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利用它对人体进行照射,能对人体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故必须注重X线的安全和防护。
【关键词】 X线;辐射性;防护
1X线的特性
它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由于能使物质产生电离,故又属于电磁波中的电离辐射。X线是一种能,它具有两微粒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种表现形式,X线对生物体照射时能产生生物效应。根据X线照射时间的长短和量的大小、多少,生物体能产生的生物效应可分为5个阶段:物理阶段;物理化学阶段;化学阶段;生物化学阶段;生物学阶段。利用X线对生物体照射所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能达到我们需要的目的。X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对人体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对人体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在利用X线对人们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同时,必须注重X线对人们不必要的伤害。注重X线的安全和防护是使用X线机的日常任务之一。
2X线对人体的损害
当射线照射人体全部或局部组织时,若能杀死相当数量的细胞且它们不能由活细胞的增殖来补充,则这种照射可引起人类的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并存在一个阈剂量。低于阈剂量时,因被杀死的细胞较少,不会引起组织或器官产生可检查到的功能性损伤,在健康人中引起的损害为零。当剂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其损伤概率陡然上升到100%,这个剂量称为阈剂量。超过阈剂量后,损害的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受影响的细胞愈多,功能丧失愈严重。当电离辐射使细胞发生了改变而未被杀死,这些改变了但仍存活的体细胞繁殖出来的细胞克隆,经过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后,可能呈现一种恶变的情况,即发致癌,此种随机性效应称为致癌效应。如果这种损伤发生在这样一种细胞,其功能是传播信息给后代,那么,结果发生的效应,在种类与严重程度上可以多种多样,将显现在受照射者的后代身上,这种随机性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2.1血液和造血器官的损害
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慢性照射对机体的损伤,最早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2.1.1白细胞增高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总数逐渐增至10000个/ml3以上,以后持续在正常值之上波动,有的持续数月或1~2年。
2.1.2白细胞波动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先增至10000个ml3以上,而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内或4000个/ml3上下波动。
2.1.3白细胞降低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逐渐下降至4000个/ml3以下,以后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之下界或更低。此型多在接触射线剂量较大或慢性射放损伤晚期出现。三型血象并不是孤立的,可能是血液学改变的不同阶段。
骨髓检查:放射损伤早期可无明显变化者仅有增生旺盛的表现。晚期可有粒细胞系统成熟障碍、增生减低或发生再生低下。
2.2眼晶体的损害
晶体对射线比较敏感。部分受照射人员可引起晶体混浊,其特点是晶体后极部混浊,绝大多数表现为粉尘状、颗粒状、片状、条状及斑块状。
2.3皮肤损伤
2.3.1慢性放射性皮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和指甲的营养障碍性改变,早期是皮肤干燥、粗糙、角化,以后随着皮肤损伤程度的加重,出现皮肤脱屑,弹性减退、指纹消失、指端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指甲损害,如甲纹增粗、角质增厚、指甲变厚、变脆易劈裂,以及皮肤疣状角化物增生和皮肤萎缩等。
2.3.2硬结性水肿,在经过数月或数年照射后,受照区皮肤肿胀如桔皮状,水肿波及皮下组织。这种改变与辐射引起的淋巴管和血管的损伤有关。有的反复破溃而成溃疡。
2.3.3慢性放射溃疡,是由于急性皮肤损伤的慢性迁延或慢性放射皮炎和硬结性水肿的发展而引起的皮肤坏死。严重者可波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甚至重要脏器。溃疡面呈深凿状。基底污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肉芽面苍白,生长能力低下而经久不愈。
2.3.4放射性皮肤癌,是慢性皮肤放射损伤的最终表现。它可发生于晚期的放射性溃疡、过度增生角化的上皮组织、放射性萎缩皮炎及皮肤的色素斑上。射线引起的皮肤癌在放射性癌瘤中历史最久。早年的统计报告中,分析射线工作者的死亡原因,皮肤癌占多数。
2.3.5对性腺及胎儿的损害:射线对性细胞诱发突变可引起先天性畸形、流产、死产、不孕及性比变动。极为重要的是应指出,胚胎和胎儿的照射增加儿童发生某种癌症或白血病的危险度。其母亲在怀孕期间腹部受诊断X线照射的小儿白血病发生率较同地区居住未受照射者高2倍。
3X线防护措施
3.1机房及机器的防护要求
3.1.1机房宜较大,并有通风设备,尽量减少放射线对身体的影响,就200毫安X线机而论,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m2。另外,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或铅皮构成,以达防护目的。
3.1.2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套(球管套)内,球管套的窗口应有隔光器作适当的缩小,尽量减少原发射线的照射。X线通过人体投照于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前方应有铅玻璃将原发X线阻挡,近代X线检查床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3.2工作人员的防护
3.2.1工作人员原则不得将身休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例如骨折复位,异物定位及胃肠检查等。
3.2.2透视时须使用各种防护器材,如铅橡皮手套、铅围裙及铅玻璃眼镜、防护帽等。利用隔光器使透视野尽量缩小,毫安尽量降低,曝光时间尽量缩短。透视前应该有充分的暗适应用,以便用最短时间,得到良好的透视影像。
3.2.3照片时也要避免接触散射线,宜在照片室内另设一个防护较好的控制室。
3.3患者的防护
患者与X线球管须保持一事实上的距离,一般不少于35cm。球管窗口下须加一定厚度的铝片,减少穿刺力弱的长波X线,因这些X线被患者完全吸收,而对荧光屏或胶片都无作用。孕妇儿童是辐射高危人群,尽量避免此类检查。确实需要检查的,应选尽量选用辐射剂量小的检查方法,同时做好防护工作,如做胸片检查时应给孕妇和儿童的腹部穿戴铅围裙和防护帽。
总之X线检查有利有弊,合理运用、自我防护,则利大于弊,否则弊大于利。这需要医患双方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共同利用好“有害”的X线检查。
【关键词】 X线;辐射性;防护
1X线的特性
它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由于能使物质产生电离,故又属于电磁波中的电离辐射。X线是一种能,它具有两微粒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种表现形式,X线对生物体照射时能产生生物效应。根据X线照射时间的长短和量的大小、多少,生物体能产生的生物效应可分为5个阶段:物理阶段;物理化学阶段;化学阶段;生物化学阶段;生物学阶段。利用X线对生物体照射所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能达到我们需要的目的。X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对人体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对人体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在利用X线对人们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同时,必须注重X线对人们不必要的伤害。注重X线的安全和防护是使用X线机的日常任务之一。
2X线对人体的损害
当射线照射人体全部或局部组织时,若能杀死相当数量的细胞且它们不能由活细胞的增殖来补充,则这种照射可引起人类的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并存在一个阈剂量。低于阈剂量时,因被杀死的细胞较少,不会引起组织或器官产生可检查到的功能性损伤,在健康人中引起的损害为零。当剂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其损伤概率陡然上升到100%,这个剂量称为阈剂量。超过阈剂量后,损害的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受影响的细胞愈多,功能丧失愈严重。当电离辐射使细胞发生了改变而未被杀死,这些改变了但仍存活的体细胞繁殖出来的细胞克隆,经过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后,可能呈现一种恶变的情况,即发致癌,此种随机性效应称为致癌效应。如果这种损伤发生在这样一种细胞,其功能是传播信息给后代,那么,结果发生的效应,在种类与严重程度上可以多种多样,将显现在受照射者的后代身上,这种随机性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2.1血液和造血器官的损害
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慢性照射对机体的损伤,最早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2.1.1白细胞增高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总数逐渐增至10000个/ml3以上,以后持续在正常值之上波动,有的持续数月或1~2年。
2.1.2白细胞波动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先增至10000个ml3以上,而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内或4000个/ml3上下波动。
2.1.3白细胞降低型:接触射线后白细胞逐渐下降至4000个/ml3以下,以后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之下界或更低。此型多在接触射线剂量较大或慢性射放损伤晚期出现。三型血象并不是孤立的,可能是血液学改变的不同阶段。
骨髓检查:放射损伤早期可无明显变化者仅有增生旺盛的表现。晚期可有粒细胞系统成熟障碍、增生减低或发生再生低下。
2.2眼晶体的损害
晶体对射线比较敏感。部分受照射人员可引起晶体混浊,其特点是晶体后极部混浊,绝大多数表现为粉尘状、颗粒状、片状、条状及斑块状。
2.3皮肤损伤
2.3.1慢性放射性皮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和指甲的营养障碍性改变,早期是皮肤干燥、粗糙、角化,以后随着皮肤损伤程度的加重,出现皮肤脱屑,弹性减退、指纹消失、指端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指甲损害,如甲纹增粗、角质增厚、指甲变厚、变脆易劈裂,以及皮肤疣状角化物增生和皮肤萎缩等。
2.3.2硬结性水肿,在经过数月或数年照射后,受照区皮肤肿胀如桔皮状,水肿波及皮下组织。这种改变与辐射引起的淋巴管和血管的损伤有关。有的反复破溃而成溃疡。
2.3.3慢性放射溃疡,是由于急性皮肤损伤的慢性迁延或慢性放射皮炎和硬结性水肿的发展而引起的皮肤坏死。严重者可波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甚至重要脏器。溃疡面呈深凿状。基底污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肉芽面苍白,生长能力低下而经久不愈。
2.3.4放射性皮肤癌,是慢性皮肤放射损伤的最终表现。它可发生于晚期的放射性溃疡、过度增生角化的上皮组织、放射性萎缩皮炎及皮肤的色素斑上。射线引起的皮肤癌在放射性癌瘤中历史最久。早年的统计报告中,分析射线工作者的死亡原因,皮肤癌占多数。
2.3.5对性腺及胎儿的损害:射线对性细胞诱发突变可引起先天性畸形、流产、死产、不孕及性比变动。极为重要的是应指出,胚胎和胎儿的照射增加儿童发生某种癌症或白血病的危险度。其母亲在怀孕期间腹部受诊断X线照射的小儿白血病发生率较同地区居住未受照射者高2倍。
3X线防护措施
3.1机房及机器的防护要求
3.1.1机房宜较大,并有通风设备,尽量减少放射线对身体的影响,就200毫安X线机而论,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m2。另外,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或铅皮构成,以达防护目的。
3.1.2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套(球管套)内,球管套的窗口应有隔光器作适当的缩小,尽量减少原发射线的照射。X线通过人体投照于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前方应有铅玻璃将原发X线阻挡,近代X线检查床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3.2工作人员的防护
3.2.1工作人员原则不得将身休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例如骨折复位,异物定位及胃肠检查等。
3.2.2透视时须使用各种防护器材,如铅橡皮手套、铅围裙及铅玻璃眼镜、防护帽等。利用隔光器使透视野尽量缩小,毫安尽量降低,曝光时间尽量缩短。透视前应该有充分的暗适应用,以便用最短时间,得到良好的透视影像。
3.2.3照片时也要避免接触散射线,宜在照片室内另设一个防护较好的控制室。
3.3患者的防护
患者与X线球管须保持一事实上的距离,一般不少于35cm。球管窗口下须加一定厚度的铝片,减少穿刺力弱的长波X线,因这些X线被患者完全吸收,而对荧光屏或胶片都无作用。孕妇儿童是辐射高危人群,尽量避免此类检查。确实需要检查的,应选尽量选用辐射剂量小的检查方法,同时做好防护工作,如做胸片检查时应给孕妇和儿童的腹部穿戴铅围裙和防护帽。
总之X线检查有利有弊,合理运用、自我防护,则利大于弊,否则弊大于利。这需要医患双方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共同利用好“有害”的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