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论述写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我们上课也是同样的道理:开头要美丽,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结课要突出短、快、巧,要做到言语不凡,干净利落。要么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话语使讲课的主题得到升华,要么紧扣目标,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而一成不变的结尾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厌倦,使学生们“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本人曾小试牛刀,精心设计,把课尾上得有滋有味。
一、巧妙板书,锦上添花
板书是开启思维的钥匙,是一节课的灵魂。好的板书,能撬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教学《花瓣飘香》一文时,课的最后几分钟,我再次出示第二小节,让学生再来看看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然后我问:“小女孩捧着的仅仅是花瓣吗?”我板书:花瓣。“不是”“还是什么?”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作答:“孝心。”我在花瓣外画了一颗心形。我又问:“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我板书:飘香,学生们回答:“妈妈还感受到了女儿的孝心。妈妈还感受到了女儿的爱。”此时,我在心形的外面再添几条射线,意味着花香四溢、爱心四射。这时,学生们的眼睛里透着惊喜。这样的板书有字有画,无疑更直观形象,既帮助孩子们理解了题意,领会了课文主旨,又给孩子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获得美的享受。至此再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应该是顺水推舟了。
二、智慧拓展,升华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在学校里工作了三十五年。而直到二十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当学生们根据要求读完最后一小节故事的结尾“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了两座青山,分别立在日月潭的两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是这样的结局,你怎么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大尖哥、水社姐为了大家这样奋不顾身地去救出日月,最后还是死了,不值得。”这样的回答在教上一届学生时可没有出现,但我知道很多孩子会这样想。我马上插入臧克家写的《有的人》,随即吟诵起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然后我问孩子们::“哪些人死了却还活着?哪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孩子们豁然开朗、畅所欲言:“坏人活着却已经死了。为人民献身的人死了却还活着。他活在人民的心中。”“大尖哥、水社姐舍己为人,他们是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知道孩子们是真懂了,他们很满意这样的解释,同时对两个主人公更敬佩。课文这个传说故事不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故事的同时学作善人吗?此时的孩子们在读课文结尾时声情并茂,情感得以升华,“善有善报”这一思想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三、兴趣练习,提升能力
结课往往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巩固和提升,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小学生在结课时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所以我们教师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借鉴于永正老师的一个做法,我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课将结束,我扮演起了孩子的妈妈,与学生交流起来,学生马上向“妈妈”复述起课文中的故事。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师生互动中,学生的复述能力、表达能力得以锻炼、提升。再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当读到最后一小节“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马上引导:“大海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天是一块翡翠,海是一块蓝玉——”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背起了曾经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学生们情绪高亢,兴致勃勃地表现着自己。这样在动感背诵里加强了记忆,激发了兴趣,让旧知新识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
四、恰当总结,画龙点睛
王国维先生曾说:“境非独谓景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课境的开发同样如此,“境”在文本中,更在人的心中。
学习《菩萨兵》,结课时,我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插图,想想说说:回家后的藏胞们会和朱总司令、红军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千言万语说不完啊。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军民鱼水情。”这样的作结,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红军和藏胞就是鱼儿和水的关系。在学习《放飞蜻蜓》结课时,我这样问学生:“孩子们放飞了蜻蜓,收获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丰富多彩:“他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了要保护益虫”……这不正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所在吗?
五、适时引领,设置悬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设置悬念往往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如学完《少年王勃》,我就简单介绍王勃,还介绍古代其他文人的故事,然后卖了个关子:“要想了解更多,你们自己去读书吧。”一下课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课外资料。
是啊,只要教师用心,设计精心,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沉浸其中,结课也能让学生们“惊心”。
一、巧妙板书,锦上添花
板书是开启思维的钥匙,是一节课的灵魂。好的板书,能撬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教学《花瓣飘香》一文时,课的最后几分钟,我再次出示第二小节,让学生再来看看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然后我问:“小女孩捧着的仅仅是花瓣吗?”我板书:花瓣。“不是”“还是什么?”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作答:“孝心。”我在花瓣外画了一颗心形。我又问:“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我板书:飘香,学生们回答:“妈妈还感受到了女儿的孝心。妈妈还感受到了女儿的爱。”此时,我在心形的外面再添几条射线,意味着花香四溢、爱心四射。这时,学生们的眼睛里透着惊喜。这样的板书有字有画,无疑更直观形象,既帮助孩子们理解了题意,领会了课文主旨,又给孩子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获得美的享受。至此再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应该是顺水推舟了。
二、智慧拓展,升华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在学校里工作了三十五年。而直到二十年前我才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当学生们根据要求读完最后一小节故事的结尾“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了两座青山,分别立在日月潭的两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是这样的结局,你怎么看?”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大尖哥、水社姐为了大家这样奋不顾身地去救出日月,最后还是死了,不值得。”这样的回答在教上一届学生时可没有出现,但我知道很多孩子会这样想。我马上插入臧克家写的《有的人》,随即吟诵起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然后我问孩子们::“哪些人死了却还活着?哪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孩子们豁然开朗、畅所欲言:“坏人活着却已经死了。为人民献身的人死了却还活着。他活在人民的心中。”“大尖哥、水社姐舍己为人,他们是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课堂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知道孩子们是真懂了,他们很满意这样的解释,同时对两个主人公更敬佩。课文这个传说故事不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故事的同时学作善人吗?此时的孩子们在读课文结尾时声情并茂,情感得以升华,“善有善报”这一思想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三、兴趣练习,提升能力
结课往往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巩固和提升,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小学生在结课时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所以我们教师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借鉴于永正老师的一个做法,我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课将结束,我扮演起了孩子的妈妈,与学生交流起来,学生马上向“妈妈”复述起课文中的故事。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师生互动中,学生的复述能力、表达能力得以锻炼、提升。再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当读到最后一小节“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马上引导:“大海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天是一块翡翠,海是一块蓝玉——”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背起了曾经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学生们情绪高亢,兴致勃勃地表现着自己。这样在动感背诵里加强了记忆,激发了兴趣,让旧知新识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
四、恰当总结,画龙点睛
王国维先生曾说:“境非独谓景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课境的开发同样如此,“境”在文本中,更在人的心中。
学习《菩萨兵》,结课时,我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插图,想想说说:回家后的藏胞们会和朱总司令、红军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千言万语说不完啊。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军民鱼水情。”这样的作结,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红军和藏胞就是鱼儿和水的关系。在学习《放飞蜻蜓》结课时,我这样问学生:“孩子们放飞了蜻蜓,收获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丰富多彩:“他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了要保护益虫”……这不正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所在吗?
五、适时引领,设置悬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设置悬念往往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如学完《少年王勃》,我就简单介绍王勃,还介绍古代其他文人的故事,然后卖了个关子:“要想了解更多,你们自己去读书吧。”一下课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课外资料。
是啊,只要教师用心,设计精心,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沉浸其中,结课也能让学生们“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