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室手工教具,不仅要有益于孩子的手脑发育,还能根据孩子年龄、心理等具体需求,进行随时的调整和整改,以适应孩子们的生理以及心理变化。农村幼儿园由于有着自身最天然的教学条件,在幼儿手工教具制作上相较于其他城镇幼儿园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幼儿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从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现状出发,思考其教学作用,研究如何提升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思考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55
引言:幼儿手工教具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亲重的教育地位,对幼儿的智力、身体、心理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手工教具制作活动时,借助自然优势,利用五谷杂粮,花鸟鱼虫作为幼儿的天然教具,结合当地特色,地理条件等,通过清洁、归纳、加工、处理、设计、重组等步骤对材料进行改造,在此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以此提升幼儿的综合实力,使他们健康乐观地发育成长。
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的特性
地域性
每一家农村幼儿园由于建设的地理位置不同,环境不同,因此在手工教具的物料采集上就具有了其独有的地域性,带有明显的地方风貌。例如,地处湖畔江流处的幼儿园,多以沙石作为教具资源;而地处山林的幼儿园,则多以草木作为教学用具。不仅如此,南北方也存在着地理差异,如南方可选用竹子,北方多用玉米秆,沿海可用贝壳、卵石作材料等,均能体现出地域特色。
2、季节性
部分农村幼儿园由于资金匮乏,硬件条件限制等原因,在手工教具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丰富幼儿的教学活动,一般会因时制宜就地取材,而农村一年四季各有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手作教具的季节性。春天多以花草为主,秋天则选用树叶果实,到了冬天也能用稻草,不仅能够完成幼儿教学活动,还能引导幼儿对外界自然界的探索。
3、文化性
幼儿手工教具除了帮助幼儿开展活动之外,还具备了教育的作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民俗、礼仪、语言、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利用节日道具,例如端午节的粽叶,乞巧节的翻花绳等作为活动媒介,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依据幼儿的成长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活动,以此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问题
1、制作材料缺乏丰富性,资源的可利用率不高
大部分农村幼儿手作教具的制作材料都取自于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但是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并且出于对幼儿健康的角度出发,真正有价值,安全可靠且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却并不多见,这就使得农村幼儿手工教具的资源利用存在了局限性。
不仅教学活动内容要随教材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同时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喜好,以及他们对事物能够保持热情的时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已经完成的手作教具如何延长它们的教育功用,提升教具的实用性,使资源利用做大化也是现阶段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制作内容缺乏针对性,幼儿的参与度不高
一些农村教师为了完成自身教学指标,在开展手工教具制作的时候,往往采取以自身教学需求为主,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活动的情况。而没有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开创性以及教育性。虽然制作内容较为丰富,活动次数也较为频繁,但是过于注重“量”的累积,而在制作的过程中缺少了应有的趣味性,从而无法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参与性,而一旦幼儿对事物不敢兴趣时,就无法开展具有发散性、成长性地创作思考。手工教具制作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是需要通过制作的过程,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为幼儿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方式研究
1、加强幼儿主导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幼儿教学工作,幼儿园和教师必需首先明确教学的主体,加强幼儿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设立手工教具制作的教学环境,设计活动教案,开展活动过程时,始终坚持以促进幼儿的成长为目的,真正地从幼儿心理需求出发,制作出更好的教具。首先,遵循幼儿的成长进度,循序渐进地开展层次化教学活动。众所周知,幼儿的天性是玩乐,游戏式教学是幼儿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形式之一,所以在开展幼儿手工教具制作时也可以沿用娱乐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其次,充分利用一切时机,鼓励孩子多接触未知的事物,学会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加强孩子对事物表象记忆的同时,开阔眼界,丰富认知。最后,引导孩子们释放天性。要知道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模仿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授手工教具制作的时候,要有目的性,引导性地挖掘孩子的潜能,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特长,补足他们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开展绘画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孩子观察一些小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形态,掌握部分特有的样貌,然后让孩子自行选择喜欢的花朵或者草木,通过逐步地引导,让孩子们慢慢学会如何用多彩的花瓣贴出他们观察下的小动物,制作成一副独特而有趣的画作。
2、提升家长参与
幼儿的教育工作不能单方面的依靠幼儿园,依靠幼儿教师,家长也需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幼儿园这个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项手工教具,以此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享受和孩子一起进步的快乐。首先,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互通。教师要利用放學时间、家长群、学校宣传栏等媒介,积极地与家长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家长掌握孩子动向。其次,家长要加强自身的幼儿知识储备,自我学习,努力提升,不要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最后,作为农村家长更要学习正确地使用自身优势,为幼儿手工教具制作出谋划策。例如,农村家长相较于其他家长,更具备体能优势,所以可以在物料收集,场地安排,物品搬运等方面发挥特长,帮助幼儿园解决一些资源限制。不仅如此,一些年长的祖辈虽然也许在理论知识上有着些许欠缺,但是对于民间传统文化,民俗民风等方面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存在,所以不妨好好利用这些特长,做好幼儿教学的辅助工作。
结束语:教育是一个不断改变和创造的过程,手工制作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手腕、手指等身体机能运动,同时还需要运用到孩子的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进而有效刺激孩子的头脑发育,提升思维能力。所以坚持童心,不断探索,自由生长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幼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 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 学苑教育, 2014(5):76-77.
[2] 刘杰. 浅谈幼儿园玩教具设计与制作[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002(035):181-182.
平遥县香乐乡第一中心校 山西 吕梁 0323
关键词: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思考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55
引言:幼儿手工教具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亲重的教育地位,对幼儿的智力、身体、心理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手工教具制作活动时,借助自然优势,利用五谷杂粮,花鸟鱼虫作为幼儿的天然教具,结合当地特色,地理条件等,通过清洁、归纳、加工、处理、设计、重组等步骤对材料进行改造,在此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以此提升幼儿的综合实力,使他们健康乐观地发育成长。
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的特性
地域性
每一家农村幼儿园由于建设的地理位置不同,环境不同,因此在手工教具的物料采集上就具有了其独有的地域性,带有明显的地方风貌。例如,地处湖畔江流处的幼儿园,多以沙石作为教具资源;而地处山林的幼儿园,则多以草木作为教学用具。不仅如此,南北方也存在着地理差异,如南方可选用竹子,北方多用玉米秆,沿海可用贝壳、卵石作材料等,均能体现出地域特色。
2、季节性
部分农村幼儿园由于资金匮乏,硬件条件限制等原因,在手工教具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丰富幼儿的教学活动,一般会因时制宜就地取材,而农村一年四季各有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手作教具的季节性。春天多以花草为主,秋天则选用树叶果实,到了冬天也能用稻草,不仅能够完成幼儿教学活动,还能引导幼儿对外界自然界的探索。
3、文化性
幼儿手工教具除了帮助幼儿开展活动之外,还具备了教育的作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民俗、礼仪、语言、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利用节日道具,例如端午节的粽叶,乞巧节的翻花绳等作为活动媒介,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依据幼儿的成长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活动,以此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问题
1、制作材料缺乏丰富性,资源的可利用率不高
大部分农村幼儿手作教具的制作材料都取自于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但是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并且出于对幼儿健康的角度出发,真正有价值,安全可靠且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却并不多见,这就使得农村幼儿手工教具的资源利用存在了局限性。
不仅教学活动内容要随教材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同时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喜好,以及他们对事物能够保持热情的时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已经完成的手作教具如何延长它们的教育功用,提升教具的实用性,使资源利用做大化也是现阶段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制作内容缺乏针对性,幼儿的参与度不高
一些农村教师为了完成自身教学指标,在开展手工教具制作的时候,往往采取以自身教学需求为主,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活动的情况。而没有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开创性以及教育性。虽然制作内容较为丰富,活动次数也较为频繁,但是过于注重“量”的累积,而在制作的过程中缺少了应有的趣味性,从而无法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参与性,而一旦幼儿对事物不敢兴趣时,就无法开展具有发散性、成长性地创作思考。手工教具制作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是需要通过制作的过程,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为幼儿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农村幼儿手工教具制作的方式研究
1、加强幼儿主导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幼儿教学工作,幼儿园和教师必需首先明确教学的主体,加强幼儿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设立手工教具制作的教学环境,设计活动教案,开展活动过程时,始终坚持以促进幼儿的成长为目的,真正地从幼儿心理需求出发,制作出更好的教具。首先,遵循幼儿的成长进度,循序渐进地开展层次化教学活动。众所周知,幼儿的天性是玩乐,游戏式教学是幼儿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形式之一,所以在开展幼儿手工教具制作时也可以沿用娱乐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其次,充分利用一切时机,鼓励孩子多接触未知的事物,学会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加强孩子对事物表象记忆的同时,开阔眼界,丰富认知。最后,引导孩子们释放天性。要知道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模仿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授手工教具制作的时候,要有目的性,引导性地挖掘孩子的潜能,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特长,补足他们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开展绘画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孩子观察一些小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形态,掌握部分特有的样貌,然后让孩子自行选择喜欢的花朵或者草木,通过逐步地引导,让孩子们慢慢学会如何用多彩的花瓣贴出他们观察下的小动物,制作成一副独特而有趣的画作。
2、提升家长参与
幼儿的教育工作不能单方面的依靠幼儿园,依靠幼儿教师,家长也需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幼儿园这个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项手工教具,以此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享受和孩子一起进步的快乐。首先,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互通。教师要利用放學时间、家长群、学校宣传栏等媒介,积极地与家长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家长掌握孩子动向。其次,家长要加强自身的幼儿知识储备,自我学习,努力提升,不要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最后,作为农村家长更要学习正确地使用自身优势,为幼儿手工教具制作出谋划策。例如,农村家长相较于其他家长,更具备体能优势,所以可以在物料收集,场地安排,物品搬运等方面发挥特长,帮助幼儿园解决一些资源限制。不仅如此,一些年长的祖辈虽然也许在理论知识上有着些许欠缺,但是对于民间传统文化,民俗民风等方面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存在,所以不妨好好利用这些特长,做好幼儿教学的辅助工作。
结束语:教育是一个不断改变和创造的过程,手工制作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手腕、手指等身体机能运动,同时还需要运用到孩子的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进而有效刺激孩子的头脑发育,提升思维能力。所以坚持童心,不断探索,自由生长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幼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 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 学苑教育, 2014(5):76-77.
[2] 刘杰. 浅谈幼儿园玩教具设计与制作[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002(035):181-182.
平遥县香乐乡第一中心校 山西 吕梁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