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本地,越来越多的工厂搬出市区,大片大片的厂区静待开发。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的更新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将这些近现代历史上的遗迹保留利用,如何给那些曾经事件的或是情感的物质载体以新生命,如何让落寞的历史区域焕发新的青春,成了建筑师,城市管理者以及广大群众思考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从历史街区维护的角度,以上海虹口长阳谷项目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历史;工业;城市规划;建筑结构
1、理论的思考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随着我们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文保意识渐渐深入人心,对于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最快也是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不断的膨脹,我们发现对于城市历史中心、城市形态、规划结构的保护却在这个巨大的历史洪流中被忽视了。保护什么,如何保护,这些急需一套理论体系来指导。
Cesare Brandi 做意大利文保专家、艺术评论家、20世纪文物修复领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曾在其重要著作《修复理论》一书中对历史中心的维护提出过系统的阐述。Brandi教授认为,在历史街区内对于建筑的保护,或者说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不应该是简单的封存保留,应该是采取一种修复的干预措施进行。而这种修复干预应该是从城市规划和建筑两个层面出发;充分评估被保护对象的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类型学、构筑等各方面的所有价值后,再确定其被修复保护的措施;措施应该是实质性的保护其在整个城市规划有机体的全部特征。他还强调这些工作还应该考虑地域环境背景相关的防护要求,尤其是已经和当下的历史紧密相关并特殊意义的地域环境。从城市规划层面出发,可以采用的主要干预包括:对于规划结构的调整、对于路网的重新组织、对于环境装置的调整。从建筑层面出发可以采用的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建筑结构的稳定及安全的保护修复,建筑有机体内部的功能更新。
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我们的实际设计中,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过程。首先我们知道意大利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建筑师对于历史城市、建筑的保护由来已久,民众有着基本的保护意识,政府更是在二战后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在近半个世纪的城市建设中他们早已将这些融入了设计实践中。所以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是边发展变保护,城市发展的脉络、规划的结构相对清晰,对于保护来说相对容易。而我们的国情与异国有所区别,历史悠久但是对于城市、建筑,我们很少会有着保护的意识,而在我们的木结构建筑本身又有着先天的不足,所以我们的历史建筑除了个别亭台楼阁或者庙宇,其实更多的是近代才建成的;而我们的城市更是在历史车轮下不断的更迭,在不断的毁与建中难觅延续的脉络与结构,和建筑一样现存的城市形态很多都是近代才形成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的建筑更多的是近现代建筑,保护的规划结构更多的也是近现代的城市结构。其次,意大利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相对完善,国民对于城建需求相对较低,土地也相对宽松,所以更多的是对于建筑的保护与修复;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才刚刚开始,国民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是急迫而多样的,而巨大人口基数又使得我们的建设用地是紧张的,所以我们面对历史建筑市可能更多的要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宝贵“壳子”,在保护修复的同时再利用。
2、设计实践的思考
长阳谷项目原为日商1920年代建设的纺织厂位于上海市传统城区边缘;在其后的历史历程中一直是作为厂房使用,而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其早已不是城市边缘。目前新的环境下它注定不可能再作为厂房存在,周边城市结构也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边创意产业兴起,又兼具工业遗存的特殊属性,长阳谷项目的更新需要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推进。
虽然厂区基本保存完好,但是周边的规划早已翻天覆地,并且项目自身的二期建筑已经建成,所以工业遗存的厂区需要应对的是自身以及外部的新环境,形成新的体系。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绿色建筑是一个始终被人们提及的主题,而作为一个工业遗存,绿化本身就是其自身的短板,如何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又能体现绿色建筑的理念还要,成为一个小小的课题。整个用地红线范围呈一个怪异的十字型,三条狭长的带状空间延伸出向周围街区,这种特殊的形态是限制,也是一个结构上的特征,将绿化延伸辐射不仅服务本地块,也为周边街区提供服务,打破红线形成的局限思维。从长阳路入口至周家嘴路出口,在谷内运用地面、墙面、屋顶等多种绿化手段,形成点、线、面的绿化形态,结合不同空间形式,打造一条高低欺负、充满活力的绿谷主干。绿色建筑不单单意味着绿化,节能也是其重要的特征。而项目中的建筑建于上世纪初,并且为工业属性,导致建筑本身在通风采光等节能需求上严重缺失。为了满足新的功能条件下对于采光通风需求,我们引入“光谷”概念,通过增加光廊、光斗等设施,完善采光通风体现。完善了绿化采光通风体现后,为了更好的激活就有空间,为“创意”提供空间载体,引入步行体系,其间穿插创意平台,提供思想碰撞的载体,形成空间与事件的互动,打造独有的空间体验。“绿、光、合”谷成为最终的规划结构,三个理念相互作用,又独立运转,贯穿整个谷状空间,完成旧有建筑在面对全新规划环境时的规划体系的调整。
在规划环境彻底改变,使用用途又发生根本改变时,原来的规划体系明显已经不可能适应,这是就需要引入全新的体系结构,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功能,以及新的使用要求。新的体系不尽要完成技术上的适应,还要对建筑空间具有开创性。如果只是简单的适应技术性要求,很容易将空间环境变得刻板,将工业遗存彻底束缚在技术条件下,失去原有空间特点。
完成结构调整后,我们发现,新的规划中一条道路传过来原有建筑,这需要对建筑本身进行适当调整,使路网结构得以完善。这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面对规划,建筑是要服从的;面对历史,建筑是需要尽量保留的;面对建筑,空间及造型也是需要完善的。简单的拆除是不可取。拆除道路穿行所需要的部分,保留其余部分成唯一的出路;而这样又使得建筑不完整,空间出现了缺口,那么完形又成了唯一的出路。在道路上空运用原建筑轮廓形成绿化屋顶,保证形体基本完整的同时,又可以满足规划需求。完成对主干路网的完善,由于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将原有路网与新规划的干路相连接就完成了路网的梳理。
作为工业遗存,用地内有着大量工业设施、设备,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城市记忆,作为一种印记唤起人们对于区域的历史回忆成了它们新的使命。装置艺术作为新型艺术形式方兴未艾,而将既有设施、装备置于其原有环境,去掉其作为设施、装备的使用属性,而赋予其艺术品属性,它们在经年累月中积攒的痕迹成了最好的印记,也使得受众对于过去的时光有了更直观的回忆。这些散布在整个区域内的环境装置成了一条历史脉络,诉说着区域的历史痕迹,使规划有了新也有了旧。
完成了规划层面的调整后,对建筑本事的调整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使用者直接接触到空间,如何满足功能属性,突出“创意空间”的特性,成了最核心的问题。伯纳德屈米曾在其建筑实践中提出过between的理念,即“之间”。这是一种定义模糊的空间,多存在于明确定义的空间之外,又在建筑之内。屈米认为空间是为了事件发生而存在的,而这个“之间”的空间由于属性的模糊,可以激发更多事件发生。故此我们希望“创意空间”能够成为这样一种承托事件发生的空间,激发更多的灵感。为了打造这样空间,我们在原有的高大的厂房内打造更多的架空平台,廊道,天井空间,这些空间没有明确的属性,有着视野、采光、空间体量的不同特点,我们认为这些不同的特点能够激发一定的事件发生,使创意迸发,成为独特的空间体验。
3、启发
一座百年的工厂的更新是一个不算新的命题,在一些修复理论的指导下,使整个方案有了一定的独特性,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时会有新的结果,新的结果也许并不完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建筑修复保护已经是一种趋势,大拆大建的城建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以一种新的历史态度对待建筑会使我们发现历史建筑的另一面,虽然不是每栋建筑都是历史文化遗产,但是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却不可缺少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或精美或沧桑的历史建筑。面对历史建筑如何保护我们也要客观的对待,一味的原封保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在我国这样的国情下,不断的更新再利用可能更符合我们自己的国情。
【关键词】历史;工业;城市规划;建筑结构
1、理论的思考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随着我们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文保意识渐渐深入人心,对于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最快也是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不断的膨脹,我们发现对于城市历史中心、城市形态、规划结构的保护却在这个巨大的历史洪流中被忽视了。保护什么,如何保护,这些急需一套理论体系来指导。
Cesare Brandi 做意大利文保专家、艺术评论家、20世纪文物修复领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曾在其重要著作《修复理论》一书中对历史中心的维护提出过系统的阐述。Brandi教授认为,在历史街区内对于建筑的保护,或者说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不应该是简单的封存保留,应该是采取一种修复的干预措施进行。而这种修复干预应该是从城市规划和建筑两个层面出发;充分评估被保护对象的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类型学、构筑等各方面的所有价值后,再确定其被修复保护的措施;措施应该是实质性的保护其在整个城市规划有机体的全部特征。他还强调这些工作还应该考虑地域环境背景相关的防护要求,尤其是已经和当下的历史紧密相关并特殊意义的地域环境。从城市规划层面出发,可以采用的主要干预包括:对于规划结构的调整、对于路网的重新组织、对于环境装置的调整。从建筑层面出发可以采用的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建筑结构的稳定及安全的保护修复,建筑有机体内部的功能更新。
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我们的实际设计中,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过程。首先我们知道意大利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建筑师对于历史城市、建筑的保护由来已久,民众有着基本的保护意识,政府更是在二战后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在近半个世纪的城市建设中他们早已将这些融入了设计实践中。所以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是边发展变保护,城市发展的脉络、规划的结构相对清晰,对于保护来说相对容易。而我们的国情与异国有所区别,历史悠久但是对于城市、建筑,我们很少会有着保护的意识,而在我们的木结构建筑本身又有着先天的不足,所以我们的历史建筑除了个别亭台楼阁或者庙宇,其实更多的是近代才建成的;而我们的城市更是在历史车轮下不断的更迭,在不断的毁与建中难觅延续的脉络与结构,和建筑一样现存的城市形态很多都是近代才形成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的建筑更多的是近现代建筑,保护的规划结构更多的也是近现代的城市结构。其次,意大利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相对完善,国民对于城建需求相对较低,土地也相对宽松,所以更多的是对于建筑的保护与修复;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才刚刚开始,国民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是急迫而多样的,而巨大人口基数又使得我们的建设用地是紧张的,所以我们面对历史建筑市可能更多的要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宝贵“壳子”,在保护修复的同时再利用。
2、设计实践的思考
长阳谷项目原为日商1920年代建设的纺织厂位于上海市传统城区边缘;在其后的历史历程中一直是作为厂房使用,而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其早已不是城市边缘。目前新的环境下它注定不可能再作为厂房存在,周边城市结构也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边创意产业兴起,又兼具工业遗存的特殊属性,长阳谷项目的更新需要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推进。
虽然厂区基本保存完好,但是周边的规划早已翻天覆地,并且项目自身的二期建筑已经建成,所以工业遗存的厂区需要应对的是自身以及外部的新环境,形成新的体系。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绿色建筑是一个始终被人们提及的主题,而作为一个工业遗存,绿化本身就是其自身的短板,如何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又能体现绿色建筑的理念还要,成为一个小小的课题。整个用地红线范围呈一个怪异的十字型,三条狭长的带状空间延伸出向周围街区,这种特殊的形态是限制,也是一个结构上的特征,将绿化延伸辐射不仅服务本地块,也为周边街区提供服务,打破红线形成的局限思维。从长阳路入口至周家嘴路出口,在谷内运用地面、墙面、屋顶等多种绿化手段,形成点、线、面的绿化形态,结合不同空间形式,打造一条高低欺负、充满活力的绿谷主干。绿色建筑不单单意味着绿化,节能也是其重要的特征。而项目中的建筑建于上世纪初,并且为工业属性,导致建筑本身在通风采光等节能需求上严重缺失。为了满足新的功能条件下对于采光通风需求,我们引入“光谷”概念,通过增加光廊、光斗等设施,完善采光通风体现。完善了绿化采光通风体现后,为了更好的激活就有空间,为“创意”提供空间载体,引入步行体系,其间穿插创意平台,提供思想碰撞的载体,形成空间与事件的互动,打造独有的空间体验。“绿、光、合”谷成为最终的规划结构,三个理念相互作用,又独立运转,贯穿整个谷状空间,完成旧有建筑在面对全新规划环境时的规划体系的调整。
在规划环境彻底改变,使用用途又发生根本改变时,原来的规划体系明显已经不可能适应,这是就需要引入全新的体系结构,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功能,以及新的使用要求。新的体系不尽要完成技术上的适应,还要对建筑空间具有开创性。如果只是简单的适应技术性要求,很容易将空间环境变得刻板,将工业遗存彻底束缚在技术条件下,失去原有空间特点。
完成结构调整后,我们发现,新的规划中一条道路传过来原有建筑,这需要对建筑本身进行适当调整,使路网结构得以完善。这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面对规划,建筑是要服从的;面对历史,建筑是需要尽量保留的;面对建筑,空间及造型也是需要完善的。简单的拆除是不可取。拆除道路穿行所需要的部分,保留其余部分成唯一的出路;而这样又使得建筑不完整,空间出现了缺口,那么完形又成了唯一的出路。在道路上空运用原建筑轮廓形成绿化屋顶,保证形体基本完整的同时,又可以满足规划需求。完成对主干路网的完善,由于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将原有路网与新规划的干路相连接就完成了路网的梳理。
作为工业遗存,用地内有着大量工业设施、设备,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城市记忆,作为一种印记唤起人们对于区域的历史回忆成了它们新的使命。装置艺术作为新型艺术形式方兴未艾,而将既有设施、装备置于其原有环境,去掉其作为设施、装备的使用属性,而赋予其艺术品属性,它们在经年累月中积攒的痕迹成了最好的印记,也使得受众对于过去的时光有了更直观的回忆。这些散布在整个区域内的环境装置成了一条历史脉络,诉说着区域的历史痕迹,使规划有了新也有了旧。
完成了规划层面的调整后,对建筑本事的调整就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使用者直接接触到空间,如何满足功能属性,突出“创意空间”的特性,成了最核心的问题。伯纳德屈米曾在其建筑实践中提出过between的理念,即“之间”。这是一种定义模糊的空间,多存在于明确定义的空间之外,又在建筑之内。屈米认为空间是为了事件发生而存在的,而这个“之间”的空间由于属性的模糊,可以激发更多事件发生。故此我们希望“创意空间”能够成为这样一种承托事件发生的空间,激发更多的灵感。为了打造这样空间,我们在原有的高大的厂房内打造更多的架空平台,廊道,天井空间,这些空间没有明确的属性,有着视野、采光、空间体量的不同特点,我们认为这些不同的特点能够激发一定的事件发生,使创意迸发,成为独特的空间体验。
3、启发
一座百年的工厂的更新是一个不算新的命题,在一些修复理论的指导下,使整个方案有了一定的独特性,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时会有新的结果,新的结果也许并不完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建筑修复保护已经是一种趋势,大拆大建的城建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以一种新的历史态度对待建筑会使我们发现历史建筑的另一面,虽然不是每栋建筑都是历史文化遗产,但是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却不可缺少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或精美或沧桑的历史建筑。面对历史建筑如何保护我们也要客观的对待,一味的原封保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在我国这样的国情下,不断的更新再利用可能更符合我们自己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