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但许多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有早期症状被忽略, 直到症状加重方才就医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的情况。而从患者发病到医院治疗这段时间, 就成为本病治疗的关键。如果能早期处理得当,及时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就可以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AMI的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1]。现将我院(2005.8~2010.8)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处理的26例AMI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患者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9岁。26例患者均在医院外发病。心肌梗死部位:前间壁6例,前壁8例,下壁4例,广泛前壁8例。
2院前急救的诊断标准
2.1持续严重的心前区疼痛15分钟以上,舌下含化硝酸酯类药物无效。
2.2心电图符合AMI演变。由于院前急救条件所限,心肌酶均未查。
3院前急救处理方法 明确诊断后,均立即就地抢救
3.1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心电图。
3.2就地休息.禁止一切活动。
3.3高流量吸氧。
3.4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硝酸甘油;具体用法是:10%葡萄糖100ml加硝酸甘油5mg,开始用8滴/分钟(合硝酸甘油25ug/分钟);根据血压、心率逐渐增至32滴/分钟(合硝酸甘
油100ug/分钟)。
3.5嚼服阿斯匹林肠溶片325mg,口服波立维300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
3.6及时缓解胸疼,皮下注射吗啡5mg。
3.7处理合并症:①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使用利多卡因子50mg一100mg静脉注射;②心率慢者,用阿托品0.5mg~lmg或异丙肾静注;③心源性休克者,给予多巴胺静滴0.5mg~1mg[2]
4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经过上述处理至患者胸痛减轻、血压稳定、无致命的心律失常后转送入院,入院前无一例死亡。
5讨论
近年来,随着PTCA、冠状动脉溶栓等技术日益成熟,大大提高了AMI的抢救成功率。这些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应用,依赖于院前急救保障患者安全、迅速入院。但患者入院前就地抢救时,受人员、设备等条件所限,仍需大力提倡和正确使用传统的急救方法,特别是硝酸甘油静滴更是关键。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是松驰血管平滑肌,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的双重作用。静滴硝酸甘油可提高心博出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对保护缺血的心肌有重要作用[3]。但在使用硝酸甘油时,要注意其副作用,如果剂量过大、滴速过快,可致血压压骤降,使冠状动脉灌注压过低,心率增快,反而增加心肌耗氧量。院前急救无条件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滴注速度可控制在15ug/分~100ug/分,最大可200ug/分。 通过在发病现场就地处理后,可减轻AMI患者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使其血压趋于稳定,无严重心律失常;同时应尽快向医院转运。在转运途中,切忌搬运幅度过大,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持续高流量吸氧、保持输液通道畅通,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l]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4-296.
[2]李宗浩.现代急救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4-95.
[3]师海波.王克林,最新药物手册[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534.
1临床资料
本组共患者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9岁。26例患者均在医院外发病。心肌梗死部位:前间壁6例,前壁8例,下壁4例,广泛前壁8例。
2院前急救的诊断标准
2.1持续严重的心前区疼痛15分钟以上,舌下含化硝酸酯类药物无效。
2.2心电图符合AMI演变。由于院前急救条件所限,心肌酶均未查。
3院前急救处理方法 明确诊断后,均立即就地抢救
3.1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心电图。
3.2就地休息.禁止一切活动。
3.3高流量吸氧。
3.4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硝酸甘油;具体用法是:10%葡萄糖100ml加硝酸甘油5mg,开始用8滴/分钟(合硝酸甘油25ug/分钟);根据血压、心率逐渐增至32滴/分钟(合硝酸甘
油100ug/分钟)。
3.5嚼服阿斯匹林肠溶片325mg,口服波立维300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
3.6及时缓解胸疼,皮下注射吗啡5mg。
3.7处理合并症:①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使用利多卡因子50mg一100mg静脉注射;②心率慢者,用阿托品0.5mg~lmg或异丙肾静注;③心源性休克者,给予多巴胺静滴0.5mg~1mg[2]
4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经过上述处理至患者胸痛减轻、血压稳定、无致命的心律失常后转送入院,入院前无一例死亡。
5讨论
近年来,随着PTCA、冠状动脉溶栓等技术日益成熟,大大提高了AMI的抢救成功率。这些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应用,依赖于院前急救保障患者安全、迅速入院。但患者入院前就地抢救时,受人员、设备等条件所限,仍需大力提倡和正确使用传统的急救方法,特别是硝酸甘油静滴更是关键。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是松驰血管平滑肌,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的双重作用。静滴硝酸甘油可提高心博出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对保护缺血的心肌有重要作用[3]。但在使用硝酸甘油时,要注意其副作用,如果剂量过大、滴速过快,可致血压压骤降,使冠状动脉灌注压过低,心率增快,反而增加心肌耗氧量。院前急救无条件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滴注速度可控制在15ug/分~100ug/分,最大可200ug/分。 通过在发病现场就地处理后,可减轻AMI患者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使其血压趋于稳定,无严重心律失常;同时应尽快向医院转运。在转运途中,切忌搬运幅度过大,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持续高流量吸氧、保持输液通道畅通,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l]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4-296.
[2]李宗浩.现代急救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4-95.
[3]师海波.王克林,最新药物手册[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