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总是向外追求原本就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奥秘,即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于是我一次一次地走入非洲。”
这是石晓军在车坛影协的网站上看到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一直印在他的脑中,不断回味,也不断憧憬着非洲的样子。
石晓军,今年56岁,生于山西。他说,自己大半辈子生活在国内,他渴望到外面感知新鲜的世界,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更是让他魂牵梦绕。
2011年,出于对拍摄鸟类的热爱,石晓军曾经去肯尼亚的那库鲁湖、马赛马拉等公园,他一次就拍摄了100多种鸟类。但因为肯尼亚的旅游业相对发达,到处可以见到观光的游客。这让石晓军感到,肯尼亚的人文景观也许并不能够展现出非洲最真实的一面,而没能见到非洲的原始部落也是他的遗憾。
起初,他并不了解埃塞俄比亚,他把拍摄原始部落的想法锁定在另一个非洲国家纳米比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车坛影协上关于埃塞俄比亚的一组照片,这才知道,原来埃塞俄比亚才是他的“梦中之地”。“国内关于埃塞俄比亚的介绍非常少,这更增加了我对这个国家的兴趣。”经过积极联系,他终于和车坛影协的申会长一起,在今年10月,踏上了前往埃塞俄比亚的旅程。
埃塞人的“耶路撒冷”
如果你查询百度百科,关于埃塞俄比亚的介绍除了东非大裂谷,就是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拉利贝拉大教堂。
石晓军介绍说,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也是非洲统一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在非洲事务中居于重要地位,也是交通枢纽。所以来到非洲旅游的人很多都要从亚的斯亚贝巴转机,有些旅行团就会利用几天时间去北部的拉利贝拉大教堂参观。
但是出于对人文摄影的偏爱,拉利贝拉岩石教堂起初并不是石晓军最感兴趣的一站,他甚至犹豫是否同去。但当他亲眼见到岩石教堂时,眼前的壮观景象令他目瞪口呆。拉利贝拉教堂共11座,隐藏在绿色橄榄树林中。见惯欧洲教堂的人们都习惯仰视教堂,而在这里有的则变成了俯视。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精雕细琢的教堂像庞大的雕塑,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它们建于公元12世纪后期拉利贝拉国王统治时期。由于该城镇名声日增,最终以国王的名字重新命名。最著名的圣乔治教堂是拉利贝拉唯一被凿成十字架形的教堂。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具有悠久和丰富的基督教传统的国家,早期基督教从公元1世纪开始就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和中部传播了。现在全国人口中62.8%的人信仰基督教,33.9%的人信仰伊斯兰教,2.6%的人信仰原始宗教。这些教堂的建成使拉利贝拉城成了一个宗教中心,也被称为埃塞俄比亚人的“耶路撒冷”。
在岩石教堂石晓军还讲了一段小插曲:“教堂里面铺着地毯,可能这么多年都没有清洗过,拍照时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有时候不得不躺在地毯上,回来我们几个影友都被地毯里的跳蚤咬了很多大包,数一下有一百多个,因为我是蹲着照的,所以才幸免于难,这件事后来也成了大伙儿旅途中的谈资。”
神秘的原始部落
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原始部落是一般人非常难进入的地方。因为车坛影协的申会长在埃塞俄比亚生活了15年,,他对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很熟悉,是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非洲通,这也使得石晓军和他的影友有机会深入这些原始部落一看究竟。
和所有古老的文明一样,非洲的原始部落也是在沿河两岸生活,他们的“母亲河”是奥莫河(OMO River)。奥莫河是埃塞俄比亚西南地区的一条内陆河,河水和两岸的土地养育了这些民族。他们分为不同的部落,偶尔也会为了土地争端发生战争。尽管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还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
“这些原始部落的人生活方式各异,有着各自不同的服饰、语言、文化和色彩。有的比较野蛮,有的相对友善。他们离现代的文明很远。甚至很多埃塞俄比亚人也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南部还有很多原始部落,而原始部落的人中很多人也并不知道自己在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只知道自己的部落。”石晓军说。
无处不在的危险
在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的沿途,都可以看到手拿枪和木棍的人,这也让他们一行多少有些紧张。不过石晓军说,因为有申会长带路,危险就降低了不少。
“虽然说,想要照出好片子,就要去到一般人很少去的地方。但是,安全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这些条件相对差的,不是常规景点的地方,可能就会有危险,最好要有当地人带着过去。”
石晓军开玩笑地说,到了原始部落就像进了他们的小国家一样,规矩都是他们自己定的。这里的部落人没有法制概念,部落中放羊的人也都背着半自动步枪,枪支是很容易可以拿到的。
在所有的原始部落里,唇盘族的人比较荒蛮,难以沟通。还记得非洲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拍照)他会把他的灵魂拍走。”
“听去过那里的人讲,到了那里都不敢拿相机,觉得那边的人太野蛮了。”当石晓军到了那里的时候,当地保护区的人荷枪实弹,坐在他们的车上,跟着他们一起进去。“但即使是这样,沿途还有好几拨唇盘族的男性拿着棍子,冲到车上,问我们要东西,或者把我们拉到他们指定的地方。听当地人讲,前一天有一辆外面的车把部落里的人撞了,所以他们想借机闹事。导游特别交代,不让照相的时候就别照了,省得找麻烦。”
人们总是有猎奇的心理,我也一样。而通过这些事情之后,石晓军也减少了自己按动快门的次数,无论有没有好奇,尊重当地人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去任何地方的首要条件。就像在非洲的原始部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部落人问一个富翁说:“你有什么?”富翁回答:“我有一艘私人飞机,私人游艇和别墅。”部落人又问:“你有牛吗?”富翁说:“没有。”部落人大笑说:“那你太穷了。”——石晓军的感受和这个笑话类似,他说,非洲这些部落也有自己的秩序,他们保留了最原始的法则。“在非洲想要媳妇要用10头牛换,而且娶的妻子越多,生的女儿越多,也越有钱。”
埃塞俄比亚让石晓军看到了不一样的非洲,这样的感觉无与伦比。“可能我就是个喜欢冒险和吃苦的人吧。”曾经去过危机四伏、到处是未清理干净地雷的柬埔寨边境的石晓军,也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藏南自驾之旅。有的时候走完一趟回来,他自己也会觉得累,但是在外面的时候,就好像有精神支柱支撑了他走下来。
作为一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他对旅行的理解不是度假,而是探索未知,找到那些最原始、最新鲜的事物;而把那些最美丽、最真实的瞬间记录下来则是他最终的目的,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从我迷上摄影的那一天起,我就把吃苦当成了乐趣,只要有热爱,就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快乐。”他说。
这是石晓军在车坛影协的网站上看到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一直印在他的脑中,不断回味,也不断憧憬着非洲的样子。
石晓军,今年56岁,生于山西。他说,自己大半辈子生活在国内,他渴望到外面感知新鲜的世界,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更是让他魂牵梦绕。
2011年,出于对拍摄鸟类的热爱,石晓军曾经去肯尼亚的那库鲁湖、马赛马拉等公园,他一次就拍摄了100多种鸟类。但因为肯尼亚的旅游业相对发达,到处可以见到观光的游客。这让石晓军感到,肯尼亚的人文景观也许并不能够展现出非洲最真实的一面,而没能见到非洲的原始部落也是他的遗憾。
起初,他并不了解埃塞俄比亚,他把拍摄原始部落的想法锁定在另一个非洲国家纳米比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车坛影协上关于埃塞俄比亚的一组照片,这才知道,原来埃塞俄比亚才是他的“梦中之地”。“国内关于埃塞俄比亚的介绍非常少,这更增加了我对这个国家的兴趣。”经过积极联系,他终于和车坛影协的申会长一起,在今年10月,踏上了前往埃塞俄比亚的旅程。
埃塞人的“耶路撒冷”
如果你查询百度百科,关于埃塞俄比亚的介绍除了东非大裂谷,就是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拉利贝拉大教堂。
石晓军介绍说,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也是非洲统一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在非洲事务中居于重要地位,也是交通枢纽。所以来到非洲旅游的人很多都要从亚的斯亚贝巴转机,有些旅行团就会利用几天时间去北部的拉利贝拉大教堂参观。
但是出于对人文摄影的偏爱,拉利贝拉岩石教堂起初并不是石晓军最感兴趣的一站,他甚至犹豫是否同去。但当他亲眼见到岩石教堂时,眼前的壮观景象令他目瞪口呆。拉利贝拉教堂共11座,隐藏在绿色橄榄树林中。见惯欧洲教堂的人们都习惯仰视教堂,而在这里有的则变成了俯视。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精雕细琢的教堂像庞大的雕塑,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它们建于公元12世纪后期拉利贝拉国王统治时期。由于该城镇名声日增,最终以国王的名字重新命名。最著名的圣乔治教堂是拉利贝拉唯一被凿成十字架形的教堂。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具有悠久和丰富的基督教传统的国家,早期基督教从公元1世纪开始就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和中部传播了。现在全国人口中62.8%的人信仰基督教,33.9%的人信仰伊斯兰教,2.6%的人信仰原始宗教。这些教堂的建成使拉利贝拉城成了一个宗教中心,也被称为埃塞俄比亚人的“耶路撒冷”。
在岩石教堂石晓军还讲了一段小插曲:“教堂里面铺着地毯,可能这么多年都没有清洗过,拍照时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有时候不得不躺在地毯上,回来我们几个影友都被地毯里的跳蚤咬了很多大包,数一下有一百多个,因为我是蹲着照的,所以才幸免于难,这件事后来也成了大伙儿旅途中的谈资。”
神秘的原始部落
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原始部落是一般人非常难进入的地方。因为车坛影协的申会长在埃塞俄比亚生活了15年,,他对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很熟悉,是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非洲通,这也使得石晓军和他的影友有机会深入这些原始部落一看究竟。
和所有古老的文明一样,非洲的原始部落也是在沿河两岸生活,他们的“母亲河”是奥莫河(OMO River)。奥莫河是埃塞俄比亚西南地区的一条内陆河,河水和两岸的土地养育了这些民族。他们分为不同的部落,偶尔也会为了土地争端发生战争。尽管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还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
“这些原始部落的人生活方式各异,有着各自不同的服饰、语言、文化和色彩。有的比较野蛮,有的相对友善。他们离现代的文明很远。甚至很多埃塞俄比亚人也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南部还有很多原始部落,而原始部落的人中很多人也并不知道自己在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只知道自己的部落。”石晓军说。
无处不在的危险
在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的沿途,都可以看到手拿枪和木棍的人,这也让他们一行多少有些紧张。不过石晓军说,因为有申会长带路,危险就降低了不少。
“虽然说,想要照出好片子,就要去到一般人很少去的地方。但是,安全问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这些条件相对差的,不是常规景点的地方,可能就会有危险,最好要有当地人带着过去。”
石晓军开玩笑地说,到了原始部落就像进了他们的小国家一样,规矩都是他们自己定的。这里的部落人没有法制概念,部落中放羊的人也都背着半自动步枪,枪支是很容易可以拿到的。
在所有的原始部落里,唇盘族的人比较荒蛮,难以沟通。还记得非洲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拍照)他会把他的灵魂拍走。”
“听去过那里的人讲,到了那里都不敢拿相机,觉得那边的人太野蛮了。”当石晓军到了那里的时候,当地保护区的人荷枪实弹,坐在他们的车上,跟着他们一起进去。“但即使是这样,沿途还有好几拨唇盘族的男性拿着棍子,冲到车上,问我们要东西,或者把我们拉到他们指定的地方。听当地人讲,前一天有一辆外面的车把部落里的人撞了,所以他们想借机闹事。导游特别交代,不让照相的时候就别照了,省得找麻烦。”
人们总是有猎奇的心理,我也一样。而通过这些事情之后,石晓军也减少了自己按动快门的次数,无论有没有好奇,尊重当地人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去任何地方的首要条件。就像在非洲的原始部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部落人问一个富翁说:“你有什么?”富翁回答:“我有一艘私人飞机,私人游艇和别墅。”部落人又问:“你有牛吗?”富翁说:“没有。”部落人大笑说:“那你太穷了。”——石晓军的感受和这个笑话类似,他说,非洲这些部落也有自己的秩序,他们保留了最原始的法则。“在非洲想要媳妇要用10头牛换,而且娶的妻子越多,生的女儿越多,也越有钱。”
埃塞俄比亚让石晓军看到了不一样的非洲,这样的感觉无与伦比。“可能我就是个喜欢冒险和吃苦的人吧。”曾经去过危机四伏、到处是未清理干净地雷的柬埔寨边境的石晓军,也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藏南自驾之旅。有的时候走完一趟回来,他自己也会觉得累,但是在外面的时候,就好像有精神支柱支撑了他走下来。
作为一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他对旅行的理解不是度假,而是探索未知,找到那些最原始、最新鲜的事物;而把那些最美丽、最真实的瞬间记录下来则是他最终的目的,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从我迷上摄影的那一天起,我就把吃苦当成了乐趣,只要有热爱,就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快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