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工程力学》是三本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教师郑州成功财经学能否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将直接关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结合学生学情、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提出工程管理类专业《工程力学》 课程改革相应举措,仅供参考。
[关键词] 三本院校;工程管理;工程力学
【中图分类号】TB12-4
近几十年来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之间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着力提升学院的内涵性建设。笔者在《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院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工程力学》在工程管理类专业中的课程定位,进一步对三本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了解三本院校学生学情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2004年创办的全日制经管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录取分数线在二本和专科之间,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偏科现象特别严重,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养成,自我约束力差,目标还不够明确。我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均开设有《工程力学》课程,这些专业在我校文理兼收,一部分文科生的力学基础较弱。《工程力学》是工程管理类专业极为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学生在后续造价工程师、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相关证照的考取过程中都涉及《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面对三本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加之课程的重要性都要求《工程力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讲起,循序渐进。
二、准确把握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工程管理类专业与机械类、土木工程类专业均学《工程力学》,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机械类、土木工程类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零部件设计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分别详细讲授,将力学中涉及的原理、计算过程都要讲解到位。该课程对工科类学生力学的综合知识要求较高。如果学不好,在设计零部件时安全系数就无法得到保证。而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的学生则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学、金融学和建筑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熟悉行业法规,具备较强的行业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要求对力学知识博而非精。因此,任课教师在对工程管理类学生讲解《工程力学》时一定要能准确把握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力学》 课程改革举措
1、教学方法多样化。传统教学方法大多采用老师教,学生听,学生的能动性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该课程理论性极强的课程特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效果突显。如: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化解了《工程力学》枯燥的公式、抽象的模型。另外在一些理论知识的推导上弱化授课内容,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这些知识怎么运用,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三本院校的学生无需过分追求如何推导。
2、正确使用好板书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中不可或缺的,它将《工程力学》中一些常见约束的构成以及约束力如何确定都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清晰准确地体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简单容易、效果显著。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几乎把所有信息都输入到幻灯片上,上课过程PPT课件一闪即过,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问题的时间,听课效果极差。教师应该把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传统的板书授课始终不能丢失。比如在对物体进行静力学分析时,教师应该认真规范的总结出约束的几种类型,每一种约束该如何绘制,物体在约束下的受力为什么箭头朝某个方向,教师都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讲解给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受力分析图,讲解受力箭头朝向。特别难懂的物体受力这个时候多媒体就可以形象的进一步演示,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使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知识点。
3、加大实验环节力度。《工程力学》实践课程大部分采用课内实验和现场教学(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课程在我院校内实验室进行的有轴的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实验。这些属于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知识。除了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外,我系与校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计划。我们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进企业,通过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工程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思考理论知识,教师回校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帮助学生将《工程力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想结合进行体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4、考核形式多样化。针对《工程力学》课程难度大的特点,教师在考核学生时应关注学生平时学习的全过程。经常性的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受力图的绘制等,并上讲台对知识进行讲解点评。在实验实训课上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对于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工程力学》可以采用半开卷考试,考试内容重点放在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上。学生可以携带公式、概念,达到学生可以通过概念和公式解决该专业工程实际的培养目的。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工程力学》对于三本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难度确实很大。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有效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循循善诱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课后建立网络答疑反馈机制。相信三本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上效果会越发明显!
参考文献
[1] 高波,李俊文.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17):134-135.
[2] 葛广华,王成.浅谈对机构力学的几点教学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9(2).
[3] 王秀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5,(50).
[4] 张艳华,陈继生.《工程力学》教学质量提高与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3):154-158.
[关键词] 三本院校;工程管理;工程力学
【中图分类号】TB12-4
近几十年来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之间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着力提升学院的内涵性建设。笔者在《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院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工程力学》在工程管理类专业中的课程定位,进一步对三本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了解三本院校学生学情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2004年创办的全日制经管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录取分数线在二本和专科之间,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偏科现象特别严重,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养成,自我约束力差,目标还不够明确。我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均开设有《工程力学》课程,这些专业在我校文理兼收,一部分文科生的力学基础较弱。《工程力学》是工程管理类专业极为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学生在后续造价工程师、建筑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相关证照的考取过程中都涉及《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面对三本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加之课程的重要性都要求《工程力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讲起,循序渐进。
二、准确把握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工程管理类专业与机械类、土木工程类专业均学《工程力学》,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机械类、土木工程类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要从事零部件设计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分别详细讲授,将力学中涉及的原理、计算过程都要讲解到位。该课程对工科类学生力学的综合知识要求较高。如果学不好,在设计零部件时安全系数就无法得到保证。而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的学生则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学、金融学和建筑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熟悉行业法规,具备较强的行业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要求对力学知识博而非精。因此,任课教师在对工程管理类学生讲解《工程力学》时一定要能准确把握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三、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力学》 课程改革举措
1、教学方法多样化。传统教学方法大多采用老师教,学生听,学生的能动性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该课程理论性极强的课程特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效果突显。如: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化解了《工程力学》枯燥的公式、抽象的模型。另外在一些理论知识的推导上弱化授课内容,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这些知识怎么运用,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三本院校的学生无需过分追求如何推导。
2、正确使用好板书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中不可或缺的,它将《工程力学》中一些常见约束的构成以及约束力如何确定都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清晰准确地体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简单容易、效果显著。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几乎把所有信息都输入到幻灯片上,上课过程PPT课件一闪即过,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问题的时间,听课效果极差。教师应该把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传统的板书授课始终不能丢失。比如在对物体进行静力学分析时,教师应该认真规范的总结出约束的几种类型,每一种约束该如何绘制,物体在约束下的受力为什么箭头朝某个方向,教师都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讲解给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受力分析图,讲解受力箭头朝向。特别难懂的物体受力这个时候多媒体就可以形象的进一步演示,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使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知识点。
3、加大实验环节力度。《工程力学》实践课程大部分采用课内实验和现场教学(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课程在我院校内实验室进行的有轴的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实验。这些属于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知识。除了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外,我系与校外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计划。我们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进企业,通过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工程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思考理论知识,教师回校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帮助学生将《工程力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想结合进行体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4、考核形式多样化。针对《工程力学》课程难度大的特点,教师在考核学生时应关注学生平时学习的全过程。经常性的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受力图的绘制等,并上讲台对知识进行讲解点评。在实验实训课上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对于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工程力学》可以采用半开卷考试,考试内容重点放在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上。学生可以携带公式、概念,达到学生可以通过概念和公式解决该专业工程实际的培养目的。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工程力学》对于三本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难度确实很大。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有效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循循善诱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课后建立网络答疑反馈机制。相信三本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上效果会越发明显!
参考文献
[1] 高波,李俊文.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17):134-135.
[2] 葛广华,王成.浅谈对机构力学的几点教学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9(2).
[3] 王秀华.《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5,(50).
[4] 张艳华,陈继生.《工程力学》教学质量提高与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3):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