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各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密切关注着社会热点问题并不时地给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评论与见解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其他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反应,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大学生群体。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的投射与传导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给予高度重视,只有深入了解调查学生的思想热点和难点,才能对其思想政治状况有更全面和直接的了解。
【关键词】社会;大学生;高校教育;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特定时期内备受人们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它可以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突发性个体或群体事件通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后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现象。社会各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密切关注着社会热点问题并不时地给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评论与见解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其他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反应,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接受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未来。作为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自然有所关注,同时做出反应。十八大之后,反腐败和民生,房价与两极化以及全民素质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们讨论的话题之一。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随着科技的发达,各种传导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获取途径也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新闻联播,网络相关新闻节目,手机移动设备,报刊书籍等获取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做出自己的反应,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站,BBS及与同学聊天等获取和发表各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高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以及思政课也是同学们了解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对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关注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是当今许多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形式与政策课程是让学生理解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但形式化过于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能够了解同学们获取社会热点的途径,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的投射与传导机制,在传导机制上想办法,就能让高校学生正确的理解与学习社会热点问题。
一、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投射情况分析
本项课题共下发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8份,回收率为97.6%,其中有效问卷483份,有效率达98.9%。其中大学生性别抽样分布男性占54.2%,女性占45.8%;年级抽样分布为大一占34.5%,大二学生占24.3%,大三学生占29.6%,大四学生占11.6%。通过对问卷进行多方面的分类汇总,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思考问题的角度及参与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从社会热点问题的类型上分析。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更关注于政治、经济、教育问题;而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对文化、军事、娱乐更感兴趣。男性更喜爱政治、经济、军事问题;女性则侧重于文化、娱乐和教育问题。高年级学生思想较为成熟,关注的问题更侧重于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敏捷活跃,对社会的关注度更高,而低年级的学生更加充满理想色彩。
(二)从学生所学专业角度分析。工、管、法、理等专业的学生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关注度较高;文、艺等专业的学生较为喜欢与文化娱乐有关的热点问题。说明专业领域及其研究方向对当代大学生看问题的方向及侧重点有一定影响。
(三)从主动性与参与度的角度分析。在本次调查结果中,36.7%的学生能怀着有意识的心态了解热点问题;45.3%的学生能做到主动关注并深入了解并有自己看法;72.6%的同学能做到每天浏览关注,仅有少部分人会不关注或偶尔关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了解问题的参与度和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这也是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侧面体现,相信在整体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四)从了解热点问题的途径上分析。85%以上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网络,即利用网络进行查找。而较少的人会选择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至于从校园或社会信息方面来获取,则少之又少。这一方面说明了现代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的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 另一方面反映出老师与学生之间在社会热点问题上缺乏沟通交流,老师难以把握学生对对待问题的态度,无法帮助他们进行深入分析,正确引导。
(五)从行动力的角度分析。调查中,52.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从热点问题中获得启发,但遗憾的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心有余而力不足。11.7%的人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自己会选择去做,33.5%的同学能尽全力去做,不理会的人很少。数据表明,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大部分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议有心人士多聚在一起沟通交流。这一点投射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但缺乏有效的政治生活技能。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中的传导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增加,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发展时期,加之网络传播的速度,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冲击。同时,每一位大学生的家庭境遇以及经济状况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敏感度比其他阶层的认识更灵敏、更全面、更复杂。
(一)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上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主人翁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教育存在一定的片面认识,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学习中,只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认为开设的思政类型课程只会是浪费时间,甚至会影响他们其他技能的学习。这表明,大学生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度不高,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主人翁责任感。
2、高校教育机制的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人的舞台,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成为重复性机械劳动,单纯的知识传输,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被动教学,学生“闭门造车”,教师不易把握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后所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以至于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1、因地制宜导入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不代表学生不关注社会热点。如果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让其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因势利导,便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样既可以解答他们在分析热点问题时遇到的问题,也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參与社会实践,延伸课堂教学。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在实践中形成的,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也要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进行。高校需要多为学生创造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现实中去观察和了解社会,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深入思考,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
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的投射与传导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给予高度重视,只有深入了解调查学生的思想热点和难点,才能对其思想政治状况有更全面和直接的了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接班人,引导大学生正确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93-94
[2]尹妍,李明建,王明娟.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的调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28-129
[3]林兴龙.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9):133-135.
注:
本文系天津工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
【关键词】社会;大学生;高校教育;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特定时期内备受人们关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它可以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突发性个体或群体事件通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后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现象。社会各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密切关注着社会热点问题并不时地给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评论与见解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其他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反应,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接受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未来。作为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自然有所关注,同时做出反应。十八大之后,反腐败和民生,房价与两极化以及全民素质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们讨论的话题之一。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随着科技的发达,各种传导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获取途径也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新闻联播,网络相关新闻节目,手机移动设备,报刊书籍等获取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做出自己的反应,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站,BBS及与同学聊天等获取和发表各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高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以及思政课也是同学们了解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对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关注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是当今许多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形式与政策课程是让学生理解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但形式化过于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能够了解同学们获取社会热点的途径,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的投射与传导机制,在传导机制上想办法,就能让高校学生正确的理解与学习社会热点问题。
一、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投射情况分析
本项课题共下发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8份,回收率为97.6%,其中有效问卷483份,有效率达98.9%。其中大学生性别抽样分布男性占54.2%,女性占45.8%;年级抽样分布为大一占34.5%,大二学生占24.3%,大三学生占29.6%,大四学生占11.6%。通过对问卷进行多方面的分类汇总,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思考问题的角度及参与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从社会热点问题的类型上分析。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更关注于政治、经济、教育问题;而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对文化、军事、娱乐更感兴趣。男性更喜爱政治、经济、军事问题;女性则侧重于文化、娱乐和教育问题。高年级学生思想较为成熟,关注的问题更侧重于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敏捷活跃,对社会的关注度更高,而低年级的学生更加充满理想色彩。
(二)从学生所学专业角度分析。工、管、法、理等专业的学生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关注度较高;文、艺等专业的学生较为喜欢与文化娱乐有关的热点问题。说明专业领域及其研究方向对当代大学生看问题的方向及侧重点有一定影响。
(三)从主动性与参与度的角度分析。在本次调查结果中,36.7%的学生能怀着有意识的心态了解热点问题;45.3%的学生能做到主动关注并深入了解并有自己看法;72.6%的同学能做到每天浏览关注,仅有少部分人会不关注或偶尔关注。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了解问题的参与度和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这也是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侧面体现,相信在整体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四)从了解热点问题的途径上分析。85%以上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网络,即利用网络进行查找。而较少的人会选择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至于从校园或社会信息方面来获取,则少之又少。这一方面说明了现代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的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 另一方面反映出老师与学生之间在社会热点问题上缺乏沟通交流,老师难以把握学生对对待问题的态度,无法帮助他们进行深入分析,正确引导。
(五)从行动力的角度分析。调查中,52.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从热点问题中获得启发,但遗憾的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心有余而力不足。11.7%的人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自己会选择去做,33.5%的同学能尽全力去做,不理会的人很少。数据表明,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大部分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议有心人士多聚在一起沟通交流。这一点投射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但缺乏有效的政治生活技能。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中的传导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增加,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发展时期,加之网络传播的速度,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冲击。同时,每一位大学生的家庭境遇以及经济状况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敏感度比其他阶层的认识更灵敏、更全面、更复杂。
(一)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上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主人翁责任感。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教育存在一定的片面认识,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学习中,只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认为开设的思政类型课程只会是浪费时间,甚至会影响他们其他技能的学习。这表明,大学生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度不高,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主人翁责任感。
2、高校教育机制的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人的舞台,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成为重复性机械劳动,单纯的知识传输,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被动教学,学生“闭门造车”,教师不易把握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后所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以至于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1、因地制宜导入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不代表学生不关注社会热点。如果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让其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因势利导,便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样既可以解答他们在分析热点问题时遇到的问题,也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參与社会实践,延伸课堂教学。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在实践中形成的,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也要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进行。高校需要多为学生创造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现实中去观察和了解社会,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深入思考,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
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的投射与传导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给予高度重视,只有深入了解调查学生的思想热点和难点,才能对其思想政治状况有更全面和直接的了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接班人,引导大学生正确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93-94
[2]尹妍,李明建,王明娟.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的调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28-129
[3]林兴龙.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9):133-135.
注:
本文系天津工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