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以降,西学东渐,古典词义的古今转换,主要是以中西对译的形式展开,其具体情形约有三种:一、境迁义转。即词汇本身的意涵未变,但语境变迁使其所指相对改变,如“格致”。二、借形赋义。即借用古典词形,注入新义,创为新语,如“心觉”。其三、衍义贯通。即词汇本身蕴含着贯通古今中西的相类、相同的义项或语义因子,通过对译通约,衍为新名,如 “性情”、“本性”、“性质”、。本章试以《格致总学启蒙》为样本,采撷其中的“格致”、“心觉”等六个名词,通过古今中西的相互比对,透见古典词近代转义事理之一斑。
关键词:《格致总学启蒙》;古典词汇;中西对译;近代转义
《格致总学启蒙》是艾约瑟翻译编写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中的首本,由总税务司署在1886年出版发行,它是一套 “泰西新出学塾适用诸书,该丛书原是‘英国麻密纶大书院’的教科书,实际上是从英国伦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由约翰·爱德华·葛林所编的‘历史与文学基本读物系列’中精选出来的”1。其英文原本为英国著名科学家赫胥黎(1825—1895)所著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 ,现译为《科学导论》,赫胥黎此书初版于1880年。而在1886年该英文原书也被江南制造总局再译出版,被罗亨利、瞿昂来译为《格致小引》,之后传到日本,在1889年以《科学入门》为名由普及舍述译并出版。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同年分别被翻译为两个版本并由不同的出版机构发行,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汉译本《格致总学启蒙》与原著最为接近,因此笔者选择《格致总学启蒙》为研究对象以说明问题。
一、“格致”
从书名上看,《格致总学启蒙》,英文原名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显然“格致”与“Science”对译。从行文上看,赫胥黎云:Science: the Knowledge of the Laws of Nature obtained by Observation, Experiment, and Reasoning2.艾氏译曰:格致之学即由各种测试辩论得知绳束万物之条理。3从译文中可得出,“格致”一词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上,即通过测试、辩论的方法步骤来寻找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原著对比,看似缺少了一个步骤——观察,其实在文中它有论及,被译成“审察物理之美备法”,只是 “测试辩论”其内涵以包括了“观察”之意,所以在标题译文中省略了。
“格致”一词,它是“格物致知”的简称,盖有两义:一出自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在古典意义上:“格致” 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它强调的是一种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明张宁《方洲杂言》:“世之有量者,无不自识中来。此格致之功,所以先于诚正也。” 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义理无尽,心思亦无尽。人苟能格致,不患其穷也。”其古典语义皆为道德修炼方法。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和加强,儒家强调的“格致”修炼方法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断结合,最终程颐、朱熹将之与《易经》的“穷理尽性”嫁接,提出“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强调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探求来认识“理”,即“天道”。从而使“格致”的内涵中又加入了“格物穷理”之意,即包涵了通过对万物之理的考证、研究来探求客观事物规律的意义。二指风格气韵。宋欧阳修《归田录》:“昌花写生逼真,而笔法輭俗,殊无古人格致。”《朱子语类》:“况先汉文章重厚有力量,今《大序》格致极轻,疑是晋宋间文章。”
基于古典词“格致”含有的“格物穷理”“即物穷理”之意,与“science”在方法论意义上有相似之处,所以用“格致”来对译“science”,并通过与science 的交会,衍生新义,转指通过观察实验论证,以揭示一切自然与社会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当然,其新义与古义并非全无联系。在封建社会的时空背景里,“格致”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也是寻找规律,而它的规律是所谓的“三纲五常”的“理”。而近代“格致”的“理”重在强调自然与人关系,即人通过格致之法来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古典“格致”它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关注于统治阶级秩序及利益的维护,而这正好与近代的“格致”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说“中国之所谓格致,所以诚、正、治、平也;外国之所谓格致, 所以变化制造也。”4所以说通过中西对译实现了古典词的近代转义,而“格致”一词,其词汇本身的意涵未变,只是随着语境的变迁其所指相对改变,即“境迁义转”。
二、“心觉”
《格致总学启蒙》多用“心觉”来对译英文词“Senses (sensation)一词,并辅以按语加以说明“书言心觉其实非心觉乃神觉也,此神即虚灵不眛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恒居于脑骨内,物触之即明通,中国每谓其在心,固书中亦言心内觉,即藉人所共明者讲之,观书者不可误也。”5 不仅明确了选择该对译词的缘由,也暗含了古典词“心觉”中西对译后其内涵的演绎变化,此心觉非彼心觉乃神觉也,乃因“中国每谓其在心,固书中亦言心内觉,即藉人所共明者讲之,观书者不可误也。”这无疑不是“借形赋义”最好的诠释。译文中“觉”是“心觉”的简称,且“觉”由“心”所得,故又称“心内觉”,可知“心”是关键之所在,但古典词“心觉”与原文中“恒居于脑骨内”的“心觉”只是形似,内核却有本质的区别。
古词“心”有多种解释,可归纳为三:一从生理构造的角度上指身体器官,《说文》释曰“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即是此意;二从其功能来讲,《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是指其维持血液循环功能的心。《孟子·告子上》曰:“心之官则思”,则是说思想及记忆由“心”主管,即“心”的功能是掌管思想、记忆等意识,这也是中国古来的主流认识,可见关于“心”的解释有相当分歧和含混,这与中医不重解剖,将器官的构造与功能混为一谈有关,如“肾”即指肾脏这一器官,又指肾的功能,同理“心”既指心脏这一器官,也只心的功能,这种构造与功能一体化的医学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人体构造的模糊认识。三从哲学领域上讲,“心”为宇宙的本原,《礼记·大学》曰:“总包万虑谓之心”,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所谓良知之学,“心”与“物”对应,此学主“明本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观。如“凡知觉处便是心”,“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等,皆认为“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即宇宙的本源。 Sense(sensation)一词对译的“心觉”,是指(通过大脑而意识到的)感觉,官能,与其古典的第二义接近,认为心是五官(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的统御者,《荀子·天伦》曰“心居于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心(觉)”是对译“sensation”,即涵盖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感官,是人的官能的综合表述,深究则不然,古词“心觉”是借助心这一器官来感知外界,从而产生相应的意识活动,而“sensation”则是借助于大脑来感知外界,即暗语所说“恒居于脑骨内,物触之即明通”,可见它们产生意识活动所借助的内核工具是完全不同的,有着本质的区别。两相观照,“心觉”与对译sensation(senses)只是借形赋义,借助于古今中西的贯通性实现近代转义的,从而印证了艾君(即艾约瑟)说言“藉人所共明者讲之”。 三、“性情”、“本性”“性质”
在《格致总学启蒙》上卷第四节“属乎之各性并能力”(原著标题为“Properties and Powers”)及行文用“性”、“性情”、“本性”、“性质”等词对译“property”一词,“性”是其他词的简称,笔者选取其“性情”及“本性”二词,通过中西对比以此揭示古典词义的古今转换。原著云:When a thing is found always to cause a particular effect, we call that effect sometimes a property, sometimes a power of the thing. Thus the odour of onions is said to be a property of onions, because onions always cause that particular sensation of smell to arise, when they are brought near the nose …Properties and powers, then, are certain effects caused by the things which are sai to
possess them.6
译者曰:
余等平日,于所遇有声音有形色有臭味之各等物,恒以其所以然之原由,即归于其所发来之某物、常谓某物发有声响,以其物有发出声响之性情或能力。某物显有形色,以其物有显出形色之性质或能力。而某物生有臭味,亦以其物有生出臭味之性质或能力。世人恒为物之性如是,或物之力如是,实乃世人所视为物之性与力者,即其物做原因时所发出由本至末之诸多枝节耳。7
而“性情”一词,早见于中华元典《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庄子·缮性》:“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唐元稹《遣行》诗之九:“见説巴风俗,都无汉性情。”清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其餘若江南省凤、潁、淮 、徐之民,及山西大同、朔平之民,亦皆性情强武,敢於行路。”其意皆乃指人的禀性和气质。于此相近,“性情”也指性格,脾气。如《宋书·沉文秀传》:“且此人性情无常,猜忌特甚,将来之祸,事又难测。”唐白居易《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诗:“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背烛共怜深夜月,踏花同惜少年春。”《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们大爷,二爷,你只要找着性情,就是捞毛的,烧火的,他也大把的银子挝出来赏你们。”当然“性情”一词,在古语中还指代思想感情,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唐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清顾炎武《日知录·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而“本性”一词,在古语中乃指天性,(人)固有的性质或个性。早见于《荀子·性恶》:“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薑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
由此可知,“性情”、“本性”在古典语义中,其适用的范围皆是人,它是只有“人”才能具备的一种禀性,是一专有名词,反观原著中对“property”的描述及解释,它是指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并没有特定的指示对象,它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是一中性名词,是一集体名词,因此用“性情”、“本性”、“性质”等古词来对译“property”,严格意义上讲把“property”的外延人为的阉割了,其指向性也单一化了。当然,由于当时(同治光绪年间)中国本身通晓双语的译才尚未充分成长,此间译书的主要方式仍是“西译中述”,而西书翻译、新语厘定的主体是欧美新教传教士,借用古典词汇,既可以表达西语,同时又易于被熟知汉语文化的人们所理解与记忆。正如傅兰雅所说“译西书第一要事为名目,若所用名目必为华字典内之文字,不可另有解释,则译书事用不能成。然中国语言文字与他国略同,俱为随时逐渐生新,非一旦而忽然俱有。故前时能生新者,则后日亦可生新者,以至无穷。”8
由此可见,东西语文间的通约是可能的,又是不易的,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转精的渐进过程,因此古典义的“性情”、“本性”、“性质”固然还在使用,但现代义的“性质”,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均已被大众认可与接受,这正是中西语汇涵化的结果,而“性质”一词正是通过这种涵化获得共认的现代义,从而走向定格。
注释:
○1邹振环:《中国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第219页
○2Thomas Henry Huxley,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Macmillan Company of London ,collected from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1880)16
○3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13页
○4 徐寿. 拟创建格致书院论[N] . 申报, 同治甲戌正月二十八日( 1874 年) , 574 号
○5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1页
○6Thomas Henry Huxley, 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 ( Macmillan Company of London ,collected from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1880 ) 7
○7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3~4页
○8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
参考文献
[1]Thomas Henry Huxley: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 (London:Macmillan Company,collected from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1880)16/5/7/50
[2]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1、3、4、13、48页
[3]邹振环:《中国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9页
[4]徐寿:拟创建格致书院论[N],申报,同治甲戌正月二十八日( 1874 年) ,574 号
[5]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
作者简介:高学琴,(1988),女,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关键词:《格致总学启蒙》;古典词汇;中西对译;近代转义
《格致总学启蒙》是艾约瑟翻译编写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中的首本,由总税务司署在1886年出版发行,它是一套 “泰西新出学塾适用诸书,该丛书原是‘英国麻密纶大书院’的教科书,实际上是从英国伦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由约翰·爱德华·葛林所编的‘历史与文学基本读物系列’中精选出来的”1。其英文原本为英国著名科学家赫胥黎(1825—1895)所著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 ,现译为《科学导论》,赫胥黎此书初版于1880年。而在1886年该英文原书也被江南制造总局再译出版,被罗亨利、瞿昂来译为《格致小引》,之后传到日本,在1889年以《科学入门》为名由普及舍述译并出版。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同年分别被翻译为两个版本并由不同的出版机构发行,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汉译本《格致总学启蒙》与原著最为接近,因此笔者选择《格致总学启蒙》为研究对象以说明问题。
一、“格致”
从书名上看,《格致总学启蒙》,英文原名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显然“格致”与“Science”对译。从行文上看,赫胥黎云:Science: the Knowledge of the Laws of Nature obtained by Observation, Experiment, and Reasoning2.艾氏译曰:格致之学即由各种测试辩论得知绳束万物之条理。3从译文中可得出,“格致”一词强调的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上,即通过测试、辩论的方法步骤来寻找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原著对比,看似缺少了一个步骤——观察,其实在文中它有论及,被译成“审察物理之美备法”,只是 “测试辩论”其内涵以包括了“观察”之意,所以在标题译文中省略了。
“格致”一词,它是“格物致知”的简称,盖有两义:一出自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在古典意义上:“格致” 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它强调的是一种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明张宁《方洲杂言》:“世之有量者,无不自识中来。此格致之功,所以先于诚正也。” 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义理无尽,心思亦无尽。人苟能格致,不患其穷也。”其古典语义皆为道德修炼方法。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和加强,儒家强调的“格致”修炼方法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断结合,最终程颐、朱熹将之与《易经》的“穷理尽性”嫁接,提出“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强调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探求来认识“理”,即“天道”。从而使“格致”的内涵中又加入了“格物穷理”之意,即包涵了通过对万物之理的考证、研究来探求客观事物规律的意义。二指风格气韵。宋欧阳修《归田录》:“昌花写生逼真,而笔法輭俗,殊无古人格致。”《朱子语类》:“况先汉文章重厚有力量,今《大序》格致极轻,疑是晋宋间文章。”
基于古典词“格致”含有的“格物穷理”“即物穷理”之意,与“science”在方法论意义上有相似之处,所以用“格致”来对译“science”,并通过与science 的交会,衍生新义,转指通过观察实验论证,以揭示一切自然与社会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当然,其新义与古义并非全无联系。在封建社会的时空背景里,“格致”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也是寻找规律,而它的规律是所谓的“三纲五常”的“理”。而近代“格致”的“理”重在强调自然与人关系,即人通过格致之法来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古典“格致”它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关注于统治阶级秩序及利益的维护,而这正好与近代的“格致”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说“中国之所谓格致,所以诚、正、治、平也;外国之所谓格致, 所以变化制造也。”4所以说通过中西对译实现了古典词的近代转义,而“格致”一词,其词汇本身的意涵未变,只是随着语境的变迁其所指相对改变,即“境迁义转”。
二、“心觉”
《格致总学启蒙》多用“心觉”来对译英文词“Senses (sensation)一词,并辅以按语加以说明“书言心觉其实非心觉乃神觉也,此神即虚灵不眛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恒居于脑骨内,物触之即明通,中国每谓其在心,固书中亦言心内觉,即藉人所共明者讲之,观书者不可误也。”5 不仅明确了选择该对译词的缘由,也暗含了古典词“心觉”中西对译后其内涵的演绎变化,此心觉非彼心觉乃神觉也,乃因“中国每谓其在心,固书中亦言心内觉,即藉人所共明者讲之,观书者不可误也。”这无疑不是“借形赋义”最好的诠释。译文中“觉”是“心觉”的简称,且“觉”由“心”所得,故又称“心内觉”,可知“心”是关键之所在,但古典词“心觉”与原文中“恒居于脑骨内”的“心觉”只是形似,内核却有本质的区别。
古词“心”有多种解释,可归纳为三:一从生理构造的角度上指身体器官,《说文》释曰“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即是此意;二从其功能来讲,《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是指其维持血液循环功能的心。《孟子·告子上》曰:“心之官则思”,则是说思想及记忆由“心”主管,即“心”的功能是掌管思想、记忆等意识,这也是中国古来的主流认识,可见关于“心”的解释有相当分歧和含混,这与中医不重解剖,将器官的构造与功能混为一谈有关,如“肾”即指肾脏这一器官,又指肾的功能,同理“心”既指心脏这一器官,也只心的功能,这种构造与功能一体化的医学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人体构造的模糊认识。三从哲学领域上讲,“心”为宇宙的本原,《礼记·大学》曰:“总包万虑谓之心”,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所谓良知之学,“心”与“物”对应,此学主“明本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观。如“凡知觉处便是心”,“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等,皆认为“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即宇宙的本源。 Sense(sensation)一词对译的“心觉”,是指(通过大脑而意识到的)感觉,官能,与其古典的第二义接近,认为心是五官(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的统御者,《荀子·天伦》曰“心居于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心(觉)”是对译“sensation”,即涵盖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感官,是人的官能的综合表述,深究则不然,古词“心觉”是借助心这一器官来感知外界,从而产生相应的意识活动,而“sensation”则是借助于大脑来感知外界,即暗语所说“恒居于脑骨内,物触之即明通”,可见它们产生意识活动所借助的内核工具是完全不同的,有着本质的区别。两相观照,“心觉”与对译sensation(senses)只是借形赋义,借助于古今中西的贯通性实现近代转义的,从而印证了艾君(即艾约瑟)说言“藉人所共明者讲之”。 三、“性情”、“本性”“性质”
在《格致总学启蒙》上卷第四节“属乎之各性并能力”(原著标题为“Properties and Powers”)及行文用“性”、“性情”、“本性”、“性质”等词对译“property”一词,“性”是其他词的简称,笔者选取其“性情”及“本性”二词,通过中西对比以此揭示古典词义的古今转换。原著云:When a thing is found always to cause a particular effect, we call that effect sometimes a property, sometimes a power of the thing. Thus the odour of onions is said to be a property of onions, because onions always cause that particular sensation of smell to arise, when they are brought near the nose …Properties and powers, then, are certain effects caused by the things which are sai to
possess them.6
译者曰:
余等平日,于所遇有声音有形色有臭味之各等物,恒以其所以然之原由,即归于其所发来之某物、常谓某物发有声响,以其物有发出声响之性情或能力。某物显有形色,以其物有显出形色之性质或能力。而某物生有臭味,亦以其物有生出臭味之性质或能力。世人恒为物之性如是,或物之力如是,实乃世人所视为物之性与力者,即其物做原因时所发出由本至末之诸多枝节耳。7
而“性情”一词,早见于中华元典《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庄子·缮性》:“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唐元稹《遣行》诗之九:“见説巴风俗,都无汉性情。”清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其餘若江南省凤、潁、淮 、徐之民,及山西大同、朔平之民,亦皆性情强武,敢於行路。”其意皆乃指人的禀性和气质。于此相近,“性情”也指性格,脾气。如《宋书·沉文秀传》:“且此人性情无常,猜忌特甚,将来之祸,事又难测。”唐白居易《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诗:“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背烛共怜深夜月,踏花同惜少年春。”《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们大爷,二爷,你只要找着性情,就是捞毛的,烧火的,他也大把的银子挝出来赏你们。”当然“性情”一词,在古语中还指代思想感情,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唐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清顾炎武《日知录·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而“本性”一词,在古语中乃指天性,(人)固有的性质或个性。早见于《荀子·性恶》:“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薑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
由此可知,“性情”、“本性”在古典语义中,其适用的范围皆是人,它是只有“人”才能具备的一种禀性,是一专有名词,反观原著中对“property”的描述及解释,它是指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并没有特定的指示对象,它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是一中性名词,是一集体名词,因此用“性情”、“本性”、“性质”等古词来对译“property”,严格意义上讲把“property”的外延人为的阉割了,其指向性也单一化了。当然,由于当时(同治光绪年间)中国本身通晓双语的译才尚未充分成长,此间译书的主要方式仍是“西译中述”,而西书翻译、新语厘定的主体是欧美新教传教士,借用古典词汇,既可以表达西语,同时又易于被熟知汉语文化的人们所理解与记忆。正如傅兰雅所说“译西书第一要事为名目,若所用名目必为华字典内之文字,不可另有解释,则译书事用不能成。然中国语言文字与他国略同,俱为随时逐渐生新,非一旦而忽然俱有。故前时能生新者,则后日亦可生新者,以至无穷。”8
由此可见,东西语文间的通约是可能的,又是不易的,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转精的渐进过程,因此古典义的“性情”、“本性”、“性质”固然还在使用,但现代义的“性质”,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均已被大众认可与接受,这正是中西语汇涵化的结果,而“性质”一词正是通过这种涵化获得共认的现代义,从而走向定格。
注释:
○1邹振环:《中国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第219页
○2Thomas Henry Huxley,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Macmillan Company of London ,collected from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1880)16
○3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13页
○4 徐寿. 拟创建格致书院论[N] . 申报, 同治甲戌正月二十八日( 1874 年) , 574 号
○5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1页
○6Thomas Henry Huxley, 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 ( Macmillan Company of London ,collected from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1880 ) 7
○7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3~4页
○8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
参考文献
[1]Thomas Henry Huxley:Science Primers Introductory. (London:Macmillan Company,collected from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1880)16/5/7/50
[2]艾约瑟译:《格致总学启蒙》,总税务司署,1886年第1、3、4、13、48页
[3]邹振环:《中国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9页
[4]徐寿:拟创建格致书院论[N],申报,同治甲戌正月二十八日( 1874 年) ,574 号
[5]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
作者简介:高学琴,(1988),女,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