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业能力指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新的结果。针对我院高职学生的现状,探索如何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不仅能更好地为其以后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同时对于我院教育教学改革,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 培养路径 创业教育
所谓的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价值观、发现能力及创新能力。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可以再细分的,与就业能力相比较,创业能力比就业能力多的是发现的眼光,创新的智慧。
一、创业能力解析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在创业教育兴起并广泛开展的形势下,探讨研究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十分紧要的。创业能力(Enterprise Competence)被概括为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活动顺利进行,并能够创立和发展一项或多项事业的主体条件。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既具有创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又富有其自身特色。高职院校学生因其自身的思想先进性、时代创新性、高知识能力等特点,其创业欲望、创业能力、创业活动都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可分解为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和做事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系统的思想和专业教育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体系性激励和内化,具有较其他人群更强的创业潜力。
二、我院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探索
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我院创新创业教研室研究团队为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在近五年里,教师多次参与教育部以及上海市的相关培训,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并与相关创业园区进行了对接。探索发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创新创业教研室教师团队负责《创办企业》的授课任务,这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经营其模拟的企业、应用其在实践中学到的理论并亲身体验其管理决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的行为导向,最终掌握实际创业和经营微小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上课热情极为高涨,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因为自身视野和所学专业的局限性导致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选择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以及如何创业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本人在创新创业教研室,在参加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后,我特地针对《创办企业》这门课程进行了重整,把探索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做了一个课程设计,同时积极构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确立创业教学、创业社团、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让学生紧密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效果显著。具体培养路径如下:
1.在学院支持下面向所有专业开设了新型的侧重素质教育的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与我院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创业相衔接,在教学上实现“全覆盖”和“分层次”。《创办企业》是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锻炼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教育课程,它是以专题项目的形式来促进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支持和带动微小企业的成立和发展。课程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一些章节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鉴于我院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的现实,我们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同时把创业能力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所谓“全覆盖”是指《创办企业》课程的受众是全体在校学生(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所谓“分层次”是在对全校学生进行普及式的创业启蒙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有强烈创业意识的学生,经过遴选再进行渐进式的创业能力训练。
2.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咨询工作室。创新创业咨询工作室秉承“创新驱动创业、融入专业教育、彰显职教特色”工作理念,主要功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智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与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咨询与扶助。通过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举措,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3.在普及创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学生社团、开展创业比赛和实践等方式培育创业新星。一是成立创业社团,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教师是由管理中心指派的系部的专业教师,以及部分企业兼职教师。指导教师可以把一个教学项目分成许多小模块,以任务书形式分发给学生专业社团,供学生专业社团相互协作完成。指导老师还应帮助学生工作室解决遇到的问题,不同时期指导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当一个学生工作室遇到技术难题时,指导教师就会成为他们的顾问;当学生工作室的成员进行某项目的需求获取时,指导教师就会扮演他们的客户角色;当学生工作室的成员在与产学研公司或外界公司沟通存在问题时,指导教师就会充当联系协调人;当学生工作室在管理一个项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学院先后举办“陶艺”,“咖啡屋”,“烘焙坊”等创业工作室,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创业实践,师生参与其中,效果显著。二是定期举办创业讲座,邀请成功人士,特别是校友创业明星跟学生交流创业经验,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通过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和创业交流等活动,邀请企业家和专家来校开展创业对话等方式,向在校学生传授创业经验。邀请地方工商、税务、银行工作人员到学校传授学生企业登记、税务申报、银行借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申办企业的流程。讲座和特色活动是学生专业社团的两大主线,一是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二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真正达到促进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双核目标。学院先后与上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上海莘庄留学生创业园和上海光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将校外专家引入校园对接学生创业门诊。三是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去发现典型,以赛促学,扶持典型,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实现初创成功。学院组织下,先后参加并获得了2014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全国三等奖、2015年上海高职高专创业大赛二等奖和上海玉佛寺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第二名的好成绩,扶持了一批创业典型。
4.积极与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委、天使基金等创业指导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组织开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与扶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等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品德、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在校内设置相关咨询等分支机构,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优质的创业能力培养服务。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本人及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职学生在校园内的创业体验,通过创业能力的培养,再到创业实习最后到真正的创业这一过程。其中创业能力培养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让高职学生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各高职院校尚没有针对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而建立的成熟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创业实践型的学生工作室等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非常有帮助的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4]。
参考文献:
[1]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30.
[2]孙文学,王文凯,王中梅.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对策探讨[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作者简介:陈修高(1982.04—),山东日照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科技創新与创业。张金玲(1986.07—),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 培养路径 创业教育
所谓的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价值观、发现能力及创新能力。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可以再细分的,与就业能力相比较,创业能力比就业能力多的是发现的眼光,创新的智慧。
一、创业能力解析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在创业教育兴起并广泛开展的形势下,探讨研究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十分紧要的。创业能力(Enterprise Competence)被概括为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活动顺利进行,并能够创立和发展一项或多项事业的主体条件。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既具有创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又富有其自身特色。高职院校学生因其自身的思想先进性、时代创新性、高知识能力等特点,其创业欲望、创业能力、创业活动都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可分解为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和做事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系统的思想和专业教育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体系性激励和内化,具有较其他人群更强的创业潜力。
二、我院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探索
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我院创新创业教研室研究团队为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在近五年里,教师多次参与教育部以及上海市的相关培训,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并与相关创业园区进行了对接。探索发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创新创业教研室教师团队负责《创办企业》的授课任务,这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经营其模拟的企业、应用其在实践中学到的理论并亲身体验其管理决策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的行为导向,最终掌握实际创业和经营微小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上课热情极为高涨,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因为自身视野和所学专业的局限性导致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选择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以及如何创业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本人在创新创业教研室,在参加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后,我特地针对《创办企业》这门课程进行了重整,把探索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做了一个课程设计,同时积极构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确立创业教学、创业社团、创业实践“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让学生紧密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效果显著。具体培养路径如下:
1.在学院支持下面向所有专业开设了新型的侧重素质教育的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与我院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创业相衔接,在教学上实现“全覆盖”和“分层次”。《创办企业》是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锻炼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教育课程,它是以专题项目的形式来促进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支持和带动微小企业的成立和发展。课程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一些章节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鉴于我院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的现实,我们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同时把创业能力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所谓“全覆盖”是指《创办企业》课程的受众是全体在校学生(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所谓“分层次”是在对全校学生进行普及式的创业启蒙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有强烈创业意识的学生,经过遴选再进行渐进式的创业能力训练。
2.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咨询工作室。创新创业咨询工作室秉承“创新驱动创业、融入专业教育、彰显职教特色”工作理念,主要功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智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与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咨询与扶助。通过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举措,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3.在普及创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学生社团、开展创业比赛和实践等方式培育创业新星。一是成立创业社团,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教师是由管理中心指派的系部的专业教师,以及部分企业兼职教师。指导教师可以把一个教学项目分成许多小模块,以任务书形式分发给学生专业社团,供学生专业社团相互协作完成。指导老师还应帮助学生工作室解决遇到的问题,不同时期指导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当一个学生工作室遇到技术难题时,指导教师就会成为他们的顾问;当学生工作室的成员进行某项目的需求获取时,指导教师就会扮演他们的客户角色;当学生工作室的成员在与产学研公司或外界公司沟通存在问题时,指导教师就会充当联系协调人;当学生工作室在管理一个项目时,指导教师可以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学院先后举办“陶艺”,“咖啡屋”,“烘焙坊”等创业工作室,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创业实践,师生参与其中,效果显著。二是定期举办创业讲座,邀请成功人士,特别是校友创业明星跟学生交流创业经验,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通过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和创业交流等活动,邀请企业家和专家来校开展创业对话等方式,向在校学生传授创业经验。邀请地方工商、税务、银行工作人员到学校传授学生企业登记、税务申报、银行借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申办企业的流程。讲座和特色活动是学生专业社团的两大主线,一是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二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真正达到促进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双核目标。学院先后与上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上海莘庄留学生创业园和上海光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将校外专家引入校园对接学生创业门诊。三是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去发现典型,以赛促学,扶持典型,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实现初创成功。学院组织下,先后参加并获得了2014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全国三等奖、2015年上海高职高专创业大赛二等奖和上海玉佛寺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第二名的好成绩,扶持了一批创业典型。
4.积极与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委、天使基金等创业指导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组织开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与扶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等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品德、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在校内设置相关咨询等分支机构,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优质的创业能力培养服务。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本人及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职学生在校园内的创业体验,通过创业能力的培养,再到创业实习最后到真正的创业这一过程。其中创业能力培养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让高职学生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各高职院校尚没有针对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而建立的成熟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创业实践型的学生工作室等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非常有帮助的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4]。
参考文献:
[1]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30.
[2]孙文学,王文凯,王中梅.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对策探讨[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作者简介:陈修高(1982.04—),山东日照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科技創新与创业。张金玲(1986.07—),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