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索和认识找矿远景,对下步开展工作和加强地质勘查指明方向。指出对田房异常、热水塘异常区,需进一步作大比例尺土壤测量工作,详细圈定异常形态,在异常高值区和白沙坡一带采取槽、井、坑、钻工程进行揭露、追索和工程控制,可能会取得较大的突破。
关键词: 铜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
一、矿区概况
云南金平县十里村铜金多金属矿位于红河州金平县县城南东十里村—热水塘一带,距县城直线距离约8km,交通较为方便,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植被较发育,气候属亚热带气候,由于地形影响,立体气候较为突出,垂直分带明显。区内居住有瑶族、苗族和傣族等,均以农业生产为主,盛产茶叶、草果、香蕉等经济作物,工业主要为水电业和采矿业。
二、区域地质简况
矿区位于哀牢山断裂与藤条江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带,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丽江台缘褶皱带点苍山-哀牢山褶断束金平断凹南缘,西南三江地区之哀牢山金、铜、锡、镍、铂多金属成矿带南段。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统马鹿洞组(D2m)、宋家寨组(D2s)、老阱寨组(D2l)和二叠系(P1+2β)。北西-南東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其派生次级断裂与近东西向发育的断裂为容矿构造,控制着区内铜、金、铅矿床(点)和矿体的分布。岩浆活动强烈,为多期次、多阶段岩浆活动的酸性、基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的产物。有晚古生代黑云石英二长岩;中生代黑云花岗岩,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新生代正长斑岩、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煌斑岩(云煌岩)。大致划分为华力西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主要岩浆活动期,主要为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等。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良好,矿产丰富,为多金属矿床(点)集中分布区,以内生矿产为主,外生矿产为次。其中金属矿产有铁、铜、金、铅、锌、银等,非金属矿产有石墨、水晶、蓝晶石、石膏、高岭土、大理石、矽线石、石棉等十余种。该成矿带西有长安金矿、铜厂铜金多金属矿、三家河铜铅锌多金属矿,南有亚拉寨铜镍矿等,是寻找金属矿产和金银等贵金属矿产的有望地。
三、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地层为中泥盆统宋家寨组和马鹿洞组。宋家寨组(D2S):为中泥盆世晚期的碳泥质、碎屑硅质碳酸盐沉积层。厚度>687.83米,划分为五段。 宋家寨组五段(D2S5)为一层灰色、灰黄色薄层—中厚层状粉砂岩、局部地方夹细砂岩,在石庄北西出露一层灰色薄—中厚层状硅质岩(厚50米左右)。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06.9米。宋家寨组四段(D2S4)主要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夹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细砂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174.68米。宋家寨组三段(D2S3)主要为灰黑—薄层状炭质粉砂岩。局部夹灰黑色碳质页岩、
薄层状灰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178.18米。宋家寨组二段(D2S2)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195.15米。宋家寨组一段(D2S1)为深灰、灰黄色薄层状粉砂岩,局部夹深灰色页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32.92米。中泥盆统马鹿洞组(D2m):由泥砂质、碳酸盐沉积层组成,厚>865.65米。该组地层分为五段。马鹿洞组五段(D2m5)为一套灰—灰白色薄—中厚层状大理岩、大理岩化白云岩、大理岩化灰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79.96米。马鹿洞组四段(D2m4)主要为灰黄、绿灰色、紫红色薄层粉砂岩,局部夹有灰白色、灰黄色中厚层状细砂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39.17米。马鹿洞三段(D2m3)为白色—灰白色薄—中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大理岩化白云岩,地表强风化后呈灰白色砂粒状。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204.56米。马鹿洞组二段(D2m2)为浅灰、灰黄色薄层状粉砂岩,细砂岩夹白色、浅灰色中厚层大理岩,有些地段可为洁白的大理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99.87米。马鹿洞组一段(D2m1)灰绿—绿黄色糜棱岩(混合岩)、局部地方夹灰黄色粉砂质千枚岩。厚度大于442米。与东边花岗岩为侵入接触。
矿区位于红河深大断层南西,构造线以北西—南东方向为主。次为北东—南西向。区内褶皱不明显,多为向南西倾斜的单斜地层,接近岩体或断层时有局部的变化。F1断层北起马鹿塘、南至热水塘,基本贯穿整个矿区,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西、南西,倾角与地层基本一致,属压扭性断层,与该断层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铅、铜、金。F3断层位于十里村西,长大于1公里,走向北西—南东,断层带中有小岩脉侵入。F4断层西起盆河,经立新西村,东至中寨以东,走向近东西向。长大于2公里,属挤压性断层,断层断于花岗岩于D2地层间。此外,还有一些派生的次级断裂较发育,部分铜金多金属矿(化)体产于次级断裂破碎带中,这些次级断裂为区内的“容矿”构造。
矿区内花岗岩是出露范围最多的岩浆岩,主要为冷家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其余为小岩脉、小岩枝。区内基性岩分布广泛,但多呈小岩体或岩脉产出,主要有五家营纳黝帘石化透闪石化辉长岩岩体和石庄纳黝帘石化辉长岩岩体。围岩蚀变有高岭土化、大理岩化、黄铁矿化等。中、酸性岩枝、岩脉较发育,主要有有闪长岩脉,煌斑岩脉、石英脉等,规模不大 ,多与铜金多金属矿化关系不密切。
四、矿床地质特征
1. 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1/5万土壤测量成果,共圈定Cu、Pb、Au、As综合异常五个。地棚Au异常(AS-1):面积约1. 5km2,以Au异常为主,伴生Pb、As元素异常,异常北边未封闭。其Au异常面积稍大,呈近不规则状北北西向展布,强度较低,Au最大值4.6×10-9。异常分布于中泥盆统宋家寨组四段灰-灰黑色含炭质粉砂岩、页岩中。同心新寨铜铅异常(AS-2 ):面积约0.5km2,元素组合Cu、Au、Sb、Pb、Bi、Mo、As。呈近橢圆状近东西向展布,分为两个子异常,最大值Cu364×10-6、单样分析 达161×10-6,0Pb180×10-6,分布于二长花岗岩内,可能由局部矿化引起。和平村铅异常(AS-3):面积约1.25km2,呈不规则状北西向展布。元素组合为Cu、Au、Pb、Mo, Au、Mo, Cu、Pb异常面积约0.3km2, Pb异常强度301.9×10-6、Cu140×10-6、Au4×10-9,Mo异常面积1.25 km2,,强度7.52×10-6。异常区分布D2m3灰白色大理岩,并有燕山期花岗质碎斑岩及正长岩出露,通过地质追索已发现和平村铜矿化体。田房Cu、Au异常(AS-4):面积约4km2,呈不规则状北西向展布。元素组合为Cu、Au、Pb、As、Sb、Mo、Bi、W,Cu面积约2km2,最大值372 ×10-6,Au 面积2.5 km2、最大值12×10-9,Pb面积约1km2,最大值487×10-6,Sb面积1.5 km2、最大值3.8×10-6,W面积0.1 km2、最大值15.5×10-6。在该异常区已发现田房金矿化体(V6)白沙坡V7金矿化体、白沙坡V8金矿化体、白沙坡V9金矿化体、白沙坡V10铅矿化体、白沙坡V11金矿化体。高温元素W、Bi异常面积小,强度低,说明该地区剥蚀较浅,从成矿地质背景来看,异常主要位于马鹿洞组大理岩中,且断裂构造发育,正长岩、安山岩、云煌岩脉发育,地表已发现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金矿化、白钨矿化等,可能由中低温热液矿化引起,深部可能有隐伏的含金多金属矿(化)体存在。热水塘Pb异常(AS-5):面积约1.5km2,呈不规则状北西向展布。元素组合为Pb、Au、As、Sb、Mo、 Cu,Pb面积约0.5km2,最大值418×10-6, Au 面积0.5 km2、最大值9.6×10-9, Sb面积0.5km2、最大值7.2×10-6,As面积1.5 km2、最大值45.4×10-6,Mo面积1.5 km2、最大值7.7×10-6。从成矿地质背景来看,异常主要位于宋家寨组炭质、钙质粉砂岩、页岩中,热水塘——马鹿塘压性断裂近南北向穿过异常区,南部有一条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正长岩、闪长岩、云煌岩脉发育,异常带北边田房异常区已发现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金矿化、白钨矿化,南边越南境内亦发现有铅矿产出,推断异常可能由中低温热液矿化引起。 2.矿化体特征
矿区共已发现12处铜、金、铅矿化体。同心寨铅矿化体(V1):方铅矿化产于D2s3地层炭质岩石裂隙中,长约3米,脉宽约3-5Cm,含Pb0.023-0.05%,Cu0.007-0.01%,Au0.03 g/T。五家营南铅矿化体(V2):方铅矿细脉产于D2s3地层炭质岩石裂隙中,宽约0.2m,长度不清,含铅5-10%。田房金矿化体(V5):褐铁矿化脉产于D2m3灰白色半风化大理岩层间小断层中,北西-南东向沿长约30m,宽约20-30Cm,倾向南西,具孔雀石化,分析含金2-4g/t。白沙坡金矿化体(V6):产于残坡积物中的褐铁矿化石英碎石土,具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厚约20Cm,长约5m左右,含金0.77-1.24 g/t。白沙坡金矿化体(V7):为D2m3大理岩残积物中的褐铁矿化石英碎石土,厚约20-80Cm,宽约3-5m左右,含金0.1-0.6 g/t。白沙坡金矿化体(V8):为一老硐中石英脉型岩金矿,矿体赋存于D2m3大理岩层间断层中,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含金石英脉,厚约20-100Cm,长约20m-30m左右,产状260-280°∠45-50°,具黄铁矿和少量孔雀石,含金2-4 g/t,老矿洞中矿体已基本采空。白沙坡铅矿化体(V3):为D2m5大理岩层间裂隙中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脉,长约2m左右,宽约5Cm,产状230°∠50°,具和少量孔雀石,含金0.2 g/T,目估含铅1%。白沙坡白钨矿化体(V11):地表分布石英脉和褐铁矿转石,槽探揭露为多斑安山岩,宽18米,长100余米,含Wo30.049-0.17%,围岩为D2m3大理岩,产状228-273°∠40-55°。大保脚白沙坡金、钨矿(化)体(V5、V6、V7、V8、V11):经过地质追索、探硐、槽探揭露发现一些小规模的金矿(化)体,含金一般0.1-1.24g/T,最高达4g/T,并在找金的同时,发现多斑安山岩中含白钨矿化,含Wo30.049-0.17%。白岩脚钨矿化体(V12):为一闪长岩脉,侵入于D2m3大理岩中,出露宽约0.8米,长约5米,含Wo30.049%。DS57号地质点钨矿化体(V10):为一闪长岩脉,侵入于D2m3大理岩中,出露宽约15米,长约30米,北东-南西向延伸,含Wo30.074%。平子田铜矿化体(V4):脉状铜矿化体产于D2m3灰白色大理岩层间断层中,沿走向延伸长约50余米,宽10-70Cm,沿走向局部彭大,矿体产状250°∠76°,围岩产状237°∠62°。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褐铁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为石英,含Cu2.33%、Au30.02-0.18 g/t、Wo30.0066-0.012%。
3.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分
区内发现的铜金矿石主要为硅质岩型金矿石(由黄铁矿化石英脉构成),次为硫化物型金矿石(由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岩石构成)。矿石主要为块状、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绢云母等。
4.赋矿层位及矿化特征
矿体主要赋存于层间破碎带中,围岩为黑色、深灰色薄层状页岩、粉砂岩中。矿体主要受断层控制,主要由铅灰色方铅矿黄铁矿组成,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形态为透镜状、细脉状,沿断层走向不稳定,沿倾向厚度亦不稳定,厚约0.1~0.4m。
五、找矿远景和建议
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土壤测量所圈定的5个铜金多金属异常分布面积大,具一定的强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基本查明了已发现12处矿化体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具有极好的寻找铜、金、铅、白钨多金属矿的前景。下一步工作:一是对田房异常、热水塘异常区,需进一步作大比例尺土壤测量工作,详细圈定异常形态,用槽、井、坑工程进行揭露、追索,直接寻找铜金多金属矿(化)体。二是因对矿化体的工程控制及圈定较为粗略,综合研究程度偏低,找矿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在白沙坡一带,到处都见矿化,尚未发现上规模的矿体,应加大力度,加强勘查工作,采用坑、钻进行揭露,强化对V5 、V6 、V7 、V8 、V10、V11的工程控制,力争找到可開发的含金多金属矿取得较大的突破。
关键词: 铜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
一、矿区概况
云南金平县十里村铜金多金属矿位于红河州金平县县城南东十里村—热水塘一带,距县城直线距离约8km,交通较为方便,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植被较发育,气候属亚热带气候,由于地形影响,立体气候较为突出,垂直分带明显。区内居住有瑶族、苗族和傣族等,均以农业生产为主,盛产茶叶、草果、香蕉等经济作物,工业主要为水电业和采矿业。
二、区域地质简况
矿区位于哀牢山断裂与藤条江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带,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丽江台缘褶皱带点苍山-哀牢山褶断束金平断凹南缘,西南三江地区之哀牢山金、铜、锡、镍、铂多金属成矿带南段。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统马鹿洞组(D2m)、宋家寨组(D2s)、老阱寨组(D2l)和二叠系(P1+2β)。北西-南東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其派生次级断裂与近东西向发育的断裂为容矿构造,控制着区内铜、金、铅矿床(点)和矿体的分布。岩浆活动强烈,为多期次、多阶段岩浆活动的酸性、基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的产物。有晚古生代黑云石英二长岩;中生代黑云花岗岩,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新生代正长斑岩、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煌斑岩(云煌岩)。大致划分为华力西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主要岩浆活动期,主要为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围岩蚀变有黄铁矿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等。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良好,矿产丰富,为多金属矿床(点)集中分布区,以内生矿产为主,外生矿产为次。其中金属矿产有铁、铜、金、铅、锌、银等,非金属矿产有石墨、水晶、蓝晶石、石膏、高岭土、大理石、矽线石、石棉等十余种。该成矿带西有长安金矿、铜厂铜金多金属矿、三家河铜铅锌多金属矿,南有亚拉寨铜镍矿等,是寻找金属矿产和金银等贵金属矿产的有望地。
三、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地层为中泥盆统宋家寨组和马鹿洞组。宋家寨组(D2S):为中泥盆世晚期的碳泥质、碎屑硅质碳酸盐沉积层。厚度>687.83米,划分为五段。 宋家寨组五段(D2S5)为一层灰色、灰黄色薄层—中厚层状粉砂岩、局部地方夹细砂岩,在石庄北西出露一层灰色薄—中厚层状硅质岩(厚50米左右)。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06.9米。宋家寨组四段(D2S4)主要为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夹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细砂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174.68米。宋家寨组三段(D2S3)主要为灰黑—薄层状炭质粉砂岩。局部夹灰黑色碳质页岩、
薄层状灰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178.18米。宋家寨组二段(D2S2)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195.15米。宋家寨组一段(D2S1)为深灰、灰黄色薄层状粉砂岩,局部夹深灰色页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32.92米。中泥盆统马鹿洞组(D2m):由泥砂质、碳酸盐沉积层组成,厚>865.65米。该组地层分为五段。马鹿洞组五段(D2m5)为一套灰—灰白色薄—中厚层状大理岩、大理岩化白云岩、大理岩化灰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79.96米。马鹿洞组四段(D2m4)主要为灰黄、绿灰色、紫红色薄层粉砂岩,局部夹有灰白色、灰黄色中厚层状细砂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39.17米。马鹿洞三段(D2m3)为白色—灰白色薄—中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大理岩化白云岩,地表强风化后呈灰白色砂粒状。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204.56米。马鹿洞组二段(D2m2)为浅灰、灰黄色薄层状粉砂岩,细砂岩夹白色、浅灰色中厚层大理岩,有些地段可为洁白的大理岩,与下覆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99.87米。马鹿洞组一段(D2m1)灰绿—绿黄色糜棱岩(混合岩)、局部地方夹灰黄色粉砂质千枚岩。厚度大于442米。与东边花岗岩为侵入接触。
矿区位于红河深大断层南西,构造线以北西—南东方向为主。次为北东—南西向。区内褶皱不明显,多为向南西倾斜的单斜地层,接近岩体或断层时有局部的变化。F1断层北起马鹿塘、南至热水塘,基本贯穿整个矿区,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西、南西,倾角与地层基本一致,属压扭性断层,与该断层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铅、铜、金。F3断层位于十里村西,长大于1公里,走向北西—南东,断层带中有小岩脉侵入。F4断层西起盆河,经立新西村,东至中寨以东,走向近东西向。长大于2公里,属挤压性断层,断层断于花岗岩于D2地层间。此外,还有一些派生的次级断裂较发育,部分铜金多金属矿(化)体产于次级断裂破碎带中,这些次级断裂为区内的“容矿”构造。
矿区内花岗岩是出露范围最多的岩浆岩,主要为冷家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其余为小岩脉、小岩枝。区内基性岩分布广泛,但多呈小岩体或岩脉产出,主要有五家营纳黝帘石化透闪石化辉长岩岩体和石庄纳黝帘石化辉长岩岩体。围岩蚀变有高岭土化、大理岩化、黄铁矿化等。中、酸性岩枝、岩脉较发育,主要有有闪长岩脉,煌斑岩脉、石英脉等,规模不大 ,多与铜金多金属矿化关系不密切。
四、矿床地质特征
1. 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1/5万土壤测量成果,共圈定Cu、Pb、Au、As综合异常五个。地棚Au异常(AS-1):面积约1. 5km2,以Au异常为主,伴生Pb、As元素异常,异常北边未封闭。其Au异常面积稍大,呈近不规则状北北西向展布,强度较低,Au最大值4.6×10-9。异常分布于中泥盆统宋家寨组四段灰-灰黑色含炭质粉砂岩、页岩中。同心新寨铜铅异常(AS-2 ):面积约0.5km2,元素组合Cu、Au、Sb、Pb、Bi、Mo、As。呈近橢圆状近东西向展布,分为两个子异常,最大值Cu364×10-6、单样分析 达161×10-6,0Pb180×10-6,分布于二长花岗岩内,可能由局部矿化引起。和平村铅异常(AS-3):面积约1.25km2,呈不规则状北西向展布。元素组合为Cu、Au、Pb、Mo, Au、Mo, Cu、Pb异常面积约0.3km2, Pb异常强度301.9×10-6、Cu140×10-6、Au4×10-9,Mo异常面积1.25 km2,,强度7.52×10-6。异常区分布D2m3灰白色大理岩,并有燕山期花岗质碎斑岩及正长岩出露,通过地质追索已发现和平村铜矿化体。田房Cu、Au异常(AS-4):面积约4km2,呈不规则状北西向展布。元素组合为Cu、Au、Pb、As、Sb、Mo、Bi、W,Cu面积约2km2,最大值372 ×10-6,Au 面积2.5 km2、最大值12×10-9,Pb面积约1km2,最大值487×10-6,Sb面积1.5 km2、最大值3.8×10-6,W面积0.1 km2、最大值15.5×10-6。在该异常区已发现田房金矿化体(V6)白沙坡V7金矿化体、白沙坡V8金矿化体、白沙坡V9金矿化体、白沙坡V10铅矿化体、白沙坡V11金矿化体。高温元素W、Bi异常面积小,强度低,说明该地区剥蚀较浅,从成矿地质背景来看,异常主要位于马鹿洞组大理岩中,且断裂构造发育,正长岩、安山岩、云煌岩脉发育,地表已发现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金矿化、白钨矿化等,可能由中低温热液矿化引起,深部可能有隐伏的含金多金属矿(化)体存在。热水塘Pb异常(AS-5):面积约1.5km2,呈不规则状北西向展布。元素组合为Pb、Au、As、Sb、Mo、 Cu,Pb面积约0.5km2,最大值418×10-6, Au 面积0.5 km2、最大值9.6×10-9, Sb面积0.5km2、最大值7.2×10-6,As面积1.5 km2、最大值45.4×10-6,Mo面积1.5 km2、最大值7.7×10-6。从成矿地质背景来看,异常主要位于宋家寨组炭质、钙质粉砂岩、页岩中,热水塘——马鹿塘压性断裂近南北向穿过异常区,南部有一条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正长岩、闪长岩、云煌岩脉发育,异常带北边田房异常区已发现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金矿化、白钨矿化,南边越南境内亦发现有铅矿产出,推断异常可能由中低温热液矿化引起。 2.矿化体特征
矿区共已发现12处铜、金、铅矿化体。同心寨铅矿化体(V1):方铅矿化产于D2s3地层炭质岩石裂隙中,长约3米,脉宽约3-5Cm,含Pb0.023-0.05%,Cu0.007-0.01%,Au0.03 g/T。五家营南铅矿化体(V2):方铅矿细脉产于D2s3地层炭质岩石裂隙中,宽约0.2m,长度不清,含铅5-10%。田房金矿化体(V5):褐铁矿化脉产于D2m3灰白色半风化大理岩层间小断层中,北西-南东向沿长约30m,宽约20-30Cm,倾向南西,具孔雀石化,分析含金2-4g/t。白沙坡金矿化体(V6):产于残坡积物中的褐铁矿化石英碎石土,具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厚约20Cm,长约5m左右,含金0.77-1.24 g/t。白沙坡金矿化体(V7):为D2m3大理岩残积物中的褐铁矿化石英碎石土,厚约20-80Cm,宽约3-5m左右,含金0.1-0.6 g/t。白沙坡金矿化体(V8):为一老硐中石英脉型岩金矿,矿体赋存于D2m3大理岩层间断层中,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含金石英脉,厚约20-100Cm,长约20m-30m左右,产状260-280°∠45-50°,具黄铁矿和少量孔雀石,含金2-4 g/t,老矿洞中矿体已基本采空。白沙坡铅矿化体(V3):为D2m5大理岩层间裂隙中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脉,长约2m左右,宽约5Cm,产状230°∠50°,具和少量孔雀石,含金0.2 g/T,目估含铅1%。白沙坡白钨矿化体(V11):地表分布石英脉和褐铁矿转石,槽探揭露为多斑安山岩,宽18米,长100余米,含Wo30.049-0.17%,围岩为D2m3大理岩,产状228-273°∠40-55°。大保脚白沙坡金、钨矿(化)体(V5、V6、V7、V8、V11):经过地质追索、探硐、槽探揭露发现一些小规模的金矿(化)体,含金一般0.1-1.24g/T,最高达4g/T,并在找金的同时,发现多斑安山岩中含白钨矿化,含Wo30.049-0.17%。白岩脚钨矿化体(V12):为一闪长岩脉,侵入于D2m3大理岩中,出露宽约0.8米,长约5米,含Wo30.049%。DS57号地质点钨矿化体(V10):为一闪长岩脉,侵入于D2m3大理岩中,出露宽约15米,长约30米,北东-南西向延伸,含Wo30.074%。平子田铜矿化体(V4):脉状铜矿化体产于D2m3灰白色大理岩层间断层中,沿走向延伸长约50余米,宽10-70Cm,沿走向局部彭大,矿体产状250°∠76°,围岩产状237°∠62°。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褐铁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为石英,含Cu2.33%、Au30.02-0.18 g/t、Wo30.0066-0.012%。
3.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分
区内发现的铜金矿石主要为硅质岩型金矿石(由黄铁矿化石英脉构成),次为硫化物型金矿石(由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岩石构成)。矿石主要为块状、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绢云母等。
4.赋矿层位及矿化特征
矿体主要赋存于层间破碎带中,围岩为黑色、深灰色薄层状页岩、粉砂岩中。矿体主要受断层控制,主要由铅灰色方铅矿黄铁矿组成,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形态为透镜状、细脉状,沿断层走向不稳定,沿倾向厚度亦不稳定,厚约0.1~0.4m。
五、找矿远景和建议
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土壤测量所圈定的5个铜金多金属异常分布面积大,具一定的强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基本查明了已发现12处矿化体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具有极好的寻找铜、金、铅、白钨多金属矿的前景。下一步工作:一是对田房异常、热水塘异常区,需进一步作大比例尺土壤测量工作,详细圈定异常形态,用槽、井、坑工程进行揭露、追索,直接寻找铜金多金属矿(化)体。二是因对矿化体的工程控制及圈定较为粗略,综合研究程度偏低,找矿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在白沙坡一带,到处都见矿化,尚未发现上规模的矿体,应加大力度,加强勘查工作,采用坑、钻进行揭露,强化对V5 、V6 、V7 、V8 、V10、V11的工程控制,力争找到可開发的含金多金属矿取得较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