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教材教语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自由的,是身体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戴着镣铐跳舞,自由便被剥夺,更无赏心悦目的观感。语文教学如同舞蹈,而教材教参对于很多语文教师而言就是舞者的镣铐。教师要张扬教学个性,发挥语文教学的自由与教学之美,真正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就要打破桎梏,放下教材与教参。
  所谓放下,首先是指思想。一直以来,在诸多语文教师眼中教材就是教学的全部,教参就是衡量教学正误的标尺。于是教材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讲。唯恐考到教材某一点,自己未讲到;唯恐教材未讲透,学生不理解;唯恐与教参不一致,学生拿不到满分……古人尚有“不唯书”之说,我们今天的教师为什么都对教材教参如此虔诚,如此顶礼膜拜,抱住不放?其实,这种行为源于一种思想,那就是应试教育。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就会积极引导学生抓住教材,深挖三尺,把所有可考的内容全部挖净。再按照教参,想方设法把所谓的正确答案交给学生。学生背会了,记住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一来,教师还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吗?他还允许学生思想自由吗?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吗?当然不能。他们能够培养的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唯老师马首是瞻的“唯师者”,深陷于答案习题泥淖中不能自拔的困惑者。同时他们也成了教师教学模式、方法的接受者,新一代的本本论者、唯书论者。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看到的多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齐找资料;不动脑,只动手;回答问题,照本宣科。往往是有答案者,高举双手;无资料者,茫然四顾。当我们痛心于学生被动学习,依赖教辅用书时,目光不应盯着学生,而应转向教师,是他们在制造这种结果。其实,作为教师,他们不是故意的,是他们应试思想根深蒂固。
  看来,放下应试教育的思想,积极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才能真正放下教材与教参,不会为他们所禁锢。
  这样说来,大家或许已经明白我所主张的“放下”并非“抛弃”之意。那么,怎么“放下”呢?
  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材观”,正确认识教材、教参的意义。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作过精辟的论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课程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教参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宝”的文件,而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这一点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样看来,教材是教師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在具体的过程中,顺序可变,时间可调,实例可换,内容可选。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作者、背景、情节、结构、语言、主题、写法等也没有必要课课俱全,甚至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至于细碎的考点更没必要揪出来嚼来咽去。而知识世界,和相关学科交融的;生活世界,和现实密切联系的;心灵世界,和学生的兴趣、情感密切相关的,加入进来则更显丰富多彩。如此加减,就开发和优化了课程资源,突破了学科本位偏重于书本知识的现状,砍掉了学科内容的繁、杂、偏、旧,减去了繁琐、重复、低效的负担,而拥有的却是丰富、变化、新颖和创造。这就是“放下”教材教参的真正含义——拿起教材教参,进行二度开发。
  另外一个层面的“放下教材”之于大语文观而言,也是必须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仅局限于教本,视野显得狭窄的。教语文不教学生读课外书,不是合格的语文教师,然而当下的问题是,阅读之风日益衰败,而勉强维持的阅读又往往是一种质量低下的阅读,如今在学生手中流传的书籍十有八九品格不高,往往获得一时愉悦,对成长、对人生,甚至对写作都用处不大。引导读课外书便成了语文教师的职责和“放下教材”的另外一层含义。
  读书需要选择,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做好指导工作,积极开辟,甚至编写“第二语文”教材。“第二语文”是相对于“第一语文”而言的,围绕语文教学大纲及语文教学规律,教师在确定第二教材时,应当明确选文的基本原则:“人文”与“语文”的完美统一;关注社会发展,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经典,强调名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造就创造性思维;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衔接。
  在这种大前提下,教师推荐、家长选择、学生选择三者结合起来,便可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新教材”体系,打破当下语文教材以“人、自然、社会”为纬度的清一色的编选框架,而形成语文课外阅读的八大体系与纬度,即审美、励志、情感、思想、情趣、道德、智慧、厚道。如此阅读与“第一语文”教材形成一种优美的张力,岂不快哉?
  当然,大语文观的实施,也不仅限于开辟课外阅读阵地,更为贴近学生需要,而且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还可以延展至电视、网络、活动乃至于社会生活。
  以上浅见正在实施,愿与同仁一起“放下教材”打开镣铐,共舞语文之美。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教材改革以来,对它的赞成与批判就接连不断,是新教材真的不好,还是中学一线教师没有认识它、接受它和爱上它呢?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中学一线教师爱上新教材改革所需面对和解决的四个问题。  关键词: 新教材改革 中学一线教师 四个问题    时代在进步,五十年来,一切都变动了,学校还是依然故我,这哪能培训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裴斯泰洛夫(瑞士)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
小说《宠儿》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它生动再现了奴隶制下黑人遭受鞭打、性侵犯等非人道主义对待,尽管奴隶制已被废除了,但他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过去的伤痛中解脱出
摘 要: 《银冠》是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阿尔伯特和拉比的犹太身份和独特的犹太式的精神变化历程进一步分析小说中隐含的犹太主题和犹太身份的特点,并揭示了新时期的犹太移民在回归民族精神时所面临的怀疑和困惑。  关键词: 《银冠》 犹太性 犹太文化 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文学界涌现出一批犹太作家,其中伯纳德·马拉默德被誉为犹太味最浓。马拉默德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期,
摘 要: 海明威是20世纪著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永别了,武器》作为他举世闻名的一部力作向读者展示了他精湛的叙事艺术。本文从叙事情境,叙事声音和距离、叙事时序三个方面详细地剖析海明威的小说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叙事策略    一、引言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著名的作家,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得奖理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发
Q1:疫情防控期间,证书到期,无法办理怎么办?rn[关键词]证书到期、无法办理、四类重点船舶、2020年6月30日rn1、疫情防控期间海事机构、船舶检验机构签(核)发的船舶、船员、船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正在迅速的崛起。地质勘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地质信息的收集对于地质勘探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
自世界卫生组织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各国纷纷加强对来自中国的船舶检疫措施,且不少国家已就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对中国
期刊
摘 要: 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南,结合当前社会的生态状况,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人定胜天”文化观念的制约,等等。  关键词: 生态思想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    尽管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生态问题远不如今天严重,但他鲜明地指出了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各种生态
背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医学有着自己特有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一门从长期的经验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担任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重任,整体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多少年来,多少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与追求,希望可以走出僵化的教学模式;多少学子渴望走出教学参考书埋设的樊篱。作为语文教师,我更希望学生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具有宽广的视野、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关爱和鼓舞,让课堂处处充满激情。  自信能扬起人智慧的风帆,有利于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