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不仅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苏步青也说:如果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天生重要,但是现在的许多中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或者说语文素质较低。导致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虽然复杂,但笔者认为很大程度可以归咎于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最终目标可以说是检测考试。一叶障目,浮云遮望眼,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语文是美的,语文的教学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者应该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意志的激励和智慧的感悟。但是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把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上得干瘪枯燥、索然无味。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老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的教学方法。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根据新课标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在语文教学和指导中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语文教学体现整体性和文学性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目标的整体性,以免内容泛化
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说,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孤立的,它与一个单元、整册课本、整套教材的整体目标是息息相关的。一篇文章的选入自然有它突显的地方,这突显的地方就是这一篇文章的重点,这重点就是组成一个单元、整册课本、整套教材课程目标的一个部分。一篇文章的重点或教学目标可以是它严谨的结构、精妙的文笔、优美的声韵、完美的形象、奇特的想象、感人的场景、细腻的感情、新意的修辞,也可以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等。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统揽教材体系,正确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注重考虑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以生动的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必随意扩展、泛化教学内容。如苏教版高中必修课本第五单元的《赤壁赋》一文,根据目标整体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景物、对话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理解体会作者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看法”就应该成为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与《愚溪诗序》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彼此相映成趣。前面的《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的教学目标又几乎相同。四篇文章,两个类别,以情动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单元的整体目标。
二、朗读,以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体现文章的整体美
语文教学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直接、形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读书对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教师可先通过播放专家的配乐朗诵,唤醒伏于文字间的情感,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凭借朗读走进文本的世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歌的意境。再让学生反复开声自读、整体朗读、个人朗读、集体评议,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整体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和技巧意境作好铺垫,那么对诗歌的阅读欣赏分析也就驾轻就熟了。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亦可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春色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自然美,除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的停顿之外,还要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如“春风图”的描写,“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清脆”、“婉转”、“应和”、“嘹亮”读音重,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
三、结合教学目标和文章主题设计中心问题,由点及面,处理课文的整体理解
部分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重的教师,总喜欢按照教参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或根据有关检测试题的要求进行分析,分析出的许多文学名篇让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扼杀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严重破坏了文章的整体和文学美。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果老师能抓住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中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反三,圆满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鲁迅学生的《药》,教师只要删繁就简,设计好“如何理解华、夏两家的家庭命运和行为举动”这一问题,辅之以背景的介绍,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掌握文章中心主题、线索结构、写作意图、形象概括等问题,从而避免了对文章的繁琐分析,课堂的教学结构亦显得简洁明快、举重若轻。笔者曾经听过一年轻教师上朱自清的《春》,该老师在一节课里可以说不及其余地突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请你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了解春天的美、读出人们对春天的态度”;二是“你最喜欢文中哪一段,为什么?”。然后把最充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和议中品味“春”的美。
四、突出体现教材文本的文学性,培养学生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精录佳作,那动人的画面、精彩的修辞、鲜明的感情、个性化的人物、作品的文化意蕴等,使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深厚的艺术价值。只有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文学美,学会鉴赏美,才能保持学生一生读书受用的热情。风景优美的阿尔卑斯山急转弯处有个著名的广告牌:慢慢走,欣赏啊!在语文的教学中,也只有慢慢地走进曲径,细细地欣赏,语文的文学味才会出来。深圳市程少堂老师在上《荷花淀》这节课上独具匠心,曲径通幽,抓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入手,高屋建瓴,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与学生一起深入解读《荷花淀》,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巧妙地引导学生品味了文章的文学味。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文文本的文学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快乐、何愁学生不喜欢语文?
一、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目标的整体性,以免内容泛化
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说,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孤立的,它与一个单元、整册课本、整套教材的整体目标是息息相关的。一篇文章的选入自然有它突显的地方,这突显的地方就是这一篇文章的重点,这重点就是组成一个单元、整册课本、整套教材课程目标的一个部分。一篇文章的重点或教学目标可以是它严谨的结构、精妙的文笔、优美的声韵、完美的形象、奇特的想象、感人的场景、细腻的感情、新意的修辞,也可以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等。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统揽教材体系,正确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注重考虑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以生动的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必随意扩展、泛化教学内容。如苏教版高中必修课本第五单元的《赤壁赋》一文,根据目标整体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景物、对话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理解体会作者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看法”就应该成为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与《愚溪诗序》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彼此相映成趣。前面的《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的教学目标又几乎相同。四篇文章,两个类别,以情动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单元的整体目标。
二、朗读,以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体现文章的整体美
语文教学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直接、形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读书对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教师可先通过播放专家的配乐朗诵,唤醒伏于文字间的情感,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凭借朗读走进文本的世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歌的意境。再让学生反复开声自读、整体朗读、个人朗读、集体评议,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整体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和技巧意境作好铺垫,那么对诗歌的阅读欣赏分析也就驾轻就熟了。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亦可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春色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自然美,除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的停顿之外,还要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如“春风图”的描写,“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清脆”、“婉转”、“应和”、“嘹亮”读音重,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
三、结合教学目标和文章主题设计中心问题,由点及面,处理课文的整体理解
部分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重的教师,总喜欢按照教参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或根据有关检测试题的要求进行分析,分析出的许多文学名篇让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扼杀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严重破坏了文章的整体和文学美。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果老师能抓住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中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反三,圆满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鲁迅学生的《药》,教师只要删繁就简,设计好“如何理解华、夏两家的家庭命运和行为举动”这一问题,辅之以背景的介绍,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掌握文章中心主题、线索结构、写作意图、形象概括等问题,从而避免了对文章的繁琐分析,课堂的教学结构亦显得简洁明快、举重若轻。笔者曾经听过一年轻教师上朱自清的《春》,该老师在一节课里可以说不及其余地突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请你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了解春天的美、读出人们对春天的态度”;二是“你最喜欢文中哪一段,为什么?”。然后把最充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和议中品味“春”的美。
四、突出体现教材文本的文学性,培养学生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精录佳作,那动人的画面、精彩的修辞、鲜明的感情、个性化的人物、作品的文化意蕴等,使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深厚的艺术价值。只有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文学美,学会鉴赏美,才能保持学生一生读书受用的热情。风景优美的阿尔卑斯山急转弯处有个著名的广告牌:慢慢走,欣赏啊!在语文的教学中,也只有慢慢地走进曲径,细细地欣赏,语文的文学味才会出来。深圳市程少堂老师在上《荷花淀》这节课上独具匠心,曲径通幽,抓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入手,高屋建瓴,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与学生一起深入解读《荷花淀》,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巧妙地引导学生品味了文章的文学味。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文文本的文学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快乐、何愁学生不喜欢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