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市场的逐渐规范,随着人才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双证书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要条件。如何使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高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就业为导向,双证书培养成为目前解决成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财经专业;就业;高校;学生;双证书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24-02
一、金融会计类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2006年以来,对于金融会计类学生来说就业形势应该是非常看好的黄金时期。因为自中国加入WTO 以来,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为了适应即将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急需高素质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人员,为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补充新鲜的血液。
二、毕业生就业命中率低的问题分析
尽管每年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为毕业生举办了许多场招聘会,包括不定期和定期的招聘会。然而,许多毕业生通过参加招聘会直接与人才需求方签订就业合同的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二:
1.高校毕业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求职行为盲目
很多学生考入大学后就放松下来,在校的前两年正是大量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最佳时期,可是,有大部分学生随波逐流,不能好好把握大学的珍贵的学习时间,等到即将毕业时,为时已晚。实际上,高校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早作规划,在学习期间就应该在消化吸收学校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通过实践了解社会的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等信息,随时根据社会的需要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2.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技术资格证书重要性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成绩单上的成绩是否为优秀,更需要大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行业现场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的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多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甚至有些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的麻木态度。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大胆尝试新的做法,进行有益的探索。而学校义不容辞地应该充当改革的先锋。在高校中积极推行“双证制”,鼓励高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方式
为了适应就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应该重视“双证书”培养模式,扩展财经类学生的培训空间,不单单局限在某一个具体工作流程上,而是应向综合性的专业技能训练与鉴定方向发展。对于财经类学生来说,双证书主要指毕业证和其他的社会上认可的有利于就业的其他证书。比如说,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的会计上岗证,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会计助理和中级会计师考试,如果学校有一定的精通双语教学,且专业知识较强的人员储备的话,可以开设国际上公任的国际会计技师证书(CAT)培训、国际会计师资格(ACCA)培训、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CIMA)的培训;对于金融类学生来说,剑桥的金融英语证书(FECT)、金融业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保险业的“北美精算师”(FSA)。通过与世界接轨,使培养出的金融会计类学生在毕业时更具有竞争力,赋予毕业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建立起高校的人才储备库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高校也不例外。高校应该随时关注社会对于毕业生要求的变化,相应配备专业的人才。高校应该对于社会的变化有足够的洞察力,事先做好各学科教学岗位学术带头人、候选人的规划、招聘、培训、晋升和考核,并配以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后勤建设的全局思考及预见性的谋划,实现科学的留才、育才、用才的观念,使高校人力资源战略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同步、稳定、协调的运作。
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进行。立足于本学校内部在职的教师,挖掘在职教师的教学潜力,鼓励在职教师从事不熟悉领域的研究,勇于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培训课程的授课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本领域的创新研究,给予他们适当的带薪培训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和支持。对于奇缺的人才可以通过外部的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高校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2.根据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
目前,高校的学生层次比较复杂,有大学本科生也有专科生、高职生,还有中专生。他们的知识面及深度不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的技能培训工作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对于中专层次的财经类学生,发掘他们的自信心,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上岗证等资格证书的培训上来,并相应增加培训的时间。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必要的努力,获得好成绩,以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本科生和学习自觉性很强的专科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中等难度的培训和考试,并指明他们考取后的就业前景;对于英语程度较高,且立志于更高要求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参加涉外课程的培训和考试。
3.将技能培训资格证书的获得纳入学分制
金融会计类学校在毕业前半年都要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实战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战中提升自己。但是,很多财经类学校目前并没有将技能培训纳入学分制。将技能培训纳入学分制的优点在于:首先,可以从思想上使学生意识到技能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不良现象,对于这种资格证书的培训更是认识不足。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资格证书的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将资格证书的培训与通过纳入到学分制中来。其次,可以名正言顺申请到资金等经济支持。纳入到学分制以后,学校就必须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同时,可以申请到必要的来自于国家的资金支持,从资金上保证技能培训的顺利进行。最后,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目前,学生和家长都很关注于学校的就业率,将技能培训资格证书纳入学分制,会得到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源,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4.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提供相应人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政府角度讲,是指以国家发展的全局为重,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达到“人尽其才”、“人得其才”的人力资源配置状态;从个人角度讲,是指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高校就业支持系统的完善是关键性因素。高校就业支持系统是通过高校及社会各方面协调努力,使高校毕业生从“待用之才”转变成“有用之才”,实现“人尽其才”的高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系。学校的学生处与招生就业处应该保持紧密的联系,学生处应该对本校毕业生的能力有很深的了解;招生就业处也应该根据本校毕业生的素质联系用人单位,并提供可以胜任的毕业生。
四、总结
“双证书制”是近几年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提倡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对于高等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参加培训的学生获得初级或中级程度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近几年来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尝试的新课题,其目的就是适应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抢抓机遇,使我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真正能够占有应有的份额。为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大胆地实践,将这一新事物发展起来,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从制度上、财力支持上保证它的发展并逐步完善。实践证明,推行“双证书制”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司编.就业指南[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
[2]孙祥,赵金华.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辨识模型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2).
关键词:财经专业;就业;高校;学生;双证书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24-02
一、金融会计类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2006年以来,对于金融会计类学生来说就业形势应该是非常看好的黄金时期。因为自中国加入WTO 以来,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为了适应即将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急需高素质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人员,为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补充新鲜的血液。
二、毕业生就业命中率低的问题分析
尽管每年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为毕业生举办了许多场招聘会,包括不定期和定期的招聘会。然而,许多毕业生通过参加招聘会直接与人才需求方签订就业合同的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二:
1.高校毕业生普遍缺少职业规划,求职行为盲目
很多学生考入大学后就放松下来,在校的前两年正是大量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最佳时期,可是,有大部分学生随波逐流,不能好好把握大学的珍贵的学习时间,等到即将毕业时,为时已晚。实际上,高校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早作规划,在学习期间就应该在消化吸收学校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通过实践了解社会的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等信息,随时根据社会的需要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2.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技术资格证书重要性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成绩单上的成绩是否为优秀,更需要大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行业现场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的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多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甚至有些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的麻木态度。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大胆尝试新的做法,进行有益的探索。而学校义不容辞地应该充当改革的先锋。在高校中积极推行“双证制”,鼓励高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财经类学生的双证书培养方式
为了适应就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应该重视“双证书”培养模式,扩展财经类学生的培训空间,不单单局限在某一个具体工作流程上,而是应向综合性的专业技能训练与鉴定方向发展。对于财经类学生来说,双证书主要指毕业证和其他的社会上认可的有利于就业的其他证书。比如说,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的会计上岗证,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会计助理和中级会计师考试,如果学校有一定的精通双语教学,且专业知识较强的人员储备的话,可以开设国际上公任的国际会计技师证书(CAT)培训、国际会计师资格(ACCA)培训、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CIMA)的培训;对于金融类学生来说,剑桥的金融英语证书(FECT)、金融业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保险业的“北美精算师”(FSA)。通过与世界接轨,使培养出的金融会计类学生在毕业时更具有竞争力,赋予毕业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建立起高校的人才储备库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高校也不例外。高校应该随时关注社会对于毕业生要求的变化,相应配备专业的人才。高校应该对于社会的变化有足够的洞察力,事先做好各学科教学岗位学术带头人、候选人的规划、招聘、培训、晋升和考核,并配以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后勤建设的全局思考及预见性的谋划,实现科学的留才、育才、用才的观念,使高校人力资源战略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同步、稳定、协调的运作。
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进行。立足于本学校内部在职的教师,挖掘在职教师的教学潜力,鼓励在职教师从事不熟悉领域的研究,勇于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培训课程的授课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本领域的创新研究,给予他们适当的带薪培训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和支持。对于奇缺的人才可以通过外部的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高校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2.根据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
目前,高校的学生层次比较复杂,有大学本科生也有专科生、高职生,还有中专生。他们的知识面及深度不同,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的技能培训工作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对于中专层次的财经类学生,发掘他们的自信心,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上岗证等资格证书的培训上来,并相应增加培训的时间。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必要的努力,获得好成绩,以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本科生和学习自觉性很强的专科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中等难度的培训和考试,并指明他们考取后的就业前景;对于英语程度较高,且立志于更高要求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参加涉外课程的培训和考试。
3.将技能培训资格证书的获得纳入学分制
金融会计类学校在毕业前半年都要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实战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战中提升自己。但是,很多财经类学校目前并没有将技能培训纳入学分制。将技能培训纳入学分制的优点在于:首先,可以从思想上使学生意识到技能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不良现象,对于这种资格证书的培训更是认识不足。为了强化学生对于资格证书的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将资格证书的培训与通过纳入到学分制中来。其次,可以名正言顺申请到资金等经济支持。纳入到学分制以后,学校就必须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同时,可以申请到必要的来自于国家的资金支持,从资金上保证技能培训的顺利进行。最后,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目前,学生和家长都很关注于学校的就业率,将技能培训资格证书纳入学分制,会得到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源,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4.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提供相应人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政府角度讲,是指以国家发展的全局为重,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达到“人尽其才”、“人得其才”的人力资源配置状态;从个人角度讲,是指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高校就业支持系统的完善是关键性因素。高校就业支持系统是通过高校及社会各方面协调努力,使高校毕业生从“待用之才”转变成“有用之才”,实现“人尽其才”的高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系。学校的学生处与招生就业处应该保持紧密的联系,学生处应该对本校毕业生的能力有很深的了解;招生就业处也应该根据本校毕业生的素质联系用人单位,并提供可以胜任的毕业生。
四、总结
“双证书制”是近几年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提倡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对于高等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参加培训的学生获得初级或中级程度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近几年来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尝试的新课题,其目的就是适应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抢抓机遇,使我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真正能够占有应有的份额。为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大胆地实践,将这一新事物发展起来,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从制度上、财力支持上保证它的发展并逐步完善。实践证明,推行“双证书制”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司编.就业指南[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
[2]孙祥,赵金华.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辨识模型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