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后进生心灵的火花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对象。笔者曾从事多年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长期的实践,使认识逐步加深,随之适应。现就后进生转化再谈点滴体会。
  对后进生进行科学管理教育,分析后进生的思想特征,对后进生进行素质方面的培养,是我们的主要管理目标。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黄金时代的开始,他们的心理由于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自觉性、依赖性错综复杂,于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不同程度的相对低差。由于对后进生重视不够或不去科学艺术地教育管理,因此使他们屡受挫折、信心不足,与学习好的学生差距扩大。进入新学校,由于条件的变换,学生都有重新塑造自我的愿望,在新环境中也想自立自强,改变自己的形象,具有竞争意识。如果我们教师能正确诱导他们、公正对待他们,他们的思想和学习就会与优秀生缩小差距。反之,他们的情绪就会冷却下来,旧病复发,迅速辍学回家,或仍然是破罐子破摔下去。通过长期的教育工作,我对学生的认识已愈来愈全面了。我认为后进生可分为以下三类:能力低,学习态度积极,表现好的“单差生”,或称为智力型后进生;能力水平低,态度也消极,表现也不好的“双差生”;能力水平高,但学习态度消极,表现也差的非智力型的后进生。
  
  一、正确认识、认真分析后进生的产生根源
  
  1、基础关系:水平与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同步。
  2、心理原因:(1)屡遭挫折和训斥、批评而失去热情,变成精神瘫痪。(2)偏科择人。(3)缺乏主动性,被迫学习。(4)学习方法差。(5)有虚荣心理,不懂不问。(6)嫉妒别人。……
  3、环境影响:(1)家庭负担重,或是经济负担或是父母身体不好。(2)读书无用,趁早赚钱。(3)民风村风不好的影响。(4)学校环境的影响。(5)用人制度的消极作用。(6)父母离异对心灵的伤害。(7)钱多的危害。……
  4、分流原因:由于人们观念没有转变——上等学生进重点高中,中等学生进普高,下等学生进职业学校,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更艰巨,更需要我们对后进生做好转化工作。这就是我们管理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正确对待、科学处理后进生的思想、学习和进步
  
  1、新学校新学年,给后进生的创造新的起点。新学年开始,新生来校,环境的改变使学生的地位也随之改变,同时使他们的心理状态正常、踏实一些。由于改变了环境,有的学生会暗下决心:在新学校要从头做起,做个好学生。尽管这只是想法,但他们确实有期望,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一律以同等眼光看人,让他们在新学校从第一天起就能焕发精神、放下包袱。同时,我们除了文化课外,所学专业课也都同时从头开始,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对后进生的进步又是一个良好的机会。
  2、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创造转化后进生的契机,使后进生变“失败自我”为“主体自我”,启发上进心,增强信心。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去掉片面性,不要误认为后进生的一切行为都坏,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长处,如有的后进生爱好体育活动,有的爱劳动,有的爱打抱不平等等,唯独学业成绩差。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其长处,同时要给予适度的表扬——这样对后进生一直受训斥的心理震动最大,他会一下子重新认识他的老师,从而突然改变自己的一切行为。在后进生遇到困难时,我们教师如果去关心他,帮助他解决困难或是说几句安慰的话,往往比严厉批评的效果要强几十倍,从此他会倍加地爱你、理解和信任你。
  3、因材施教,激发兴趣,给后进生提供亮相的舞台,对他们给予公正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防止备课不备学生,闭目讲授,不顾效果。教师首先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底细,既要照顾优秀生,更要考虑后进生,教学目的要分层制订,对后进生要求要有区别。同时更要开展各项活动,强调一个“争”字,让他们都有机会获胜;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强调一个“帮”字,不让其落后;针对后进生的基础要医治一个“贫”字,使他们逐渐进步;在评价他们的过程中要克服一个“偏”字;在家访过程中要尽量汇报一个“长”字。这样就使后进生有机会展现自己,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从而增强他们的自觉性、上进心。
  4、瞄准目标,跟踪追击教育。由于后进生意志薄弱,经常会出现反复无常。因此,要密切注视其思想动态,定期谈心,交流感情,及时指出他们的薄弱缺点。有的后进生奋起直追一下子,学习成绩并不明显提高,横向一比又将退下来。我们教师要指导他们进行纵向比较、自我比较,看到自己的上升率,树立宏观进步观念。另一方面帮其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习方法,及时鼓励他们的进步,防止他们的动荡性,使我们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具有连续性、深入性和巩固性。
  总之,学校教育对后进生转化的全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后进生转化与进步是在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升华中实现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知识的传播者——老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教育管理的艺术性,要始终以有丰富情感的角色出现,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情理结合,点燃后进生心灵的火花,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强调初中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并
期刊
“严师出高徙”,自古以来成为圣贤之道。“严”不无益处,但需把握好“度”。我们今天的学生不是马老先生足下的“马家军”,也不是袁老手下的女排队员,他们只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有着旺盛求知欲的孩子。形象的说法,他们是一群祖国未来的“花朵”。而我们教师,既不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在学生面前没完没了的表演,也不是一个高明的导演,按自己编写的脚本把学生导来导去,更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教练,面无表情地让学生机械地重复某项
期刊
一、教学导语的设想    一节好课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这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诗歌写作课的导语既能使笔者点破当今诗歌教学的现状,又能消除学生对诗歌的畏惧感,那它就是比较完美的了。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把文字艺术比作一座圣殿的话,那诗歌则是它的塔尖。提起诗歌,有人立马就会想到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即使有时想登上这一顶峰,饱览文学艺术之风光,却又会因畏惧它的高度而望而却步。诗歌离我
期刊
爱美是人的一种天性,自然美又是一种美的简单形式,容易为小学生所把握,并激发他们的审美憧憬。教材中描写自然界的景与物的课文很多,优化阅读教学,就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自然美,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求得发展。    一、欣赏自然景物的形象美,激发直觉美感    美感首先来自于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受。学生阅读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而审
期刊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已成为定论。然而,落实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往往是读写分家,难以有机结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中,探明了一条新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这里主要是把大家认为较为难教的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
期刊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的思维活动更加活跃。在健康这一话题上,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传统观点有较大变化的新观念——新的健康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了解健康教育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给现代的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
期刊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大多是写生字、抄课文、做习题,这种形式的作业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和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怎样合理地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使布置的作业既能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又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教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
期刊
《瀑布》是一首写景诗。全诗集瀑布的音响美、色彩美、形态美于短短的百字之内,从三个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读来如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作者如高明的摄影师一般,以虚写实。因为距离远,故而只能让读者未睹其形,先闻其声。这样写既符合逻辑,更引人入胜,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接着,作者顺流而下巧用“移觉”,以景写声:“好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象阵
期刊
新课标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真有用。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学完后,在上练习课时,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一道实践活动题,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解题方案,然后通过四人一小组合作,经过实践测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设计的题目是这样的:“我们学校操场北边有一根高电线杆,我们可以怎样知道它的高度呢?” 
期刊
散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其是重点,是因其语言精炼、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其是难点,是因其“神不散”,但毕竟“形散”,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说明文那样明白。因此要教好散文,一定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赏析中把握文脉,学习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其表达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