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里添新芳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hz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富饶的黑土地孕育出丰厚的物产一般,哈尔滨市双城区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厚积薄发,在扎实积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也不断孕育出创新之芽,并通过精心浇灌培育,逐步绽放出娇艳沁人的远教之花。
  “远教+N”,与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新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双城区对于远教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寻求双重突破的创新性实践,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盘活党员教育工作。
  “进步有参照,发展抓特色。”远教工作要把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摆在突出位置,激发出基层的赶超意识和创新动力,让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培训学习“更起劲儿”。这就要求我们的远教工作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双城区委组织部充分考虑全区各镇村实际,采取“分类施教、重点栽培”的机制,深入挖掘各镇村自身特色,带强了一批特色示范村,让示范作用成为全区远教工作的一支“强心剂”。
  党员是远教“课代表”。“南有小岗,北有希勤”“打造中国农业合作化第一村”,双城区希勤满族乡希勤村喊出了与众不同的发展口号。 双城区共有14个镇、10个乡、246个村,其中有1个民族镇和6个民族乡。希勤村正是其中党员先进性基础较好的满族村之一,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党支部书记罗正龙说:“党员必须为老百姓做表率,必须事事在先,远教工作尤其如此。”今年七一期间,该村党支部举办了“七个一”远教学习活动,全村党员全员参加,一天学习一个主题,站点台账上记满了大家的学习心得。在希勤村,党员的带头作用已形成自觉——党员自觉到站点学习,村民自觉向党员看齐,学习氛围十分融洽。
  村干部成“观念头雁”。“我没读过大学,也不明白电脑技术,但我认准一个理儿,村里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就是借钱也要办好这个网站。”希勤村党支部书记罗正龙认识到村级网站是全村对外宣传的窗口,便到区远教中心申请帮助建网站。远教中心主任罗金英带领专业人员进村帮助其建立起网站并手把手指导。现在,该村自办网站内容日日更新,不仅将村级办公事务网络化、公开化,村民通过手机就能查看村情动态,而且在互联网上打响了“中国农业合作化第一村”的“红色品牌”。抓远教示范村建设,首先要抓好村干部的“火车头”作用。只有村干部的观念先行,一个村的远教工作才有可能被带动起来。目前,全区246个行政村中,80%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和远教管理员都会定期来区里接受学习培训,积极主动向先进村学习新经验。
  “树高自有凤来朝。”在全面扎实推进远教工作的基础上,双城区始终致力于寻求远教工作的新突破点。因此,国家一提出“互联网+”新战略,双城区委便积极谋划,乘势而上,区委书记带队赶赴浙江金华等电子商务产业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将阿里巴巴淘宝电子商务平台引进双城区,创建了黑龙江省首个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园,为全省的绿色农业送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如何将常规远教工作与新建电子商务园区有效对接,让远教工作更好地发挥自身在培训、教育、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呢?双城区委组织部制定了《哈尔滨市双城区远教+电子商务示范服务基地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示范服务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选拔培训示范基地远教操作人员,逐步完善了远教服务电子商务园区的相关保障。
  第一步,调查需求,发挥“广谱性”优势。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就是风向标,针对即将展开服务的新工作,首先要摸清群众关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有哪些疑问和需求,以便于确定服务的方向、内容和形式。因此,区远教中心在日常远教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注意调查农产品商家和农民群众需求,并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需求进行分类整理,最终形成服务方案。
  第二步,全面培训,丰富“知识点”储备。高标准配备专业讲师队伍,制作收集相关培训课件。区远教中心全力展开专业知识普及、业务能力提升的培训,面向涉农企业,重点介绍电子商务市场运营方面的知识;面向农民群众,重点普及电子商务的常识性知识、绿色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前景以及农产品网销的成功案例等。
  第三步,整合资源,做好“一站式”服务。电子商务园区为全省绿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的企业运营、企业孵化、人才培训、服务外包、技术研发、物流仓储六大功能。相应地,远教中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 ,全力配合园区建设,将远教优势与创新服务模式巧妙融合。
  评价远教广场建设是否有成效,一方面要看其硬件是否达标、配套制度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则要看其活动组织是否经常、学用效果是否明显。
  在双城区246个行政村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村远教站点成立了远教广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远教活动。区远教中心每半年对各远教广场进行一次效果评估,将受群众欢迎程度作为首要评价标准。其中双城镇长勇村的远教广场群众满意度最高,成为全区闻名的“明星广场”。
  接足地气在先。相对于集中开展学习的传统模式,远教广场更具灵活性特征。长勇村远教广场自2008年7月建成后,八百多平米的广场上每晚都能聚来村民三百多人,群众参与热情非常高。村里每晚先在广场电子屏上打出节目预告,用播放音乐或电影热场,等人聚集得差不多了再播放远教节目。为活跃广场气氛,远教管理员经常安排放一些小品、二人转、广场舞等自制节目。村妇女主任刘丽萍带领村民编排广场舞节目,并将参演、参赛的相片、录像在屏幕上播放,提升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
  勤于坚持在后。开展远教广场学习活动尤其需要组织者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参与学习的群众才会回报“风雨不误”的热情,远教广场的口碑才会越来越好。而要做到坚持则需要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一方面在时间上,远教广场根据不同时令特点安排群众喜欢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在空间上,由于冬季寒冷不便于室外活动,“广场”活动地点变化但活动机制不变。在长勇村,村党支部书记的办公室便成为“冬季广场”,大家和村书记一起看课件,一起交流致富过程中的心得和困惑。“广场学习全年无休,我们都感觉很解渴!”农民群众对这样的学习形式赞不绝口。
  学用基地是远教学习的练兵场,也是技术推广的示范田。充分利用好学用基地能为农民群众提供鲜活的实践样板。
  双城区目前共有远程教育示范基地三个,分别是乐群乡乐群村奶牛小区远程教育教学示范基地、水泉乡三邻村远程教育升级专家工作站和双城镇长产村“有机果蔬”远教示范服务基地。其中双城镇长产村的“有机果蔬”基地更是在引领当地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在辐射带动。长产村果蔬园区成立于2013年,至今共投资1.07亿元,建设了2600亩设施蔬菜园区,建有温室83栋、大棚1100栋,主要种植西瓜、香瓜、豆角、西红柿等果蔬品种。园区不仅辐射的村域面积大,受益村民达3000多人,还组织加入园区的四十多名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园区成立后,在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果蔬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上海、山东、深圳等地。果蔬园区的建立和发展,对拉动双城的果蔬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据统计,长产村果蔬园区每年可带动当地近600户农户增收,安排1100名劳动力就业,年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
  远教在基地“坐镇”。有机果蔬园区将远教站点搬进园区,并对设备进行提档升级,将其建成为全区的农村党员培训基地。远教进基地后学习内容针对性更强,服务形式也更多样,不仅要针对园区种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还要对相关的产品检测、认证、包装、销售等方面内容进行跟踪服务指导,确保切实发挥远教的“后援作用”。
  种植有机果蔬首先要改善有机土壤,三年后才能形成有机土壤环境。对于村民来讲,单户无法进行有机种植,必须要有品牌、有认证、有规模地进行科学种植,才能通过审核,贴上有机商标。有机西瓜种植户梅亚清说:“原来我们没种过有机果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可以到园区远教室看课件,学有机果蔬的种植要领和注意事项,跟着园区一起搞科学种植,太省心了!”
  (作者王玉石、罗金英系双城区委组织部干部)
其他文献
承载清朝发祥地的历史荣光,身系全国唯一“林蛙之乡”的时代盛誉,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作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在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均迈出了奋力争先的步伐。县远程办的三位同志,更是用心血和汗水在满族之乡书写下一个个创先争优的佳话。  “老谋深算”绘蓝图  县远程办主任高亚鹏接过新宾远教这副担子年头不长,但却得了个响亮的外号——“老谋深算”。其实他年纪还真不大,是地道的80后,但谋划起新宾远教蓝
期刊
远程教育工作如何不断满足基层党员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江西宜春市积极应对这一新课题,探索开展创新实践,从2013年年底开始与电信公司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开发出了党员教育手机应用软件“干群通”,使党员群众能随时随地收看远教节目,赢得了基层的一致点赞。  细化服务,让辅导贴心  为使基层党员群众熟练掌握“干群通”的使用方法,宜春市采取集中培训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党员群众对平台的学用效率
期刊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在推进创业富民发展战略,实现创业培训向创业实践、富民成果转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先进性、覆盖广泛性和资源丰富性优势,培养扶持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创业者,推动远教创业富民实践的创先争优与机制创新。  一、主要做法  (一)在思想解惑中激发远教创业富民的内在动力  宿豫区利用远教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传播创业理念,选树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
期刊
“玫瑰花开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地处深山的河南省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一到盛夏便成了玫瑰的海洋——深红淡紫,满园春色藏不住;浅粉鹅黄,随风摇曳十里香。玫瑰可以美化人生,玫瑰也可以富足人生,玫瑰茶、玫瑰酒以及各种玫瑰食品不仅让人流连忘返,也给国贝石村村民带来了富足的生活。曾几何时,到处是沙荒地、山旱地的国贝石村,只能依靠一座生产枪械子弹的兵工厂讨生活。后来兵工厂搬走了,国贝石人的心顿时变得像沙荒
期刊
“快看,咱们的‘党员农情服务队’又来帮忙了!”如今,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的农民群众提起全区实行两年多的“党员农情服务队”工作那是赞不绝口。这不仅是因为党组织从具体做法上为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更是因为农民群众在服务中体会到了党组织“农民群众的大事就是工作的大事”的服务理念,拉近了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零距离“农技”问诊  滴道区委组织部协调远程办、农林水牧局、工商局、乡村党委等相关部
期刊
美丽的南盘江畔,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她就是素有“花香水城”之称的云南省宜良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远程教育宛若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各族同胞,展映出一幅远教富边的时代画卷。  小小苗木富山村  “远程教育就是好,要学技术不用跑,尖山过起新生活,党的恩情忘不了……”这是山歌节上,尖山村各族同胞唱出的心声。他们用优美的歌声赞颂着党中央送来的远程教育,也赞美着用远教让尖山村翻身的领路人、村支书兼村委会
期刊
目前党教片创作虽正处于不断发展、时刻创新的态势下,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党教片难尽人意,具体表现为形式上的陈旧与沉闷、主题上的虚高或沉重、思想上的苍白和虚无,导致给观众的感觉总是“干巴巴的”,难以入目、入心,自然也就起不到应有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过于重视了党教片的说教功能,却忽视了党教片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应具备的美感追求。  什么是美感?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
期刊
案例链接:某市党员电教系统举办了两年一度的专题片评奖活动。本来一切都有条不紊,但在专题片创作研讨会上,突然出现的一个问题却让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骤起争论。这个问题就是,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专题片是不是应该拍得更短。有人认为,专题片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短视频,时长不应该超过5分钟,甚至更短,这样才有利于传播。还有人则认为,专题片和短视频是两种不同的创作,专题片现有的大约15分钟时长已经不算长了,没有
期刊
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有个赫赫有名的“包子王”刘涛。人们一提起他都交口称赞:“这小伙子可不简单!人家这个‘包子大王’的包子连外国人都爱吃呢,牛得很!”听到赞誉的刘涛却笑着说:“我自己没什么可牛的。能有今天的事业,全是因为我背后有高人指点!”刘涛口中的“高人”,就是在他创业路上一直帮助他的远程教育。  2014年,不到三十岁的刘涛厌倦了白领生涯,内心中总响起一个声音:“该自己创业了!”但这一步,也不
期刊
荧屏中白林田渐行渐远,逐渐融于一望无垠的金色田野,只留下一个身影,在远方地平线上依稀闪动……这就是专题片《人影》的结局。每当我看到此处,眼泪总是难以抑制地跌落,为已经永远离开我们的白林田。“你的目光照亮了我,勇敢地和你一起上路,坚定的信念给我鼓励,燃烧的生命点亮世界……”略带哀伤的曲调,唱出了白林田燃尽自己、照亮他人的一生,而《人影》中那全面的叙事、舒缓的节奏、深沉的感情,更让我在观片时,自始至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