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性的改革,21世纪以来,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课程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还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广大教师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依旧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本篇所说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基于智能和多媒体的教育教学设备以及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库,笔者就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谈几点思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现代教育技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实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必要的板书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但当前一些教师,常常在一节课中从头到尾使用电教手段,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几乎很少留下字;还有的教师过于看重课件、影像资料的作用,对实验、演示关注甚少,非常缺乏做实验演示的基本功,学生始终无法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很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1.2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还很不够。现在教师中电脑的普及程度较高,但教师的应用水平并不理想,大多数教师对基本的WORD操作不熟练,课件制作找人帮忙,表格数据不会处理。可以说,提高各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1.3 课件缺少自创及技术不高。对于教师在平时课堂中应用的课件,大多数应用于网上下载,很少有改动或者直接应用,课件制作缺少自己的思想,课件制作基本上都运用PPT来完成,很少用FLASH等其它软件。
1.4 投入与管理力度不够。由于远程教育设备的投资问题,设备遇到小问题还好,若出现大问题学校的资金力量不足就只能闲置。有些学校出现计算机主板坏的就直接放弃,投影机灯泡不能及时更换。管理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加上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有些学校没有或者有很少人精通电脑,在偏远乡镇电脑坏了不能及时修理,直接影响使用。
2 对策
鉴于以上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2.1 现代教育技术不能脱离于传统教学方式而独立存在,现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学方式延伸和补充。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可以迅速存储、提取,在服务教学上发挥了不小作用。完美的实验演示录像是一种教学资源,但课堂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或因特殊原因带来的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更是一种教学资源,而且是生动的、生成的、不可多得的教育机缘。抓住机缘,及时实施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必须承认,越真实、越富于过程的实践活动,才越能引发学生多视角、多层面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在过程、实践、体验方面只有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2.2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特别是不应拘泥于预设好的基于多媒体或网络环境下的“呆板”固定的教学流程。而应即时捕捉并理智地把有效的生成资源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盘活资源,激发灵性,丰富课堂的内涵,拓展生成的空间。
2.3 在有限时空里生成无限的想象。生动的课堂,其教学重心和理念的转变,但教学时间、空间却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敏锐地去捕捉、去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运用现在技术的闪亮点,更要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知识储备、平实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有限的时空随机应变。
2.4 各学科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和创立新理论。
2.5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我们还可以从实际出发,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德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
2.6 整合的关键是培养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信息时代的学科需要计算机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能取代教师。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现代教学资源,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应用电教媒体的水平。处在学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主力军,让他们掌握应用电教媒体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尽快提高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只有借助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施,才能更好的改进教者与学者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开阔眼界,扩展学习思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與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着现代气息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只是处于个别学科、个别课例的实验性、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没有进行全面推广。然而,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1 存在的问题
1.1 现代教育技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实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必要的板书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但当前一些教师,常常在一节课中从头到尾使用电教手段,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几乎很少留下字;还有的教师过于看重课件、影像资料的作用,对实验、演示关注甚少,非常缺乏做实验演示的基本功,学生始终无法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很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1.2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还很不够。现在教师中电脑的普及程度较高,但教师的应用水平并不理想,大多数教师对基本的WORD操作不熟练,课件制作找人帮忙,表格数据不会处理。可以说,提高各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1.3 课件缺少自创及技术不高。对于教师在平时课堂中应用的课件,大多数应用于网上下载,很少有改动或者直接应用,课件制作缺少自己的思想,课件制作基本上都运用PPT来完成,很少用FLASH等其它软件。
1.4 投入与管理力度不够。由于远程教育设备的投资问题,设备遇到小问题还好,若出现大问题学校的资金力量不足就只能闲置。有些学校出现计算机主板坏的就直接放弃,投影机灯泡不能及时更换。管理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加上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有些学校没有或者有很少人精通电脑,在偏远乡镇电脑坏了不能及时修理,直接影响使用。
2 对策
鉴于以上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2.1 现代教育技术不能脱离于传统教学方式而独立存在,现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学方式延伸和补充。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可以迅速存储、提取,在服务教学上发挥了不小作用。完美的实验演示录像是一种教学资源,但课堂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或因特殊原因带来的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更是一种教学资源,而且是生动的、生成的、不可多得的教育机缘。抓住机缘,及时实施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必须承认,越真实、越富于过程的实践活动,才越能引发学生多视角、多层面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在过程、实践、体验方面只有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2.2 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特别是不应拘泥于预设好的基于多媒体或网络环境下的“呆板”固定的教学流程。而应即时捕捉并理智地把有效的生成资源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盘活资源,激发灵性,丰富课堂的内涵,拓展生成的空间。
2.3 在有限时空里生成无限的想象。生动的课堂,其教学重心和理念的转变,但教学时间、空间却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敏锐地去捕捉、去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运用现在技术的闪亮点,更要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知识储备、平实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有限的时空随机应变。
2.4 各学科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和创立新理论。
2.5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我们还可以从实际出发,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德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
2.6 整合的关键是培养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信息时代的学科需要计算机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能取代教师。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现代教学资源,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应用电教媒体的水平。处在学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主力军,让他们掌握应用电教媒体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尽快提高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只有借助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施,才能更好的改进教者与学者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开阔眼界,扩展学习思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與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着现代气息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只是处于个别学科、个别课例的实验性、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没有进行全面推广。然而,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