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史繁浩,情长纸短,这一次,让我们将目光稍望近些,望向文化碰撞、世界变迁的民国时期,彼时盛大的茶漪经过岁月涤荡,如今依旧坚定温柔。
九曲红梅
玉杯玛瑙生梅花
茶是中国人嵌入灵魂的故土之饮,产茶之地的杭州,茶文化浩瀚悠长,当地名茶更是堪为“国品”。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的指定用茶便是当地最负盛名的“一绿一红”:“绿”为西湖龙井,是中国人尽皆知的名贵茶品,而“红”则为九曲红梅——在此次盛会到来之前,历史为它遮上了一层颇为神秘的面纱,直到此时柳暗花明,光辉重现。
九曲红梅产于杭州西南的双浦镇一带,尤以胡埠大坞山产出的为最上品。大坞山海拔五百余米,山顶为盆地地形,土壤肥沃,植叶繁茂,临近的钱塘江在此方向微微转头,河湾送来丰富的水汽,共同构建了适合茶树生长的自然空间。
九曲红梅在浙江地区素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名,不仅产地坐落在龙井绿茶的核心产地的中心,更是浙江省近三十种名茶中唯一的红茶。与久负盛名的西湖龙井一样,九曲红梅选用的茶叶也是龙井群体种,经过红茶特有的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步,绿叶变红,便成为与翡翠色龙井茶相对应的茶中“玛瑙”。
九曲红梅有记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事实上,杭茶虽以绿茶居多,但也有一直生产红茶的老茶区。世居杭州的清末举人徐珂著写《可言》,其中提到“杭茶之大别,以色分之,曰‘红’,曰‘绿’。析言之,则红者九:龙井九曲也、龙井红也、红寿也、寿眉也、红袍也、红梅也、建旗也、红茶蕊也、君眉也……”可见杭茶不仅有“红”,还有“九红”之别。“九曲”一名亦传来自福建武夷的九曲溪,武夷自宋元时期便是宫廷贡茶产地,据传当地人迁居余杭一带,便将世代相传的红茶制作技艺引入了另一个古老的茶区。
民国时期,杭茶中的红茶盛极一时,成为能够与正山小种、祁门红茶齐名的茶饮。1928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对当时中国的顶级红茶做出如下评述:“就此次各省出品言,红茶当推安徽之祁门为首,江西之宁州次之……杭州之红茶,色、香、味亦极优,惜价格太高耳。”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浙江红茶获得金质奖章,到1929年的第一届西湖博览会上,杭州茶号的“寿眉茶、极品乌龙茶、红茶”一同获奖,其中红茶获得特等奖状。
杭州之红茶虽然价高,但在市场极受欢迎,尤其畅销东北、天津、山东等地,引爱茶之人争相竞购、品尝。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沦陷,独特的杭州红茶产区也被洗劫一空,直至70年代后国家计划性地恢复和发展名茶生产,杭州产出的红茶渐渐回到大众的视线之中,统称为“九曲红梅”。
弘一法师与杭州极有缘,更曾以诗赞杭州红茶为“白玉杯中玛瑙色,红唇舌底梅花香”。诗文写得如此蜜意柔情,应与红茶本身品质有极大关联。九曲红梅茶外形精致,纤细如发,弯如银钩;成茶遍布金色的绒毛,色泽莹润,互相盘结。冲泡之时,一经遇水则显色红艳,茶汤由清透的琥珀色渐渐沉如红梅,香气馥郁亦如梅香。
九曲红梅的茶汤入口柔甜,冲泡多遍仍不觉浓苦涩滞,是品质优异、口感柔和的独特品种,伴着岁月涤荡,杯中传递的仍然是这份历经辗转的温柔。
祁门红茶
江海迢递一枝春
祁门红茶与九曲红梅的故事相近,不仅同样成名自民国时期,也同样来自于古老的茶乡,不过不是杭州,而是安徽。安徽省自古产出绿茶,名为“安绿”,而祁门红茶的种植区是临近黄山的祁门县,制茶原叶与黄山毛峰同属一种,是不逊于此地绿茶的红茶分支。九曲红梅据传来自武夷九曲,而祁门红茶的制茶手法同样源自福建,昔年有安徽人自福建罢官归来,将彼处的红茶发酵手法传给故土四邻。
祁门紅茶味道清淡,香气清爽浓郁,口感易于接受,如茶中君子般清透柔和。祁门红茶与九曲红梅一样,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但与九曲红梅的辗转隐忍不同,祁门红茶搭上了时代的幸运与便利,自祁门县沿长江一路输出,一直抵达人口稠密的上海,得到了当时租界里同样热爱茶饮的英国人的赏识与喜爱。
在英国人喜爱的红茶品种中,大吉岭红茶发色需久泡,锡兰红茶口感偏苦涩,阿萨姆红茶浓郁且咖啡因高,唯有祁门红茶颜色清亮,发色如琥珀,味道丰富但不突兀,具有松木与花果香气,这种清澈的味道也成为了祁门红茶特有的“祁门香”。另外,祁门红茶口感平和,易于接纳,适合久饮,可作为安神的茶饮,因此尤为受到喜爱。 如今,祁门红茶不仅是享誉世界、可以单独饮用的茶品,还是诸如英式早餐茶、伯爵红茶等多种混合茶的基茶成分。哪怕是远离故土的中国游子,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随意拿起一包茶叶,细细查看配料与成分,都或能收获一份来自故土的惊喜与情眷。
沱茶
茶马古道接天去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云南多族人民自古饮茶,但不论茶种与饮法都与东部有很大不同。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可见云南最常见的是团状茶,另外还有茶砖、茶饼等,都是“紧茶”的形质,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散茶形成区别。1917年,云南下关地区的“复春和”等茶号将传统的团茶茶饼改制成“沱茶”,其形如倒扣的碗,形状紧实,底部有凹陷,易于将茶饼分开。
“沱茶”一名有多解,一说当地将圆形物称为“坨”,久而久之便进化为“沱”,又有说法是沱茶最先销往宜宾等地,以长江上游的沱江水冲泡最佳,便成为“沱茶”。 沱茶的原料为滇青茶种,下关本地虽不产茶,但气候多风,云南地区湿度较大,这里反而拥有良好的茶叶风干条件。沱茶的原料配比不定,主要有凤山茶、勐库茶、博尚茶和景谷茶等。
茶马古道始于唐宋,兴于明清,并在民国时期伴着云南制茶业的兴盛有了飞跃性的发展。1920年后,沱茶试销西藏、香港地区,销路均好。到1930年后,勐海代替普洱成为云南制茶业的中心,云南沱茶不仅名扬全国,更伴着滇缅公路畅销至东南亚等地。1942年后,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勐海茶厂停产,建国后生产陆续恢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将这独特、坚韧、历经沧桑的茶味传承下来。
东方美人
美人如花隔云端
武夷岩茶自嘉庆十五年进入台湾,开台湾乌龙茶种植先河。东方美人是台湾地区出产的著名乌龙茶之一,主产自新竹一带,因茶芽白毫显著,又名白毫乌龙。乌龙茶虽属半发酵茶,东方美人的发酵程度极高,在经历“揉捻”一步后还会进行渥堆,总发酵程度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极少含有苦涩味,加上花果香與蜜香均衡交织,层次分明,构成极具东方美感的口感,莹润甘醇,细腻含蓄,回味悠长。
东方美人特殊的蜜香来自小叶绿蝉。这种昆虫对绝大多数茶农而言都是害虫,被叮咬后的茶叶将会发黄萎缩,但对东方美人而言,却是特殊的蜜香来源。“青心大冇”茶树被叮咬后,会散发特殊的物质吸引小叶绿蝉的天敌,其中的芳香物质便会成为东方美人的“蜒香”,形成乌龙茶中难得的花蜜香气。叮咬越多,蜜香越浓郁,但与此同时,小叶绿蝉的叮咬会严重降低茶叶产量,加之东方美人采摘采取严格的质量把控,只取一叶一芽,因此东方美人十分珍贵,一旦错过时节,往往令人生出“美人再难得”的感叹。
东方美人成名自清末,又名“番庄乌龙”或“椪风茶”。当时台湾的茶叶生产中心自南方北移,东方美人的毛茶运抵台北的大稻埕,经过“番庄馆”再度发酵处理后再度贩出,因此称“番庄乌龙”。“椪风茶”之名据传来自“膨风”,即闽南语中的“吹牛”,有一说法是茶农将被小叶绿蝉叮咬的茶叶卖出,没想到大受欢迎,回乡后谈起却被视为吹牛;另有一说法是该茶曾被日据时期的台湾总督以极高价格收购,同样被茶叶原产乡视为吹牛行为,后经文人雅传,成为“椪风茶”。
东方美人自二十世纪起畅销欧美与日本,至于“东方美人”之名,据说是将该茶献予维多利亚女王后,女王专门给予的雅称。传闻是否未真如今已不可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东方美人茶承载着这股独特的东方韵律,岁月变迁,此味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