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边远农村的小学体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还应把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的激发和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培养
新版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同学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同学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开展田径、体操、民族传统体育和一些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应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边远农村的小学体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还应把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的激发和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现结合本人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在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上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理论支撑
兴趣是积极认识事物的特殊倾向,它首先由新异的刺激所引起,凡是新的事物、新的形象、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学方法都能引起认知兴趣。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它往往同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兴趣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凡是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去积极探索它的奥秘,力求把它认识清楚。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情绪,会导致行为上的某项活动爱好,从而发展成自觉习惯;反之,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也就不可能激发他们形成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因此,实践证明,缺乏兴趣、爱好的参与体育活动、即使形成了“习惯”、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淡薄、消退。只有发自内心的与日俱增的体育兴趣、爱好,才能形成持久的、自然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必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小学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爱好上做文章对小学生们来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学校方面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利于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有利于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应对策略
1.更新观念
在学校体育教学探讨中,有人主张强调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甚至把这种能力培养当作体育能力教学总目标。但一味强调能力培养,就容易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其结果是体育变成了“校园体育教育”,离校后学生们都忘了锻炼,不从事体育活动。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彻底改变“为上课而上课”的传统模式。
2.改变教法
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一样,具有普及教育的性质,它是在整个学校体育中占有应有的特殊的地位,在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中发挥着责无旁贷的作用。其目标是完成国家统编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及各种类型的课,因此,建立与体育教学大纲所适应的措施、方案;要具体的、针对性地研究实施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具体可做到:(1)改进教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觉——思维——创作,即人生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即意向活动,在意向活动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具有启动,定向,维持,强化整个意向活动的功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便通过师生的感情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2)优化结构,形成给力的趣味课堂。具体可在课端“激趣”,在课堂教学之始,通过教师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课中“持趣”,多想点子,多出新教法,让学生始终在兴趣与愉快中度过每一个难忘的课程;在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要注意将学生渴求知识的兴趣向外,向纵深延。
3.从小培养
人在各年龄阶段,其身心状态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学生在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映。我们应根据对象,从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出发,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尤其引起注意的是“人的本性是好动”,爱活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应从小开始。
新大纲规定,小学生体育课每周三课时节。教育部最近有提出“阳光体育一小时”,即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坚持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由此可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已纳入到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在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下功夫。当然,我们在探索学生兴趣激发上,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还要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切实可行的教法,以最终走上“引起兴趣——激发兴趣——形成习惯”的良性轨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小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培养
新版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同学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同学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开展田径、体操、民族传统体育和一些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应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边远农村的小学体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还应把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的激发和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现结合本人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在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上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理论支撑
兴趣是积极认识事物的特殊倾向,它首先由新异的刺激所引起,凡是新的事物、新的形象、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学方法都能引起认知兴趣。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它往往同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兴趣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凡是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去积极探索它的奥秘,力求把它认识清楚。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情绪,会导致行为上的某项活动爱好,从而发展成自觉习惯;反之,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也就不可能激发他们形成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因此,实践证明,缺乏兴趣、爱好的参与体育活动、即使形成了“习惯”、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淡薄、消退。只有发自内心的与日俱增的体育兴趣、爱好,才能形成持久的、自然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必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小学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爱好上做文章对小学生们来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学校方面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利于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有利于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应对策略
1.更新观念
在学校体育教学探讨中,有人主张强调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甚至把这种能力培养当作体育能力教学总目标。但一味强调能力培养,就容易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其结果是体育变成了“校园体育教育”,离校后学生们都忘了锻炼,不从事体育活动。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彻底改变“为上课而上课”的传统模式。
2.改变教法
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一样,具有普及教育的性质,它是在整个学校体育中占有应有的特殊的地位,在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中发挥着责无旁贷的作用。其目标是完成国家统编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及各种类型的课,因此,建立与体育教学大纲所适应的措施、方案;要具体的、针对性地研究实施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具体可做到:(1)改进教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觉——思维——创作,即人生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即意向活动,在意向活动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具有启动,定向,维持,强化整个意向活动的功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便通过师生的感情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2)优化结构,形成给力的趣味课堂。具体可在课端“激趣”,在课堂教学之始,通过教师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课中“持趣”,多想点子,多出新教法,让学生始终在兴趣与愉快中度过每一个难忘的课程;在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要注意将学生渴求知识的兴趣向外,向纵深延。
3.从小培养
人在各年龄阶段,其身心状态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学生在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映。我们应根据对象,从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出发,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尤其引起注意的是“人的本性是好动”,爱活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应从小开始。
新大纲规定,小学生体育课每周三课时节。教育部最近有提出“阳光体育一小时”,即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坚持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由此可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已纳入到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在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下功夫。当然,我们在探索学生兴趣激发上,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还要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切实可行的教法,以最终走上“引起兴趣——激发兴趣——形成习惯”的良性轨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