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命题贴近生活,考查考生对周围生活现象的关注与思考,是高考的基本导向。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生活即语文”。高考作文从来都不回避社会生活的热点,而是引导考生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所谓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是指命题者或捕捉生活现象设题,或创设生活情境设题,引导考生感悟生活,反思生活,以此来考查考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思考与辨别,考查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生活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如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也包括人类所有的情绪变化、思想活动、性格态度等,范畴较广。无论是个人的生活还是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即个性化。因此,这类作文题非常注重考生写作的个性化表达——以与众不同的语言,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或写对生活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生活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学习、工作,从人们的所见所闻到所思所想。对于这个重要考查点,高考命题者其实着重考查的是考生对生活现象的感悟与思考。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材料以“水”“盐”设喻,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整个文题借“味”说理,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能够激活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文题启示考生,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的社会现实,个体应该以何种姿态融入其中,智慧生存。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与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北京卷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也努力体现了这一追求;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取材于生活实际,引导考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现象提炼事例,使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江苏卷作文题“语言”关注日常生活,引导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发考生写作兴趣。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的“广场舞”“中华美食”“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关键词,江苏卷的“车与时代发展、观念变迁”,上海卷的“该不该预测生活”等,这些作文题均从生活取材,要求考生思考生活的真谛,就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感悟,呈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多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或考查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思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类的智慧为人们打开了一条条通向未知世界的通道,但同时又将人们圈进了无知昏聩的空间;人类的发明创造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又禁锢了人们的视野;人类的物质财富在一天天积累,但同时却一天天陷入了精神的荒原……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思辨类新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形象而富有哲理地揭示了人类的智慧、发明创造和物质财富带给人们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精神意识就是感知活动,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的目的则不是为了再去获得物质财富,精神活动本身就是目的,精神活动的功能可作用于生产物质财富,那是为了保证精神活动的进行,创造和攫取物质财富本身不是目的。当然,物质财富与精神活动本身不是对立的,物质财富的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强的精神活动条件。但当精神生活变成一种附加的存在,变成对物质性存在的一种补充与奖赏,精神沦为物质的附庸是对精神活动的贬低与否定,这就造成了精神与物质的长久对峙。据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更多考虑物质对精神的负面冲击。在作文时,考生可以借助形象的例子阐述抽象的道理。
【例文展示】
现代迷楼
一考生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建筑师代达多斯与其子伊卡洛斯奉命建造一座迷楼,以锁住牛头怪弥诺陶洛斯。然而楼成之后,父子二人亦被困于自己精心设计的迷楼之中。
这则故事正像一个隐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发明创造的原本为了方便自己的东西,很多时候恰恰会变成困住我们自己的藩篱。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常常帮助我们上天入地,驰骋太空。可是,这些高科技产品每每又似代达多斯所建的迷楼,困住了我们——多少俊男靓女贤士达人被囿于这一座座迷楼之中。
各种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悲剧不胜枚举。就拿当代人寸步不离的手机来说吧。手机原本是为方便人们彼此交流而发明的,可如今它却远远偏离了人们预设的轨道。那句充斥耳鼓的“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广告词,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天下我有”不假,但你拥有的其实是一个虚拟的“天下”,而其与现实世界渐行渐远。很多人可以为博得朋友圈中的一个点赞累死累活码字,却不愿对现实生活中的亲朋送上一个微笑。就连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聚餐这种增进感情的场合,如今也蜕变成“一起玩手机,顺便吃个饭”的“孤独的狂欢”。明明近在咫尺的人们,却非要用手机来交流,硬是让“天涯咫尺”拉成了“咫尺天涯”。芸芸众生亦如伊卡洛斯父子,深深陷入了自己打造的高科技的“迷楼”之中,日常生活完全被手中这方寸之物所掌控。
张中行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速度快了,诗意就少了。”君不见这个世界,哪里还容得下“慢慢走,欣赏啊”这样的闲情逸致和优雅从容?且看北京,供人们漫步行走观光赏景的胡同曾经是北京独树一帜的文化印迹,如今只能渐渐封存于人们的记忆里。从“有名的胡同三千多,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到“每周有一条胡同在消逝”,城市纷纷然改建,大街天天扩张,高楼大厦日渐拥挤……作为“慢生活”标志的胡同已被“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大街所取代。当现代人被困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目睹大街上人来车往行色匆匆,人们是否会悠然怀念起胡同里闲庭信步的恬静与惬意?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创造出一个怪人,却被怪人所钳制,最终失其所爱,丢弃性命。作者借此告诫人们:警惕科技“迷楼”!细思之,这座科技“迷楼”不仅困住了我们的生活,甚至会吞噬我们的生命! 而摆脱这一困局的要诀便是——简化生活,享受科技之便利,抵御其致命诱惑。日本家庭主妇山下英子倡导的“断舍离”便是助你摆脱科技困局的良方——理性对待内心的欲望,清理不合时宜的杂物,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简约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这样的理念能让我们在物欲横流、心为形役的世界里获得难能可贵的幸福感。
当科技能真正为人所役,而非人被科技所困,这便是这座迷楼的破局之时。
点评
这篇作文妙在以希腊神话中的“迷楼”比喻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困局,指出现代科技与“迷楼”之间的相似点——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亦给人们造成致命困扰。考生先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例,揭示了高科技和高速度的诸多弊端,再借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情节提醒人们,要警惕科技“迷楼”可能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进而要求当代人追求简约的生活,在享受科技带给人的便捷的同时不为其所困,要活得简单而充实。作文主题深刻,但其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使得作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易于接受。
生活节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北岛曾经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娱乐化和功利化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北岛的一段话。这段话痛陈商业化、娱乐化和功利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粗糙,变得苟且,变得毫无诗意。材料中的两句话从逻辑关系上来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前句呈其“果”,后句析其“因”。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快”,它让人心越来越浮躁,从生活中删除细节。怎样才能打破这个悖论呢?陶潜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为此,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自己的心境,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时代的发展,并在这两者的博弈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这道文题有着较高的思辨性,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无论是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还是由此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的急剧变化,都是外因,它要发生作用还必须通过内因(人心)。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若写记叙性文章不仅要写出沦丧的细节,而且要将其沦丧的进程描画出来,从而昭示出事理发展上的某种必然;若写议论性文章,不仅要呈现细节沦丧之“状”,而且要剖析其“因”,预示其“果”,指出其“路”,从而给人以启迪。
【例文展示】
拨慢时光
一考生
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出于对一只莽撞的猫的“礼让”,放学骑车回家的我摔折了左手手腕。于是,在绷带的牵绊下,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慢了下来。
虽然只是左臂被吊上绷带,但走路时的平衡总是难以把握。写字的姿势也变得笨拙,早晨穿衣服的工作又回到了妈妈的手中——像是时光齿轮倒转,我又回到了以前牙牙学语的日子。一切简单的动作与过程都变得很慢,慢得有条不紊,慢得平心静气,一切事情都显得那么条理清晰。
我闲了下来,父母却加倍地忙了——早晨为我穿衣刷牙洗脸做饭,之后送我上学,路上再三叮嘱少动,记得吃药。中午我还没有到家,他们已经一遍一遍揭开锅盖,看看大骨头汤熬到了几成。他们忙里忙外,我却只能坐在桌前观望,等着他们擦干汗水,端出一盘盘喷香可口的菜肴。高中以来,我和父母相处的经历从未如此丰富,让我能够细细端详他们脸上的皱纹,和眼眸里流淌的爱。
晚自习结束之后,我不再像往常一样骑车回家,独行的时间变得特别充足。一个人等着红灯,一个人穿越街道,一个人看着身边的人群来了又走了……仰起头,星空正璀璨。陌生的北极星缀在天空,那是不属于闹市的风景。脚下的路有路灯照着,让我可以踏实地走;头顶的星星也未在灯光中隐去自己的光华,依旧闪烁着,昭示它们的存在——真是幸福得恰到好处。
在慢行中,我开始思考我的高考,思考着我人生中的第一场战役,想象着这一场必将到来的盛宴。高考,就像是一位素未谋面的神交者,在静静地等着我去赴一场神秘的约会。我不知道它长相如何,见面时又该如何交流,是否只要一个眼神便心照不宣……我第一次认真而且平静地想象着这位朋友,想象着我们见面的情景,想象着该为它准备些什么见面礼,好让它不对我失望……
痊愈后,再回忆起过去的这段时光,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手腕的疼痛与生活的不便,反而是感激。那断了的手腕为我拨慢了生命的时钟,让我的时间变得更丰满,更真切,更充实,更细腻。我的简单生活被时光均匀涂抺上了一层很富质感的釉质,每一个细节都被打磨得更立体,更值得回味。或许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面目,这才是人本该有的生活——人本该如行吟诗人一般认真与洒脱。
岁月总是在不停地流逝,生活却不应该只是步履匆匆而将一切细节删除——这是我的这段“慢生活”教给我的东西。
拨慢自己的时光吧,去慢慢生活,你会因此收获更多……
点评
一次小小的车祸,使得“我”的生活被突然“拨慢”——这一情节设计隐含着这样的深意:生活“慢下来”是多么不易!而就是这样一场车祸却让“我”收获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为丰满、更富质感、更细节化的生活。“我”因此发现了那些平素擦肩而过的风景,感受到了平时熟视无睹的情感,体味到“我”平常不屑一顾的幸福……“我”忽然有了这样一种感受:摔折了胳臂倒不是悲剧,悲剧恰恰是那些四肢健全、行色匆匆的人难以发现和体味一个因伤而退出快行者行列的人所发现、所感悟到的细节性的东西!这樣的情节设计堪称高妙,这样的描写角度堪称精巧,这样的立意堪称深刻!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中的年轻人“充了很长时间的电”,却“没充进去”,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年轻人茫然的表情中似乎写满了“怎么办”。怎么办?他的师长、父母、朋友或许可以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 请你选择上述角色中的一种角色,给年轻人写一封信,和他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和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目在审题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形式上,题目是漫画与材料组合型作文题,考生在写作时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即需要将这四格漫画中的夸張变形部分和强调突出部分按照漫画顺序加以理解。
漫画中的年轻人的“电量”快用尽了(图一),充了一宿“电”(图二),没充进去,他很困惑(图三),他看到地上放着一个很大的插头,明白了:他的“充电器”并没有连接电源,所以根本无法“充电”(图四)。可以得知,漫画原本揭示的道理是解决问题要找到根源。但这仅仅是漫画本身所表达的,还要依据文字材料将其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引申。
考生需要将漫画寓意联系文字材料,再结合当下现实生活进行立意。根据材料中“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这个关键句,可以知道本题意在引导考生着重关注现代人的“生存能量”问题,即:人需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充电”;充不进去“电”,要寻找原因,外因可能是“没有电源”,内因可能是不够积极主动、没有细心分析根源等。
将“充电”对应人生状态,就可以将其理解为“充实生活”“明确目标”“努力的状态”等。反之,没有实现“充电”,就是没有前行的动力、适合的方向、充盈的精神等。总之,考生要准确揭示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并给出明确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
在行文上,作文的论述重心应放在为什么没充进去“电”以及如何真正“充电”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因素,深入挖掘,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并提出解决办法。外因可以谈环境压力大、负面信息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给予个体的认可回报不足(没有“电源”);内因可以谈理想缺失、人生态度消极、价值观功利化、忽视精神世界的提升等(没去找“电源”)。解决办法可以谈树立积极面对人生、不断充实自我的意识,也可以谈要积极分析问题根源,寻找能量来源等。
在文体上,考生要注意文题中的书信体要求。它不只是在形式上有明确要求,对写信人的“身份角色”也有要求,也就是说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语气、语态及语言风格。
“宅生活”成为一种常态
疫情期间,“宅生活”成为一种常态。虽然旅游、餐饮、线下娱乐等行业受到较强冲击,但是受到政策加持和市场需求暴涨带动,以生鲜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宅经济”逆势大热,成为“战疫”中的一抹亮色。“宅经济”的异军突起,既为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也吹响了各行各业加速线上升级的号角。就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在线平台因为用户过载导致崩溃。有数字化平台在开工第一天就紧急扩容,满足超过1000万家企业近2亿上班族的需求;有电商平台和传统服务型企业互伸援手,“共享员工”的模式应“疫”而生。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5G商用加速推进、AI等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网络视频步入发展黄金时期,等等。
【素材析与用】
从学习到办公,从医疗到教育,从娱乐到消费,每个人都能在这段特殊时期感受到网络创新的便利、技术变革的红利。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人选择“宅”在家里。丰富多彩的“宅生活”,使人们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反过来看,疫情下的“宅生活”,是对人们接受新生活方式的一次尝试,也是对“宅经济”如何变得更加成熟的一次考验。
所谓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是指命题者或捕捉生活现象设题,或创设生活情境设题,引导考生感悟生活,反思生活,以此来考查考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思考与辨别,考查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生活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如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也包括人类所有的情绪变化、思想活动、性格态度等,范畴较广。无论是个人的生活还是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即个性化。因此,这类作文题非常注重考生写作的个性化表达——以与众不同的语言,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或写对生活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生活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学习、工作,从人们的所见所闻到所思所想。对于这个重要考查点,高考命题者其实着重考查的是考生对生活现象的感悟与思考。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材料以“水”“盐”设喻,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整个文题借“味”说理,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能够激活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文题启示考生,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的社会现实,个体应该以何种姿态融入其中,智慧生存。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与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北京卷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也努力体现了这一追求;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取材于生活实际,引导考生结合生活体验或社会现象提炼事例,使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江苏卷作文题“语言”关注日常生活,引导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发考生写作兴趣。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的“广场舞”“中华美食”“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关键词,江苏卷的“车与时代发展、观念变迁”,上海卷的“该不该预测生活”等,这些作文题均从生活取材,要求考生思考生活的真谛,就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感悟,呈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多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或考查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思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类的智慧为人们打开了一条条通向未知世界的通道,但同时又将人们圈进了无知昏聩的空间;人类的发明创造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又禁锢了人们的视野;人类的物质财富在一天天积累,但同时却一天天陷入了精神的荒原……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思辨类新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形象而富有哲理地揭示了人类的智慧、发明创造和物质财富带给人们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精神意识就是感知活动,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的目的则不是为了再去获得物质财富,精神活动本身就是目的,精神活动的功能可作用于生产物质财富,那是为了保证精神活动的进行,创造和攫取物质财富本身不是目的。当然,物质财富与精神活动本身不是对立的,物质财富的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强的精神活动条件。但当精神生活变成一种附加的存在,变成对物质性存在的一种补充与奖赏,精神沦为物质的附庸是对精神活动的贬低与否定,这就造成了精神与物质的长久对峙。据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更多考虑物质对精神的负面冲击。在作文时,考生可以借助形象的例子阐述抽象的道理。
【例文展示】
现代迷楼
一考生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建筑师代达多斯与其子伊卡洛斯奉命建造一座迷楼,以锁住牛头怪弥诺陶洛斯。然而楼成之后,父子二人亦被困于自己精心设计的迷楼之中。
这则故事正像一个隐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发明创造的原本为了方便自己的东西,很多时候恰恰会变成困住我们自己的藩篱。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常常帮助我们上天入地,驰骋太空。可是,这些高科技产品每每又似代达多斯所建的迷楼,困住了我们——多少俊男靓女贤士达人被囿于这一座座迷楼之中。
各种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悲剧不胜枚举。就拿当代人寸步不离的手机来说吧。手机原本是为方便人们彼此交流而发明的,可如今它却远远偏离了人们预设的轨道。那句充斥耳鼓的“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广告词,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天下我有”不假,但你拥有的其实是一个虚拟的“天下”,而其与现实世界渐行渐远。很多人可以为博得朋友圈中的一个点赞累死累活码字,却不愿对现实生活中的亲朋送上一个微笑。就连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聚餐这种增进感情的场合,如今也蜕变成“一起玩手机,顺便吃个饭”的“孤独的狂欢”。明明近在咫尺的人们,却非要用手机来交流,硬是让“天涯咫尺”拉成了“咫尺天涯”。芸芸众生亦如伊卡洛斯父子,深深陷入了自己打造的高科技的“迷楼”之中,日常生活完全被手中这方寸之物所掌控。
张中行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速度快了,诗意就少了。”君不见这个世界,哪里还容得下“慢慢走,欣赏啊”这样的闲情逸致和优雅从容?且看北京,供人们漫步行走观光赏景的胡同曾经是北京独树一帜的文化印迹,如今只能渐渐封存于人们的记忆里。从“有名的胡同三千多,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到“每周有一条胡同在消逝”,城市纷纷然改建,大街天天扩张,高楼大厦日渐拥挤……作为“慢生活”标志的胡同已被“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大街所取代。当现代人被困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目睹大街上人来车往行色匆匆,人们是否会悠然怀念起胡同里闲庭信步的恬静与惬意?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创造出一个怪人,却被怪人所钳制,最终失其所爱,丢弃性命。作者借此告诫人们:警惕科技“迷楼”!细思之,这座科技“迷楼”不仅困住了我们的生活,甚至会吞噬我们的生命! 而摆脱这一困局的要诀便是——简化生活,享受科技之便利,抵御其致命诱惑。日本家庭主妇山下英子倡导的“断舍离”便是助你摆脱科技困局的良方——理性对待内心的欲望,清理不合时宜的杂物,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简约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这样的理念能让我们在物欲横流、心为形役的世界里获得难能可贵的幸福感。
当科技能真正为人所役,而非人被科技所困,这便是这座迷楼的破局之时。
点评
这篇作文妙在以希腊神话中的“迷楼”比喻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困局,指出现代科技与“迷楼”之间的相似点——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亦给人们造成致命困扰。考生先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例,揭示了高科技和高速度的诸多弊端,再借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情节提醒人们,要警惕科技“迷楼”可能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进而要求当代人追求简约的生活,在享受科技带给人的便捷的同时不为其所困,要活得简单而充实。作文主题深刻,但其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使得作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易于接受。
生活节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北岛曾经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娱乐化和功利化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北岛的一段话。这段话痛陈商业化、娱乐化和功利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粗糙,变得苟且,变得毫无诗意。材料中的两句话从逻辑关系上来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前句呈其“果”,后句析其“因”。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快”,它让人心越来越浮躁,从生活中删除细节。怎样才能打破这个悖论呢?陶潜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为此,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自己的心境,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时代的发展,并在这两者的博弈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这道文题有着较高的思辨性,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无论是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还是由此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的急剧变化,都是外因,它要发生作用还必须通过内因(人心)。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若写记叙性文章不仅要写出沦丧的细节,而且要将其沦丧的进程描画出来,从而昭示出事理发展上的某种必然;若写议论性文章,不仅要呈现细节沦丧之“状”,而且要剖析其“因”,预示其“果”,指出其“路”,从而给人以启迪。
【例文展示】
拨慢时光
一考生
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出于对一只莽撞的猫的“礼让”,放学骑车回家的我摔折了左手手腕。于是,在绷带的牵绊下,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慢了下来。
虽然只是左臂被吊上绷带,但走路时的平衡总是难以把握。写字的姿势也变得笨拙,早晨穿衣服的工作又回到了妈妈的手中——像是时光齿轮倒转,我又回到了以前牙牙学语的日子。一切简单的动作与过程都变得很慢,慢得有条不紊,慢得平心静气,一切事情都显得那么条理清晰。
我闲了下来,父母却加倍地忙了——早晨为我穿衣刷牙洗脸做饭,之后送我上学,路上再三叮嘱少动,记得吃药。中午我还没有到家,他们已经一遍一遍揭开锅盖,看看大骨头汤熬到了几成。他们忙里忙外,我却只能坐在桌前观望,等着他们擦干汗水,端出一盘盘喷香可口的菜肴。高中以来,我和父母相处的经历从未如此丰富,让我能够细细端详他们脸上的皱纹,和眼眸里流淌的爱。
晚自习结束之后,我不再像往常一样骑车回家,独行的时间变得特别充足。一个人等着红灯,一个人穿越街道,一个人看着身边的人群来了又走了……仰起头,星空正璀璨。陌生的北极星缀在天空,那是不属于闹市的风景。脚下的路有路灯照着,让我可以踏实地走;头顶的星星也未在灯光中隐去自己的光华,依旧闪烁着,昭示它们的存在——真是幸福得恰到好处。
在慢行中,我开始思考我的高考,思考着我人生中的第一场战役,想象着这一场必将到来的盛宴。高考,就像是一位素未谋面的神交者,在静静地等着我去赴一场神秘的约会。我不知道它长相如何,见面时又该如何交流,是否只要一个眼神便心照不宣……我第一次认真而且平静地想象着这位朋友,想象着我们见面的情景,想象着该为它准备些什么见面礼,好让它不对我失望……
痊愈后,再回忆起过去的这段时光,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手腕的疼痛与生活的不便,反而是感激。那断了的手腕为我拨慢了生命的时钟,让我的时间变得更丰满,更真切,更充实,更细腻。我的简单生活被时光均匀涂抺上了一层很富质感的釉质,每一个细节都被打磨得更立体,更值得回味。或许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面目,这才是人本该有的生活——人本该如行吟诗人一般认真与洒脱。
岁月总是在不停地流逝,生活却不应该只是步履匆匆而将一切细节删除——这是我的这段“慢生活”教给我的东西。
拨慢自己的时光吧,去慢慢生活,你会因此收获更多……
点评
一次小小的车祸,使得“我”的生活被突然“拨慢”——这一情节设计隐含着这样的深意:生活“慢下来”是多么不易!而就是这样一场车祸却让“我”收获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为丰满、更富质感、更细节化的生活。“我”因此发现了那些平素擦肩而过的风景,感受到了平时熟视无睹的情感,体味到“我”平常不屑一顾的幸福……“我”忽然有了这样一种感受:摔折了胳臂倒不是悲剧,悲剧恰恰是那些四肢健全、行色匆匆的人难以发现和体味一个因伤而退出快行者行列的人所发现、所感悟到的细节性的东西!这樣的情节设计堪称高妙,这样的描写角度堪称精巧,这样的立意堪称深刻!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中的年轻人“充了很长时间的电”,却“没充进去”,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年轻人茫然的表情中似乎写满了“怎么办”。怎么办?他的师长、父母、朋友或许可以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 请你选择上述角色中的一种角色,给年轻人写一封信,和他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和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目在审题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形式上,题目是漫画与材料组合型作文题,考生在写作时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即需要将这四格漫画中的夸張变形部分和强调突出部分按照漫画顺序加以理解。
漫画中的年轻人的“电量”快用尽了(图一),充了一宿“电”(图二),没充进去,他很困惑(图三),他看到地上放着一个很大的插头,明白了:他的“充电器”并没有连接电源,所以根本无法“充电”(图四)。可以得知,漫画原本揭示的道理是解决问题要找到根源。但这仅仅是漫画本身所表达的,还要依据文字材料将其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引申。
考生需要将漫画寓意联系文字材料,再结合当下现实生活进行立意。根据材料中“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愈发严重和普遍”这个关键句,可以知道本题意在引导考生着重关注现代人的“生存能量”问题,即:人需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充电”;充不进去“电”,要寻找原因,外因可能是“没有电源”,内因可能是不够积极主动、没有细心分析根源等。
将“充电”对应人生状态,就可以将其理解为“充实生活”“明确目标”“努力的状态”等。反之,没有实现“充电”,就是没有前行的动力、适合的方向、充盈的精神等。总之,考生要准确揭示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并给出明确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
在行文上,作文的论述重心应放在为什么没充进去“电”以及如何真正“充电”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因素,深入挖掘,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并提出解决办法。外因可以谈环境压力大、负面信息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给予个体的认可回报不足(没有“电源”);内因可以谈理想缺失、人生态度消极、价值观功利化、忽视精神世界的提升等(没去找“电源”)。解决办法可以谈树立积极面对人生、不断充实自我的意识,也可以谈要积极分析问题根源,寻找能量来源等。
在文体上,考生要注意文题中的书信体要求。它不只是在形式上有明确要求,对写信人的“身份角色”也有要求,也就是说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语气、语态及语言风格。
“宅生活”成为一种常态
疫情期间,“宅生活”成为一种常态。虽然旅游、餐饮、线下娱乐等行业受到较强冲击,但是受到政策加持和市场需求暴涨带动,以生鲜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宅经济”逆势大热,成为“战疫”中的一抹亮色。“宅经济”的异军突起,既为化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也吹响了各行各业加速线上升级的号角。就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在线平台因为用户过载导致崩溃。有数字化平台在开工第一天就紧急扩容,满足超过1000万家企业近2亿上班族的需求;有电商平台和传统服务型企业互伸援手,“共享员工”的模式应“疫”而生。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5G商用加速推进、AI等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网络视频步入发展黄金时期,等等。
【素材析与用】
从学习到办公,从医疗到教育,从娱乐到消费,每个人都能在这段特殊时期感受到网络创新的便利、技术变革的红利。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人选择“宅”在家里。丰富多彩的“宅生活”,使人们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反过来看,疫情下的“宅生活”,是对人们接受新生活方式的一次尝试,也是对“宅经济”如何变得更加成熟的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