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093
数学的计算遍布小学数学学习的每个年级每个章节,是数学的心脏。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主线。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课前口算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口算”题。。
2.学生对答式计算。学生互相出题,鼓励学生“自己做老师,自己编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自己上课、编题的效果,使学生在不断的改错和反思中提高计算能力。例如:采用课前2分钟交换出题解答的方式来提高“口算”能力,我感觉比较好。
3.家校结合练口算。家长想要孩子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培养数感,在饭前、饭后闲谈时或者生活中,抽出几分钟与孩子进行对答式口算练习,配上适当的奖励,事半功倍。例如:逛超市买东西。让孩子通过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或估一估钱大约需要多少元,够不够。既能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反应能力,也能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二、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学生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錯误的思想根源。在平时的批改作业中,我准备一本记录本,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录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能把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口算时忘记进位和退位;加、减法计算错误;做作业思想不集中,加、减、乘、除搞混淆,运算顺序混淆等等,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目的的进行更正。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迈向成功的催化剂,使人终身受益。学生计算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算习惯。
1、审题习惯。审题是计算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审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消除强信息集中产生的思维干扰。例如,计算39-7+3时,受“凑整”这一强信息的干扰,有好多学生算成39-7+3=29。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做,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这样简单的一道计算题就算错了,因此,加强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2、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3和8;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
3、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往往不能自觉地检查和验算。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意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要求学生计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了;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算对和写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这是有益学生终身的好事情,我们必须切实抓好。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这里提出我的几点方法,望同仁指正。
数学的计算遍布小学数学学习的每个年级每个章节,是数学的心脏。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主线。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课前口算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口算”题。。
2.学生对答式计算。学生互相出题,鼓励学生“自己做老师,自己编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自己上课、编题的效果,使学生在不断的改错和反思中提高计算能力。例如:采用课前2分钟交换出题解答的方式来提高“口算”能力,我感觉比较好。
3.家校结合练口算。家长想要孩子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培养数感,在饭前、饭后闲谈时或者生活中,抽出几分钟与孩子进行对答式口算练习,配上适当的奖励,事半功倍。例如:逛超市买东西。让孩子通过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或估一估钱大约需要多少元,够不够。既能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反应能力,也能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二、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学生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錯误的思想根源。在平时的批改作业中,我准备一本记录本,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录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能把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口算时忘记进位和退位;加、减法计算错误;做作业思想不集中,加、减、乘、除搞混淆,运算顺序混淆等等,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目的的进行更正。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迈向成功的催化剂,使人终身受益。学生计算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算习惯。
1、审题习惯。审题是计算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审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消除强信息集中产生的思维干扰。例如,计算39-7+3时,受“凑整”这一强信息的干扰,有好多学生算成39-7+3=29。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做,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这样简单的一道计算题就算错了,因此,加强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2、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3和8;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
3、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往往不能自觉地检查和验算。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意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要求学生计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了;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算对和写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这是有益学生终身的好事情,我们必须切实抓好。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这里提出我的几点方法,望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