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喜悦,也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从一开始得知信息的手足无措到惴惴不安再到上下一心,跟随着党的正确领导,我国已经率先步入“后疫情时代”。不过,即使疫情防控已经获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这对于防控战疫来说也到了关键点。这场疫情除了对社会运转产生了影响,对于教育领域也造成了一定冲击。为了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网络教学走入千家万户,为学子们送去教学资源。本文将主要探究在“后疫情时代”,网络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全新挑战,而我们又将怎样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这一武器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网络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教学问题刻不容缓,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确保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国家所需、根正苗红的人才。在战疫期间,迫于形式所需,在线教学开展的可谓是如火如荼,虽然他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了教育的燃眉之急,但是毕竟它还是一个新兴事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完善,例如家校分离,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被动学习、丧失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甚理想。在“后疫情時代”,国家针对于抗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众高涨的热情凝聚成为“抗疫精神”,而这一精神不正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鲜活生动的教学素材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全民参加抗疫,对“抗疫精神”感触颇深的契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引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建立,定能事半功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全新挑战
在“后疫情时代”,迫于形式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大量的线下“面对面”交流被逼无奈变成“云上”交流,为工作展开增加了一定难度。首先,因为线上教学受网络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无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质量堪忧。其次,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认知,正常的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令人堪忧,思想认同更难达到。最后,因为疫情期间学生属于长期在家隔离,与社会进行了一定隔离,长期处于同一个环境,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结合是当下主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疫情危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线上教学作为疫情期间的教学新兴模式,为教师之后的教学生涯中掌握了多一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疫情期间衍生的“抗疫精神”,也正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最为准确生动的素材。
(一)校校共享资源,共建云上思政大课
线上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也更方便于两个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的传输和整合。例如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学校教师共同在网上开讲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为全国大学生呈现了一次洗涤心灵、振奋精神的精彩演讲。这次网课从疫情大考的启示讲起,再到细细列举中国制度的优势,最后提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二)校社联合推进,打造云上导师群
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要有老师的理论指导干预,还需要充分利用整合线上人力资源优势,打造云上导师群,从多个角度阐述关于疫情的认识以及对“抗疫精神”的理解,便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和深入人心。
(三)媒介携手融合,建设“云上思政教学资源库”
事实胜于雄辩,教师再多再生动的理论知识也抵不过丰富鲜活的事实素材,而此次在抗疫期间涌现的鲜活的人员面孔和大爱细无声的事件都无言书写了爱国主义情怀,当之无愧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直接的教学案例。而线上教学因其技术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可以推进媒介的融合贯通,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提供更为完善丰富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在疫情期间,主流媒体联合新媒体平台,共同为疫情信息及时快速准确的传播提供支撑。人民网将防控疫情报道纳入“中央厨房”机制,持续稳定跟进,为广大民众提供一手资料,并且人民网还利用其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科学防疫文章,把控舆情发展趋势。这也是云上思政教学资源库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效促进了线上线下爱国教育的同频共振,有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可喜教育效果。
(四)聚焦于实践,将全民战疫实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首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着眼于现实,用好“活素材”。这次疫情充满着一定危险和未知性,但仍然涌现出大批的最美逆行面孔和奋战在一线的人民子弟兵,他们也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和内心的牵绊,但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仍旧义无反顾的选择自己职业赋予的责任,选择穿上那身衣服学着前辈保家卫国,这不就是最朴实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敬业、爱国写照吗。以情动人,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将抗疫案例融入思政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更直观的认识。其次,大力宣扬“抗疫精神”。作为抗击疫情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想比大学生对于“抗疫精神”有着一定的亲近感,让学生可以更加容易产生感想,并且融入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最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于此次抗疫工作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理性解读,从而进一步对中国有着更加明确的认知,提高归属感和国家荣誉感。
参考文献
[1]王立洲.要上好“抗击疫情”时期的特殊思政课[J].陕西教育(高教).2020(04)
[2]李小玲;王建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0(04)
作者简介:
王井荣(1979年12月),女,汉,籍贯:黑龙江省兰西县,工作单位:黑河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学历:大学本科,硕士学位,职称:讲师。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网络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教学问题刻不容缓,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确保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国家所需、根正苗红的人才。在战疫期间,迫于形式所需,在线教学开展的可谓是如火如荼,虽然他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了教育的燃眉之急,但是毕竟它还是一个新兴事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完善,例如家校分离,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被动学习、丧失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甚理想。在“后疫情時代”,国家针对于抗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众高涨的热情凝聚成为“抗疫精神”,而这一精神不正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鲜活生动的教学素材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全民参加抗疫,对“抗疫精神”感触颇深的契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引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建立,定能事半功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全新挑战
在“后疫情时代”,迫于形式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大量的线下“面对面”交流被逼无奈变成“云上”交流,为工作展开增加了一定难度。首先,因为线上教学受网络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无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质量堪忧。其次,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认知,正常的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令人堪忧,思想认同更难达到。最后,因为疫情期间学生属于长期在家隔离,与社会进行了一定隔离,长期处于同一个环境,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结合是当下主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疫情危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线上教学作为疫情期间的教学新兴模式,为教师之后的教学生涯中掌握了多一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疫情期间衍生的“抗疫精神”,也正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最为准确生动的素材。
(一)校校共享资源,共建云上思政大课
线上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也更方便于两个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的传输和整合。例如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学校教师共同在网上开讲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为全国大学生呈现了一次洗涤心灵、振奋精神的精彩演讲。这次网课从疫情大考的启示讲起,再到细细列举中国制度的优势,最后提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二)校社联合推进,打造云上导师群
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要有老师的理论指导干预,还需要充分利用整合线上人力资源优势,打造云上导师群,从多个角度阐述关于疫情的认识以及对“抗疫精神”的理解,便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和深入人心。
(三)媒介携手融合,建设“云上思政教学资源库”
事实胜于雄辩,教师再多再生动的理论知识也抵不过丰富鲜活的事实素材,而此次在抗疫期间涌现的鲜活的人员面孔和大爱细无声的事件都无言书写了爱国主义情怀,当之无愧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直接的教学案例。而线上教学因其技术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可以推进媒介的融合贯通,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提供更为完善丰富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在疫情期间,主流媒体联合新媒体平台,共同为疫情信息及时快速准确的传播提供支撑。人民网将防控疫情报道纳入“中央厨房”机制,持续稳定跟进,为广大民众提供一手资料,并且人民网还利用其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科学防疫文章,把控舆情发展趋势。这也是云上思政教学资源库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效促进了线上线下爱国教育的同频共振,有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可喜教育效果。
(四)聚焦于实践,将全民战疫实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首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着眼于现实,用好“活素材”。这次疫情充满着一定危险和未知性,但仍然涌现出大批的最美逆行面孔和奋战在一线的人民子弟兵,他们也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和内心的牵绊,但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仍旧义无反顾的选择自己职业赋予的责任,选择穿上那身衣服学着前辈保家卫国,这不就是最朴实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敬业、爱国写照吗。以情动人,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将抗疫案例融入思政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更直观的认识。其次,大力宣扬“抗疫精神”。作为抗击疫情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想比大学生对于“抗疫精神”有着一定的亲近感,让学生可以更加容易产生感想,并且融入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最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于此次抗疫工作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理性解读,从而进一步对中国有着更加明确的认知,提高归属感和国家荣誉感。
参考文献
[1]王立洲.要上好“抗击疫情”时期的特殊思政课[J].陕西教育(高教).2020(04)
[2]李小玲;王建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0(04)
作者简介:
王井荣(1979年12月),女,汉,籍贯:黑龙江省兰西县,工作单位:黑河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学历:大学本科,硕士学位,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