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医院47例老年正压性脑积水行侧脑到-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计分。结果:术后42例患者的恢复状况表现优良,有9例病人术后伴随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术前的检查与评估设计具体有效的方案与实施路径,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关键词】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老年正压性脑积水;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24-01
正压性脑积水是指颅内压力正常的交通性脑积水,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脑室扩大,并伴有记忆力、智力减退,步态不稳,小便失禁等一系列综合征,在老年患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脑积水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用分流手术将脑脊液引入体内的其他腔隙,分为颅内分流术和颅外分流术。其中临床普遍采用的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简称V-P手术。它是把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等体腔内,降低颅内压,防止脑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治疗的47例老年正压性脑积水患者。其中老年男子31例,女子16例;年龄59-81岁,平均68岁。这些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走路不稳、尿失禁、头痛头昏、反应迟钝等。头颅CT及MRI检查显示患者脑室扩大、脑积水,脑脊液压力在70~195mmH2O,脑脊液化验常规、生化正常。术前行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后症状均有改善。
1.2 治疗方法
医院采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侧脑室-腹腔分流管。根据腰穿测压,脑脊液压力大于或等于140mmH2O的患者选用中压阀,小于140mmH2O的患者则选用低压阀。
1.2.1 术前护理
术前对患者先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能放松心情。术前的10-12小时按常规处理头发及清洁相关部位,防止细菌感染。注意提醒患者术前8-10小时内不能进食。
1.2.2 V-P手术
交叉配血,普鲁卡因皮试,青霉素皮试,手术晨置尿管,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鲁米那,对患者进行全麻醉,对颅右侧进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患者脑室的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内镜下准确置入分流管及贮液器,腹腔端经耳后、颈部、胸部皮下隧道到右侧中腹部直肌外缘切口,置入腹腔,置入导管约30~40厘米左右。[1]
1.2.3 术后护理
术毕[2]回ICU监护,心电监护24小时,颅内压监护72小时,氧室吸氧48小时。术后3天无特殊意外转回普通病房。术后一周内每日按时按压贮液器,防止分流管内进入破碎脑组织及血性液体堵管的发生。并严格按照常规的护理注意事项,保证不出现意外的损伤。
1.3 疗效评定
1.3.1 手术疗效评定
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评分[3]。分为:(1)优:脑室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得到改善(2)良:脑室缩小,临床症状有所改善(3)差:脑室体积没有明显的改变,临床证状没有改善的迹象或加重。(4)劣:导致死亡
1.3.2 并发症的发生评定
对此47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调查反馈,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4]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统计显示,疗效优良的占大多数,疗效差可能是因为患者体质与护理不当而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统计数据显示,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9例,总发生率为19.1%。统计证明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大大减轻了老人对脑积水的病痛困扰。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脑的血流量是相对稳定的,当脑组织、脑脊液和脑血管内血液三大组分比例严重失调,就可能引发病变。侧脑室-腹腔当流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的最常见方式,其以简便、安全的治疗过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在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对患者进行此手术的时候要严格进行术前检查和综合评估,争取选择最适合的有效路径实施治疗.
Kauschl[5]于1905年首次开展V-P手术,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展。此法适应证广泛,可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后天性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以及患儿无严重智能缺陷、大脑皮层仍有一定厚度的先天性脑积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聂晓飞,马宝申.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47-48.
[2] 李广霞.脑积水8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护理,2007,3(15):228-229.
[3] 唐连刚,赖廷海,林裕茂,梁海波.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临床疗效分析[J].医护论坛,2012,19(19):245-246.
[4] 张玉琪.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技术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4):307-308.
[5] 胡群亮.痴呆与老年人正压性脑积水[J].中外医学研究,2010,2(9):53-54.
【关键词】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老年正压性脑积水;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24-01
正压性脑积水是指颅内压力正常的交通性脑积水,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脑室扩大,并伴有记忆力、智力减退,步态不稳,小便失禁等一系列综合征,在老年患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脑积水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用分流手术将脑脊液引入体内的其他腔隙,分为颅内分流术和颅外分流术。其中临床普遍采用的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简称V-P手术。它是把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等体腔内,降低颅内压,防止脑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治疗的47例老年正压性脑积水患者。其中老年男子31例,女子16例;年龄59-81岁,平均68岁。这些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走路不稳、尿失禁、头痛头昏、反应迟钝等。头颅CT及MRI检查显示患者脑室扩大、脑积水,脑脊液压力在70~195mmH2O,脑脊液化验常规、生化正常。术前行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后症状均有改善。
1.2 治疗方法
医院采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侧脑室-腹腔分流管。根据腰穿测压,脑脊液压力大于或等于140mmH2O的患者选用中压阀,小于140mmH2O的患者则选用低压阀。
1.2.1 术前护理
术前对患者先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能放松心情。术前的10-12小时按常规处理头发及清洁相关部位,防止细菌感染。注意提醒患者术前8-10小时内不能进食。
1.2.2 V-P手术
交叉配血,普鲁卡因皮试,青霉素皮试,手术晨置尿管,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鲁米那,对患者进行全麻醉,对颅右侧进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患者脑室的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内镜下准确置入分流管及贮液器,腹腔端经耳后、颈部、胸部皮下隧道到右侧中腹部直肌外缘切口,置入腹腔,置入导管约30~40厘米左右。[1]
1.2.3 术后护理
术毕[2]回ICU监护,心电监护24小时,颅内压监护72小时,氧室吸氧48小时。术后3天无特殊意外转回普通病房。术后一周内每日按时按压贮液器,防止分流管内进入破碎脑组织及血性液体堵管的发生。并严格按照常规的护理注意事项,保证不出现意外的损伤。
1.3 疗效评定
1.3.1 手术疗效评定
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评分[3]。分为:(1)优:脑室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得到改善(2)良:脑室缩小,临床症状有所改善(3)差:脑室体积没有明显的改变,临床证状没有改善的迹象或加重。(4)劣:导致死亡
1.3.2 并发症的发生评定
对此47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调查反馈,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4]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统计显示,疗效优良的占大多数,疗效差可能是因为患者体质与护理不当而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统计数据显示,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9例,总发生率为19.1%。统计证明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大大减轻了老人对脑积水的病痛困扰。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脑的血流量是相对稳定的,当脑组织、脑脊液和脑血管内血液三大组分比例严重失调,就可能引发病变。侧脑室-腹腔当流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的最常见方式,其以简便、安全的治疗过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在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对患者进行此手术的时候要严格进行术前检查和综合评估,争取选择最适合的有效路径实施治疗.
Kauschl[5]于1905年首次开展V-P手术,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展。此法适应证广泛,可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后天性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以及患儿无严重智能缺陷、大脑皮层仍有一定厚度的先天性脑积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聂晓飞,马宝申.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47-48.
[2] 李广霞.脑积水8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护理,2007,3(15):228-229.
[3] 唐连刚,赖廷海,林裕茂,梁海波.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临床疗效分析[J].医护论坛,2012,19(19):245-246.
[4] 张玉琪.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技术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4):307-308.
[5] 胡群亮.痴呆与老年人正压性脑积水[J].中外医学研究,2010,2(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