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有自身的课程特点,并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认为,针对其课程特点和存在的教学问题,应该从加强《纲要》课程教学研究、教师自觉提升理论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合理安排纲要课教学和改进教学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纲要课 课程教学 问题 措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纲要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如何上好“纲要”课,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纲要”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公共理论课,是一个亟须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
  各高校使用的概论课教材大多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版)。该版教材共有10章,从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到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新中国而奋斗,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章内容安排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讲首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是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详细介绍。时间跨度长达160多年,内容超过300页。在如此繁多的讲授任务中,不但要讲授主要历史事件,还要从这些历史大事件的脉络中勾勒出中国人民尤其是共产党在历史洪流中的正确路线,尤为不易。
  (二)课时过少,影响教学内容安排。
  纲要课课时过少,课堂讲授内容本来就难以按时完成,若再要按时完成两次实践教学任务就更困难。因此,纲要课课程中更多的是按照教学大纲,蜻蜓点水般地过一遍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要想做到足时足量完整教学的各项任务,达到要求的教学目的,难度可想而知。这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共计36学时,前文已经论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繁多,而实践课程也是需要花费时间认真安排的。两次实践方案的安排、指导,每一次实践题目的确定,实践提纲的审核,实践过程中的详细指导,实践成果的最后批阅,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马虎,而完成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教学学时只有区区36课。
  (三)讲授内容简略,不易建立逻辑联系。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的存在,因此自然而然产生了第三个问题。内容与时间的冲突,必然要牺牲讲授内容,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和实践部分。牺牲的地方就是讲授内容和实践教学的简略和简化,整个教学安排就会流于浮漂轻泛。近现代以来的大事件之间的起承转合就会讲不清楚,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就会显得混乱,那么讲不清楚和逻辑混乱就会影响同学们对于“三个选择”的接受。结果就是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讲授内容时间跨度大、内容过多,期间还要论证“三个选择”,难度可想而知。
  (四)实践教学问题较多。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各高校实践教学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仅仅是应付实践教学的任务,同学们对于纲要课传达的历史发展逻辑不易把握,使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实践教学形式过于陈旧,基本上就是看看电影,写写观后感;或者是读书,写读后感;再就是参观革命遗迹,写参观心得。这些形式大多了无新意,陈陈相因;三是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从实践方案到实践考核,基本沿袭旧有的方案和计划,教师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教学设计中;四是实践教学考核不够规范。仅仅是看同学有没有实践提纲,有没有实践报告,有没有实践手册,如果有这些环节,那么再根据字迹、报告的长度给一个大概的分数。而实践的效果,同学们有没有从中得到锻炼,从中得出有益的教育,就无从考核、也无法考核。
  二、改进纲要课教学的措施和对策
  (一)加强纲要课程教学研究。
  加强对纲要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是增强纲要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讲授纲要课的教师不要满足于教学现状,应通过加强对教学效果的理论研究,指导纲要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发现纲要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提出教学改进措施。这样,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学实践有利于发现问题,而对教学中各种问题的理论研究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学效果、教育质量的提升。比如,如何在现有的学时下,重点突出地讲授教学内容,如何在整个教学周期(一个学期)中,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如何既兼顾教学内容,又让同学们接受近现代以来的“三个选择”。
  (二)教师应自觉提高理论素质。
  纲要课课程与概论课课程的关系密切,纲要课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讲授纲要课课程的教师,必然要具备这几门课程的相关知识背景。而要具备相关课程的知识背景,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系统阅读相关书籍,如《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传》等,不但要做重点阅读的准备,还要制订长期的阅读计划;二是从事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师要积极走出去,到其他高校、研究单位进修。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的好经验、好做法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参观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三)提高教师修养,重视人性化教学。
  授课能否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关系一门课程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如何在纲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授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师个人的修养。如果一个教师修养不够,衣衫不整、胡子拉碴,教学语言贫乏、刻板,那么在已经相当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就不能够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加强教师个人修养,要注意仪容仪表,要锤炼教学语言。二是人性化教学。与人相处,以诚相待。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的尊严是要维护的,但学生的尊严也要维护,更要呵护。在教学中,课余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既要在课堂上做严师,更要在课下做学生的益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待以诚,相守以礼。课堂上,要慷慨激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下,要温婉和缓,细微之处关心照顾。这样的老师,课堂上是理想主义者,课下是可亲的兄长,怎能不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合理安排纲要课教学。
  纲要课与中学历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概论课的联系与区别,要求任课教师和教研室认真规划、设计,既要上好纲要课,又要与其他课程内容区分开,精简内容、避免重复,合理安排纲要课教学。在纲要课教学中,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纲要课重点在于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事件讲述,概论课重点在于改革开放以后的理论总结的讲述。中学历史重在讲授历史事件知识点,纲要课重在讲授近现代以来国家和人民的选择。纲要课和概论课某些章节的内容是相同的,在两门课程的安排上,要避免重复讲授。要妥当安排教学内容,错开知识点,不能使纲要课和概论课各自的逻辑脉络发生错乱,使同学们接受不同的教学内容,保持学习的新鲜感。纲要课的讲授要从历史细节出发,否则课堂教学必然贫乏、无力,最终沦为空洞的说教,只能引起同学们的厌倦和厌学。纲要课不但要串起历史事件的脉络,还要结合现实,打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道,从历史的脉络中看清现实。
  (五)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性。
  1.采用专题式教学。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跨度大、时间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要在有限的36个学时内面面俱到、详细讲述是不可能的,而蜻蜓点水也达不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开展专题教学,突破教材框架,减少历史进程的描述,砍去枝蔓,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抓住历史发展进程中起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进行讲授,抓住课程中的难点进行阐述。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也解决了难点,使学生把握住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精要,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采用PPT课件教学,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师在课堂上连篇累牍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使课堂氛围更生动活泼,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图像、视频感官的需求。我们要跟上数字化发展的步伐,选择与授课内容结合较好的优秀视频影像资料,制作精美文图、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重视历史细节。各高校纲要课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细节不够,基本为历史事件中的大脉络式的宏大叙事。这样的纲要课教学就会流于空洞和贫乏,整个教学就会成为任课教师的自说自话或者说教,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细节问题,就是在讲述一件大事件中,不宜采用理论性强或专业性强的语言,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并尽可能用历史的细节来论证。所谓历史的细节,不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偏离教学中心要求,讲一些奇闻轶事和花边新闻,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讲授一些具体的有生动内容或形象的史事或体现人物形象的事例、生活片断或简洁明了的名言名句等。详细讲述这些小细节,从细微之处支撑课堂教学的理论部分,在细节中体现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智勇.改进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
  [2]金冲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7,3.
  [3]桂署钦.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
  [4]朱志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5.
  [5]黄丽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6.
其他文献
为提高水产养殖专业教学质量,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我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摘 要: 通过美国学生发展理论背景及其实践模式SLI内容和意义研究,基于SLI模式,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实际情况,从内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发展体制、促使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角度,探索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途径。  关键词: 学生发展理论 SLI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 专业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得到很多关注,明确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于学校充分
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除原发性骨肿瘤外,各种癌症50%以上都会有转移性骨肿瘤的出现,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的转移率最高,诊断和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 甲氨喋呤(MTX)是用于临床较早的一种抗叶酸类抗肿瘤药。它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DNA的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在常见恶性肿瘤(特别是对骨肉瘤)的治疗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临床
摘 要: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们应该适应学生,赏识学生,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重拾希望,快乐、健康、乐观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赏识教育 教学理念  一、赏识教育和当前生源质量  1.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学习心境保持“愉悦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行业英语”课程,但与“基础英语”没有实现有效衔接,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基础英语 行业英语  一、引言  为了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参照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育部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即《高等职业教
摘 要: 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平台,主动地收集资料、实物,并进行小组共享,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技能及提高各种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文从高职技能训练实践出发,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创新应用的内涵、设计原则、实施原则,并以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为例,重点诠释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高职院校 技能训练 创新应用  提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