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充满“灵性”的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kang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大诗人韩愈的《芍药歌》里有这样一句诗:“娇痴婢子无灵性,竟挽春衫来比并。”其中的“灵性”是聪明的意思,整句诗是指:韩愈钟爱芍药,他认为丫环们没法同芍药花相媲美。我们要建立有“灵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我们把“灵性”用在历史课堂上,当然不能单单指聪明了,它应该是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既不是指背书的有效性,也不是指惟分数的有效性,更不是指教师讲课的有效程度,而是指历史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关注和注重学生。教学有效性首先是针对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师教得是否有效,也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漂亮,而是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没有学到什么、是否能够保证学生有质量地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亚夫教授强调:教师的讲不能伤害到学生的学,因为讲就不知不觉地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但并不是说教师不能讲,离开教师的课堂那还能叫历史课吗?充其量只能称为自习。那教师到底怎样处理教材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知历史问题,在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进而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这也是课改的目的所在。
  现以人民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三节《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为例,对历史教学有效性进行粗浅探讨,敬请指正:
  
  一、点清本节三维目标,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
  
  要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分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三个层次,并且层层递进;使学生了解过程的处理与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生学会审视外交政策体现着国家利益,能体会出改革开放对中国外交的推动力,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引导学生借助导言、图片及已有知识,在自学能力上有所突破
  
  要以前两节中国外交背景、外交成就、意义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及内容的掌握。对于后两个目录——“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因教材条理清晰,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人民版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并由此对新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地位的原因及影响加以探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体会,集中反映疑难问题,由教师协同组长解决
  
  通过这种形式主要是使学生独立发现自己究竟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稀里糊涂的没有掌握好或没有掌握住,与其他同学相比,自身有哪些优势或不足,进而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这比教师一天到晚强迫其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有些问题教师必须加以指点,有时一味的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其实就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愚蠢做法。比如中国积极参与到联合国的外交活动,除了体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外,其核心因素是国家利益。再如历史上中俄两国刀兵相见有之,亲密无间有之,其分分合合原因何在?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指点,否则学生根本无法掌握。
  
  四、以课本为基础,适当添加时事材料,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本身就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忆,如果教师单纯地就史论史,那么不仅学生难以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会使历史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此同时,历史教材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具有很大的滞后性。
  这个缺点在本课中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了:课本教材仅涉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到2001年左右的历史,2001年以后的情况基本没有涉及,如果我们在讲授中只讲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会由于与现实联系不大,从而缺乏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在讲授本课的时候适当地加入了当前“金融危机”、全球各国应对“甲流”等时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学生了解了历史的“趣味性”,更使学生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和把握。
其他文献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是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部分对中学生作文的要求,意在强调鼓励个性化的表达,激发创新精神。然而部分学生对个性写作的理解有偏差,以为写作是自己的事,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有感而发”就行,“我手写我心”,完全不考虑受众(读者)能否读懂这篇文章,导致诸多弊病的产生。  语言失范现象日趋
期刊
一、《周易》常用比喻的手法来指示人事的吉凶    它的比喻和一般比喻有所不同,一般比喻有特定的被比喻的事物,而且多数是与做比喻的客体事物同时出现于文中;而《周易》的比喻多数没有特定的被比喻的主体事物,当然不出现于文中,仅仅描述取做比喻的客体事物而已,因此,可以应用在许多人事方面。这实有类于象征。  例如《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乃比喻人们的战争双双都有所损伤。  《小畜》:“密云不雨,
期刊
初中地理中经纬网的教学是一个重难点。原因是这个教学内容太过于抽象,初一学生空间观念不强,而且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接触到,无法理解。其次,是知识层次的问题。学生对球体的抽象思维还停留在直观生活的印象中。所以,学生接触到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都感到非常难。部分学生存在畏惧的心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从教以来,我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果不明显,在讲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很多农村小学,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农村学生大多没有外出旅游的经历,从小到大见到的都是自己周围的这些事物,跟  外面世界接触比较少,加上可阅读的课外读物甚少,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知识面当然就不广。   二、家长不够重视。许多的农村家长自己文化不高,再加上忙于干活,根本
期刊
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但“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并认为散文最足以“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背影》是一篇回忆抒情的散文,虽然只有1500多字,但它的公开发表,使许多人久久传颂,并把它永远和朱自清这个人凝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体。《背影》一文的动人之处在于真实情感的表现。  选入中学课本的朱自清的散文还有《荷塘月色》、《绿》、《春》
期刊
新课改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应该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幸福。什么是学生的幸福?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应该就是学生的幸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充满快乐和神秘地不确定性开放,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一、运用“期望心理”,给学生以被赏识的希望    运用“期望心理”,可以增强学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这套新教材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质。新教材的实施已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旧观念转到新观念,促进教师成长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
期刊
在学习二次根式时,经常会遇到二次根式的化简,因此弄清a2=|a|=这一性质,就有利于正确无误地化简二次根式。对于a2化简的教学,关键在于弄清a的条件,然而条件的给出却是多种多样的。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具有明显的条件  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有的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明显的条件,可根据指明的条件运用a2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明显的条件主要有下列几点:  1、带有范围的条件  例
期刊
在生物学教学中,把握生物学的思想,如类比、归纳、层次结构等思想,可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然而,这些思想在教材中往往不是特别地提出来加以说明的,而是隐含在教材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关键。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掌握这些思想,对生物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中学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思想作一些简要分析。   一、类比思想。教材中处处都贯穿了类比的思想,有对一些理论的比较,如“用进废退学说”与“自然选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情境”教学不是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