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了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一方面认清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有哪些束缚,另一方面要更新教学观念,遵循创新原则,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二十一世纪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是集中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既定模式,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乐于追根寻源和检验论证,敢于大胆幻想,善于联想,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充满好奇,兴趣广泛,并且目标集中,常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未来。对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就会发现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了严重的束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依赖《教参》,人云亦云。
  目前,讲授法依然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语文教材的宏观把握能力,不会处理教材,不会分析教材,导致讲授的内容成了《教学参考书》的照搬,整个教学过程成了灌输《教参》的过程,而且一灌就是一满堂,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教学程序千篇一律。
  文无定法,教亦应无定法;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往往是范读课文、分析课文、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千篇一律的程序,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致使学生思维僵化。
  第三,照搬答案,机械死板。
  语文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横看成岭侧成峰”。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习惯于在上课中设置一些标准答案搬给学生:这个人物、这篇课文就应该这样理解,这篇课文就应该这样写。学生往往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被钳死在教师给定的机械思路上。这种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再也不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也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于以上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束缚,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把学生从这些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不妨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参考《教参》,但不迷信教参;2、努力冲破旧传统的模式,标新立异;3、改变思维方向,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在上述三条原则的基础上,可依照下述六个具体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有个老师在教“我坐在船上往上看,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如果我们坐在月球上,是不是还是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呢?”当时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没有马上回答上来,但是老师可贵的是及时表扬了这个学生,并要求大家课下思考这个问题,看下节课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下课之后,这位老师也在积极地思考这个问题,为它寻找科学的依据。语文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实践性的实验和探索,从而不断促进其智能的发展。
  2、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例如《麻雀》一文,有个教师依据教参说体现了母子之情,有个学生提出:“老师,我看不是母子之情,怎么就能判断老麻雀就是母的呢?”老师因势利导,鼓励说:“问得好!我们大家再看看书,看有没有写到老麻雀是公是母。”同学们都迅速看书,都说没有找到。老师让学生思考:那么应该表现了什么之情呢?大家经过一番讨论,普遍认为表述为亲子之情比较合适。这位老师做得就很好,他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思索、去探求,不迷信教参的既有答案,让学生的感情和愿望自由地表述,培养了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良好习惯。
  3、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维。
  无论是学习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应激励学生努力寻找独特性和多样性,不要满足于人云亦云。老师布置作文《知足常乐》,但有个学生就批驳了这种观点,提出不知足常乐。在物质享受上,应知足常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得到不同的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鼓励学生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从而打破僵死的思维模式。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富于想象是青少年的天性。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首先,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阅读教学,教师生动的讲述,可激起学生浮想联翩。其次,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阅读文艺科普作品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方法。阅读中,教师应加强指导,防止学生走马观花,只停留于情节的记忆上,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品的内容、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
  5、积累创新素材,触类旁通。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创新思维素材,分析其思维方法,让学生掌握利用。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则小故事:一个是“曹冲称象”,另一个是“司马光砸缸”。为了测量大象的体重,曹冲让人把象牵到船上,记下船的吃水深度,然后,换上使船的吃水深度相同的石头,再分批称出石头的重量,其总和就是大象的重量。曹冲通过创造性的联想,完成了概念的转移。当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时候,习惯的思维定式是将小孩从缸内捞出,使人离开水,司马光却运用逆向思维,使水离开了人——以石击缸,水流走了,小朋友便得救了。通过让学生积累这些素材,然后再训练他们分析其中所使用的创新思维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创新思维的方法,最后形成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6、鼓励学生不怕犯错误。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无论出了差错,还是尚未出差错,都普遍存在着对犯错的恐惧性和焦虑心理,因而养成了一种保守、因循守旧的观念。长此以往,必然成为一只驯服的小绵羊,这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创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应该鼓励学生不要畏惧错误,勇敢向前,不断地发现新天地、探索新路子。
  参考文献
  《河北教育》、《中国教育报》、《初中生周报》及各类教育教学刊物。
其他文献
一、中等职业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教育目标散乱,未能形成共识;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有些必需的教学内容则重视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三是教材陈旧、更新缓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四是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五是学生重
期刊
历史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为它骄傲、自豪,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都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珍视民族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谋求个人的成功,最终实现国家的强盛?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中国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有长期的历史辉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与管理者。班主任是点亮学生内心世界的火把,能拨动学生思想蓬勃向上的琴弦,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所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如何当好班主任,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成功秘诀。笔者认为,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特别是高中班主任。因为高中生有一定的阅历、经验
期刊
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条撬动学生发展的无形杠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体育新课程把“健康第一”作为基本理念,要求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终结评价而轻视过程评价的评价方式,这样给现代体育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我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在教学
期刊
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车工专业作为培养机械生产技术工人的重要专业,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如何搞好车工专业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毕业能熟练掌握企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技术工人的水平,是车工专业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几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我认为车工专业的教学过程应结合本专业及机械生产特点,从思想素质、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评价机制都有了新的变化。在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有效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利用历史视频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视频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有
期刊
记得在年少的时候,何老师精湛的教学、渊博的学识和她对学生无私的爱深深地感染者我,是老师的诲人不倦激励了我。于是,我立志当一名光荣的人们教师成为了我的理想与追求,也梦想着有一天成为名师、名家……  屈指算来,我站在三尺讲台这小小的舞台上也近20年了,一直在努力地工作着,也一直探寻着,如何做一名出色的、优秀的音乐教师。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曾经有过退缩、有过迷茫、有过放弃,但缘于对这份职业的爱、对
期刊
地理教师要按照创新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内容来加强学生对创新教育的认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的大量使用,是沟通地理与现实生活的重要纽带,为创新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  首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探究创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优化教学过程。同时,要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变信息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在合作讨论中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开发学生
期刊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或课程)的整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下面结合一些教例,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的结合,可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观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