认识世间万物的本性。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性,才能作出合乎事物本性的抉择,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办事。2.要重视对细微现象的观察,善于见微知著。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预兆,都有一个由隐蔽到显著的过程,也就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个预兆,就可以预知未来,就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结果。3.真诚地探究和追求真知,不能以自我完善为目的,更重要的在于运用真知,认识世界。自我完善是仁,认识世界才是大智。4.世界是广博深厚的、悠久的,也就是说世界在空间、时间上都具有无穷性。人的每一个具体认识都有局限性,不可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真知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谓至诚,就是对真知的无休止的追求过程。所以说,“至诚入神”“至诚无息”。
我们经常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入心、能打动人。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等艰难境地,都还可以选择你的态度,还能让自己变得无比真诚:真诚地认错、真诚地求助、真诚地坚持……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一要真实、客观地评价自身的位置和能力,不放大、不浮夸,尤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对自己真诚;二要对人才、对员工以诚相待,不耍小心眼、不玩小技巧,这就是对人真诚;三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理性决策,不盲从、不偏信,这就是对事真诚。
含藏之道
修身之道还在于能否甘于并善于含藏,不要小有成就、稍有心得就想拼命显摆;要懂得深耕、含藏。修身的含藏之道在《中庸》里有非常深刻的论述,原文如下:
[原文]诗曰:“衣锦尚纲”,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译文]《诗经》说:里边穿着华丽的衣服外边套件麻布罩衣,是因为讨厌它的花纹过于显露。所以道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显,修养不足的人所奉行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道德高尚的人奉行的道,平淡而不厌烦,简约而富有文采,温和而充满条理。如果知道远从近来,知道风起何处,知道细微终究会变得显著,就可以进入有大德之人的行列了。
有道是“静水流深”,满瓶不响,半瓶晃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含藏之道修身,逐步修炼自身的厚重感和承载力,这对增强自身的稳练气质和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大有裨益,也是提高领导水平的基本功。
慎独之法
修身之道有个很重要的法门就是“嗅独”。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之时、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仍能做到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关于慎独,《中庸》的原文是这样论述的:
[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的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慎独之法是一种修身守道的高度自觉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也是实践和检验修身功夫的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坚持慎独,自善其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至诚之道
修身的根本在于一个“诚”字,只有以真诚、纯净之心面对真实的自己和外在的世界,修身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获益。
关于至诚之道,《中庸》有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原文如下:
[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译文]由内在真诚而明白事理,称之为本性。由明白事理而达到真诚,称之为教化。达到真诚就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能達到真诚。只有达到极其真诚境界的人,才能尽其天性。尽其天性,才能尽其人性。尽其人性,才能尽其物性。能尽其物性,就促进天地万物生息繁衍。能促进天地万物生息繁衍,就能和天地相比。
其次,是从认识具体细微的事开始。细小的事里包含着真诚。做到真诚,就能使细小的事显现出形状。有形状就会渐渐变得显著,显著就会明朗,明朗就会思动,思动就会变革,变革就会演化,只有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才能实现演化。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就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即将兴旺的时候,必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即将衰亡,必有怪异之事出现。它们会显现在用于占卜的蓍龟上,像人的意念会反映在四肢动作上一样。祸福即将来到的时候,是福必能预知,是祸也能预见。所以,一旦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就如同神灵一样。
真诚是自发形成的。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其自身固有的规律。真诚存在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没有真诚就没有世界万物。所以道德高尚的人以真诚为贵。真诚并不是实现自我完善就罢了,还要认识世界万物。实现自我完善是仁,认识万物才是睿智。体现事物本性的品德,符合内在和外在的规律,所以何时实施都是适宜的。
正因为如此,追求极其真诚的境界是无休止的,无休止就会长久,长久就能得到验证,能得到验证就会延续久远,延续久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就能承载世界万物。因为高大光明,所以能覆盖世界万物,因为悠远长久所以能育出万物。博厚与地匹配,高明与天匹配,悠久是无止境的。正因为如此,如达到极其真诚的境界,无须显露就会彰显,无须心动就会变革,无须作为就会完成对万物的认识。
这段话表达了四个重要观点:1.只有达到至诚境界,才能通晓天性、人性、物性,才能认识世间万物的本性。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性,才能作出合乎事物本性的抉择,按照事物的自身规律办事。2.要重视对细微现象的观察,善于见微知著。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预兆,都有一个由隐蔽到显著的过程,也就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个预兆,就可以预知未来,就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结果。3.真诚地探究和追求真知,不能以自我完善为目的,更重要的在于运用真知,认识世界。自我完善是仁,认识世界才是大智。4.世界是广博深厚的、悠久的,也就是说世界在空间、时间上都具有无穷性。人的每一个具体认识都有局限性,不可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真知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谓至诚,就是对真知的无休止的追求过程。所以说,“至诚入神”“至诚无息”。
我们经常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入心、能打动人。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等艰难境地,都还可以选择你的态度,还能让自己变得无比真诚:真诚地认错、真诚地求助、真诚地坚持……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一要真实、客观地评价自身的位置和能力,不放大、不浮夸,尤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对自己真诚;二要对人才、对员工以诚相待,不耍小心眼、不玩小技巧,这就是对人真诚;三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理性决策,不盲从、不偏信,这就是对事真诚。
含藏之道
修身之道还在于能否甘于并善于含藏,不要小有成就、稍有心得就想拼命显摆;要懂得深耕、含藏。修身的含藏之道在《中庸》里有非常深刻的论述,原文如下:
[原文]诗曰:“衣锦尚纲”,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译文]《诗经》说:里边穿着华丽的衣服外边套件麻布罩衣,是因为讨厌它的花纹过于显露。所以道德高尚的人所奉行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显,修养不足的人所奉行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道德高尚的人奉行的道,平淡而不厌烦,简约而富有文采,温和而充满条理。如果知道远从近来,知道风起何处,知道细微终究会变得显著,就可以进入有大德之人的行列了。
有道是“静水流深”,满瓶不响,半瓶晃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含藏之道修身,逐步修炼自身的厚重感和承载力,这对增强自身的稳练气质和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大有裨益,也是提高领导水平的基本功。
慎独之法
修身之道有个很重要的法门就是“嗅独”。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之时、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仍能做到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关于慎独,《中庸》的原文是这样论述的:
[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的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慎独之法是一种修身守道的高度自觉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也是实践和检验修身功夫的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坚持慎独,自善其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