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列传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特种部队,人们很容易想起美国的绿色贝蕾帽、“三角洲”、“海豹”、英国的SAS、德国的GSG9等等,这些世界各国的精锐之师,以超强的战斗力、超常规的编制装备和神秘莫测的战斗行动,在世界战争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佳作”。
  
  美国陆军“游骑兵”部队
  
  在美国众多的特种部队中,“游骑兵”(又称突击兵或特攻队)是一支历史悠久、武力强悍的精锐部队,凭着不畏不惧的精神和毅力在各地执行“世界警察”的角色,并获得国际上的瞩目。“游骑兵”基本上属于轻型步兵,它可以运用各式交通工具迅速进入战区执行任务,因此往往在其他特种部队抵达之前,“游骑兵”就已经完成了任务。就如同代表“游骑兵”精神的座右铭“游骑兵,做前锋”(Rangers,lead the way)和绣着RANGER字样的黑色贝雷帽及飘带型臂章,一直是“游骑兵”荣耀与尊严的象征。
  


  “游骑兵”的历史起源较美国建国还早:第一批“游骑兵”部队是非正规军,曾在18世纪的法国与印第安人战争期间作战。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其部队指挥官为名的罗杰“游骑兵”。在整个20世纪,美国陆军不断在战时期间成立“游骑兵”营,但都在其后不久的时间内又解散他们——只有在下一次的冲突中才会发现又需要他们。现今的“游骑兵”是在1973年的以阿战争之后组合而成。美国陆军认识到在未来,为能快速部署至中东地区或其他战略要地,需要一种特别行动部队。这支部队必须有能力将营级空降突击的所有装备,全部空降至敌线后方。第75步兵团之第一营(游骑兵)在1974年1月于班宁堡成立,第二营则于10月份在华盛顿州的路易士堡成立。
  在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正义行动”中,美国将整个第75步兵团,即“游骑兵”部队投入战斗。这是1974年“游骑兵”部队恢复后执行的第三次任务。在继穗黑兰使馆人质解救行动失败和入侵格林纳达的加勒比海岛屿(1983年)失败后,“游骑兵”部队终于迎来了胜利。“正义行动”是“游骑兵”部队扩大后投入最大的一次行动,有3个营总计1500人参与其中。“游骑兵”部队是执行此次行动的特种部队——“红色特遣队”中的主力。
  12月20日凌晨1点,“游骑兵”扮演先锋角色,“游骑兵”第1营、第3营C连及团部连金色小队空降多里加国际机场,并迅速挺进至巴拿马市占领巴国防军的司令部。另一方面空降里尔哈托机场的第2营,第3营A、B连及团部连黑色小队就没有如此顺利了。他们遭遇巴拿马国防军猛烈的攻击。虽然在AC-130炮艇机的支援下,“游骑兵”迅速占领机场,但也有5名士兵阵亡。紧接着他们突击了南方的巴拿马特种部队——“山地部队”。由于该部队适逢休假,“游骑兵”部队仅遭遇了小股抵抗很轻松地解决了这支部队。美军经过一天的战斗,当晚即控制了巴拿马城,摧垮了亲诺列加的武装力量。在其后的两周时间内主要是抓捕诺列加。12月24日,巴拿马独裁者诺列加躲进了巴拿马的罗马教皇使者的府第。“游骑兵”包围并封锁了那处住宅,与美国安全部、梵蒂冈外交官一同,开始就诺列加的投降事宜进行谈判。1月3日傍晚,大约有1万人参加的反诺列加示威游行结束后,这位前巴拿马的独裁者走出了罗马教皇使者府第,向联合行动部队投降。随后“游骑兵”又担负起维持秩序及保护公共设施安全的任务。1990年,“游骑兵”返回其在佐治亚州班宁堡的驻地,虽然5名“游骑兵”阵亡,有近50名士兵受伤,但是毫无疑问,“正义行动”取得了完全胜利。
  


  在美国特种指挥部(SOCOM)的统筹之下,“游骑兵”常常与陆军特种部队,第82空降师,“三角洲”部队,海军“海豹”特种队,空军特种部队,甚至非SOCOM编制的海军陆战队武力侦搜队等单位联合作战。以特种部队先锋自诩的“游骑兵”深得美国政府信任,因此除了执行特种任务外,“游骑兵”也时常进行一般轻装步兵任务。在未来世界仍然将不断爆发各种冲突,身为“国际警察”先锋的“游骑兵”,依然随时准备远赴异邦作战。不论战争的是非成败,“Rangers,leadthe way!”这句话将永远深藏在每一位
  
  美国“三角洲”部队
  
  “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创立者美国陆军上校查尔斯贝克韦斯(Charles Beckwith)曾在1962年至1963年于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中服役,当他回到美国陆军后一直企求成立一个单位,其组织、构想和功能要与空降特勤队同样。在数年的长期争取后,这个新部队——名为第一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缩写为De,ta)——在1977年11月19日获正式认可。
  “三角洲”部队基地设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美陆军大型军事基地布拉格堡,大约有360名成员,分成A、B、C三个中队,然后再分成若干小队。各小队中还进一步分工,但五角大楼对此严格保密。“三角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影响到美国利益的恐怖活动,按照当时随处发生的这些意外而言是非常适时的需求。在其正式成立后,“三角洲”部队开始着手挑选与训练其人员,并顺利完成了几项任务。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学生”们闯入美国驻德黑兰的大使馆,挟持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人质,“三角洲”部队奉命解救被伊朗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人质,这次行动团遭遇沙暴等原因而失败。在伊朗的溃败导致美国特种部队内部相当深刻的反省。虽然这次失败的主因并非是贝克卫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队的缘故(这次行动让美国军事决策者意识到必须成立一只专门训练的航空大队来支援特种部队的行动,美国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应运而生)。“三角洲”部队在十年之后又返回沙漠参加海湾战争,为美国特种部队突击伊拉克内部作先锋,把他们快速行动的作战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与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共同合作,在伊拉克西部引导空袭以摧毁多部“飞毛腿”导弹发射架。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三角洲”部队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估计大约有10000名美国各种特种部队战士参战,“三角洲”部队仅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其真实的行动细节大部分还是保密的,其中可以确定的行动包括引导空袭,寻找并暗杀萨达姆、复兴党和共和国卫队的关键人物,破坏发电厂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截获伊拉克的通讯。2003年4月1日“三角洲”部队还在其他特种部队的支援下成功营救了美国被俘陆军列兵杰西卡林奇的任务。此次任务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公众对战争的态度。
  


  
  “海豹”特种部队
  
  凡举世界上著名的特种部队,美国“海豹”特种部队不得不提。媒体的渲染与优秀的战绩使“海豹”特种部队的知名度超越了世界上任何国家特种部队,其在训练方式与战术运用方面更成为多国特种部队的标竿。在越南战争、格林纳达、海地、巴拿马、阿富汗、伊拉克都有其身影。   “海豹”特种部队(SEAL)是英文中的海(Ses)、空(Air)、陆(Land)的缩写,其全称为美国海军三栖部队。这意味着“海豹”特种部队的队员不仅能执行水下侦察任务和陆上特种作战任务,还能以空降形式迅速前往战区,渗透敌后,往往在敌人察觉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任务。此外除了拥有先进的装备外,其严格训练亦是其他特种部队所无法相比的。因此每位通过严格训练的“海豹”队员,都会将胸前的“海豹”队徽视为毕生最高的荣耀。
  


  “海豹”特种部队成立于1962年,其前身是二战中的海军水下爆破队,当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搞水中侦察。越南战争是“海豹”特种部队迅速发展壮大的年代,其间“海豹”特种部队执行过包括突袭、侦察、暗杀等多种任务。近些年来“海豹”特种部队行动方式更加多变,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为转移伊军视线进行迷惑性的两栖登陆:1993年索马里摩加迪沙街道上的市区作战;以及2002年阿富汗山地中追踪“塔利班”政权武装分子、“基地”恐怖分子等行动。
  美国海军的“海豹”特种部队由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他们分成8个分队,总兵力约2000人。总的来说,每支分队各有其固定的作战区域。比如,基地设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三、五分队分别负责亚洲、中东及韩国的作战任务。东部沿海的二、四、八分队则将欧洲、南美及非洲作为其作战区域。其他的“海豹”分队也有各自负责的重点区域,如执行国内反恐任务等。目前“海豹”特种部队的任务包括侦察、协防、非常规战争、直接行动和反恐怖5项。
  
  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SAS)
  
  自从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1980年突袭伊朗驻英国大使馆之后,这支部队就成为了英国人眼中的神话。他们著名的徽章——带翅膀的匕首——让人们广为关注,与他们的信条——“勇敢者胜利”,共同表达了这支部队迎接各种挑战的决心。
  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SAS)成立于二次大战初期,在当时还有许多的“特殊”单位相继兴起。最早成立的是“L分队”,直到1942年10月该单位才增至390人,并且更名为第一空降特勤团。在多次的重组和一段时间的扩充后,一个SAS旅在1944年1月于苏格兰成立,包含2个英国团(1和2SAS)、2个法国团(3和4SAS)、1个比利时中队(后来的5SAS)和1个通讯中队。SAS经历了所有的沙漠战役,在意大利和欧洲西北部,因以训练精良的小队深入敌后独立作战,而建立良好声誉。
  1969年,北爱尔兰的局势突然动荡不安,SAS便开始一段与爱尔兰共和军的长期对抗。20世纪50、60年代反游击队战役已被反恐怖分子作战所取代,在扮演这个新角色时,SAS很快便发展出一套相适应的战术,特别是在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军(JRA)和爱尔兰国家解放军(1NLA)对抗作战的激励下,SAS所发展出的作战技巧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这导致了SAS不只是他国政府和特种部队咨询的对象,也直接参与某些“外国”作战行动。尽管如此,英国公众对SAS还是知之甚少。1980年5月之伦敦伊朗大使馆突袭战中,SAS以强硬的作战手法呈现在世界各国电视摄像机前,渴望英雄的世界传媒让SAS声名大噪。
  1980年4月30日,6名来自伊朗阿拉伯解放教义派民主革命阵线武装恐怖分子,他们配备了捷克“天蝎”式冲锋枪、勃朗宁自动手枪与苏制手榴弹,挟持了位干伦敦市王候门大道16号伊朗驻英大使馆内的26名人质(稍后4名人质因健康原因而被释放,人质数降为22名),恐怖分子要求释放被囚禁于伊朗境内的92名阿拉伯解放教义派同志,并将他们安全地运送到指定地点,若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被囚禁于使馆内的人质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些恐怖分子来自伊朗南部地区的胡齐斯坦省,反对霍梅尼对伊朗的统治。他们的要求被伊朗人坚决地拒绝。
  在警方的谈判专家与恐怖分子谈判的同时,SAS就策划好了这次突袭行动,并建造了一个大使馆的全尺寸模型供队员们进行演练,准备各种行动装备,其中包含了各种爆破装置,供突击行动时进行门窗爆破。进攻开始前的当天(5月5日)下午1点,使馆内传来了枪声。下午7时整,伊朗新闻联络官阿巴斯·拉法沙尼的尸体被抛出大门,恐怖分子威胁说,如果不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就每30分钟杀掉1名人质。形势相当紧急!到了当晚的19:07分,SAS得到了高层的行动许可。
  7时23分,行动开始,8名特勤队员从屋顶沿绳索下至阳台,迅速进行窗框曝破,强行进入大楼,并投掷催泪弹。行动非常顺利,除一名队员被绳索缠绕延缓了进入时机(这是依靠绳索垂降展开行动固有的危险性)。由于事先侦察得力,特勤队员在从二楼冲到三楼囚禁人质的电报室时将恐怖分子头目昂·阿里·莫罕默穗击毙。除看守人质的3名恐怖分子开枪杀死一名人质并打伤另外两人外,其他人质安然无恙。
  


  这次行动又被称为“猎人行动”,由攻击发起时起算,破门窗而入,接战、歼敌、救出人质、逐屋肃清、确认后全体队员撤离现场,一共只花了17分钟,没有任何人质疑SAS的行动效率与能力。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经典行动,因为BBC全程转播,而且以多机长焦镜头特写详细记录,成为全世界特种部队广泛研究的范例。
  
  “阿尔法”特种部队
  
  “阿尔法”特种部队是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为反恐而建立的。1973年,苏联一架“雅克-40”型客机在伏努科沃机场遭到4名武装歹徒劫持,机上旅客全部被扣作人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部联手采取紧急行动才救出了人质。这一事件在苏联造成了不小震荡,也引起了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当时,苏联正在全力准备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为预防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运动员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绑架后杀害的悲剧重演,同时应付苏联国内已经出现的恐怖主义苗头,苏联领导人决定尽快建立一支受过良好训练、并可在国内外随时用于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部队。
  1974年7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下达命守,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一支专门的特种小分队,专门担负反恐任务,这支反恐怖突击队最初被命名为A小组,它就是“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前身。组建之初,“阿尔法”特种部队只有30名成员,他们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年轻军官,且全部是通过了严格考试后才跻身这支精锐特种突击队的。
  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训练,“阿尔法”特种部队首次执行任务。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曝炸弹同归于尽。“阿尔法”特种部队奉命出击,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而且没有发生任何伤亡。“阿尔法”特种部队首次行动就干脆利落地完成了任务,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这支专门为反恐建立的特种部队后来却一次次卷入政治斗争和战争, 成为政权颠覆和政治镇压的“利刃”。1979年12月27日,苏联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调用“阿尔法”特种部队参加强攻阿明总理府的战斗,第一次真正地经受了“战斗的洗礼”。进入80年代后,随着反恐任务的加重,“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队伍逐步扩大。1981~1986年间,苏联发生了3起重大恐怖主义事件。但由于“阿尔法”特种部队的果断行动,恐怖分子无一次得逞。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阿尔法”特种部队编入联邦安全局。1993年10月,以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反对派聚集在议会大厦,与叶利钦分庭抗争。“阿尔法”特种部队被指派进攻议会大厦,但他们这次未发动攻击,而是力尽自己所长与大厦保卫者们展开了谈判,为他们提供了个人安全保障,促使几百名议员和普通公民主动撤出,避免了事态恶化和进一步流血。
  


  车臣战争爆发后,“阿尔法”特种部队又担起了反恐的重任。莫斯科时间2004年9月1日,30余名车臣恐怖分子突然占领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正在举行开学典礼的1000余名学生、教师和家长劫为人质。事发后,俄迅速调集部队处置,经过近52个小时的对峙,9月3日13时5分,当与恐怖分子商定从学校向外运送人质尸体时,突然发生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群开枪。为保护人质,隐蔽在周边的俄军立即予以还击,“阿尔法”特种部队冲进学校与恐怖分子展开激战,并炸开围墙,解救人质。双方一度处于胶着状态,战斗持续了近4个小时。至17时左右,大部分人质脱险,战斗基本结束。俄军完全控制学校后,展开一系列的善后救援工作。据俄媒体发布的统计数字,在这次事件中,至少有338名人质死亡,191人失踪,443人受伤。“阿尔法”特种部队等官兵10余人牺牲。俄罗斯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爆发突然,事件导致人质重大伤亡,举世为之震惊。此次事件中虽然大部分人质获救,但造成重大人质伤亡,整个营救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在俄罗斯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的处置中,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虽然英勇但没有成功运用过去曾使用的隐蔽接敌、多点突入、立体打击的战法,攻击没有形成波次,击毙或压制恐怖分子比较缓慢,使得一场本应“速战速决”的特种作战变成长达3小时的“攻坚战”,造成了人员的巨大伤亡,这主要是由手一线指挥官武力解决危机的思想准备不足,在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内,应急方案准备不充分,在恐怖分子引爆炸药、人质危在旦夕之际不得不出手造成的,此次事件给“阿尔法”特种部队留下了血的教训。
  
  以色列特种部队
  
  1953年,以色列开始着手组建了自己的特种作战部队,它的兵力都是从陆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具有特殊技能的训练尖子,然后将这支新成立的部队命名为以色列第101部队。到了1954年,以色列考虑战争和应付国内突发事件,制止内乱的需要,决定将第101部队与伞兵旅合并,改为第202伞兵旅。该旅主要由旅部和4个营以及其他支援部队编成。1967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第202伞兵旅又改和1第55伞兵旅。1960年以后,以色列使用特种部队作战颇为频繁,由应急作战转换为执行反恐怖任务。目前,以色列的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兵种,是一般任务部队的加强和补充,近年来在应付突发事件、敌后侦察、实施心理战、特工破坏、反恐怖等方面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76年7月,以色列特种作战部队突袭非洲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行动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行动。这次战斗在以军作战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在雅典被4名巴勒斯坦人和2名西德人劫持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机上242名乘客中有105人为以色列人,他们被软禁在机场候机大楼内作为人质。劫机者要求以色列在规定时限内将关押中的53名巴勒斯坦人送来乌干达进行交换,否则人质将被处死。以色列为救出人质,成立了以总理拉宾、国防部长佩雷斯为首的行动指挥部,由步兵伞兵司令肖姆隆拟制了代号为“闪电行动”的军事营救计划。
  4架以色列空军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从以色列秘密起飞,并乘着夜色秘密降落在了恩德培国际机场,而在事先他们也并未通知那里的地面控制塔台。以色列部队赶在午夜降临前一个小时悄悄降落在了恩德培国际机场。随后以色列人便驾着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和护卫的几辆吉普驶出运输机,径直驶往旧航站楼。乌干达人以为这是伊迪·阿明或是其他乌干达高官的车队。3组突击队员按预定方案分别扑向各自的目标,整个行动像事先演练得那样流畅,10分钟攻占候机大楼,20分钟解救人质,10分钟检查,12分钟返回飞机。从第1架以色列飞机落地到最后1架以色列飞机起飞返航,只有短短的53分钟16名劫机者被击毙,还有1名人质被误认为是恐怖分子而被打死。在总共103名人质中有3人死亡。在奇袭过程中,机场的乌干达部队也向以色列特种部队开火,并打死了以色列部队的地面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上校,而他也是这次行动中以色列军队唯一一名阵亡者(值得一提的是,约纳坦·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著名政治家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哥哥,后者曾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担任以色列总理)。作为对乌干达政权的对头肯尼亚(据信本次行动得到了肯尼亚的大力支持)的回报以及自身安全考虑,机场上的11架乌干达战斗机也被悉数破坏(这些飞机基本是乌干达空军的主力)。
  以色列特种部队这次长达3520公里的大胆行动,以他们的技能和智谋创造了现在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营救人质行动。佩雷斯得意地称赞这次“闪电行动”是前所未有的最远距离、前所未有的最短时间、前所未有的大胆作战。而乌干达总统阿明先是谴责以军打死乌干达士兵和炸毁飞机的暴行,之后却不由得赞扬说:“我作为一个职业军人,认为袭击非常成功,以色列特遣部队真是好样的!”
  
  德国GSG9特种部队
  
  德国GSG9特种部队系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的简称。1972年,巴勒斯坦“黑九月”组织从慕尼黑奥运村劫持并杀害了11名参加第20届奥运会的以色列运动员,其间巴伐利亚警方的解救行动完全失败,这一事件迫使国际奥委会决定停办这届奥运会,它留给德国政府难以忍受的耻辱感。因此,德国政府决定组建一支反恐怖特种部队,就是GSG9特种部队,其总部设在波恩以东3公里的奥古斯特,共有队员约350名,编成多个战斗组,它始终处于临战状态,战斗力极强,是一支闻名世界的老牌特种部队,代表作是1977年在索马里参加摩加迪沙机场反劫机战。
  


  1977年10月13日,联邦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飞往德国途中被4名恐怖分子劫持,机上共有87名乘客。被劫航班最后被迫降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途中,恐怖分子枪杀了1名人质。
  德国政府急调30名GSG9队员实施营救行动,他们追踪被劫持的波音737抵达摩加迪沙。这次行动由尤里斯·华格纳指挥,在英国空降特勤队和索马里部队的配合下,17日深夜,GSG9成员开始秘密接近被劫飞机。次日凌晨2点,为了吸引劫机犯的注意,先是索马里部队在飞机前方点燃大火,将恐怖分子头目阿卡其和另外的一名恐怖分子吸引到驾驶员座舱,GSG9行动小组趁机沿机翼爬到紧急出口旁边。2点07分他们强制打开紧急出口,并向里面投掷了闪光弹和烟雾弹,使舱内的劫机犯一时睁不开眼。这时,静候在前后机舱出入口的20名GSG9队员们立即冲进机舱。就在劫机犯还在揉眼睛时,GSG9手中MP5的子弹就让3名劫机犯脑袋开了花,另1名劫机犯则在重伤后被擒。整个行动前后只用了5分钟,所有的人质和机组人员均获救,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行动组的英雄们载誉凯旋回国。美国特种部队的军官对此曾称,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是一个不吝惜使用最先进装备的部队,其高超的行动技巧乃是对手无法比拟的。
其他文献
侦察兵往往被称为“军中骄子”,其职业决定了他们在未来战争中必须比一般的军人担负更为艰巨的任务、面对更为凶险的战场环境和更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每名求侦察兵部必须具备一流的军事技能和绝佳的心理素质。我军一支被誉为“英雄侦察连”的某部,从未来实战出发,用一种超常规的训练方式,从体能、技能、智能等方面磨炼官兵意志,提高他们生理、心理耐受力的极限。初秋时节,记者有幸来到这支部队的训练场,用镜头捕捉了他们精
期刊
2004年9月22日,经过4年大修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率领8艘水面舰艇,开始远航训练,他们将最终抵达大西洋东北部,并在那里按照海军战斗训练计划实施战术演练。这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大修后的首次航行,也是俄罗斯海军自1995~1996年远航至地中海后的又一次远洋训练。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从2000年11月开始,就一直停泊在摩尔曼斯克的港口,进行为期4年的大修。由于
期刊
2005年6月28日,35个国家的160余艘战舰和船只聚集在英格兰南部朴次茅斯港附近的索伦特海峡,参加特拉法尔加海战200周年纪念活动。在1805年的那场海战中,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指挥英国海军舰队,击败了拿破仑领导的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舰队。隆重的庆典加上盛大的聚会,来自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埃及甚至印度的战舰列队,依次向英国女王致以最高的敬意,女王的脸上洋溢着往日大英帝国的无限荣耀。  
期刊
他们救人、他们突击、他们突然出现在战争需要的任何地方,他们就是特种兵;他们总是被派往执行最艰难的任务,他们总是出现在环境最极致之地,他们总是在历史大潮的最高浪尖上冲浪。所以,他们的事迹屡屡成为电影电视青睐的主题,他们也成为谋杀菲林的“罪魁祸首”,而这些反映特种部队的电视电影,最终总能轻易地赢得观众的心跳、悸动、震撼与同情。    最人性 《拯救大兵瑞恩》——战争废墟上盛开的人性之花      简介
期刊
AH·1虽然一开始是作为“过渡方案”发展的。而且至今已服役近40年,但仍有很光明的发展前景。它的最新型号AH·1Z“祖鲁眼镜蛇”以现役的双发动机AH·1W为基础,结合了大量新技术,是适应21世纪战场需要的“眼镜蛇”AH·1Z甫一问世,就得到国外买家的关注,如土耳其和中国台湾等。  AH·1Z与AH·1W相比,在旋翼、航、空电子;动力等方面进行了大范围的改进,尤其是航电系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可
期刊
巴林    巴林空军成立于1976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发展。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巴林曾有购买8架AH·64A“阿帕奇”及450枚AGM·114“海尔法”导弹的计划,但由于经济原因,实际采购了8架AH·1E“眼镜蛇”(1994开始交付)及6架TAH·1P教练机。另一批16架AH·1E于1997年7月交付。这些“眼镜蛇”部署在第8和第10飞行中队。据称其中的12架AH·1E
期刊
一战后德国热衷火箭炮的研究    中国人发明的火箭武器经波斯人传到欧洲,在19世纪欧洲各列强的战尹中得到成功运用。德国现代火箭的先驱赫曼·奥伯泽和戈达得从1910年就开始进行火箭的基础研究。一战后,德国尽管经历了政治动乱、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研究火箭的执着。1925年,奥伯泽和戈达得继续固态火箭的研究;1928年,弗利兹·冯·欧佩尔把火箭技术用在他的“欧宝”汽车上;1929年,火
期刊
由我国北方工业总公司研制的PLZ-45自行榴弹炮系统,是我国新一代大口径自行压制身管火炮系统,具有反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射程远、火力猛、机动能力强等特点。其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目前世界先进的水平。而作为完整的火力系统,FLZ-45的整个体系配备相当完备,技术也相当先进。  该系统由45倍口径身管的远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大威力增程炮弹、先进火炮射击修正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和各种后勤支援车辆等部分组
期刊
石油钻井平台上安装海基K波段雷达      美国导弹防御局的海基X波段雷达(SBX)将被安装到一座经过改进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这座石油钻井平台位于得克萨斯州秆珀斯克里斯蒂湾。雷达安装完毕并进行海上测试之后,今年9月,它将参加在加利福尼亚南部海域举行的演习,12月份到达位于阿拉斯加的埃达克母港。SBX能够显著提高美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目标跟踪能力和诱饵识别能力。尽管对SBX有着浓厚兴趣,美导弹防御局
期刊
205型常规潜艇    205型潜艇是德国战后建造的第型潜艇,由霍瓦兹造船厂于1966年建造,数量只有2艘,带有试验的性质。舷号分别为U11和U12,于1968年和1969年服役。潜艇采用非磁合金钢建造,潜深达到159米。随着时间的流逝,这2艘潜艇已经另做它用,继续发挥余热:U11艇1988年改作靶艇;U12艇改作声纳训练205型潜艇水上排水量419吨下排水量450吨;艇长43.9米,吃水4.3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