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目前西方学术界,对思想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以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成为了主流, 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被芬兰学者帕罗内称之为思想史研究中的“斯金纳的革命”。斯金纳把语言哲学的言语行动理论引入政治思想史研究,创立了以言语行动为视角,以历史语境和政治修辞为核心的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此方法论产生的背景,内容,意义以及局限性在文中将一一进行分析。
【关键词】 昆廷·斯金纳 历史语境主义 方法论 政治思想史
一、“历史语境主义”兴起的背景
(一)“历史语境论”的思想渊源
1.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影响
柯林伍德:“思想史研究的不是对一个问题的不同解答,而是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变化着的问题及其回答”。[]柯林伍德这种将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斯金纳将研究视角转向文本产生的具体语境,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2.彼得·拉斯莱特历史研究法的影响
在拉斯莱特的研究中,政治理论家是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的直接参与者,其提出的政治理论本身就是政治活动的一种,是一种参与式行动。拉斯莱特在对洛克《政府论》的整理研究中,将《政府论》放置在洛克所处的具体语境中来把握。斯金纳虽然接受了这种方法,但认为“任何政治理论的论著都是由某种有待人们去揭示的直接的政治语境所促动和引发的”。
3.波考克的影响
波考克他认为政治思想中的话语就是政治行为活动在文本中的体现,它的出现是为解决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某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在“以言行事”。这一理论使斯金纳在他的“历史语境论”中对语言行动进行了考察,并成为他用来分析概念变化的基本方法。
4.邓恩的影响
斯金纳不仅承认邓恩的研究是典范,还认为自己从中获益匪浅。在对洛克政治思想的研究中,邓恩将洛克所表达的观念还原到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强调了洛克在《政府论两篇》中所意图表达的历史问题。
(二)对“文本中心主义”研究方法的批判
传统的政治思想史研究法叫文本中心主义或观念史研究,认为经典思想家的著作是思想史研究的唯一对象。其任务是要理解经典文本的意义,其预设是有关类型的思想的经典文本以“普遍性观念”的方式包含着“永恒的智慧”。在斯金纳看来,观念史的文本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有陷入“历史性谬误”的危险,所得的结论并非历史而是神话,这种研究不能提供历史的真相,也不能使我们洞察作者的本意,以及在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建立正常的联系。
二、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斯金纳指出:我将“捍卫我对阅读和解释历史文本的一个特定的观点,我认为,如果我们希望以合适的历史方法来写观念史的话,我们需要将我们所要研究的文本放在一种思想的语境和话语的框架中,以便于我们识别那些文本的作者在写这些文本时想做什么。用较为流行的话来说,我强调文本的语言行动并将之放在语境中来考察。我的意图当然不是去完成进入考察已经逝去久远的思想家的思想这样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我只是运用历史研究最为通常的技术去理解概念,追溯他们的差异,恢复他们的信仰以及尽可能地以思想家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他们”历史语境是他研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言语行动是他研究政治思想的实践维度,政治修辞是斯金纳研究政治思想的分析模式。
二、“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贡献
斯金纳运用语言行动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和理解政治,拓宽了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视域,实现了从思想应用于政治到思考思想作为政治的一种内容的研究视角的转换,被帕罗内称之为斯金纳式的革命。
斯金纳把政治概念作为政治思想史基本的单元,实现了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的根本性转换,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研究类型,使政治思想史从观念史转向了概念史。
斯金纳将修辞和概念的变化与政治行动结合起来研究,探讨修辞在概念的变化和政治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
四、“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局限
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存在一种并不是不可怀疑的假设:“任何言说必然是特定时刻特定意图的反映,它旨在回应特定的问题,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任何试图超越这种语境的做法都必然是天真的”。由于斯金纳过分强调这一点,以至于他认为“试图从思想史中找到解决我们眼下问题的途径,不仅是一种方法论谬误,而且在某种程度是一种道德错误”。这种彻底的历史语境主义态度导致他既看不到逃避政治或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的但又写出了政治学论著的政治理论家的超越性,也看不到确实参与了当时政治论争的政治理论家的思想中所含有的普遍性因素。
在斯金纳看来并不存在具有连续性的观念的历史。但政治思想的历史连续性是无可辩驳的。斯金纳由于过于强调“历史性”和具体的历史语境,而忽视了哲学分析中所能见到的思想的超越性和连续性,进而阻碍实现“哲学分析与历史证據有可能实现对话”。
【参考文献】
[1] 凯瑞·帕罗内:《昆廷·斯金纳:历史、政治和修辞》(Kari Palonen, Quentin S kinner:History,Politi cs, Rhetoric),波利梯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 柯林·伍德:《柯林伍德自传》[M].陈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梁裕康:《语言、历史、哲学———论Quentin Skinner 之政治思想方法论》,《政治科学论丛》2006年28期.
[4] 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第279页.
[5] 昆廷·斯金纳.思想研究:历史·政治·修辞[M].李宏图,胡传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第266页.
[7] 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第274-276页.
【关键词】 昆廷·斯金纳 历史语境主义 方法论 政治思想史
一、“历史语境主义”兴起的背景
(一)“历史语境论”的思想渊源
1.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影响
柯林伍德:“思想史研究的不是对一个问题的不同解答,而是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变化着的问题及其回答”。[]柯林伍德这种将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斯金纳将研究视角转向文本产生的具体语境,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2.彼得·拉斯莱特历史研究法的影响
在拉斯莱特的研究中,政治理论家是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的直接参与者,其提出的政治理论本身就是政治活动的一种,是一种参与式行动。拉斯莱特在对洛克《政府论》的整理研究中,将《政府论》放置在洛克所处的具体语境中来把握。斯金纳虽然接受了这种方法,但认为“任何政治理论的论著都是由某种有待人们去揭示的直接的政治语境所促动和引发的”。
3.波考克的影响
波考克他认为政治思想中的话语就是政治行为活动在文本中的体现,它的出现是为解决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某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在“以言行事”。这一理论使斯金纳在他的“历史语境论”中对语言行动进行了考察,并成为他用来分析概念变化的基本方法。
4.邓恩的影响
斯金纳不仅承认邓恩的研究是典范,还认为自己从中获益匪浅。在对洛克政治思想的研究中,邓恩将洛克所表达的观念还原到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强调了洛克在《政府论两篇》中所意图表达的历史问题。
(二)对“文本中心主义”研究方法的批判
传统的政治思想史研究法叫文本中心主义或观念史研究,认为经典思想家的著作是思想史研究的唯一对象。其任务是要理解经典文本的意义,其预设是有关类型的思想的经典文本以“普遍性观念”的方式包含着“永恒的智慧”。在斯金纳看来,观念史的文本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有陷入“历史性谬误”的危险,所得的结论并非历史而是神话,这种研究不能提供历史的真相,也不能使我们洞察作者的本意,以及在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建立正常的联系。
二、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斯金纳指出:我将“捍卫我对阅读和解释历史文本的一个特定的观点,我认为,如果我们希望以合适的历史方法来写观念史的话,我们需要将我们所要研究的文本放在一种思想的语境和话语的框架中,以便于我们识别那些文本的作者在写这些文本时想做什么。用较为流行的话来说,我强调文本的语言行动并将之放在语境中来考察。我的意图当然不是去完成进入考察已经逝去久远的思想家的思想这样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我只是运用历史研究最为通常的技术去理解概念,追溯他们的差异,恢复他们的信仰以及尽可能地以思想家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他们”历史语境是他研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言语行动是他研究政治思想的实践维度,政治修辞是斯金纳研究政治思想的分析模式。
二、“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贡献
斯金纳运用语言行动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和理解政治,拓宽了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视域,实现了从思想应用于政治到思考思想作为政治的一种内容的研究视角的转换,被帕罗内称之为斯金纳式的革命。
斯金纳把政治概念作为政治思想史基本的单元,实现了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的根本性转换,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研究类型,使政治思想史从观念史转向了概念史。
斯金纳将修辞和概念的变化与政治行动结合起来研究,探讨修辞在概念的变化和政治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
四、“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的局限
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存在一种并不是不可怀疑的假设:“任何言说必然是特定时刻特定意图的反映,它旨在回应特定的问题,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任何试图超越这种语境的做法都必然是天真的”。由于斯金纳过分强调这一点,以至于他认为“试图从思想史中找到解决我们眼下问题的途径,不仅是一种方法论谬误,而且在某种程度是一种道德错误”。这种彻底的历史语境主义态度导致他既看不到逃避政治或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的但又写出了政治学论著的政治理论家的超越性,也看不到确实参与了当时政治论争的政治理论家的思想中所含有的普遍性因素。
在斯金纳看来并不存在具有连续性的观念的历史。但政治思想的历史连续性是无可辩驳的。斯金纳由于过于强调“历史性”和具体的历史语境,而忽视了哲学分析中所能见到的思想的超越性和连续性,进而阻碍实现“哲学分析与历史证據有可能实现对话”。
【参考文献】
[1] 凯瑞·帕罗内:《昆廷·斯金纳:历史、政治和修辞》(Kari Palonen, Quentin S kinner:History,Politi cs, Rhetoric),波利梯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 柯林·伍德:《柯林伍德自传》[M].陈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梁裕康:《语言、历史、哲学———论Quentin Skinner 之政治思想方法论》,《政治科学论丛》2006年28期.
[4] 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第279页.
[5] 昆廷·斯金纳.思想研究:历史·政治·修辞[M].李宏图,胡传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第266页.
[7] 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第274-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