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访去哪儿
在上任整整两个月之后,李克强首次作为总理出国访问。目的地有四个国家,两个亚洲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两个欧洲国家,瑞士和德国。外媒给这四个国家分别贴上了标签,新兴经济体、中国传统外交盟友、世界金融中心、老牌工业强国。
而前任总理温家宝任职后的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压力下进行的。2003年4月29日,就任总理不到两个月,温家宝来到泰国参加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特别会议。这次为期24个小时的访问,是为应对“非典”危机。当时,饱受“非典”之苦的一些东盟国家对中国颇有微词,中国与东盟的睦邻关系受到考验。
1998年3月31日,朱镕基上任后两周出访欧洲。他在9天的行程中,访问英国和法国,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朱镕基成为当时13年来第一位访问英国的总理。
作为共和国政务院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以擅长外交著称,他还兼任外交部部长9年。1950年1月,周恩来以政务院总理身份率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第一次出访。
李鹏从1988年4月正式任职总理(在此之前的5个月里,他任职代总理),当年11月10日,李鹏出访泰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泰国是首站。出发前,李鹏在首都机场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泰国作为第一个访问的国家。
李鹏解释首访选择泰国,是因为中泰是近邻,关系非常良好,两国领导人经常互相进行友好访问,另一方面,中泰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上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的观点,中国愿意就解决柬埔寨问题交换意见。此时,柬埔寨遭受别国军队入侵,问题持续十年未解。最终中国促成了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卸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后的首次出访,也到了泰国。这次停留时间为23个小时。这23个小时颇为高效,温家宝参加了10余场正式活动。在与华侨华人代表见面时,温家宝说,“还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归隐林泉。我总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办好。”
首访谈什么
朱镕基上任之后的当月,就飞赴欧洲,访问英国,与欧盟领导人会晤,然后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最后访问法国。
到达英国后,朱镕基的行程充满了“经济色彩”,在伦敦金融城参加圆桌会议,会见40位知名银行家。时任外交部长唐家璇称,总理访欧基本原则是,加强对话,共创未来,建立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的新型关系。作为首访的首站,英国此时是中国在欧盟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此之前一年,英国和中国完成了香港的交接,而香港正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新任总理李克强的首次访问“经济色彩”也很重。在外交部就李克强此行举行吹风会的时候,介绍情况的除了外交部副部长,还有商务部的副部长。
印度与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透露,李克强将与印度三个主要商会成员会面。
首访显个性
总理出访首秀,受到各界关注。除了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硬货”,总理人性化的一面,也备受瞩目。
当年,顶着非典压力出访的温家宝,在泰国表现了率真。有记者问温家宝,“压力大不大”,温家宝坦率地回答:“我的压力很大,他信总理两个月前见过我,今天他又见我,他明显地感觉我瘦了。”温家宝还说,现在躺在床上,常常情不自禁地流泪,“坦白地讲,我的心情很沉重”。
新总理首秀,温家宝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谦逊”的印象,他每次会面都提早到场,有礼貌地迎接对方,成功消除了他们对中国的一些负面看法。
外媒评价说,温家宝以其忍辱负重,坦白诚恳,表现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时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说,这是一件外交上干得非常漂亮的事情。
以强硬形象示人的朱镕基,也在首秀时让人印象深刻。朱镕基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约定9点半会见,在此之前,他安排与印尼副总统哈比比会谈,会谈从9点开始,原定持续时间30分钟,时间刚刚好。
9点半,撒切尔夫人准时到来,而印尼副总统将与朱镕基的会谈拖了一个小时。撒切尔夫人得知后说,“这人我知道,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看来我不能再等下去了!”
朱镕基的开场白让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气氛轻松起来,他说,“我才当两个星期的总理,还是个小学生,你已经是研究生了!”
撒切尔夫人对朱镕基的评价是“新总理是位卓越的人”。
在回答法国兴业银行的提问时,朱镕基说,我知道你们想在中国再开设一家分行,尽管中国人民对法国人民有着亲切的感情,但我只批准法国,不批准英国的话,英国就会不高兴,因此,我们不能在桌子上面讨论这个问题,只能在桌子下面。
法国人鼓起掌来。朱镕基又说,你们先别鼓掌,你们要鼓掌,英国人又会说我的透明度不够。会场又响起了笑声。
(摘自《新京报》2013.5.20)B⑦
在上任整整两个月之后,李克强首次作为总理出国访问。目的地有四个国家,两个亚洲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两个欧洲国家,瑞士和德国。外媒给这四个国家分别贴上了标签,新兴经济体、中国传统外交盟友、世界金融中心、老牌工业强国。
而前任总理温家宝任职后的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压力下进行的。2003年4月29日,就任总理不到两个月,温家宝来到泰国参加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特别会议。这次为期24个小时的访问,是为应对“非典”危机。当时,饱受“非典”之苦的一些东盟国家对中国颇有微词,中国与东盟的睦邻关系受到考验。
1998年3月31日,朱镕基上任后两周出访欧洲。他在9天的行程中,访问英国和法国,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朱镕基成为当时13年来第一位访问英国的总理。
作为共和国政务院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以擅长外交著称,他还兼任外交部部长9年。1950年1月,周恩来以政务院总理身份率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第一次出访。
李鹏从1988年4月正式任职总理(在此之前的5个月里,他任职代总理),当年11月10日,李鹏出访泰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泰国是首站。出发前,李鹏在首都机场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泰国作为第一个访问的国家。
李鹏解释首访选择泰国,是因为中泰是近邻,关系非常良好,两国领导人经常互相进行友好访问,另一方面,中泰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上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的观点,中国愿意就解决柬埔寨问题交换意见。此时,柬埔寨遭受别国军队入侵,问题持续十年未解。最终中国促成了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卸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后的首次出访,也到了泰国。这次停留时间为23个小时。这23个小时颇为高效,温家宝参加了10余场正式活动。在与华侨华人代表见面时,温家宝说,“还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归隐林泉。我总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办好。”
首访谈什么
朱镕基上任之后的当月,就飞赴欧洲,访问英国,与欧盟领导人会晤,然后出席第二届亚欧会议,最后访问法国。
到达英国后,朱镕基的行程充满了“经济色彩”,在伦敦金融城参加圆桌会议,会见40位知名银行家。时任外交部长唐家璇称,总理访欧基本原则是,加强对话,共创未来,建立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的新型关系。作为首访的首站,英国此时是中国在欧盟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此之前一年,英国和中国完成了香港的交接,而香港正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新任总理李克强的首次访问“经济色彩”也很重。在外交部就李克强此行举行吹风会的时候,介绍情况的除了外交部副部长,还有商务部的副部长。
印度与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透露,李克强将与印度三个主要商会成员会面。
首访显个性
总理出访首秀,受到各界关注。除了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硬货”,总理人性化的一面,也备受瞩目。
当年,顶着非典压力出访的温家宝,在泰国表现了率真。有记者问温家宝,“压力大不大”,温家宝坦率地回答:“我的压力很大,他信总理两个月前见过我,今天他又见我,他明显地感觉我瘦了。”温家宝还说,现在躺在床上,常常情不自禁地流泪,“坦白地讲,我的心情很沉重”。
新总理首秀,温家宝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谦逊”的印象,他每次会面都提早到场,有礼貌地迎接对方,成功消除了他们对中国的一些负面看法。
外媒评价说,温家宝以其忍辱负重,坦白诚恳,表现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时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说,这是一件外交上干得非常漂亮的事情。
以强硬形象示人的朱镕基,也在首秀时让人印象深刻。朱镕基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约定9点半会见,在此之前,他安排与印尼副总统哈比比会谈,会谈从9点开始,原定持续时间30分钟,时间刚刚好。
9点半,撒切尔夫人准时到来,而印尼副总统将与朱镕基的会谈拖了一个小时。撒切尔夫人得知后说,“这人我知道,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看来我不能再等下去了!”
朱镕基的开场白让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气氛轻松起来,他说,“我才当两个星期的总理,还是个小学生,你已经是研究生了!”
撒切尔夫人对朱镕基的评价是“新总理是位卓越的人”。
在回答法国兴业银行的提问时,朱镕基说,我知道你们想在中国再开设一家分行,尽管中国人民对法国人民有着亲切的感情,但我只批准法国,不批准英国的话,英国就会不高兴,因此,我们不能在桌子上面讨论这个问题,只能在桌子下面。
法国人鼓起掌来。朱镕基又说,你们先别鼓掌,你们要鼓掌,英国人又会说我的透明度不够。会场又响起了笑声。
(摘自《新京报》2013.5.20)B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