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究竟从哪里来?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到“轰隆隆”震耳欲聋的雷声,你感到害怕吗?雷电可是大自然最惊心动魄的景象之一,特别是那些光华夺目、划破长空的闪电。
  世界各地平均每小时要下1800~2000场雷雨,每秒钟发出100次闪电。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有声有色的雷电并非虚张声势,它确实威力无穷。1975年,一次强大的闪电袭击了津巴布韦乌姆塔利城附近的一座茅屋,一下子击毙21人。在美国,平均每年被雷电直接击毙的人数超过125人,还有3万幢房屋和建筑物被摧毁。雷电常常是伴随狂风、暴雨、冰雹而来,还会劈坏树木、造成火灾、干扰无线电通信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8世纪以前,流传着许多关于雷电的神话。人们对雷电究竟从何而来还一无所知,连少数科学家都以为雷电是毒气在空中爆炸。第一个揭穿雷电秘密的是美国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在研究静电学时发现,空中的闪电与实验室的摩擦生电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了证实这一点,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准备了一只用木条和丝手帕做成的大风筝,在风筝顶端缚上一根细铁丝,并把它与放风筝的麻绳连在一起,绳末系了一段不导电的绸带,以便抓握,而在麻绳与绸带之间再系上一把铁钥匙。当雷雨来临时,富兰克林带着小儿子奔向野外,顶着狂风暴雨把风筝送上高空云层。一会儿,麻绳被淋湿,变成良导体,随着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筝和绳索全都帶了电,麻绳上原先披散的纤维都奇妙地直立起来。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儿发麻,他兴奋地把手指挨近那把铁钥匙,立刻就有电火花向手指飞来。这些现象与实验室中带电物体的性质完全相同,原来闪电不过是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
  其他各国也有不少人做了类似实验,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和朋友利赫曼教授,各自把装在室外长铁杆的一端引进实验室内,制成“测雷机”,多次观察打雷时发出的电火花。在1753年7月26日的一次雷雨中,一个拳头大小的球状闪电落到利赫曼头上,将其击毙。这是人类在探索雷电之谜道路上付出的惨痛代价。
  闪电和雷鸣总是一起出现,但是打雷不一定就会下雨。人们通常把能制造雷电和雷雨的乌云叫做雷雨云。
  通过大量探测,科学家知道:在雷雨云积极发展时,云体会开始带有大量电荷,而且总是在云体上部集中正电荷,云体下部集中负电荷。由于电的感应作用,又使雷雨云笼罩下的地面带有正电。这样,在云的上下部之间、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就会形成强烈的电场。随着电场两边电位差越来越大,正、负电荷间将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并激发空气发光,这就是闪电。每次闪电的电流可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培,温度高达两三万摄氏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出五倍。在狭窄的闪电通道中,空气被突然剧烈加热,迅速膨胀,然后空气体积又陡然缩小。空气由此发生振动,造成了轰隆隆的雷声。
  可为什么雷雨云会带电呢?为什么雷雨云中的电荷总是呈上正下负的分布呢?自富兰克林揭示了雷电的本质之后,无数科学家为查明雷电之源绞尽脑汁,提出过许多种解释。我们可以把这些解释大致归为三大类:第一类认为,雷雨云吸附了空气中的带电离子而起电;第二类认为,云粒子受到外界电场感应,因为即使在晴朗时,大气也存在电场;第三类认为,带电云层是由于云粒子间的相变、摩擦、破碎等机械作用或云粒子的化学变化形成。
  一位植物学家的意见也很有趣,他认为雷雨云中的电荷是由地面上的绿色植物产生的。树叶和青草会向大气分泌大量带有挥发性的有机物质,如芳香油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物质会分解出正离子,并在云表面形成电荷。为了证实这一假说,他计算出了植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里所含的能量,其结果恰好等于地球上雷电释放的能量。他的第二个理由是:雷电发生在生长植物的地区。最强烈的雷电大多发生在热带森林上空,而在沙漠或两极这些不毛之地,几乎不出现雷电。在温带,随着春天大地上一片新绿的来临,雷雨季节也一起到来;叶落草枯的秋冬,雷电也就销声匿迹。
  不过,大多数科学家还没能接受这一观点。他们更相信云层带电是水蒸气微粒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和空气发生摩擦导致的。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尽管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大相径庭的假说,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一种假说能完美地说明雷电的起源。
其他文献
横着走  虾问螃蟹:“螃蟹螃蟹,你为什么要横着走路?”  螃蟹答:“我有这么多脚,我怕会踩到自己的脚啊!”  抄着抄着就全都会了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每次作业都不写,第二天来学校就抄作业,每次考试都作弊。  一次,大考抓得严,他没法作弊。正当我们准备看他笑话的时候,成绩出来了,他竟然名列前茅。  我问他:“为什么考得这么好?”  他平静地回答:“没什么,抄着抄着就全都会了。”无痛拔牙  爸爸说:“小
人造革、人造毛、人造鸡蛋、人造雪花、人造心脏……这些早已不是新闻,如果你以为“人造”仅止于此,那你就错了。进入2015年,科技界最新出现的人造产品,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造流星  每当看到流星划破夜空,人们都会赶紧许个愿,生怕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很快,我们也许就可以随时随地邂逅一颗“流星”了。  2015年初,日本大学理工学系副教授阿部新助率领的研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标点符号,细心的人会发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格外“心仪”的某个标点符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标点符号可以反映出每个人的不同性格。  喜欢用句号的人做事果断、干净利落。这种人通常比较刻板老套,给人一种无趣的感觉。另外,他们通常是“技术控”,喜欢最新的高科技产品。  喜欢用逗号的人大多人缘好,乐于助人。学生时代不少人被老师批评写文章“一逗到底
贝思·穆恩是一名摄影师,她喜欢拍摄大自然中各种美丽有趣的景物。不过,她最喜欢拍摄的还是树木,这可能源于她童年时的记忆。小时候,穆恩非常喜爱一棵高大的橡树,在它的枝丫上,穆恩度过了许多美好的午后。当她爬上大树的顶端,别有洞天的美妙风景呈现在面前时,她领略到了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妙和壮观,同时也对树木抱有了深厚的感情。  可是许多年后,当穆恩再次回到家乡时,那棵树却早就被人砍掉了,这让穆恩在失落的同时又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头狗熊。”我说。  “为什么?”  “因为人们总是认为狗熊笨拙、麻木。”  “所以它和你有什么关系?”  “想象一下,你是一头在森林里快乐撒欢的狗熊,闲来没事刨一刨土坑,刮一刮树皮,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你真的了解狗熊的生活习性吗?”  “这不是重点。”我继续说道,“它快乐地在森林里东奔西跑,时间对它来说没有意义,外界对它来说也没有意义。而有一天,快乐的狗熊在一片湖泊
“保護区”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对某些特别重要的物种加以特殊保护而划定的区域,由于这一标准定义和日常经验,大众对于保护区的印象是严肃、敬畏和无止境的疏离感,似乎难以完全融入这濒危肃然的气氛。然而在英国,有一个特殊的保护区,以其源自格林童话的绝妙创意,配合层叠深邃的丛林环境,惊艳地闯进了人们的视线。  它叫“小矮人保护区”,由小矮人玩偶狂热收藏者经营,为那些住在森林里作为装饰使用的玩具小矮人提供一个广袤的
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捕鸟猎犬,这只狗很特别,它能在水面上行走。  一天,猎人邀请朋友出去打猎,以便向朋友炫耀自己的猎犬。没过多久,他们就打中了几只野鸭,野鸭落在水里,猎人命令猎犬把野鸭叼回来。只见猎犬在水面上行走如飞,眨眼的工夫就把野鸭叼回来了。  猎人希望听到朋友对猎犬的赞美,朋友却无动于衷。终于,他忍不住问朋友,有没有注意到他的猎犬有什么特别之处。朋友答道:“是有点特别,你的猎犬竟然不会游泳!”
2013年6月28日,英国利兹市某大学哲学系期末考试。  题目:请比较说明《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和电影《007》中英国特工“007”的经典台词“邦德,詹姆斯·邦德”之间的辩证关系。  盯着考卷,考生们一个个欲哭无泪。然后,抗议声、咒骂声就响彻了整个考场。监考官看到情况不妙,赶紧开溜。  看着令人瞬间崩溃的考题,学生们唯有祈祷上帝他老人家能显灵帮他们一把了。  2010年7月,英国伦敦市某
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有一个仅有5万人口的小城阿尔勒,按照我国的标准,充其量是个四五线城市,称之为小镇更为恰当。就是在这样一个“豆粒儿”大的地方,却有着无数的历史遗迹和著名艺术家曾经生活过的痕迹。目前,阿尔勒的成年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是从事文化和考古的艺术工作者,每年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节在阿尔勒轮番举行,满满都是文艺范儿,也难怪人们把“文艺小镇”的美誉给了阿尔勒。  阿尔勒是个有着近3000年历史
妈妈的掌心又厚又粗。  从小,妈妈会比着她粗粗的掌心对我说:“阿祥,这条叫做‘生命线’,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是男生还是女生,是健康还是有缺陷,老天爷都会公平地给每个人!”  妈妈的道理很深。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说的是她的生命线,这是她多年来鼓励自己的话。  妈妈八岁离家,更准确地说,妈妈是被外婆赶出家门的。  其实,妈妈8岁之前的日子过得不好,经常挨打,可能是因为饭没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