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量 有路 有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问题”贯穿着数学教學的始终,要实现“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入探究。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课例,阐述了“解决问题”教学中强化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渗透解题策略的课堂三部曲。
  [关键词]解决问题 数量关系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4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师生互动、充满探索和研究的新教学模式已如火如荼,这无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方向。对于新课标“解决问题”的特点,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数量关系分析”不含糊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解题的过程中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等。但现在这些基本数量关系离学生生活越来越远,更多地强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分析问题,而分析数理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二年级教材的上册常常出现这样的题型:
  ①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比小红多2朵,小明有多少朵红花?
  ②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比小红少2朵,小明有多少朵红花?
  无论教师如何努力讲解,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渗透数量关系来理解:例1中运用“小数(小红的朵数) 相差数(小明比小红多的朵数)=大数(小明的朵数)”的关系;例2求“小明的朵数”相当于求“小数”,运用“大数-相差数=小数”这个数量关系式。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图形进一步强化这样的基本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更深刻。
  二、“强调完整解题思路的表述”要到位
  在进行传统应用题教学时,浙江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中心小学(313000) 姚旭霞我们经常不厌其烦地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你为什么要先算这个问题?”“根据什么可以求出什么,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思路。可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这样的话少了,因为教师认为“说多了有灌输的嫌疑,现在是新课程,怎么还用这样的话语?”其实这些话看似简单,事实上恰恰是教师梳理和提炼解题思路的拐杖,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好举措。
  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11“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解决此题时一定要让学生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例如“220.5÷3÷7表示先算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同样,“220.5÷7÷3”表示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教师利用这样的话语系统来对数量关系作必要的梳理和提炼,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要深入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笔者认为要注重引导学生回顾与梳理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1.画图策略
  画图策略是利用图形直观来表征问题或分析数量关系的一种方式。图形直观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最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教师要尝试让学生把“应用问题”画出来,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中的练习“在一个长9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如图),要剪出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剪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很多学生很快就得出“9×5÷(2×2)≈11(个)”。此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解题,学生自然明白应列式为“9÷2≈4(个),5÷2≈2(个),4×2=8(个)”,很快意识到之前的错误。这样,通过画图就很容易地解决了一个相对抽象的实际问题。
  2.动手操作的策略
  动手操作策略就是利用实物操作或动态模拟演示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动手操作能使问题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一个立方体棱长为12分米,现在用8个这样的立方体搭成一个大立方体,大立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表面积有多大?”这时,通过让学生搭一搭、摆一摆,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自然而然可以轻松得出大立方体的特点,从而轻松解决此类题型。
  当然,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入手,只有让“解决问题”课堂“返璞归真”,学生 “解决问题”之本领才能真正提高。
  (责编 童 夏)
其他文献
[摘 要]追问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催化剂”。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和回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他们在积累学习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追问;知识源头;错误原因;思维障碍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2-0092-01  数学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三角形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特征,发现数学现象,从而真正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本质。在此,我撷取本课的三个教学片断,作粗浅的思考。  一、活动感知,促进操作思考的整合  师:每个小组都有3根小棒,先测量小棒的长度,再试一试,看能不能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小组实践操作)  生1:3厘米、3厘米、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与数学应用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时,不只是从教学角度,还要从生活角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结合自身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教学思路。  一、抓住细节,精心阅读  小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读题不清,导致做题失误。  例1 A、B两地相
[摘 要]“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梯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数学问题。特级教师周卫东教学此内容时,没有沿袭以往的教学思路,亦步亦趋地让学生从“0”开始进行学习,而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以研立学,因学而教,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经历了自主研究与发现,最终获得提升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再创造中自我建构新知、解决问题。  [关键词]
[摘 要]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日益成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处理策略便成了个性教育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给出搭支架、动静转换、等价替换、数形结合、变式练习教学等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差异教学;问题解决策略;解决问题  [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7页“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制作莫比乌斯带,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性;亲身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做数学”的过程,从中发现莫比乌斯带的奇异性。  3.思想与情感。  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从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数学来源于生
[摘 要]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律单元的教学重点。通过举例验证、观察比较、提出猜想、发现规律、引出规律,让学生感悟基本的推理、模型、化归等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运算的意义、现实背景中的数量关系或几何图形,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走进知识的“内核”。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的内核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小提问”中有“大学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达到激趣、导学与梳理的功能。  一、情境阶段提问——激趣  在情境阶段,教师要在学生疑难处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始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  1.引发好奇
[摘 要]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为例,在教学中通过“任务”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真正促进学生的生长学习。  [关键词]任务;主体意识;主动;生长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简单的模仿训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建构,才能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操作技能。在数学操作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将操作技能培养视为概念理解的深化过程,促进学生由简单的模仿训练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进而让学生牢固掌握操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操作技能;自我建构;简单模仿;画平行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