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显,大学生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随之日益明显。根据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调适方法,促进大学生平稳、有效地就业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大众教育的实现,使高等教育走出了“象牙塔”,由“少数人特权”变为“多数人的权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有145万,2003年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280万,2005年达338万,2006年达到了40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择业心理上产生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心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
一、择业心理的错位
(一)认知心理误区
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大学生拓宽了择业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大大激发了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在择业时,一部分毕业生表现出对自我的不信任,不敢向用人单位显示自己的优势,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结果让人觉得没有多大能耐;另一部分毕业生自吹自擂,在招聘人员面前把自己吹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样反而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和不信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名校毕业生,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对就业要求相对较高,以至于期望值超过现实可能和自身的条件,求职表现出自命不凡,自负自大的心态,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中挑来挑去,有的就造成失误,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很可能会失去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情绪心理误区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失业、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常使他们难以取舍、忧心忡忡、无所适从,表现出焦虑情绪。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恐惧: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某种可怕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求职屡遭挫折后,产生了恐惧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学生低估了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过度自卑,会使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自傲:是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一种心理现象。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具体表现为面试时随意迟到、态度傲慢,缺乏谦虚、尊重他人的品质。因而在择业过程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则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脱离实际,怕吃苦,不愿到墓层和艰苦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若巨大的反差。
挫折:当代大学生由于一直固于校园,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找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急躁:急躁是一种不良心境,和冷静是对立的,其主要特征是情绪高涨或低落。大学生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以前,普遍都有急躁心理。一部分学生在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这种急躁的心理,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常常会引起异常的生理反应,出现头痛、头昏、消化紊乱、心慌、睡眠障碍等躯体化障碍,有时还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嗜烟、嗜酒等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顺利就业,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违纪违法。
(三)社会心理误区
功利心理: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现今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过分强调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要的追求。收入、待遇、住房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职业选择的标准是“三高”、“三点”,“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三点”即工作名声要好一点、牌子要响一点、管理要松一点。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交往中因群体行为的影响或压力而放弃自己的观念与主张,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些大学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对于择业,受到追求热门职业和热门地区这种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热衷于沿海开放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外资与合资企业,不愿问津边远地区、农村以及清贫的职业。结果造成大城市“人满为患”,人才过于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金融、通讯等行业。这种盲从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择业难”。与此同时,他们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于是在择业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就业趋向上。“事事与人攀比”,结果让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最终迷失自我。
依赖心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中留下了“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出门靠朋友”的陈旧观念。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毕业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求职,他们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依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并往往成为择业的又一绊脚石。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大众教育的实现,使高等教育走出了“象牙塔”,由“少数人特权”变为“多数人的权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有145万,2003年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04年达280万,2005年达338万,2006年达到了40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择业心理上产生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心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
一、择业心理的错位
(一)认知心理误区
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大学生拓宽了择业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大大激发了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在择业时,一部分毕业生表现出对自我的不信任,不敢向用人单位显示自己的优势,低声下气、唯唯诺诺,结果让人觉得没有多大能耐;另一部分毕业生自吹自擂,在招聘人员面前把自己吹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样反而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和不信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名校毕业生,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对就业要求相对较高,以至于期望值超过现实可能和自身的条件,求职表现出自命不凡,自负自大的心态,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中挑来挑去,有的就造成失误,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很可能会失去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情绪心理误区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失业、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常使他们难以取舍、忧心忡忡、无所适从,表现出焦虑情绪。这种焦虑,使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恐惧: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某种可怕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求职屡遭挫折后,产生了恐惧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学生低估了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过度自卑,会使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自傲:是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一种心理现象。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具体表现为面试时随意迟到、态度傲慢,缺乏谦虚、尊重他人的品质。因而在择业过程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则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脱离实际,怕吃苦,不愿到墓层和艰苦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若巨大的反差。
挫折:当代大学生由于一直固于校园,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找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
急躁:急躁是一种不良心境,和冷静是对立的,其主要特征是情绪高涨或低落。大学生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以前,普遍都有急躁心理。一部分学生在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这种急躁的心理,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常常会引起异常的生理反应,出现头痛、头昏、消化紊乱、心慌、睡眠障碍等躯体化障碍,有时还会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嗜烟、嗜酒等等。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顺利就业,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违纪违法。
(三)社会心理误区
功利心理: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现今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过分强调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要的追求。收入、待遇、住房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职业选择的标准是“三高”、“三点”,“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三点”即工作名声要好一点、牌子要响一点、管理要松一点。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交往中因群体行为的影响或压力而放弃自己的观念与主张,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有些大学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对于择业,受到追求热门职业和热门地区这种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热衷于沿海开放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外资与合资企业,不愿问津边远地区、农村以及清贫的职业。结果造成大城市“人满为患”,人才过于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金融、通讯等行业。这种盲从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择业难”。与此同时,他们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于是在择业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就业趋向上。“事事与人攀比”,结果让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最终迷失自我。
依赖心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中留下了“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出门靠朋友”的陈旧观念。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毕业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求职,他们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依赖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并往往成为择业的又一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