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担任班主任的十几年中,通过记录学生的几个片段,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变化。这对教师因材施教有很大参考价值。
宁耕,他很聪明,有头脑,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很健谈。他本有一个幸福、优越的家庭,但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忙于事务,结果在校表现很差。
针对宁耕的家庭状况及其本身的特点,我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时,常以朋友之心相待,使他对我产生亲近感,同时在学习、言行方面对其严格要求,使其朝正确方向发展。以下是笔者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的宁耕同学的转变历程。
11月5日。最近一段时间,也许是失去父亲的打击太大,宁耕情绪一直很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随心所欲。
放了学,同学走后。我们在教室谈了起来。我告诉他,多看些自然知识方面的书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感到了他的眼神里有自信和感激。
12月8日。宁耕开始主动找我说话,告诉我他看的新书,他眼睛里也充满了欣喜。我很感动,因为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4月4日。今天,宁耕不小心被窗户碰破了头,流了些血。我带他去了卫生所。路上,我问他“为什么总是穿一件衣服?”他告诉我:“他妈妈不在家。”我对他说:“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可以帮助你,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5月28日。宁耕妈妈来开家长会,我与她谈了很多,告诉她宁耕最近的一些思想变化。我提醒她,要多用一些时间陪孩子。
10月9日。今天,学生交给我一张字条,这是宁耕写的,上面竟是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声音也发颤:“宁耕,你太让我伤心了!”也许,他没有想到我会这样难过,他也忍不住流泪了。
10月21日。一个月的促膝谈心没有白费,宁耕正在用他的行动向我证明课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他做得这么好,令我吃惊。爱,不仅仅是严格要求,更需要及时鼓励。
3月4日。一进教室,宁耕低着头向我走来,也不说话,问他有事吗,他摇了摇头。做操时我却意外发现,宁耕满脸伤痕。我没说什么,只嘱咐他:“洗脸时注意点,别用太热的水,用毛巾擦一擦。”他一个劲地点头。宁耕已把我当做朋友,他在上进!
在与宁耕相处的三年中,他的改变是明显的,而他的变化带给我的思考也很多。
首先,教师应当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敏锐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信赖、欣赏、鼓励和期待中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宁耕的进步正是对他自身优势引导的结果。
其次,作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个体,工作的主旨是塑造心灵。因此,教育应当有更多的情感色彩,应当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第一,少一些严厉苛刻,多一些宽容理解。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学生的心灵之门永远不会向让他感到可怕的人打开。而没有心灵沟通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正是宽容的力量使得宁耕将心灵向老师敞开,不断地改正错误。第二,少一些师道尊严,多一些民主平等。教师与学生是情感上的朋友,要彼此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是课堂上的伙伴,要互相启迪,互相学习。第三,少一些生硬灌输,多一些心灵对话。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有很多道理他们已经明白,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时甚至是故意犯错。其实,这是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很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又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更不会主动要求与老师谈。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领悟”学生意图,给学生安排交流的机会。很多时候,下课了,但我仍留在教室,因为有很多学生会问这问那,问书本上的知识,也会问诸如“爸爸妈妈吵架了,我该怎么办”之类的生活问题。这其实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相互尊重。
最后,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较“言传”更具吸引力,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两者缺一不可。亲其师,则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模仿教师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学识、宽广的胸怀、平和的态度。
宁耕,他很聪明,有头脑,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很健谈。他本有一个幸福、优越的家庭,但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忙于事务,结果在校表现很差。
针对宁耕的家庭状况及其本身的特点,我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时,常以朋友之心相待,使他对我产生亲近感,同时在学习、言行方面对其严格要求,使其朝正确方向发展。以下是笔者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的宁耕同学的转变历程。
11月5日。最近一段时间,也许是失去父亲的打击太大,宁耕情绪一直很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随心所欲。
放了学,同学走后。我们在教室谈了起来。我告诉他,多看些自然知识方面的书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感到了他的眼神里有自信和感激。
12月8日。宁耕开始主动找我说话,告诉我他看的新书,他眼睛里也充满了欣喜。我很感动,因为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4月4日。今天,宁耕不小心被窗户碰破了头,流了些血。我带他去了卫生所。路上,我问他“为什么总是穿一件衣服?”他告诉我:“他妈妈不在家。”我对他说:“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可以帮助你,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5月28日。宁耕妈妈来开家长会,我与她谈了很多,告诉她宁耕最近的一些思想变化。我提醒她,要多用一些时间陪孩子。
10月9日。今天,学生交给我一张字条,这是宁耕写的,上面竟是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声音也发颤:“宁耕,你太让我伤心了!”也许,他没有想到我会这样难过,他也忍不住流泪了。
10月21日。一个月的促膝谈心没有白费,宁耕正在用他的行动向我证明课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他做得这么好,令我吃惊。爱,不仅仅是严格要求,更需要及时鼓励。
3月4日。一进教室,宁耕低着头向我走来,也不说话,问他有事吗,他摇了摇头。做操时我却意外发现,宁耕满脸伤痕。我没说什么,只嘱咐他:“洗脸时注意点,别用太热的水,用毛巾擦一擦。”他一个劲地点头。宁耕已把我当做朋友,他在上进!
在与宁耕相处的三年中,他的改变是明显的,而他的变化带给我的思考也很多。
首先,教师应当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敏锐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信赖、欣赏、鼓励和期待中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宁耕的进步正是对他自身优势引导的结果。
其次,作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个体,工作的主旨是塑造心灵。因此,教育应当有更多的情感色彩,应当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第一,少一些严厉苛刻,多一些宽容理解。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学生的心灵之门永远不会向让他感到可怕的人打开。而没有心灵沟通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正是宽容的力量使得宁耕将心灵向老师敞开,不断地改正错误。第二,少一些师道尊严,多一些民主平等。教师与学生是情感上的朋友,要彼此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是课堂上的伙伴,要互相启迪,互相学习。第三,少一些生硬灌输,多一些心灵对话。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有很多道理他们已经明白,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有时甚至是故意犯错。其实,这是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很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又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更不会主动要求与老师谈。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领悟”学生意图,给学生安排交流的机会。很多时候,下课了,但我仍留在教室,因为有很多学生会问这问那,问书本上的知识,也会问诸如“爸爸妈妈吵架了,我该怎么办”之类的生活问题。这其实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相互尊重。
最后,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较“言传”更具吸引力,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两者缺一不可。亲其师,则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模仿教师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学识、宽广的胸怀、平和的态度。