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美国页岩气革命发展势头迅猛,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也显著增长。页岩气革命不仅直接作用于美国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也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本文简要介绍了页岩气革命及其对于美国的影响,分析了页岩气革命对于美国和中东地区国家地缘政治地位的深远影响,并提出由于页岩气开采的诸多不确定性,各国应该保持谨慎而积极的态度。
关键词:页岩气;美国;中东;地缘政治
自21世纪美国取得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性技术突破后,美国页岩气产业迅速发展,美国随之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国家。美国在页岩气开发和生产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世界各领域的关注。页岩气革命不仅改变了美国的能源结构、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也给世界能源格局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美国的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聚集,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1]页岩气作为新能源品种之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既可补充常规天然气能源供应的不足,又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此外,由于多数富藏气的页岩分布地区广、岩层厚度大,使页岩气具有较长的开采和可利用寿命,并使页岩气井长期以稳定速率产气成为可能。[2]页岩气开采的明显优势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目光,其中美国和加拿大走在了页岩气开发的前列,页岩气已经成为美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构成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化工、燃料等各领域。
美国页岩气储量丰富。美国能源报告署报告显示,美国可开采的页岩气达862万亿立方英尺,储藏量仅次于中国,位列世界第二,可以满足美国近100年的能源需求。自1982年美国开始对页岩气进行探索性开采后,美国页岩气产量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等页岩气开采的核心配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导致页岩气开采成本降低、环境污染相对减少,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实现了大幅增长。[3]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仅仅110亿立方米,在美国天然气总产量中仅占1.6%;而到2011年,页岩气产量已经接近1800亿立方米,占全美天然气总产量的比重由不足2%增至超过30%,前景相当可观。[4]页岩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既使美国对于天然气的需求大幅增长,又使得天然气价格直线下跌,使得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增大,这直接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消费利用结构。此外,由于美国国内石油价格依旧走高,而大量页岩气的生产使得天然气价格过低,企业开采页岩气的动力受阻,页岩气产量放缓;加之页岩油能够通过与页岩气一样的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开采,且市场价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越来越多的开采商转向开采页岩油,推动了页岩油的生产,实现美国石油产量的持续增长,提高了能源自给水平。再次,由于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大规模商业开发降低了工业生产所需能源和基础原料的成本,美国制造业产品价格竞争的优势突出,这不仅实现了美国政府“再工业化”的经济发展目标,而且促进了美国出口贸易、刺激了经济恢复,缓解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持续高涨的社会矛盾问题。
二、美国页岩气革命对于世界地缘政治的影响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对于国际能源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油气中心的西移和能源供销格局的变化。由于西半球的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及巴西等国采用页岩气开采的新技术发现了巨量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加之开采技术和经验的不断成熟为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和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西半球很可能取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的油气中心。美国可开采页岩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热值相当于数百亿吨油当量,页岩油储量更是超过两万一桶;加拿大页岩油气储量合计为2.4万亿桶;委内瑞拉等南美洲国家也拥有近2万亿桶的页岩油气资源。而对比有“世界油库”之称的中东北非地区,其常规油气资源折合总量不到1.2万亿桶。[5]可见西半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总量大大超过中东北非地区。丰富的油气储量辅以先进的开采技术和成熟的开发经验,使得西半球具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未来世界油气中心由中东北非地区转移至西半球并非没有可能。此外,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常规油气资源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世界能源供销结构具有典型的等级特征:以欧佩克产油国和新兴油气生产大国俄罗斯等为核心的卖方市场和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多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为核心的买方市场。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油气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卖方手中,而买方一般只能被动接受卖方制定的垄断性油气销售价格。如今随着页岩油气资源被不断勘探和陆续开采出来,买方市场中页岩油气资源蕴藏量大的国家能源自给能力将不同程度增强,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也将能到有效缓解。这也预示着油气资源的卖方(主要是欧佩克成员国和俄罗斯)对于世界油气市场的主导权将被削弱。其结果是世界能源市场将呈现多元化格局,国际油气价格波动将趋于理性和平稳,这对于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一)美国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军事机器称霸世界。然而,武器装备的先进、作战能力的顽强只是其军事力量强盛的表象,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其实是由战后美国占据全球经济领先地位、拥有的全球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所支撑的。而军事力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利用能源,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能源安全共同构成了美国霸权体系的基础。此外,从美国能源供应的构成分析,美国能源供应长期高度依赖外部油气资源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和被动性。因而保证能源安全,利用能源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成为美国维护霸权战略中的重要关切。为此,美国不遗余力地在全球几乎所有的能源热点地区进行渗透、争夺和控制,在中东尤甚。美国扶持沙特阿拉伯王室政权,在海湾地区驻扎重兵,多次发动石油战争以赢得对于这一地区的控制力量。美国为维护其能源安全在中东地区付出的巨大代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国力的相对衰弱。而如今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使得美国对外部能源的需求不断减少,能源自给率明显提高。美国摆脱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严重依赖,实现梦寐以求的“能源独立”指日可待。能源战略的改变也影响着美国维护霸权的策略。美国实现能源独立,使其在处理中东问题时能摆脱石油供应国的束缚,在政策选择上更为灵活自主。此外,由于美国不再高度依赖中东国家石油供应,但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的中东北非地区国家骚乱频发、安全局势日益恶化而亟待美国提供安全保护、帮助其维护国内政治稳定和地区秩序,美国对于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将大大提升。美国将继续扮演地区保护人的角色,在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的同时,以更低的代价或成本实现其政策目标。再次,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也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尽管伊朗控制下的霍尔木兹海峡紧扼海湾地区石油运输通道的咽喉,一旦封锁海峡将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效果。但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外部能源的来源主要集中在西半球,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并不影响其他地区油气的供应,因而美国得以免除能源供应停顿的危机,这就给美国采取最严厉手段打击和制裁伊朗提供了可能性。这使得伊朗在面对美国的压力时,政策空间相对压缩、策略选择更为有限;这有利于美国更从容地发挥影响力,处理伊朗核问题。美国在对能源主产区石油需求下降的同时巩固并提升了在地区的影响,政策选择空间也相对扩大,其结果是美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能源的供给和价格,从而增加在世界经济领域内的权势。美国在解决伊朗问题上相对优势的扩大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话语和权威。因而,页岩气革命有效改善了美国的地缘战略环境,在一定范围内遏制了其势力衰颓的趋势,全球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和延续。 (二)中东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下降
世界油气中心的西移首先对中东“世界油库”的地位造成强烈冲击。在逐步失去美国市场后,由于美国天然气资源满足自给后可能进入欧洲市场,中东在欧洲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将大幅缩水;此外,由于中国、印度等能源需求量较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也探明了十分丰富的页岩油气储量,随着开采利用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这些国家自产的可利用的油气资源会逐渐增多,从而减少对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的需求,这些将极大削弱中东在国际能源格局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中东能源战略地位的降低将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关注和参与。这从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就可见一斑。战争中,美国一反常态甘居幕后,将表现的机会让给英法等欧洲国家,其低度干涉的意愿十分明显。对于目前仍在持续的叙利亚危机和也门冲突,美国没有采取直接出兵的策略,而是采取提供军事训练、物资援助和情报共享的手段辅助盟友平息乱局,避免美国的全面干预。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行事自由度大大增强,并于近日和伊朗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面协议。在“阿拉伯之春”横扫中东,掀起多轮骚乱和冲突,急需美国干预以稳定安全局势的背景下,美国却不断收缩兵力,避免过度卷入中东泥潭中。可见缺少美国等西方大国关注的中东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世界油气中心的西移,西半球对于石油供应和定价权的掌握将使中东地区承受巨大压力,页岩气革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社会变革。由于美国能源安全不再受制于人,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得以巩固;美元强势走强的状态将继续其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气价格的策略。[6]由于中东地区多数产油国家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对石油贸易高度依赖,经济发展相当敏感和脆弱。当面对西半球油气供应的竞争和美元指数对于油气价格的打压时,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经济发展受挫将引发国内群众的不满情绪,给反对派以推翻政权的理由和借口,从而激化国内社会的矛盾。由于“阿拉伯之春”余热仍存,叙利亚、也门等国仍处于混乱和动荡之中,中东国家因而将长期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重压之下的中东难以有效发挥地区影响力,其地缘政治地位的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结语
美国页岩气革命撬动了全球地缘政治板块,深刻地影响了国际能源格局,使得美国巩固了其全球霸主地位,中东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被削弱。尽管现阶段,“页岩气革命”存在多重局限,各国开发利用水平差距很大,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其对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影响需要谨慎评估[7];但页岩气革命对于世界能源、经济和政治版图的影响仍不可忽视。(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永权.页岩气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浅析[J].才智,2010(25):92.
[2]曾少军 杨来 曾凯超.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3):33-38.
[3]刘存忠.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前景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13,03:32-37+67.
[4]孔祥永.美国“页岩气革命”及影响——兼论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启示[J].国际论坛,2014(01):71-76+81.
[5]林利民.世界油气中心“西移”及其地缘政治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2(09):50-55.
[6]管清友 李君臣.美国页岩气革命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J].国际经济评论,2013(02):21-33+4.
[7]董春岭.关于“世界油气中心西移”论的再思考——基于对“页岩气革命”局限性的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4(02):52-59+64.
关键词:页岩气;美国;中东;地缘政治
自21世纪美国取得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性技术突破后,美国页岩气产业迅速发展,美国随之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国家。美国在页岩气开发和生产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世界各领域的关注。页岩气革命不仅改变了美国的能源结构、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也给世界能源格局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美国的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聚集,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1]页岩气作为新能源品种之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既可补充常规天然气能源供应的不足,又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此外,由于多数富藏气的页岩分布地区广、岩层厚度大,使页岩气具有较长的开采和可利用寿命,并使页岩气井长期以稳定速率产气成为可能。[2]页岩气开采的明显优势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目光,其中美国和加拿大走在了页岩气开发的前列,页岩气已经成为美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构成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化工、燃料等各领域。
美国页岩气储量丰富。美国能源报告署报告显示,美国可开采的页岩气达862万亿立方英尺,储藏量仅次于中国,位列世界第二,可以满足美国近100年的能源需求。自1982年美国开始对页岩气进行探索性开采后,美国页岩气产量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等页岩气开采的核心配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导致页岩气开采成本降低、环境污染相对减少,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实现了大幅增长。[3]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仅仅110亿立方米,在美国天然气总产量中仅占1.6%;而到2011年,页岩气产量已经接近1800亿立方米,占全美天然气总产量的比重由不足2%增至超过30%,前景相当可观。[4]页岩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既使美国对于天然气的需求大幅增长,又使得天然气价格直线下跌,使得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增大,这直接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消费利用结构。此外,由于美国国内石油价格依旧走高,而大量页岩气的生产使得天然气价格过低,企业开采页岩气的动力受阻,页岩气产量放缓;加之页岩油能够通过与页岩气一样的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开采,且市场价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越来越多的开采商转向开采页岩油,推动了页岩油的生产,实现美国石油产量的持续增长,提高了能源自给水平。再次,由于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大规模商业开发降低了工业生产所需能源和基础原料的成本,美国制造业产品价格竞争的优势突出,这不仅实现了美国政府“再工业化”的经济发展目标,而且促进了美国出口贸易、刺激了经济恢复,缓解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持续高涨的社会矛盾问题。
二、美国页岩气革命对于世界地缘政治的影响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对于国际能源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油气中心的西移和能源供销格局的变化。由于西半球的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及巴西等国采用页岩气开采的新技术发现了巨量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加之开采技术和经验的不断成熟为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和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西半球很可能取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的油气中心。美国可开采页岩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热值相当于数百亿吨油当量,页岩油储量更是超过两万一桶;加拿大页岩油气储量合计为2.4万亿桶;委内瑞拉等南美洲国家也拥有近2万亿桶的页岩油气资源。而对比有“世界油库”之称的中东北非地区,其常规油气资源折合总量不到1.2万亿桶。[5]可见西半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总量大大超过中东北非地区。丰富的油气储量辅以先进的开采技术和成熟的开发经验,使得西半球具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未来世界油气中心由中东北非地区转移至西半球并非没有可能。此外,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常规油气资源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世界能源供销结构具有典型的等级特征:以欧佩克产油国和新兴油气生产大国俄罗斯等为核心的卖方市场和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多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为核心的买方市场。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油气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卖方手中,而买方一般只能被动接受卖方制定的垄断性油气销售价格。如今随着页岩油气资源被不断勘探和陆续开采出来,买方市场中页岩油气资源蕴藏量大的国家能源自给能力将不同程度增强,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也将能到有效缓解。这也预示着油气资源的卖方(主要是欧佩克成员国和俄罗斯)对于世界油气市场的主导权将被削弱。其结果是世界能源市场将呈现多元化格局,国际油气价格波动将趋于理性和平稳,这对于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一)美国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军事机器称霸世界。然而,武器装备的先进、作战能力的顽强只是其军事力量强盛的表象,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其实是由战后美国占据全球经济领先地位、拥有的全球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所支撑的。而军事力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利用能源,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能源安全共同构成了美国霸权体系的基础。此外,从美国能源供应的构成分析,美国能源供应长期高度依赖外部油气资源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和被动性。因而保证能源安全,利用能源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成为美国维护霸权战略中的重要关切。为此,美国不遗余力地在全球几乎所有的能源热点地区进行渗透、争夺和控制,在中东尤甚。美国扶持沙特阿拉伯王室政权,在海湾地区驻扎重兵,多次发动石油战争以赢得对于这一地区的控制力量。美国为维护其能源安全在中东地区付出的巨大代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国力的相对衰弱。而如今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使得美国对外部能源的需求不断减少,能源自给率明显提高。美国摆脱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严重依赖,实现梦寐以求的“能源独立”指日可待。能源战略的改变也影响着美国维护霸权的策略。美国实现能源独立,使其在处理中东问题时能摆脱石油供应国的束缚,在政策选择上更为灵活自主。此外,由于美国不再高度依赖中东国家石油供应,但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的中东北非地区国家骚乱频发、安全局势日益恶化而亟待美国提供安全保护、帮助其维护国内政治稳定和地区秩序,美国对于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将大大提升。美国将继续扮演地区保护人的角色,在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的同时,以更低的代价或成本实现其政策目标。再次,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也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尽管伊朗控制下的霍尔木兹海峡紧扼海湾地区石油运输通道的咽喉,一旦封锁海峡将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效果。但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外部能源的来源主要集中在西半球,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并不影响其他地区油气的供应,因而美国得以免除能源供应停顿的危机,这就给美国采取最严厉手段打击和制裁伊朗提供了可能性。这使得伊朗在面对美国的压力时,政策空间相对压缩、策略选择更为有限;这有利于美国更从容地发挥影响力,处理伊朗核问题。美国在对能源主产区石油需求下降的同时巩固并提升了在地区的影响,政策选择空间也相对扩大,其结果是美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世界能源的供给和价格,从而增加在世界经济领域内的权势。美国在解决伊朗问题上相对优势的扩大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话语和权威。因而,页岩气革命有效改善了美国的地缘战略环境,在一定范围内遏制了其势力衰颓的趋势,全球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和延续。 (二)中东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下降
世界油气中心的西移首先对中东“世界油库”的地位造成强烈冲击。在逐步失去美国市场后,由于美国天然气资源满足自给后可能进入欧洲市场,中东在欧洲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将大幅缩水;此外,由于中国、印度等能源需求量较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也探明了十分丰富的页岩油气储量,随着开采利用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这些国家自产的可利用的油气资源会逐渐增多,从而减少对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的需求,这些将极大削弱中东在国际能源格局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中东能源战略地位的降低将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关注和参与。这从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就可见一斑。战争中,美国一反常态甘居幕后,将表现的机会让给英法等欧洲国家,其低度干涉的意愿十分明显。对于目前仍在持续的叙利亚危机和也门冲突,美国没有采取直接出兵的策略,而是采取提供军事训练、物资援助和情报共享的手段辅助盟友平息乱局,避免美国的全面干预。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行事自由度大大增强,并于近日和伊朗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面协议。在“阿拉伯之春”横扫中东,掀起多轮骚乱和冲突,急需美国干预以稳定安全局势的背景下,美国却不断收缩兵力,避免过度卷入中东泥潭中。可见缺少美国等西方大国关注的中东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世界油气中心的西移,西半球对于石油供应和定价权的掌握将使中东地区承受巨大压力,页岩气革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社会变革。由于美国能源安全不再受制于人,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得以巩固;美元强势走强的状态将继续其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气价格的策略。[6]由于中东地区多数产油国家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对石油贸易高度依赖,经济发展相当敏感和脆弱。当面对西半球油气供应的竞争和美元指数对于油气价格的打压时,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经济发展受挫将引发国内群众的不满情绪,给反对派以推翻政权的理由和借口,从而激化国内社会的矛盾。由于“阿拉伯之春”余热仍存,叙利亚、也门等国仍处于混乱和动荡之中,中东国家因而将长期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重压之下的中东难以有效发挥地区影响力,其地缘政治地位的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结语
美国页岩气革命撬动了全球地缘政治板块,深刻地影响了国际能源格局,使得美国巩固了其全球霸主地位,中东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被削弱。尽管现阶段,“页岩气革命”存在多重局限,各国开发利用水平差距很大,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其对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影响需要谨慎评估[7];但页岩气革命对于世界能源、经济和政治版图的影响仍不可忽视。(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永权.页岩气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浅析[J].才智,2010(25):92.
[2]曾少军 杨来 曾凯超.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3):33-38.
[3]刘存忠.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前景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13,03:32-37+67.
[4]孔祥永.美国“页岩气革命”及影响——兼论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启示[J].国际论坛,2014(01):71-76+81.
[5]林利民.世界油气中心“西移”及其地缘政治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2(09):50-55.
[6]管清友 李君臣.美国页岩气革命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J].国际经济评论,2013(02):21-33+4.
[7]董春岭.关于“世界油气中心西移”论的再思考——基于对“页岩气革命”局限性的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4(02):5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