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莫高窟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
  公元366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东南方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开始开凿石窟,后来代代有人继续,这就成了著名的莫高窟。
  佛教在印度传播之初,石窟是僧人修行的场所,却不在里边雕塑和描绘佛像,要表现也只用象征物来替代,用得比较多的有金牛、佛塔、法柱等。后来到了犍陀罗时期,受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带来的希腊雕塑家们的影响,开始开凿佛像石窟。因此,人们往往可以从那里发现希腊雕塑的明显痕迹。渐渐地,这一切都与中华历史接通了血脉,甚至成了一部由坚石雕刻的历史。
  莫高窟,便是其中的典型。
  ②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让人惊奇的是,历来在莫高窟周边的各种政治势力,互相之间打得你死我活,却都愿意为莫高窟做一点好事。
  北魏的王室、北周的贵族都对莫高窟的建造起了很大的作用,更不必说隋代、初唐、盛唐时莫高窟的欢快景象了。连“安史之乱”以后占领敦煌的吐蕃势力,以及驱逐吐蕃势力的张议潮军队,本是势不两立的敌人,却也都修护了莫高窟。
  五代十国时期的曹氏政权对莫高窟贡献很大,到宋代,先后占领这一带的西夏政权和蒙古政权,也没有对莫高窟造成破坏。莫高窟到元代开始衰落,主要是由于蒙古军队打通了欧亚商贸路线,丝绸之路的作用减弱,敦煌变得冷清了。
  为什么那么多赳赳武将、权谋强人都会在莫高窟面前低下头来?我想,第一是因为这里关及人间信仰,第二是因为这里已经构成历史。宗教的力量和时间的力量足以让那些燥热的心灵冷却下来,产生几分敬畏。
  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在莫高窟里摆脱了高深的奥义,通俗地展现因果报应、求福消灾、丰衣足食、繁衍子孙等内容,与民众非常亲近。除了壁画和雕塑外,莫高窟还是当地民众举行巡礼斋会的活动场所,也是享受日常娱乐的游览场所。但是,这种大众化趋向并没有使它下降为一个乡村庙会,因为敦煌地区一直拥有不少高僧大德、世族名士、博学贤达,维系着莫高窟的信仰主体。
  于是,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不明亮的自然光亮从洞窟上方的天窗中淡淡映入,壁画上的人群和壁画前的雕塑融成了一体,在一片朦胧中似乎都动了起来。在他们身后,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来这里参加巡礼的民众,一群又一群地簇拥着身穿袈裟的僧侣。还有很多画工、雕塑家在周边忙碌。也有了声音:佛号、磬钹声、诵经声、木鱼声、旌旗飘荡声、民众笑语声,还有石窟外的山风声、流水声、马蹄声、驼铃声。
  ③
  记得每进一个洞窟,我总是抢先走到年代标示牌前,快速地算出年龄,然后再恭敬地抬起头来。
  年龄最高的,已经一千六百多岁,在中国历史上算是十六国时期的作品。壁画上的菩萨还是西域神貌,甚至还能看出从印度起身时的样子,深线粗画,立体感强,还裸着上身,余留着恒河岸边的热气。另一些壁画,描绘着在血腥苦难中甘于舍身的狠心,看上去有点恐怖,可以想见当时世间的苦难气氛。
  接下来应该是我非常向往的魏晋南北朝了:青褐的色泽依然浑厚,豪迈的笔触如同剑戟。中原一带有那么多潇洒的名士傲视着乱世,此时洞窟里也开始出现放达之风,连菩萨也由粗短身材变得修长活泼。某些形象,一派秀骨清相,甚至有病态之美,似乎与中原名士们的趣味遥相呼应。
  有很多年轻的女子衣带飘飘地飞了起来,是飞天。她们预示出全方位舞动的趋势,那是到了隋代。一个叫维摩诘的居士被频频描绘,让人联想到当时一些士族门阀企图在佛教理想中提升自己。壁画上已经找不到苦行,只有华丽。连病态之美也消失了,肌肤变得日渐圆润。
  整个画面出现了扬眉吐气般的欢乐,那只能是唐代。春风浩荡,万物苏醒,连禽鸟都是舞者,连繁花都卷成了图案。天堂和人间连在了一起,个个表情生动,笔笔都有创造。女性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不管是菩萨还是供养人,都呈现出充分的女性美。由于自信,他们的神情反而更加恬静、素淡和自然。画中的佛教道场已经以净土宗为主,启示人们只要念佛就能一起进入美好的净土。连这种简明的理想,也洋溢着只有盛唐才有的轻快和乐观。
  除了壁画,唐代的塑像更是风姿无限,不再清癯,不再呆板,连眉眼嘴角都洋溢着笑意,连衣褶薄襞都流泻得像音乐一般。
  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异样的作品,表现了一个尽孝报恩的故事。与一般同类故事不同,这个佛家弟子是要帮助流亡的父母完成复国事业。我心中立即产生一种猜测,便俯身去看年代标示牌——果然,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
  “安史之乱”,像一条长鞭,哗啦一声把唐代划成了两半。敦煌因为唐军东去讨逆而被吐蕃攻陷,因此,壁画中帮助流亡父母完成复国事业的内容,并非虚设。
  再看下去,洞窟壁画的内容越来越世俗,连佛教题材也变成了现实写生,连天国道场也变成了家庭宅院,连教义演讲也变成了说书人的故事会。当然这也不错,颇有生活气息,并让我联想到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瓦舍和诸宫调。
  唐宋之间,还算有一些呆滞的华丽;而到了宋代,则走向了一种冷漠的贫乏。对此,我很不甘心。宋代,那是一个让中国人拥有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朱熹、陆游、李清照、辛弃疾的时代啊,在敦煌怎么会是这样?我想,这与河西走廊上大大小小的政权纷争有关。在没完没了的轮番折腾中,文化之气受阻,边远之地只能消耗荒凉。
  到了元代,出现了藏传密宗的壁画,题材不再黏着于现实生活,出现了一种我们不太习惯的神秘和恐怖。但是笔触精致细密,颇具装饰性,使人想到唐卡。
  这是一个民族之间互窥互征的时代,蒙古文化和西藏文化在这一带此起彼伏。倒是有一个欧洲旅行家来过之后向外面报告,这里很安定,他就是马可·波罗。
  明清时期的莫高窟,已经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记住。
  ④
  眼前这个看上去十分寻常的“小山包”,实在是一个奇怪的所在。它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博物馆,也是半部中国艺术史,又是几大文明的交会点。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许,深厚正是沉默的原因。
  但是,就像世界上的其他事情一样,兴旺发达时什么都好说,一到了衰落时期,一些争夺行动便接连而至。
  20世纪20年代莫高窟曾经成为白俄士兵的滞留地。那些士兵在洞窟里支起了锅灶,生火做饭,黑烟和油污覆盖了大批壁画和雕塑。他们还用木棒蘸着黑漆,在壁画上乱涂乱画。
  这些士兵走了以后,不久,一群美国人来了。他们是学者,大骂白俄士兵的胡作非为,当场立誓,要拯救莫高窟文物。他们的“拯救”方法是,用化学溶剂把壁画粘到纱布上剥下墙壁,带回美国去。
  为首的是两位美国学者,我要在这里记一下他们的名字:一位是哈佛大学的兰登·华尔纳,一位是宾夕法尼亚博物馆的霍勒斯·杰恩。
  兰登·华尔纳带回美国的莫高窟壁画引起轰动,他非常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带够化学溶剂,因此又来了第二次。这次他干脆带来了一名化学溶剂的调配专家,眼看就要在莫高窟里大动手脚。
  但是,他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这次在莫高窟遇到了极大的麻烦:事态变得十分棘手,有几十个村民放下他们的工作,从大约十五公里外的地方跑来监视我们的行动……以便有理由对我们进行袭击,或者用武力把我们驱逐出境。
  结果,他们只是拍了一些遗迹的照片,什么也无法拿走。化学溶剂更是一滴也没有用。
  后来华尔纳在美国读到一本书,是他第二次去莫高窟时从北京雇请一位叫陈万里的翻译写的。这才知道,那些村民所得到的信息正是这位翻译透露的。
  如今,陈万里先生和村民没有来得及救下的那些莫高窟文物,还在远处飘零。它们记录了我们历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欢,我们一有机会总要赶过去探望它们,隔着外国博物馆厚厚的玻璃,长久凝视,百般叮咛。
  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那么,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
  (自力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化苦旅》)
其他文献
爱当蓝领的荷兰人  有这么一种说法:“神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陆地。”荷兰国土的20%是荷兰人民自己开垦出来的,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填海造陆吗?在荷兰,比起白领工作,人们更偏爱蓝领职业。可能是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荷兰人认为最可靠的是掌握一门技术。在这种危机意识下,荷兰人不会轻易地改变职业。荷兰人对技术职业有着普遍的尊重与优待。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上职业学校,其中人气最高的专业是木工技术。
期刊
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因病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他是写过《乡愁》的余光中;他是课本里陪伴一代又一代成长的余光中;他是用文字温暖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余光中。  浓到化不开的乡愁  到台湾,到香港,到美国,那都是日后的事,21岁以前,余光中一直成长于生他养他的祖国大陆,这里是他的根。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辗转漂泊的生活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余光中祖籍
期刊
警惕肥猫状态  我是1988年开始进入电视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华视,最初的职责是一天到晚守在电话旁等新闻线索。四年时间,凭着执着的冲动和热情,我从一名青涩记者成长为华视强档新闻节目的主播。  当工作日趋顺利,我已完全掌握做电视新闻的技巧时,我却越来越觉得乏味。一出门就知道今天会碰到什么人,这个人会说什么话,甚至出门前就可以写好稿子,然后把访问内容往里头放就成了。每天例行公事地出镜、赶新闻、上新
期刊
我父亲从盒子里取出它们的那一刻,我和哥哥就知道,我们永远都不会丢弃它们了……  盒子运到瑞士的家的时候,我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上面只写着一个在克罗地亚的回执地址。那是一个被称作家的地方,但也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我们在瑞士家中说克罗地亚语,居住的小镇里有很多克罗地亚人,但克罗地亚对我来说仍旧遥远难及。  1991年,克罗地亚爆发战争,我的父母就此离开克罗地亚与我们相聚,我的哥哥和我都出生在瑞
期刊
大学毕业前夕,教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考题:有甲、乙、丙、丁四个人,他们都身无分文,可甲欠着乙100元,乙欠著丙100元,丙欠着丁100元,而丁又欠着甲100元,也就是说,这四个人每一个人都欠着别人100元钱,同时他们又是拥有100元的债主,怎样才能用一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使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互不欠钱呢?  同学们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来。  “当然,靠他们自身是无法解决这
期刊
我在日本东京长大。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世界是很遥远的地方,住在东京都新宿区的小巷里,我的活动范围特别小,跟大世界简直沾不上边似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你也是世界的一分子,恐怕我会以为他是个骗子。  从我家到学校,走路不到三分钟,而且巷子特别窄。窄到什么程度呢?两个行人擦肩而过都需要侧身。  那一带密密麻麻盖的木造房子,都是平房或者两层楼,包括我自己的家。所以,我的世界不仅很小,而且很矮。  下课回家以后
期刊
有两个研究生,一位叫吉斯特,一位叫提尔曼。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们跟随导师去一家大公司参观。参观完毕,导师问吉斯特: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吉斯特说:我看到了豪华的办公楼、舒适的宿舍、宽大明亮的饭厅。能够在这里工作,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啊!导师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导师又问提尔曼: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提尔曼说:我看到了这里的产品,确实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但它的市场却不大,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开拓。而要想开
期刊
在路上遇到熟人要打招呼,是人人都应遵守的规则。但是,大多时候人们都只是边走边低头、低头的同时勉强地挤出一声“早上好”。  真正有气质的表现是,停下脚步,双眼注视对方,说出“早上好”“您好”等问候语,再低头行礼。  重点在于驻足。  在如此匆忙的快节奏时代,驻足总让人觉得是慢条斯理,但这正是气质的表现。  另外,低头的角度,请控制在45~60度之间。如果大于60度,就会变成商店的店员。而微收下巴、深
期刊
一天到晚,破产的中年油腻大叔扎克里总是在抱怨他的邻居:“我从未见到过这样一群肮脏卑鄙的人,”他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他们吝啬、自私、贪得无厌,根本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最糟糕的是,他们总是在相互猜忌和毁谤!”  “真的是这样吗?”一位碰巧到村子里考察的大学教授埃里克问。  “千真万确!”扎克里说,“哎哟,只要看看朝我们走过来的那个人就知道了。我认识他,尽管我暂时无法告诉你他的名字。你看他那小眼睛,像雪
期刊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圆形和三角形,哪个让人感觉更有力量?”请大家凭第一感觉立刻作答。  虽然是靠模糊的直觉进行选择,但我想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三角形吧。看到圆形而感觉有力量的人,恐怕只是极少一部分人。  直線和力量感关系密切,证据就是大多数商务正装,尤其是男装,都是直线型的。直线越多,尤其是上下垂直的直线越多,对方感受到的力量就越强。有心理学家将这个现象称为“垂直原理”。在选择服装或首饰时,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