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与探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20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传统节日;当代应用;节日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的影响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现状
  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的《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项目调研中,很多老师表示在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时,学生往往缺乏兴趣。同时,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节日风俗和氛围很重要,对于传统节日缺乏或不断消失的独特风俗、民俗和节日氛围很不满意。虽然这只是对青少年群体的一份调研报告,但是也能反映出目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力在多种因素的冲击下逐渐减弱。
  (二)形成原因
  形成这一认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宣传不足和教育机构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形式单一成为了主要原因。对此,政府应该积极发挥支持引导的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增加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引导和激发民众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和传承。
  二、博物馆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的优势
  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青少年“第二课堂”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其教育形式可以看出,博物馆教育活动通常体现出以下特点:
  1.趣味性:与展览相比,很多时候博物馆的活动并非面向全体观众,而是针对某一特点的观众,如具有相近的年龄或相似的爱好。因此在活动内容的设置上会更多地考虑特定群体的兴趣及需求,更贴近生活。
  2.互动性: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博物馆专门设立了互动厅。在这里,大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或主题对节日进行表达。
  3.开放性: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会更注重过程,而非结论;会更关注方法的实践。由此可见,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并不在“教”,而是在帮助观众“学”,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关注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也是博物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博物馆对传统節日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一)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与提炼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包含大量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对于博物馆教育而言,如何引导观众感受传统节日文化,在体验中增强文化认同,在于对主题的挖掘与提炼。
  (二)博物馆资源与传统节日文化的结合
  博物馆藏品丰富,博物馆专业工作者在研究中也获得了大量的民俗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丰富现在的节日内容。
  (三)教育活动开展形式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需求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更能体现博物馆教育的灵活性。对于认知度不高,或需要深入展示传统习俗的节日,安排针对特定年龄段的教育活动形式,能使教育活动的目标更明确,学习体验也更好。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通过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的优势,使其在推动博物馆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党委政府为了宣传自身形象和提高知名度,更加重视和利用新闻宣传,纷纷组建各类新闻宣传队伍。一方面,由于基层新闻通讯员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工作,使得基层新闻宣传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从另一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基层新闻宣传队伍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基层通讯员专业水平低,想写好却又写不好;盲目写新闻,稿件死板不鲜活;队伍不稳定,会写了却又不想写等等。这些问题
期刊
◆摘 要: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突出的育人能力,能够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资源。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推进过程中,应该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文化人,严格教材选择过程,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改善考核标准,建立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强化课堂教育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思政教育  在高校所开设的哲学社会科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要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来,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小学数学课例的教学设计来分析如何在教学中特别是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二)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
期刊
◆摘 要: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然而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因素却常常影响着交往的效果和质量,认识医患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因素并调适,将有助于医患之间建立良好的诊疗和沟通关系。由于患者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难以开展医学问诊教育,故而本文从分析患者认知偏差之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投射作用四个方面着手,同时从医师这个角度探讨患者人际认知偏差对医师问诊评价的影响,既可以
期刊
◆摘 要: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人类百年来夺取最多人命的流行病之一。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江苏省范围内分布广泛。根据其所固有的时空特征,本研究采用地图的手段对疫情数据的空间、时间和数量特征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并从多个方面审视江苏省疫情情势,以此能够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突发卫生事件;空间;时间;数量;可视化;疫情防控  2020年2月28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情况每日
期刊
◆摘 要:文章围绕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进行讨论,对当前该项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加以了解,明确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对有效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破壁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该项管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使得人们对于生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生鲜产品
期刊
◆摘 要:隨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践,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也迎来了全新的篇章。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湖南省要利用起自身优秀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扶持下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站在一带一路的视角下,对近些年湖南对外贸易发展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期望能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新思路;湖南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
期刊
◆摘 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评价分析某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西北地区;土地节约集约;评价分析  1前言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评价分析某地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善。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并且已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当中,老师适当的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查找和总结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因此,本文将对网络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探讨,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关键词:网络教
期刊
◆摘 要:社会进步的必然促进经济文化政治各领域的发展,在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愈加厉害。所以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人类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产生了环境权,环境权作为一种新型人权。本文从建设宪政国家的角度具体分析环境权的人权性质,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在我国如何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具体环境权益。  ◆关键词:宪政;环境权;人权  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