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是无情物化作细雨更润心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流程,以及教学用语的实际功能来说,课堂教学语言一般可以分为导入语、描述语、提问语、点拨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另外,体态语也应视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学语言,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补充、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常能产生“妙不可言”、“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效果。
  1. 充满激情的导入语能让学生先入为主
  新课伊始,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导入语应该充满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我在教学《曹刿论战》一课时,先揭示课题后,以充满阳刚之情的语气导读:在我的心目中,战争的场面是激烈的,战士们是勇敢善战、坚强机警的代名词,可是本课的战斗是在哪交战呢?又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本课中写的是谁与谁的战斗?结果怎样?学生的心弦一下子被抓住了,自然产生阅读的急切欲望。
  2. 抑扬顿挫的描述语能让学生身临其境
  教师课堂教学时描述性语言同样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抑扬顿挫地抒情,时而渲染诗情画意,拨动学生心弦;时而振奋人心;时而深沉悲怆,催人泪下。这些富有文采与情感的语言,总是能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与共鸣,于不知不觉中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如教学《享受生活》时,先播放桑兰比赛、获奖时的镜头,再现她轻盈、优美的动作,让学生具体感受桑兰跳马成绩的优秀。继而教者以舒缓的语调描述:桑兰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是我国女子体操队最优秀的跳马选手。如此优秀出色、运动事业前程似锦的17岁少女,在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上意外从马箱上摔下,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稍作停顿后语气转而激昂)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未使桑兰悲观绝望,她以顽强的毅力微笑着承受一切!请找出有关语段感情朗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艺术自然地将学生由桑兰引入海伦· 凯勒。学生自然深受感染,心灵受到震撼,语言得到训练。
  3. 准确适时的引导语能让学生"百家争鸣"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体会主要是运用表象(也运用概念、掺和情感)达到心领神会;体验主要运用情感(也运用表象和概念)达到涵咏体悟。前者主要是思维的过程,后者主要是情感的过程。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体会、体验的东西很多。例如,“体会这一段的意思”“体验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主人公当时所处的情境”等等。存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学生体会、体验的“虚化”现象,让体会、体验落到实处。课堂上,有的教师也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和体验,但引导不得法,要求不明确,常常存在着“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的现象。我想,在语文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停留在体会和体验的层面上。只不过是“读懂”课文而已,或者说,只不过达到了“准理解”的水平。语文教学还应让学生把体会、体验的东西外化为语言文字,这就是认识、情感向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转化,也是内容向形式的延伸,理解向表达的转化,这就是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而且能够准确的理解教师的提问,拓宽学生的思路,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让课堂问题的回答“百花齐放”。
  4. 胸有成竹的训练语能让学生练有效果
  由于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上的主要活动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所以训练也是必要的。字,要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写好,需要训练;书,要一句一句地读,一遍一遍地读好,也要训练;说话,要一句一句地说;文章,要一句一句地写,都要扎扎实实地训练。一遍不行,三遍、五遍,反复多遍,自然熟能生巧。诚然,训练不是单调的重复,机械的反复,练有目的,目的要明确;练有要求,要求要严格;练有方法,方法要得当;练有效果,效果要落实。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应慢慢灌输、慢慢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润心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能力、兴趣、方法、習惯、情感、态度、行为等等,因而是综合性的。准确的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培养。语文教学重在情感熏陶,精神陶冶,但不管是情感熏陶,还是精神陶冶都要以语言感染为基础。因为语言感染能让学生做到目中有人,语中有情,以人为本,以情动人。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达到了润心细无声的效果。
其他文献
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涉及的地理知识多,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我把讲解内容分为三部分。  首先,复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其次,再分析教科书上图1.2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分析图1.23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都会涉及两个变量 :时间和空间。为了讨论方便,先要确定其中一个变量,分析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分时段分区域地进行观察,全方位动态地掌握整个变化过程。  ㈠ 先分析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昼夜
期刊
1. 说教材与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做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的特性和功能。冰箱和洗衣机是幼儿常见的家用电器,为此我选择了小班《科学》下册:《冰箱洗衣机真能干》这一教学内容来教学,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认识了解冰箱和洗衣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
期刊
高二学生学完《数列》一章后,经常遇到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不知从何入手。下面通过一道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的探究过程,给出一种较通用的方法(先用不完全归纳法猜出通项公式;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通项公式)。来帮助高二学生进一步的学好《数列》。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经济腾飞,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越显得重要。因而,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地应担当起中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重任,使学生善于说话,乐于交际。  【关键词】口语交际重要性;忽视培养; “说话”要求;口语训练形式  叶圣陶先生早年写过一篇《说话训练》的文章。他把口语交际这件事看得极其重要,提出中小学毕业生往往有“羞涩不肯开口,开了口又
期刊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 有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 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 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 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
期刊
作业是教学中所必须的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不够合理,有些作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学生疲于应付,成了学生的负担。  1. 作业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通过与班中学生的座谈及对作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我发现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要问题有:  1.1 作业内容单调,缺乏典型性。抄单词、词组,课文,做练习册,这样的作业布置全凭教师一张嘴,学生埋头做。布置的作业量有差异,但内容枯燥无味,学
期刊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对课堂教学的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而忽视了教学质量。体育新课程倡导主体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 传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中考试卷中的短文填空题型,从类型,特点多角度进行分析,并研究制定解题策略。让学生通过储备词汇,搭建网络;掌握语法,规范表达;理解语篇,前后照应,在应考训练中加强一些技巧的训练。并制定复习方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觉到做题能力又有了长足的提高。  【关键词】类型;特点;策略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入手。  1. 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课堂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小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