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首访显个性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访去哪儿
  在上任整整两个月之后,李克强首次作为总理出国访问。目的地有四个国家,两个亚洲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两个欧洲国家,瑞士和德国。外媒给这四个国家分别贴上了标签,新兴经济体、中国传统外交盟友、世界金融中心、老牌工业强国。
  而前任总理温家宝任职后的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压力下进行的。2003年4月29日,就任总理不到两个月,温家宝来到泰国参加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特别会议。这次为期24个小时的访问,是为应对“非典”危机。当时,饱受“非典”之苦的一些东盟国家对中国颇有微词,中国与东盟的睦邻关系受到考验。
  1998年3月31日,朱镕基上任后两周出访欧洲。他在9天的行程中,访问英国和法国,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朱镕基成为当时13年来第一位访问英国的总理。
  作为共和国政务院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以擅长外交著称,他还兼任外交部部长9年。1950年1月,周恩来以政务院总理身份率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第一次出访。
  李鹏从1988年4月正式任职总理(在此之前的5个月里,他任职代总理),当年11月10日,李鹏出访泰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泰国是首站。出发前,李鹏在首都机场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泰国作为第一个访问的国家。
  李鹏解释首访选择泰国,是因为中泰是近邻,关系非常良好,两国领导人经常互相进行友好访问,另一方面,中泰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上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的观点,中国愿意就解决柬埔寨问题交换意见。此时,柬埔寨遭受别国军队入侵,问题持续十年未解。最终中国促成了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卸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后的首次出访,也到了泰国。这次停留时间为23个小时。这23个小时颇为高效,温家宝参加了10余场正式活动。在与华侨华人代表见面时,温家宝说,“还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归隐林泉。我总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办好。”
  首访谈什么
  朱镕基上任之后的当月,就飞赴欧洲,访问英国,与欧盟领导人会晤,然后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最后访问法国。
  到达英国后,朱镕基的行程充满了“经济色彩”,在伦敦金融城参加圆桌会议,会见40位知名银行家。时任外交部长唐家璇称,总理访欧基本原则是,加强对话,共创未来,建立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的新型关系。作为首访的首站,英国此时是中国在欧盟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此之前一年,英国和中国完成了香港的交接,而香港正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新任总理李克强的首次访问“经济色彩”也很重。在外交部就李克强此行举行吹风会的时候,介绍情况的除了外交部副部长,还有商务部的副部长。
  印度与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透露,李克强将与印度三个主要商会成员会面。
  首访显个性
  总理出访首秀,受到各界关注。除了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硬货”,总理人性化的一面,也备受瞩目。
  当年,顶着非典压力出访的温家宝,在泰国表现了率真。有记者问温家宝,“压力大不大”,温家宝坦率地回答:“我的压力很大,他信总理两个月前见过我,今天他又见我,他明显地感觉我瘦了。”温家宝还说,现在躺在床上,常常情不自禁地流泪,“坦白地讲,我的心情很沉重”。
  新总理首秀,温家宝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谦逊”的印象,他每次会面都提早到场,有礼貌地迎接对方,成功消除了他们对中国的一些负面看法。
  外媒评价说,温家宝以其忍辱负重,坦白诚恳,表现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时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说,这是一件外交上干得非常漂亮的事情。
  以强硬形象示人的朱镕基,也在首秀时让人印象深刻。朱镕基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约定9点半会见,在此之前,他安排与印尼副总统哈比比会谈,会谈从9点开始,原定持续时间30分钟,时间刚刚好。
  9点半,撒切尔夫人准时到来,而印尼副总统将与朱镕基的会谈拖了一个小时。撒切尔夫人得知后说,“这人我知道,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看来我不能再等下去了!”
  朱镕基的开场白让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气氛轻松起来,他说,“我才当两个星期的总理,还是个小学生,你已经是研究生了!”
  撒切尔夫人对朱镕基的评价是“新总理是位卓越的人”。
  在回答法国兴业银行的提问时,朱镕基说,我知道你们想在中国再开设一家分行,尽管中国人民对法国人民有着亲切的感情,但我只批准法国,不批准英国的话,英国就会不高兴,因此,我们不能在桌子上面讨论这个问题,只能在桌子下面。
  法国人鼓起掌来。朱镕基又说,你们先别鼓掌,你们要鼓掌,英国人又会说我的透明度不够。会场又响起了笑声。
  (摘自《新京报》2013.5.20)B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生育政策调整为研究背景,通过生育政策的两次调整对辽宁省“一孩”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为进一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提出建议,以促进辽宁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育政策调整;“一孩”育龄妇女;再生育意愿  一、研究背景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四十年的时光,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己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已经实现了从高到低
期刊
摘 要:如何发展符合“科学营养平衡”原则的中式快餐,是高校食堂伙食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要达到合理的平衡膳食,就要了解、应用平衡营养的四大类主要食物。要发展中式营养快餐,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宣传膳食平衡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提高厨技师队伍的素质,走高校后勤伙食社会化的道路。  关键词:高校;中式;快餐;思考  高校食堂具有就餐人数多而集中,就餐时间短而迅速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以物美价廉的中式快餐,
期刊
1.漫不经心式:遇到小偷时,总是通过似乎漫不经心说出来的话,来提示乘客。比如看到窃贼将手伸进乘客的口袋时,有驾乘人员会突然冲这位乘客说:“哎,大家看好自己的东西,别掉了啊!”  2.没话找话式:有的驾乘人员发现乘客被贼盯上,就主动和这位乘客打招呼,询问到哪里下车,劝他们往里走,看似多余的话其实是在提醒乘客脱离险境。  3.故意找茬式:看到一位乘客的手提包被小偷拉开了,乘客却浑然不知,驾乘人员突然想
期刊
l军国招魂:收集二战士兵遗骨海外拜鬼  刚被“开垦”过的黄土地上摆放了三个罩着白布的小盆,盆里装有一小堆碎骨,一群人跪在这些白骨前,顶着凌厉的海风,双手合十,低头祭拜。  4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人访问了1945年2月旧日本军与美军的激战地、距离东京1200公里的太平洋小岛硫磺岛,视察当地的二战士兵遗骨收集工作。在68年前的硫磺岛战役中,2.2万名旧日本士兵被美军击毙,直到现在,仍有1.2万
期刊
近日,美国东部的奥马哈无疑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小镇,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在这里召开。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关注这家由股神沃伦·巴菲特管理的投资公司全新的投资方向以及巴菲特的接班人问题。  82岁的巴菲特并没有公布自己的接班人,同时还强调自己暂时还没有退休的计划。这难免会使人猜测去年被诊断出前列腺癌的世界第四大富翁能够坚持多久,但这位身价高达535亿美元的老头却在5月6日为所有的股东安排了一
期刊
在新工作的第一天给人留下好印象至关重要。毕竟,没有人愿意和以下这些糟糕的人一起共事:聊所有人的八卦,身上充满着“生人勿近”的气息,或是“看看我的内衣”的豪放女。相反,你要表现出自己是个循规蹈矩,信心满满,彬彬有礼,干净利落的人,尤其是,看上去要自然。想要获得美好的开始,关于新工作的第一天,这里有10条建议。   1.提前两周调整睡眠  妈妈告诉你,在正式进入职场的前一天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听妈妈
期刊
未来十年是中华复兴关键期  未来十年是我国的关键期。为什么?  第一,我国经济增长到了关键期。若能再连续保持三个每十年翻一番(年均增长7.3%左右),在本世纪中期,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年的2049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就能追上发达国家。就物质文明而言,中国复兴就大功告成了。这是最后三十年的第一个十年,要开好头不容易,却必须开个好头。  第二,我国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很多人价值观南辕北辙,连“以经
期刊
日本的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今年5月3日是“和平宪法”实行66周年纪念日。这部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和平宪法”,是因为其第九条规定:“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正是宪法第九条的规定和日本人民及其历届政府对宪法的恪守,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国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定
期刊
2013年1月21日,在新华社播发的《杨白冰同志遗体在京火化》新闻中,前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名字出现在第12位,位列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4名已卸任常委、但仍担任国家级正职的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之后。此前在新闻报道中,江泽民的名字排在总书记之后、其他常委之前。  1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解释了排名变化的原委:十八大后,江泽民向中央请求,今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宾排名顺序中
期刊
5月6日至14日,本报记者搭上“中国渔政310”,前往中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中国渔政310”是我国目前渔政系统船舶中航速最快、总体性能最先进、特种设备配备最齐全的渔政船,最快时速可达22节。  从三亚直接航向祖国最南端,一路均是茫茫大海,除了偶尔擦肩而过的船只,与船相伴的就是海鸟。它们时而绕着船头盘旋,时而钻进水里不见踪影。此次行程历经4200多公里和120航时,途经三沙市的西沙、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