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的教学设计及思考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n1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中感受文章的情感美。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感;自主探究
  
  《说“屏”》一文虽用散文笔法写成,但作者的本意是向广大读者介绍“屏”,让读者了解“屏”的特点、作用、分类、设置及文化休闲方面的功能,而这些介绍中“屏”的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特点又是核心,其它的介绍又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本文是事物说明文,以说明事物特点为主,那么就可以对文章的说明顺序及方法进行研究,而本文的语言的功夫也堪称小品文的典范,教学设计也可以关照朗读与语言品味,在学习语言中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选取了后者作为了教学的重难点。
  第二是从语言的赏析,情感的体验,有感情的朗读入手,明确怎样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
  余映潮老师提倡,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都应有一两处着重用力的地方.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技巧意义隐含处等有嚼头的地方,然后深入细腻地品读,以达到深透理解课文某一方面的特点.当我们把教学的视点集中于课文教学中的某个地方,就带有选点突破的意味,使之成为语言学习的范例,在学生的心目中会打下深深的烙印。
  基于这些认识,我选取了文章精美处——第一自然段,作为品析示范点.这一段文字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同时又点明了屏的特点这一中心,是全文的总领段,学生如能领悟此段的奥妙,对于后文的理解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采用的品悟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比较阅读,领悟语感。
  我有意识的节选了两组语言:第一组1.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销魂的了.我改为“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有关屏的诗句,其情境真够吸引人的了”.第二组2: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改为“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美了”。
  其中,对引用诗句的作用的理解是品读中的难点,所以拎出来引导学生理解很有必要.“销魂”与“微妙”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精当,值得品味.理解这些词句,就犹如找到了一把打开文本的钥匙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作者对屏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词语品味结束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可文本的主要目的是说屏的特点——功能与美感的相结合,这是不是跑题了?之所以设计这问题,就是避免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单纯认为文本是为了抒情而抒情,从而淡化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忽略了屏的特点.其实,作者抒发情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说“屏”,也就是说,作者对屏的至爱源于屏的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特点,是将情感与特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只是作者的一处精妙的构思罢了,所以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学习语言中,将思维训练寓于学习语言中,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下文内容的阐释与深入。
  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课就是要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文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正像叶圣陶先生论述的那样,”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讲明语言的运用与思路.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说,而不是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语气而不用那种语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课讲思想内容,那一堂课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
  我的这一步教学设计基本遵循了这一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授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领悟了这些语言点的内涵,把握了说明文的特点,真正达到了这一教学效果。
  品悟语言的第二步是深情朗读,提升语感。
  学生理解了第一自然段的内涵后,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器官,具有再现作品情境,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享受美的熏陶与感染.首先指导学生自由读,读出喜爱与向往之情,节奏要舒缓,重音处要恰当,然后找学生读,作点评教师范读齐读,尽量让学生读出情境.朗读不仅让学生贴近了作者的感情,也贴近了屏风,激发了学生对屏风的喜爱与向往之情,感受到屏风的美,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了审美陶冶。
  在整节课中,我做了“默读自由读选择读比较揣摩读齐读个别读示范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最后以学生齐读课文结束课堂教学,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体味过程.读成为承载感情的载体,读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
  第三,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不要什么都包揽,明确谁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学科不同于别的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可以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语文课堂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语文能力的平台,我认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真正做到“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真正的互动了起来,引发了学生读书探究的兴趣.在交流中,有的学生朗读了第二第五自然段,声情并茂,处理得当,有的学生选择第二自然段中的四个关联词进行品析,选择“置”与“放”比较品析;有的学生选择第三自然段中引用的诗句的作用进行品析;有的学生选择第四自然段中的“似乎”删掉后进行品析;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其中有一问就有一定的深度,也可见学生读书的细致与认真,问:第二自然段写屏的作用,第三自然段侧重写屏的分类,而此段第一句写的仍是屏的作用,为什么没有把这句话放到第二自然段?可以说,在这一节教学环节中,学生走进了文本,各显其能。
  在这一自主探究中,即由学生提供的对话的话题,教师贴着学生的思路走,学生自然理解的就不教,不能理解的或理解有误的才教,需要教时一定要教好.教师是作为一个“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而存在的。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例子,这一例子包容着很多东西,只有真正走进去,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味,才能感受到语文独特的魅力,才能使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我们语文教师有这个责任去完成引领的任务,只是不要忘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学习语言。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使人对所述人物、事件产生深刻的印象,受到感染,获得教益,要学会描写。动态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准确、鲜明、生动地刻画,要有声有色,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才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关键词:动态描写;感染力;写作能力    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使人对所述人物、事件产生深刻的印象,受到感染,获得教益,要学会描写。动态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准确、鲜明、生动
期刊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期刊
对于初中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政治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的总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政治课,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
期刊
摘要:想要写好人物既要活灵活现地展现报道人物的精神风貌,即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又要写出一个让读者可亲可近可学的人物,即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还要巧妙地运用语言再现人物的形象,即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这样一个真真切切地人物才会树立起来。  关键词:人物;思想;精神面貌;真实    想要写好人物既要活灵活现地展现报道人物的精神风貌,即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又要写出一个让读者可亲可近可学的人物,即写出
期刊
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愈能创造的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
期刊
摘要: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由此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电化教学;教学改革    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与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因此,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汉语,是蒙族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笔者认为蒙族学生汉语文教学应该有别于汉族学生,应把重点放在读和说上,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汉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是一条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课堂教学
期刊
立体几何的求解问题,是用传统法还是用向量法,这是在新教材引入向量后,引起学生困惑的问题,下面通过几道高考试题来研究这类问题。    1、传统法    如果辅助图形少,易于转化为平面问题,都可以考虑传统法。  例1(2008年湖北卷)如图1,在直三棱柱ABC-A1B1C中,平面A1BC⊥侧面A1ABB1。(1)求证:AB⊥BC;(2)若直线AC与平面A1BC所成的角为θ,二面角A1-BC-A的大
期刊
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进入小学则是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开始。笔者认为,一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的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期刊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而教师就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