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虚构叙事写作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构叙事即讲述虚构的事件,它在学生生活中广泛存在并备受欢迎:小说、电影、动画、广告……虚构叙事写作在国外母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州立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生能够写小说、自传或传记叙事;法国的写作教学目标把个人经历、想象性故事的叙述写作列入文学写作目标。相比之下,我国除了小学有简单的幻想类故事写作外,高中的虚构叙事写作往往是缺位的,有少数学生会自发进行校园小说与幻想小说的创作,但由于缺乏指导,他们的创作往往呈现无序状态。
  本文选取了创意写作、叙事学的相关内容,配合高中记叙文的训练,给学生讲授了叙事曲线的塑造原理与方法,并指导其进行虚构故事写作,以下将从理论、实践、结果与反思四个方面作出阐述。
  一、叙事曲线的理论依据
  叙事曲线即以线状呈现叙事的情节起伏。
  小说家杰克·哈特认为,故事通常从一个充满欲望的人物开始,他努力克服成功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杰伊·安伯格和马克·拉尔森认为,一篇小说结构包括阐述、上升动作、危机、高潮、下降动作(结局)五个部分。
  阐述即交代读者主人公的困境。以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剧情为例,阐述部分交待了男主角程勇经营着一家生意惨淡的药店,面对妻子的离开,他没有改变现状的打算。
  上升动作是冲突的积聚。必须设置足够的故事推力,迫使主人公行动起来。障碍、悬念、伏笔等都出现在故事的上升阶段。为了推动程勇走上代购印度抗癌药的道路,导演分别设置了以下情节:
  危机是情节的突转点,往往突然将主人公置于危险的境地,这个阶段往往会给人物带来变化,或者是成长,或者是毁灭,例如药品代理商的施压、警察的侦查以及印度药商的停产都迫使程勇的人性上升为神性。
  高潮是解决危机的一系列事件。为了掩护程勇,黄毛驾车引走警察遭遇车祸。
  下降动作即故事的结尾。在电影结局,程勇被捕、入狱,同时事件引起媒体关注,抗癌药被纳入医保。
  综上所述,在一个故事里,总是以一股推力开始,以人物克服困难,解决危机为中间,以实现目标(或没有实现目标)为结尾,这个人物在开始与结尾一定是发生变化的。这个故事流程以曲线来呈现,如图1。
  在基本故事情节里,困难出现,情节走低,解决困难时,情节走高,遇到困难与克服困难交错形成了故事曲线的起伏,故事越长,冲突越多,曲线起伏交错也更多,张弛有序。如图2。
  有的叙事作品曲线最高点在结尾,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欧·亨利式的结局反转式小说,如图3。
  叙事作品中的曲线有不同形式,但总体而言都是有起有伏的。要使叙事充满起伏的曲线,关键在于冲突的积聚。美国作家杰里·克利弗总结出如下故事公式:冲突=渴望 障碍。
  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愿望,可能是物质需求,可能是自由,可能是理想,但总不能顺利达成,人物必须奋斗抗争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抗争的过程就是推动故事的过程,这就是大多传统故事情节的故事内核。
  当前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往往选取生活的一个片段,加上夹叙夹议或抒情的文字,叙事能力不高。他们的文章篇幅短小,想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学会在紧凑的情节里设置一次冲突,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即使是情节偏弱的记叙散文也应该有情感的冲突,才能以情动人。
  因此,情节曲线应教会学生设置冲突。
  二、叙事曲线的教学实践案例
  第一课时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从而使得百年语文风潮涌动,居无定所。为什么教搞不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自然就会乱成一团。叶圣陶等前辈和《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为了培养、提升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通过教学活动来训练、培植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方面,王尚文《语感论》、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等著作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理论阐述,给予读者思维的冲击与理念的更
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诵读法,诵思结合,以读为抓手,以朗读促理解,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言文语感的做法,颇有可取之处。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共识。但并不是说有了诵读就能学好文言文。因为,只有走心的诵读才是开启文言文学习的金钥匙。问题是,学生不可能天生就会诵读,诵读的规律和技巧,是需要教的。在《诫子书》这一微课课例中,张老师肯下功夫,以语调、语气、停顿、
古典诗词鉴赏,可用三个审美空间来立体建构其丰富的意蕴。  一、古典诗词的三个审美空间  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列斐伏尔说: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  1.三个审美空间  古典诗词一般有三个空间向度: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它们分别对应着古典诗词的诗境、诗情和诗心。  地理空间 地理空间具有表象性。是特定的地理性、物质性空间,也就是诗词中的景、物或事件发生的特定场所。当然,这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必修课程对高中生的学习要求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悟。”而语文单元教学认识理论对单元教学的认识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基本单位,从整体上出发,进行教学,力图体现语文知识本身的整体性。就像文宏亮认为单元教学是建立在由互相依赖、互相作
历年高考作文题几乎都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这样一条要求。可我觉得这一条很糟糕。写上这一条,真的有用吗?套作、抄袭之风,屡禁不止为哪般?命题为什么不能限制、杜绝套作和抄袭呢?难道应该反思的不是题目本身吗?还是从命题上找原因吧。作文命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考生写作的质量。  一、考查目标的偏颇  1.关于审题  审题能力是不是写作能力的核心素养?  我们的作文教学特别强调审题,在审题上要花很多时间,领会
语文教学就是“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把一本语文书的一篇篇课文教学完,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这似乎是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生态。这样的语文教学生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吗?  一、问题的提出  主题型单元文本的“主题”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材,无一例外皆是主题型单元文本结构,串连每个单元文本的皆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但这个“主题”是悬在半空中的,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几乎不看单元主
设计缘由:  王荣生教授说,评价一个好老师有两条标准:其一,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其二,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我深以为然。同时,我觉得语文老师中对《故乡》有深刻独到解读的不乏能人,愿意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实现高效课堂目标的教学方案的老师却少了。上小说,离不开人物形象分析,讲《故乡》,绕不开对比手法。文中人事繁杂交缠,对比显而易见。如果又是一张表格填到底,有可能四五个课时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我想用
我们所谓的阅读文本,是指教学场之外的文本。我们对此类文本的解读,常常是随性的,是个体的,是静态的,是感性的。而阅读文本一旦进入到教学场,就必须转变为课堂文本。 课堂文本面向学生,具有群体性与生成性;而且这种解读,不仅具有感性的体验,更具有理性的探究。  那么,如何将阅读文本转换为课堂文本呢?就如《涉江采芙蓉》,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言浅而情深。从阅读文本的角度,学生解读,几乎没有多大障碍。可是从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处理之后形成的、在课堂现场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的具体信息。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师生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另一方面,师生可以科学地加工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经过取舍之后的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的结合体。如何让教学内容更有价值?必须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和具体的策略。   一、充分感知文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至今已出台两年,高中统编本新教材也将在今年九月开始投入使用。作为新课标的一个“亮点”,学习任务群备受期待。郑桂华教授认为,学习任务群是融合语文课程诸要素、落实语言实践活动的载体,是建构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现今正是研究学习任务群及其教学的重要时间窗口,是重要的探索期。学习任务群具备综合性、情景性、结构性、实践性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