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文艺工作与新闻传播在向受众传播中,在“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的内涵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谓异曲同工。作为新闻工作者,应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树立正确新闻观、坚守舆论阵地、弘扬中国精神。
关键词:舆论阵地 中国精神 新闻观 弘扬
中图分类号:D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40-01
1 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传播观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文艺的发展的方向,也是新闻传播的根本方向。正如1965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给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同时,习近平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研究者拙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广义所指,这其中也包括新闻传播事业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切实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呢?“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是值得我们提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记者采访、报道、传播,这些环节都是围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所展开。群众的喜怒哀乐、大事小情、民生诉求诸多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件,都是一切新闻的来源和报道的重点,这就要求记者紧紧围绕群众展开工作。在工作中,主动将自己融入生活、融入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此,才能采写报道出更加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不仅满足人民群众“晓天下”的根本要求,还要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更高层次。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诚然,作为新闻记者,就要做传递时代精神的先锋。
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在哪里?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持。
弘扬时代精神正是我们坚持正确新闻观的体现。弘扬时代精神,要求记者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2 牢牢树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新闻观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习近平总书记一语定位文艺工作的价值取向。“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亦是当下新闻战线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时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媒体成为经济社会重点闪亮的窗口。给力、软实力、人口红利、国际话语权、流动性过剩、中等收入陷阱、宅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刘易斯拐点……这些已成为经济领域的热词、经济生活现象,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潮流,牢牢树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新闻观至关重要。
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防止新闻传播行业沾满了铜臭气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切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必须树立的职业观。对于大众而言,新闻传播是具有导向性的舆论力量。我们所强调的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就是将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和谐等诸多利益放在首位。
时下,很多新闻单位实行改制,一方面担负着传达党政声音、反映群众诉求的职责;一方面,实行“效益化”体制下的管理,这就造成了一个现实中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让少数新闻从业人员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效益最大化”的危险思想,导致了舆论导向偏离社会主流思想、“有偿新闻”频出等现象。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被称为“新闻改革的怪胎”的“有偿新闻”,不以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为转移,而是以有偿无偿为转移,不仅新闻报道的可信度低,破坏了党的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形象,还腐蚀了新闻队伍的纯洁性和廉洁自律性。
可见,牢牢树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新闻观,是防止新闻报道“沾满了铜臭气”的坚实防线。
3 牢牢树立追求真善美的新闻观
习近平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作为新闻战线的工作者,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日益呈现出新态势,牢牢树立追求真善美的新闻观是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就是最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因而,从本质上讲,新闻工作充分体现和宣传党的立场和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追求。因此,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必须树立追求真善美的新闻观。
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必须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报道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大力弘扬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劳动形象,大力宣传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时代主旋律。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魂。宣传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正是当代记者的担当。
参考文献
[1]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孙宾利,刘连柱.新闻采编工作实用手册[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关键词:舆论阵地 中国精神 新闻观 弘扬
中图分类号:D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40-01
1 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传播观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文艺的发展的方向,也是新闻传播的根本方向。正如1965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给中央广播事业局的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同时,习近平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研究者拙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广义所指,这其中也包括新闻传播事业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切实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呢?“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是值得我们提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记者采访、报道、传播,这些环节都是围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所展开。群众的喜怒哀乐、大事小情、民生诉求诸多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件,都是一切新闻的来源和报道的重点,这就要求记者紧紧围绕群众展开工作。在工作中,主动将自己融入生活、融入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此,才能采写报道出更加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不仅满足人民群众“晓天下”的根本要求,还要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更高层次。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诚然,作为新闻记者,就要做传递时代精神的先锋。
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在哪里?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持。
弘扬时代精神正是我们坚持正确新闻观的体现。弘扬时代精神,要求记者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2 牢牢树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新闻观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习近平总书记一语定位文艺工作的价值取向。“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亦是当下新闻战线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时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媒体成为经济社会重点闪亮的窗口。给力、软实力、人口红利、国际话语权、流动性过剩、中等收入陷阱、宅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刘易斯拐点……这些已成为经济领域的热词、经济生活现象,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潮流,牢牢树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新闻观至关重要。
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防止新闻传播行业沾满了铜臭气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切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必须树立的职业观。对于大众而言,新闻传播是具有导向性的舆论力量。我们所强调的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就是将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和谐等诸多利益放在首位。
时下,很多新闻单位实行改制,一方面担负着传达党政声音、反映群众诉求的职责;一方面,实行“效益化”体制下的管理,这就造成了一个现实中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让少数新闻从业人员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效益最大化”的危险思想,导致了舆论导向偏离社会主流思想、“有偿新闻”频出等现象。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被称为“新闻改革的怪胎”的“有偿新闻”,不以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为转移,而是以有偿无偿为转移,不仅新闻报道的可信度低,破坏了党的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形象,还腐蚀了新闻队伍的纯洁性和廉洁自律性。
可见,牢牢树立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新闻观,是防止新闻报道“沾满了铜臭气”的坚实防线。
3 牢牢树立追求真善美的新闻观
习近平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作为新闻战线的工作者,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日益呈现出新态势,牢牢树立追求真善美的新闻观是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就是最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因而,从本质上讲,新闻工作充分体现和宣传党的立场和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追求。因此,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必须树立追求真善美的新闻观。
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必须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报道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大力弘扬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劳动形象,大力宣传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时代主旋律。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魂。宣传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正是当代记者的担当。
参考文献
[1]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孙宾利,刘连柱.新闻采编工作实用手册[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